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釗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教育部印發(fā)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道法課標》”)。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正式將2022年版《道法課標》向社會發(fā)布。2022年版《道法課標》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對青少年法治素養(yǎng)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掌握并在教學中加以落實,需要青少年學生準確理解并積極踐行。
法治觀念是2022年版《道法課標》規(guī)定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的維度之一。那么,什么是法治觀念呢?2022年版《道法課標》中這樣規(guī)定:“法治觀念是指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的理念,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人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為?!?/p>
道德與法治課程可以培育青少年哪些方面的法治觀念呢?依據2022年版《道法課標》,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在2022年版《道法課標》的“課程目標”部分中,對法治觀念表現之一的“憲法法律至上”培育要求為:“理解憲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權威,任何個人和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尊崇憲法和法律?!睉椃ǚ芍辽嫌^念來源于“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這一理念。其內涵包括: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作為人民意志的最高體現,憲法自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嚴格;為彰顯憲法權威,我國設立國家憲法日,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等等。
2022年版《道法課標》對法治觀念表現之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培育要求為:“了解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對任何人的違法犯罪行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狈擅媲叭巳似降仁巧鐣M步的標志,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一條基本原則。
2022年版《道法課標》對法治觀念表現之三的“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培育要求為:“理解每個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边@一點是對《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具體落實: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權利義務教育為本位”,“以憲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權利義務教育為重點”,“將權利義務教育貫穿始終,使青少年牢固樹立有權利就有義務、有權力就有責任的觀念”。
2022年版《道法課標》對法治觀念表現之四的“守法用法意識和行為”培育要求為:“了解以民法典為代表的、與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護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樹立法治意識,養(yǎng)成守法用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逼渲校W階段著重引導學生初步樹立法治觀念,并且養(yǎng)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初中階段則注重引導學生樹立公民意識與國家意識,崇尚法治精神,增強法治觀念。
2022年版《道法課標》對法治觀念表現之五的“生命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培育要求為:“了解和識別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為,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方法,預防和遠離傷害。”在2022年版《道法課標》中,生命教育和安全意識教育在“健全人格”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目標中也有所體現,只不過這里主要是從法律的外在強制約束力的角度對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要求。
培育法治觀念對于學生成長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2022年版《道法課標》強調:“培育學生的法治觀念,有助于他們形成法治信仰和維護公平正義的意識,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边@里需要說明的是,高中階段提到的是“法治意識”核心素養(yǎng),義務教育階段使用的是“法治觀念”核心素養(yǎng),產生差別的原因是研制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時,相關文件中還沒有“法治觀念”的提法,現在有了,自然用更正式、更規(guī)范的表述。實際上,二者是一回事,只不過法治意識比較籠統(tǒng),法治觀念則更符合義務教育啟蒙性和體驗性的要求。
2022年版《道法課標》從總目標和學段目標兩個層次對法治觀念核心素養(yǎng)提出了新要求。
在課程總目標層面,主要體現為以下方面:學生能夠具有基本的規(guī)則意識和安全意識,理解憲法的意義,知道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能夠初步認識到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fā)展的規(guī)范和保障作用;形成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觀念和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觀念;遵守規(guī)則和法律規(guī)范,提高自我防范意識,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方法,預防意外傷害,養(yǎng)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初步具備依法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在學段目標層面,首先,把握義務教育階段法治觀念核心素養(yǎng)的一體化要求,體現有梯度的銜接教育。以學生初具規(guī)則意識到確立法治觀念為例:第一學段(1~2年級),要求學生遵守學校紀律,維護課堂秩序;第二學段(3 ~4 年級),要求學生具有規(guī)則意識并學會遵守規(guī)則;第三學段(5~6年級),要求學生知道憲法,感受憲法對社會和生活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法治意識;第四學段(7~9年級),要求學生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fā)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質及特征。其次,要關注不同學段學生的特殊性與差異性。比如,針對法治觀念在國家安全方面的要求,2022年版《道法課標》中對于第一、二學段的學生沒有明確要求,但是對第三、四學段的學生提出了要求:第三學段(5~6年級),要求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有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責任;第四學段(7~9年級),要求學生了解法律對國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的構建,2022年版《道法課標》以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以“成長中的我”為原點,由“自我認識”到“我與自然”“我與家庭”“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國家和人類文明”,不斷擴展學生的認識和生活范圍,以道德與法治教育為框架,有機融入國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勞動教育,以及信息素養(yǎng)教育,金融素養(yǎng)教育等相關主題,強化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革命傳統(tǒng)和法治教育。其中,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是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兩個基礎領域,與以往相比,2022年版《道法課標》更加突顯法治教育的分量。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1~9年級四個學段的學習主題數據統(tǒng)計如下:
