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英語學科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考英語”)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終結(jié)性評價,具有重要的篩選、評估和指導意義。這項考試承擔著人才的選拔責任,考量著教師的教學業(yè)績,同時也衡量著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考試的命題科學與否,能否充分體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決定著考試的價值和意義。程曉堂曾提出,英語測評要盡可能全面覆蓋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1]。
作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頒布后的第一次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2022年天津中考英語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試題注重以主題為引領,考查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有意義溝通和交流的能力;以語篇為載體,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1. 落實根本任務,體現(xiàn)學科育人
新課標明確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2]2。試題結(jié)合英語學科特點,突出了英語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滲透理想信念,體現(xiàn)團結(jié)互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諸多方面的內(nèi)容。文本內(nèi)容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密切聯(lián)系,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和切實的生活體驗,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提升學生的文化鑒別能力和文化比較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對社會誠信的堅守。例如,如表1 所示,閱讀理解測驗的多個語篇分別從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個角度體現(xiàn)了學科育人。
表1 2022年天津中考英語閱讀理解語篇主題分析
2. 評測學業(yè)質(zhì)量,檢驗核心素養(yǎng)
新課標指出,學業(yè)質(zhì)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yè)成就表現(xiàn),反映核心素養(yǎng)要求[2]42。學業(yè)質(zhì)量標準是對學生學業(yè)成就具體表現(xiàn)特征的整體刻畫,從學生學習結(jié)果的角度描述學段學業(yè)成就的典型表現(xiàn)[2]42。三級(7-9 年級)學業(yè)質(zhì)量標準規(guī)定:能用所學英語,通過口頭或者書面語篇,簡單介紹中外主要文化現(xiàn)象(如歷史故事、文化傳統(tǒng)等);進行書面表達時,能夠正確使用所學語言,格式較為規(guī)范[2]45-46。學生書面表達的完成情況能夠客觀反映出學生的學業(yè)質(zhì)量。因此,書面表達題目的命制要貼合時代特征,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今年試題的書面表達選取生活中一個助人為樂的場景,彰顯時代新風,滲透崇德向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文要求是給美國筆友寫一封信,屬于書信體的應用文。把中國人互相幫助、樂于付出的中國精神傳遞出去,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價值所在。這種綜合性表達試題能夠全面考核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運用能力、高階邏輯思維能力、傳遞中華文化的文化意識以及學習能力。
3. 密切貼合教材,創(chuàng)設話題情境
試題以課標為依托,以教材為根基,注重教材的合理利用,從教材中挖掘或者選用素材,根據(jù)教材中出現(xiàn)的情景,創(chuàng)設試卷的問題情境,增加學生的熟悉感和認可度。這樣的試題設計能夠促進教師用好教材、學生學好教材,讓學生將學習教材所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能力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夠有機融合。
例如,單項填空所考查的語言知識都是新課標要求的基礎語法知識和語用知識,并且很多試題創(chuàng)設的語境來源于教材。在15 道小題中,語境信息來源于教材文本的高達5小題,占比33%。
例1:第25小題
On a ______ day,you can see most of the city from the top of tower.
A. rainy B. dark C. snowy D. clear
試題改編自外研版(新標準)英語七年級下冊第六模塊Around Town 中第二單元的課文 Tour of London,考查形容詞詞義的辨析。
再如,試卷第五大題“補全對話”的語篇改編自八年級上冊第二模塊第一單元It’s taller than many other buildings,通過學生講述自己假期的旅行經(jīng)歷,對比香港和深圳這兩個城市的異同。
4. 主題引領,多層次考查
主題是課程內(nèi)容六要素之一。試題所選取的語篇涵蓋了新課標提出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三大主題語境,貼近學生生活,符合青少年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內(nèi)容選擇視角豐富、題材廣泛,既涉及親情、互助等積極健康話題,又包含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容,如茶與咖啡的對比。語篇文體特征鮮明,既重視對文本的精細閱讀,又強化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考查。
例如,閱讀理解試題考查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英語進行理解和表達的能力。要求學生具備根據(jù)語篇提供的具體情境進行分析的能力,以及對于時間、地點、方式、原因、數(shù)量和邏輯等諸多信息的提取能力和辨別能力。
例2:第46小題
Where did James hide during the game?
A. Under a table. B. Under a chair.
C. Behind a door D. Behind a box.
此題考查James 玩游戲時藏在了什么地方?通過語篇中的語境可知,玩捉迷藏的時候,James 藏在了椅子下面,而John 藏在了門后面。本題考查學生在具體語境中獲取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
例3:第60小題
6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The Smells of Tea and Coffee
B. The Prices of Tea and Coffee
C. The Different Cultures of Tea and Coffee
D. The Different Ways of Making Tea and Coffee
此題考查考生概括全文、理解文章主旨要義的能力,對應高階思維能力,需要考生依據(jù)語境中進行分析、判斷和概括。
1. 語言知識不牢固,語言運用能力較低
語言知識是發(fā)展語言技能的基礎,掌握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基本語言知識是英語學習者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也是進一步深入學習語言的保障。中考英語主要通過單項填空和完成句子兩項大題對基本語言知識進行了考核。從這兩個大題的作答結(jié)果來看,部分學生存在基本語言知識不扎實、語法使用不規(guī)范、語用水平弱等問題。表2 為某區(qū)考生在單項填空大題的作答情況。
表2 某區(qū)考生單項填空試題得分率
從表2 可以看出,錯誤率較高試題的考查點分別是情態(tài)動詞、動詞短語、形容詞、被動語態(tài)等。
例4:第31小題
He thanked me for __________ the mistakes in his homework.
