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莎,丁體英,戴付勤,廉清媛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河南省護理醫(yī)學重點實驗室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河南 450003
肝臟磁共振成像(MRI)增強掃描是目前臨床用于診斷肝內病灶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法之一,其主要通過注射造影劑增加肝臟正常組織與病變組織之間的對比度,進而對病灶及病變性質進行檢查和評估,具有對比度及分辨率高等優(yōu)點[1-2]。MRI 檢查過程中,由于檢查環(huán)境特殊性,病人在相對密閉、光線暗淡的空間會感到緊張、心理壓力較大,導致病人容易忽視檢查者指令而影響檢查效率和圖像質量。因此,指導病人在檢查期間進行放松對促進病人配合檢查人員指令具有重要意義。常規(guī)護理干預無法有效促進病人配合檢查人員的指令,導致圖像質量不佳,進而影響檢查結果的判斷[3]。而呼吸訓練聯(lián)合音樂療法可對病人進行有效的呼吸訓練干預,有助于病人檢查期間呼吸狀態(tài)的調整,同時幫助病人緩解心理壓力,有助于提高病人檢查依從性。既往研究大多采用心理護理、常規(guī)護理等對肝臟MRI 增強掃描檢查病人進行護理干預,且主要對病人心理狀態(tài)進行觀察[4]。但對于影像圖片影響的相關研究較少報道,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呼吸訓練聯(lián)合音樂療法對肝臟MRI 增強掃描病人進行護理干預,分析其干預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 年1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600 例肝臟MRI 增強掃描檢查病人,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00 例和觀察組300 例。對照組:男156 例,女144 例;年齡27~55(42.18±3.28)歲;病理類型為肝血管瘤142 例,肝細胞癌108 例,局灶性增生結節(jié)50 例。觀察組:男161 例,女139 例;年齡25~56(42.04±3.14)歲;病理類型為肝血管瘤137 例,肝細胞癌110 例,局灶性增生結節(jié)53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醫(y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5]中肝臟MRI 增強掃描檢查指征者;②臨床資料完整,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者;③生活能自理者;④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執(zhí)行能力者等。排除標準:①對造影劑過敏者;②合并嚴重器官功能障礙者;③合并其他器官惡性腫瘤者;④近期家庭有重大變故者等。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1.2.1.1 對照組 圍檢查期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檢查前1 d 為病人預約檢查時間,并將檢查前注意事項告知病人;在進行檢查前告知病人正常的呼吸方法,并讓病人反復自行訓練;檢查過程中叮囑病人保持體位不動等。
1.2.1.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圍檢查期進行呼吸訓練聯(lián)合音樂療法干預。檢查前向病人詳細介紹檢查過程、注藥時感受、機器噪聲等,讓病人充分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對病人進行呼吸訓練和音樂療法干預。①呼吸訓練:檢查前,由護理人員詳細指導病人檢查期間的呼吸方法,并現(xiàn)場指導病人進行呼吸訓練。將右手放于腹部,先進行均勻呼吸,后進行數(shù)次深呼吸,在呼吸末屏住呼吸15~20 s,針對不同病人訓練次數(shù)不同,如對于配合度較高、執(zhí)行能力較強的年輕病人,在反復訓練3~5 次后即可安排其進行檢查;對于情緒較緊張的病人,需要先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然后再讓其反復訓練,直至訓練合格后安排其進行檢查;對于年級較大、認知功能較差或執(zhí)行能力較弱的病人,需要加以形象的語言指導病人進行呼吸訓練,如吸氣采用“聞花香”的方式,呼氣采用“吹蠟燭”的方式,在呼吸即將結束時屏住呼吸,期間避免進行打嗝、說話、吞咽等動作。②音樂療法:在病人等待檢查期間和檢查期間通過循環(huán)播放輕音樂的方法幫助病人調整情緒,主要曲目為《梁?!贰短禊Z湖》《水邊的阿狄麗娜》《致愛麗絲》等,音量控制在30~40 dB。兩組均干預至檢查結束。
1.2.2 觀察指標
1.2.2.1 檢查效率和心率波動情況 統(tǒng)計兩組檢查準備時間和檢查時間,并記錄兩組病人檢查期間心率波動情況。
1.2.2.2 MRI 增強掃描圖像質量和檢查依從性 檢查完成后,統(tǒng)計兩組MRI 增強掃描圖像質量,主要分為清晰、稍模糊無影響、模糊受影響3 個等級,清晰圖像和稍模糊無影響圖像為圖像合格;檢查期間,根據(jù)病人檢查配合度對病人檢查依從性進行統(tǒng)計,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完全不依從,完全依從和部分依從均為依從。
1.2.2.3 負性情緒 干預前和檢查完成后,分別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6]、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7]對病人焦慮和抑郁程度進行統(tǒng)計,HAMA、HAMD 總分64 分,4 個量表得分越高,提示病人焦慮或抑郁情況越嚴重。
1.2.2.4 護理滿意度 檢查完成后,采用影像學檢查護理滿意度量表[8]統(tǒng)計病人對服務態(tài)度、健康教育、心理干預、護理過程、護理結果的滿意度,各項總分均為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由于本研究進行時間跨度較長,因此相關量表評分及病人檢查數(shù)據(jù)均由專人輸入計算機保存,上傳至云空間備份,確保數(shù)據(jù)完整性。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內比較和組間比較分別使用配對t檢驗和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檢查效率和心率波動情況比較 觀察組檢查效率高于對照組(P<0.001);檢查期間,心率波動<10 次/min 病人占比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檢查效率和心率波動情況比較
