□劉春麗
第一,新聞編輯被譽為是新聞報道的總設計、總指揮,其策劃、整合、取舍能力直接影響到新聞報道的總體質量。融媒體時代,受眾對新聞作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新聞編輯唯有適時轉型,不斷提升職業(yè)能力,才能最大限度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
第二,新聞是受眾認識世界、了解社會的重要渠道,新聞編輯的價值觀直接影響到受眾的思想意識,甚至改變著受眾的價值觀,新聞編輯的職業(yè)素養(yǎng)可能會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就需要新聞編輯提高綜合素養(yǎng)。
1.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為黨和政府的代言人和百姓的發(fā)聲筒,新聞編輯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準確、生動地傳播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真實反映百姓的心聲,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斷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2.不斷滿足受眾需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隨著廣大受眾文化水平的提升,受眾的審美觀念、鑒賞水平、審美趣味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聞編輯必須不斷滿足受眾需求。
3.打造新聞品牌。同質化的新聞內容已經(jīng)讓受眾感到審美疲倦。為了使自己制作的新聞在眾多媒體中脫穎而出,新聞編輯必須有品牌意識,博采眾長,彰顯亮點,打造特色品牌,收獲更多的受眾。
加快新聞編輯轉型,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提高職業(yè)道德水平。較高的職業(yè)道德水平是新聞編輯從業(yè)的基本要求,新聞編輯的職業(yè)道德水平直接影響新聞作品的質量。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新聞編輯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新聞編輯要切實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當新聞編輯接收到新聞線索的時候,要聯(lián)系新聞記者深入現(xiàn)場進行采訪,獲得第一手資料。在參考借鑒網(wǎng)絡信息時,新聞編輯要提高甄別能力,剔除掉那些虛假的、摻雜水分的信息,對那些模棱兩可的信息,新聞編輯必須加大核實力度。
第二,新聞編輯要增強法律意識,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堅決維護媒體的權威形象,維護廣大百姓的切身利益。
第三,新聞編輯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為廣大受眾提供優(yōu)質的新聞內容,時刻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堅決抵制庸俗的、血腥的、暴力的信息。例如,新聞編輯在編輯文化新聞版面時,起初想要編發(fā)一篇東北二人轉的活動報道,但是該新聞里面提到了少兒不宜的段子,新聞編輯嚴格把關,刪除了相關內容。
2.提升政治理論水平。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是新聞編輯從業(yè)的基本條件之一,鑒于一些新聞編輯忽視政治理論學習,在今后,新聞編輯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第一,新聞編輯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在報道一些敏感新聞事件時,新聞編輯一定要審核這些新聞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旦發(fā)現(xiàn)其偏離了正軌,就堅決不予報道。
第二,新聞編輯要加強學習,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積極學習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隨時關注國家經(jīng)濟、文化、醫(yī)療、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動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有報道價值的重大活動,就要予以報道。例如,青藏鐵路通車是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重大活動。新聞編輯可以開設專題,對此進行深入報道。
3.提高策劃與撰寫能力。對新聞編輯而言,高超的策劃與撰寫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當前,一些新聞編輯過于注重互動、溝通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忽略了基本功的鍛煉。為此,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新聞編輯要切實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新聞編輯要具有敏銳的觸角。當今社會,信息瞬息萬變,如何抓住有價值的信息,提煉出一個好的主題,編成優(yōu)質的新聞作品,是新聞編輯策劃能力的體現(xiàn)。新聞編輯要時刻關注國家各個領域的動態(tài)信息,從這些信息中找選題。例如,全國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熱潮,新聞編輯緊緊抓住時代脈搏,通過實地采風、網(wǎng)絡搜集,掌握大量真實的素材,對這些素材加以篩選、加工、編輯,編發(fā)出一系列優(yōu)質的新聞報道,如××企業(yè)的宣講活動、××社區(qū)的紅色星期天活動、××機關的志愿服務隊等。
第二,新聞編輯不能總在編輯室活動,而要深入基層,去找選題。“我深深體會到,所有受歡迎、產生大影響的稿件,都是反映了人民的心聲,反映了火熱的群眾生活?!苯?jīng)濟日報社高級記者管斌曾說,“在平凡人中發(fā)現(xiàn)金子般的閃光,發(fā)現(xiàn)人性的偉大,這就是黨的新聞工作者‘以人民為中心’的永恒主題?!痹诨鶎?,心中才會有群眾;在現(xiàn)場,心中才會有感動;在路上,心中才會有時代。新聞編輯要用心靈感受時代脈搏,用腳步丈量時代變遷,用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踐行新聞理想,向著努力成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的目標砥礪前行。
第三,新聞編輯要提高撰寫能力。高超的撰寫能力是新聞編輯的基本能力之一。新聞編輯不僅要夯實文字基本功,還要在語言風格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突破,在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達到吸睛效果,吸引受眾持續(xù)看下去。同時,新聞編輯要適當運用文學語言,為報道增光添彩。千篇一律的模式化語言難免會讓受眾感到審美疲憊,適當應用文學語言、文學手法,必然會給受眾帶來耳目一新之感。
例如,在報道名牌大學畢業(yè)生山村支教十余載的新聞事件時,新聞編輯可以在文章導語加入古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為報道增色。在刻畫該教師備課的情節(jié)時,新聞編輯可以這樣寫:“夜靜了,但他的筆依舊在紙上沙沙作響,他時而奮筆疾書,時而凝神沉思,一行行文字凝結了他的心血?!边@樣的描寫形象生動,能夠引起受眾的共鳴。
有的人片面認為,新聞編輯只要掌握新聞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就能干好工作。事實上,僅有新聞知識遠遠不夠。新聞編輯必須成為一個“雜家”,各個領域的知識都有所涉獵,不求成為專家、學者,但要保障在編輯新聞作品時不會出現(xiàn)專業(yè)上的“硬傷”。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建立危機意識,平日里要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充電,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結構,在編輯各個領域的新聞時能夠游刃有余。例如,新聞編輯對金融方面的內容頗感興趣,閱讀了大量的金融學方面的書籍,在做金融專題時,就不會為金融領域專業(yè)名詞而感到頭疼,而是能夠輕車熟路地整理新聞記者提供的第一手資料。新聞編輯要增強文化素養(yǎng),力求編輯出的報道具有較深的文化內涵。例如,在制作汽車方面的新聞專題時,新聞編輯可把新聞與汽車文化融合起來,豐富報道內容。
新聞編輯只有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方能讓新聞作品脫穎而出。為此,新聞編輯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第一,新聞編輯要創(chuàng)新編輯思路。很多新聞編輯一直固守習慣模式,思路因循守舊,難以寫出新意來。新聞編輯要借鑒精品報道的長處,博采眾長,解放思想,讓思路更大膽、更開闊、更具有突破性,手段更創(chuàng)新。第二,新聞編輯要創(chuàng)新視頻編輯形式,讓視頻更具質感。第三,新聞編輯要創(chuàng)新節(jié)目形式,可以開設新聞直播,來激發(fā)受眾的興趣。給受眾帶來身臨其境之感,提高節(jié)目的收視率。
鑒于融媒體時代下提升新聞編輯職業(yè)能力的重要意義,新聞編輯要有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切實提升職業(yè)道德水平、政治理論水平、策劃與撰寫能力、文化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