A. going out B. pointing out
C. turning on D. putting on
此題考查動詞短語辨析,屬于在語境中考查動詞短語的語用情況。四個短語都是教材詞匯表要求必會的短語:go out 外出,point out 指出,turn on 打開,put on 穿上(衣服)。從此題的答題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在語境中掌握并運用常見短語的能力偏低,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加強短語教學活動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在語境中運用短語的能力。
2. 語篇分析能力弱,綜合分析水平較低
張獻臣認為,語篇分析是指從整體理解語篇內(nèi)容入手,分析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方式,邏輯思維的連貫方式以及語言形式方面的內(nèi)在聯(lián)系[3]。語篇分析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有力推手。本年度考查學生語篇分析能力的試題得分率不高,僅為0.56。
例5:第55小題
55.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_________.
A. tell us the reason for sitting
B. show the advantages of standing
C. introduce desks that help people work better
D. compare companies that provide different jobs
該題要求學生判斷文章的寫作目的,考查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忌枰谧x懂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比較才能夠判斷出文章的寫作意圖。試題考查了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相對而言難度較大,得分率為0.53。
再如,綜合填空題要求考生在整體理解和把握語篇的基礎上,分析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只有理順句中或者句際關系,理解文本邏輯和內(nèi)在聯(lián)系,才能正確作答試題。
例6:第76、77小題
… Cars and trucks are not useful,s__76__library books arrive on the backs of animals. Camels can handle the sand and the books. Two camels,a camel driver and a librarian w__77___ to the village together.
語篇介紹欠發(fā)達地區(qū)不同類型的圖書館。第76題根據(jù)句意可知前后兩個分句為因果關系,故此處應填表示“所以”的連接詞so。第77題需要考慮前文“汽車和卡車沒有用處”,并且“駱駝能夠應對沙子和書籍”,可知此處駱駝和人應該是步行前進,因此答案為“walk”。這兩個小題都考查了學生分析相鄰語句之間的語義邏輯關系的能力。
3. 語言應用能力較弱,語言產(chǎn)出質(zhì)量較差
新課標學業(yè)質(zhì)量三級標準(7-9年級)要求學生:能夠在本學段要求的主題范圍內(nèi),圍繞相關主題群和子主題,有效運用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使用較為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書面表達;能夠選用正確的詞語、句式和時態(tài),通過口語或者書面語篇描述、介紹人和事物,表達個人看法,表意清晰,語句基本通順[2]45。分析學生的書面作答問題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見表3):
表3 考生書面表達錯誤類型及教學建議
續(xù)表3
可以看出,學生的語言產(chǎn)出能力相對比較薄弱,語言的規(guī)范性有待進一步加強。書面表達作為衡量學習者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工具,能夠較好地反映出學習者的語言障礙和困難之處。這些錯誤類型和原因剖析表明,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大語言輸出的數(shù)量和提高語言輸出的質(zhì)量,使學習者能夠規(guī)范進行語言表述,達到傳情達意的學業(yè)質(zhì)量標準。
1. 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在真實有效的語境中開展語言教學
語言的發(fā)生都是在一定情境中的,語言的學習必須要在情境中進行。從本年度試題可以看出,話題語境和語篇語境占了考題的大部分內(nèi)容。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無論是基于詞匯的學習還是語法的操練都要設置相應的語境,讓學生的學習基于語境,讓學生的知識獲取來源于語境。依托具體語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意識,并且通過廣泛閱讀語篇,進一步擴大詞匯量,提高運用詞匯、準確理解和確切表達意義的能力。
2. 以語言知識為基礎,強化語言輸出能力
在模塊教學任務完成后,可以引導學生將同一模塊所學的語言知識與模塊的主題語境進行整合,通過復述課文或仿寫的形式來達成語言的輸出。學生使用模塊習得的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用單詞造句寫成語段,以讀促寫。還可以嘗試把教材中具有相似主題的多個模塊進行整合,在讀后活動中借助語篇的關鍵詞完成書面表達,使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學有所用,提升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以校園學習生活的主題語境“人與自我”為例,七年級上冊Module 5 My school day、八年級下冊 Module 7 Summer in Los Angeles、九年級下冊Module 2 Education 都涉及學校生活,可以將這些教材中具有相關主題語境的模塊語言知識進行整合,指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知識內(nèi)化和建構(gòu)。
3.以語篇分析為載體,落實學科育人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以語篇研讀作為邏輯起點開展有效教學設計;充分體現(xiàn)語篇在傳遞文化意涵、引領價值取向、促進思維發(fā)展、服務語言學習和意義理解表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48。語篇是語言學習的載體。教師要對語篇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語言特點、主題意義等進行分析,多層次多角度地分析語篇所傳遞的意義,挖掘語篇的文化內(nèi)涵和育人價值。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可視圖把握文章的脈絡和傳遞的意義,尤其要重視語篇中所傳遞的深層含義或者思想內(nèi)涵。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Lao She Teahouse 這篇文章時,教師需要把握作家老舍、作品《茶館》和老舍茶館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要深刻認識老舍這位人民藝術家留下的精神財富、茶文化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和意義、中國人對于飲茶的偏愛以及其中滲透的養(yǎng)生理念、老舍茶館在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起的作用等。
4. 實施單元整體教學,促進語言能力提升
新課標指出,教學活動是英語課堂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2]50。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以主題意義為引領,整體設計教學活動,把語言材料的教學引入到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在具體而有意義的情境中進行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從而掌握活的語言。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該以單元或者模塊為大單位,認真研讀每個單元或者模塊所提供的所有語篇,進行語言內(nèi)容的分析,以主題意義為引領,進行整合性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使教學活動有層次、有邏輯、有差別。讓所有教學活動的目的都指向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從而達到學科育人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