2.2 兩組MRI 檢查增強掃描圖像質量和檢查依從性比較 檢查完成后,觀察組圖像合格率(93.67%)高于對照組(77.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檢查期間,觀察組總檢查依從率(94.33%)高于對照組(8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兩組MRI 檢查增強掃描圖像質量和檢查依從性比較 單位:例(%)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檢查完成后,觀察組服務態(tài)度、健康教育、心理干預、護理過程、護理結果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s) 單位:分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s) 單位: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例數(shù)300 300服務態(tài)度8.44±0.64 6.44±0.55 41.051<0.001健康教育8.99±0.50 5.00±0.48 99.708<0.001心理干預8.90±0.50 6.44±0.53 58.478<0.001護理過程8.57±0.55 6.44±0.48 50.538<0.001護理結果8.48±0.51 5.44±0.64 64.342<0.001
2.4 兩組負性情緒比較 與干預前比較,檢查完成后兩組HAMA、HAMD 評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負性情緒比較(±s) 單位:分
表4 兩組負性情緒比較(±s) 單位:分
①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時間干預前例數(shù)300 300檢查完成后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300 300 HAMA 19.08±4.82 19.57±4.04-1.377 0.169 11.07±3.55①15.82±5.04①-13.486<0.001 HAMD 22.80±3.03 22.48±3.95 1.392 0.165 11.08±2.07①17.04±2.40①-32.790<0.001
MRI 增強掃描是一種無創(chuàng)、無放射性損害的檢查方法,但是由于檢查空間封閉,受檢者在磁孔內的被迫體位等均可導致病人檢查依從性降低,不能很好地執(zhí)行檢查人員的指令而導致圖像質量不佳,影響醫(yī)師對病人病情的診斷[9-10]。目前,臨床普遍采用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幫助病人預約檢查時間、告知病人檢查期間注意事項、檢查過程中呼吸方式等,但由于病人心理壓力較大,同時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通常配合度不佳,檢查過程中往往不能有效地執(zhí)行檢查人員的指令,導致檢查結果受到影響。因此,通過有效的呼吸訓練或其他護理干預降低病人心理壓力,提高病人檢查依從性對改善圖像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1-12]。
3.1 呼吸訓練聯(lián)合音樂療法有助于提高檢查效率和圖像質量 呼吸頻率對MRI 增強掃描圖像的獲取影響較大,在對病人進行MRI 增強掃描檢查過程中,肝臟會隨著病人吸氣和呼氣頻率而上下移動,導致MRI圖像產(chǎn)生運動偽影,影響高質量圖像的獲取,進而影響病人疾病的診斷,因此,良好的呼吸配合對于提高MRI 增強掃描檢查圖像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3-14]。檢查前,病人在護理人員指導下反復進行呼吸訓練,多次進行屏氣訓練使得病人在實際檢查過程中可以正確地配合檢查人員對呼吸的要求,在病人屏氣后快速成像,15~20 s 完成圖像采集,獲取高質量的檢查圖像。而音樂療法有助于促進病人心情放松,集中注意力聽取檢查人員的指令,進而配合檢查人員獲取高質量的檢查圖像,有利于檢查效率的提高。相關研究結果也顯示,采用呼吸訓練聯(lián)合音樂療法對神經(jīng)衰弱MRI 檢查病人進行干預,可有效提高影像質量[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檢查時間短于對照組,檢查完成后,觀察組圖像合格率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呼吸訓練聯(lián)合音樂療法有助于提高檢查效率和圖像質量。
3.2 呼吸訓練聯(lián)合音樂療法有助于緩解病人負性情緒 由于MRI 增強掃描環(huán)境的特殊性,病人在進行檢查時容易產(chǎn)生心理應激,導致心率加快,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增加,降低病人檢查依從性[16]。本研究結果顯示,檢查期間,觀察組心率波動<10/min 病人占比及總檢查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心率波動≥10/min 病人占比低于對照組;同時,檢查完成后,觀察組HAMA、HAMD 評分低于對照組,服務態(tài)度、健康教育、心理干預、護理過程、護理結果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呼吸訓練聯(lián)合音樂療法可有效降低肝臟MRI 增強掃描檢查病人檢查過程中心率波動,提高病人檢查依從性和對護理的滿意度。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在進行檢查前先將檢查過程和檢查環(huán)境詳細告知肝臟MRI 增強掃描檢查病人,讓病人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避免在檢查時因突然進入密閉環(huán)境導致心理壓力陡然增加,影響病人情緒;同時,通過檢查前反復多次的呼吸訓練可提高病人對檢查人員指令的配合程度,轉移病人注意力,使病人專注于呼吸訓練而緩解其緊張情緒[17-18]。此外,音樂療法有助于掩蓋儀器噪聲,可為肝臟MRI 增強掃描檢查病人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進而有助于減輕病人心理應激反應,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及心理壓力。同時,李靜等[19]研究也發(fā)現(xiàn),采用呼吸訓練聯(lián)合音樂療法對肝臟MRI 增強掃描檢查病人進行護理干預,在改善病人心理狀況方面效果較好。
呼吸訓練聯(lián)合音樂療法對肝臟MRI 增強掃描檢查病人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檢查效率、圖像質量、病人檢查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降低病人檢查期間心率波動,緩解病人焦慮和抑郁情緒,具有較好的干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