第一學段(1~2年級)入學教育 道德教育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法治教育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 國情教育7個 10個 6個 3個 10個 0個第二學段(3~4年級)入學教育 道德教育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法治教育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 國情教育0個 11個 5個 4個 7個 4個第三學段(5~6年級)入學教育 道德教育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法治教育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 國情教育0個 7個 4個 8個 6個 5個第四學段(7~9年級)入學教育 道德教育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法治教育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 革命傳統(tǒng)教育 國情教育0個 0個 5個 16個 5個 5個 4個
四個學段中,法治教育學習主題共31個,分量最重??梢姡诹x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內容設置上,以法治為主題的教學占比正在逐步擴大。
2022年版《道法課標》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其實際生活為基礎,分學段對法治教育主題內容進行了科學設計,建構了一個學段銜接、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教學內容體系。接下來,筆者將從小學及初中兩個階段對法治教育學習內容進行介紹。
小學階段分為三個學段規(guī)定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第一學段(1~2年級),法治教育僅有3條學習主題,分別是:知道學校生活有規(guī)則,樹立規(guī)則意識;講信用,守約定,承諾的事情要做到;懂得愛護國旗、國徽,知道法律不允許毀損、涂劃國旗、國徽。第二學段(3~4年級),法治教育的學習主題有4條,分別是:了解制定規(guī)則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樹立參與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知道法律能夠保護我們的生活,了解道路交通、環(huán)境保護、消防安全等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樹立民主、平等觀念,積極參與民主管理,在集體生活中平等待人;初步了解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樹立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第三學段(5~6年級),法治教育的學習主題有8條,分別是:初步認識法律的概念及特征,感受法律對個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重要性,養(yǎng)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初步了解憲法的主要內容,知道憲法是國家根本法、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認識公民的內涵,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認識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對社會生活的意義,初步具備民主參與、責任擔當意識;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食品安全等法律常識,初步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解未成年人的權利,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認識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危害,知道違法要承擔法律責任,自覺抵制不良行為,主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初步了解危害國家安全特別是社會安全的行為及防范措施。到了初中階段,三個年級統(tǒng)合為一個學段,即第四學段(7~9年級),其中法治教育的學習主題共有16條。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贅述。
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小學與中學在教學內容上的銜接,立足于1~9年級全體,審視所有教學階段的內容要求和教學提示來設計教案,但要注意避免人為拔高或低幼化的學段脫節(jié)的傾向。
與之前的課標相比,2022年版《道法課標》增加了“學業(yè)質量標準”這一部分內容。那么,何為學業(yè)質量標準呢?2022年版《道法課標》在“五、學業(yè)質量”中給了定義:“學業(yè)質量標準是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yè)成就具體表現特征的整體刻畫?!逼浞从沉苏n程目標的達成程度,呈現出學生學習成效的具體情況,實現了核心素養(yǎng)、課程內容與評價的有機融合。道德與法治課程學業(yè)質量標準按照四個學段分別制定,對于法治觀念核心素養(yǎng)標準的刻畫,是與政治認同、道德修養(yǎng)、健全人格、責任意識等核心素養(yǎng)一起綜合呈現的,體現了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綜合課程所具備的特點。筆者為了便于一線教師加深理解,在下文中將法治觀念培育相關的學業(yè)質量描述單獨呈現,見下表。
核心素養(yǎng) 學 段 學業(yè)質量描述第一學段(1~2年級) 能夠識別道路交通和安全標識,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能夠遵守與他人的約定,遵守課堂紀律和作息時間,維護學校秩序;等等。images/BZ_15_297_2869_473_3166.png第二學段(3~4年級)能夠結合實例講述維護國家統(tǒng)一與民族團結的意義,知道祖國領土神圣不可侵犯;簡要分析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能夠結合日常生活講述愛護公共設施人人有責的意義;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遵守社會規(guī)則;等等。
核心素養(yǎng) 學 段學業(yè)質量描述第三學段(5~6年級)images/BZ_16_238_475_414_1181.png能夠結合個人與社會生活中的實例理解法律的重要性,知道憲法是國家根本法,了解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以及未成年人的權利,能夠結合實例講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能夠用與生活相關的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能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公共秩序與社會安全,遵守法律規(guī)定;能夠自我保護,有安全意識,抵制不良行為與違法行為,拒絕參與危害社會安全的活動;等等。第四學段(7~9年級)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具有憲法法律至上的觀念,能夠正確認識和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運用實際案例說明與生活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能夠結合實例闡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基層民主制度、“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和意義;能夠結合實例理解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闡明如何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等等。
上表對義務教育四個學段法治觀念的學業(yè)質量進行了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描述,體現了階段性與進階性的統(tǒng)一。需要注意的是,一線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將學業(yè)質量標準與每個學段的學業(yè)要求統(tǒng)一、整合起來再進行把握。比如:在第一學段(1~2年級),通過學習要讓學生能夠形成規(guī)則意識,言行舉止基本符合規(guī)定的準則和規(guī)則;在第二學段(3~4年級),通過學習引導學生能夠遵守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規(guī)范和法律;在第三學段(5~6年級),通過學習引導學生了解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掌握社會生活中的基本規(guī)范和必備的法律常識,遵守公共規(guī)則,遵紀守法,能擔當責任。在第四學段(7~9年級),通過學習引導學生能夠運用自己所學法律知識認識和評價社會生活現象,用法律維護自身作為未成年人的權益。
總之,2022年版《道法課標》對于學生法治素養(yǎng)的新要求是按照核心素養(yǎng)、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yè)質量標準等依次呈現的。一線教師在教學時,應結合相關法治主題內容,聚焦培育學生法治觀念核心素養(yǎng),將課標中的具體要求統(tǒng)一、整合起來加以把握,從而展現義務教育整體要求與特定學段具體要求的統(tǒng)一性,這樣才能提升法治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