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桂珍 張廣舒 李雪梅
濟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科 250001
宮頸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對女性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為發(fā)生此病主要因素,相關研究表明,宮頸癌的發(fā)生與16、18型HPV有著密切關系〔1〕。然而人體免疫系統(tǒng)強大,多數(shù)可以清除HPV感染,少數(shù)女性人群遭受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使得宮頸癌前病變,引發(fā)宮頸癌。有研究表明,發(fā)展中國家宮頸癌發(fā)病率較高,而我國女性因宮頸癌死亡例數(shù)逐年上升〔2〕。部分發(fā)達國家宮頸癌控制較好,因其加強宮頸癌篩查,注重對成年女性的健康教育。相關文獻已證實,普及宮頸癌相關知識,提高宮頸癌篩查,及早進行干預,可有效降低宮頸癌患病率及死亡人數(shù)〔3〕。健康意識理論為一種新型健康教育方式,此理論認為人的健康應是環(huán)境與人共同參與,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挖掘內心力量,拓展其高水平意識〔4〕。此種健康教育模式在我國運用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基于健康意識理論的健康教育對成年女性宮頸癌篩查知識及接受性的影響,為成年女性宮頸癌的防治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選取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間濟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產科就診的92例成年女性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有性生活史(>20歲);②均為自愿參加本研究;③既往無宮頸癌病史;④可以有效配合溝通;⑤患者及家屬已知情同意,并簽字。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器質性病變;②子宮已被切除;③伴有惡性腫瘤;④處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⑤中途退出研究。依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4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告知所有人員宮頸癌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安全教育,知識宣教等。
觀察組以健康意識理論為核心為其進行健康教育。(1)責任護士與每位人員進行交流,以獲得信任,從而知曉他們內心最深處的想法,幫助其洞察自己的形式,通過健康意識理論幫助人們發(fā)現(xiàn)其自身所處混亂情況,協(xié)助其達到型式確認,以此幫助人們獲得一種健康意識。(2)健康意識理論分為6種型式階段,①型式1階段,護士與所有女性構建良好關系,講解宮頸癌相關知識,喚醒其內心深處對宮頸癌健康意識行為的改變,鼓勵每一位女性表達內心看法,提供健康手冊,喚醒其內心對宮頸癌的重視程度。②型式2階段,患者開始感知到篩查宮頸癌的重要性,思想上有了很大改變,并準備付出行動,護士幫助女性改正消極思想,對不健康行為習慣作出相應評價。③型式3階段,女性開始自我投入到了解宮頸癌相關知識了解中,改變以往不良習慣,開始新的生活方式,護理人員應鼓勵其有改變自我的能力,幫助其制定計劃。型式4階段,多有女性呈現(xiàn)新的生活方式。型式5階段,鼓勵其身邊親友與其一起防范,建立宮頸癌疾病知識網絡平臺,引導所有女性一起觀看,并定時更新知識,鼓勵所有女性在平臺上提問,有相關醫(yī)護人員解答。型式6階段,患者有了對宮頸癌防范意識,并對宮頸癌篩查知識有一定了解,開始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并呼吁身邊親友一起篩查。
①比較兩組女性干預前后對宮頸癌篩查知識的認知程度。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形式進行,認知程度包括宮頸癌相關臨床表現(xiàn),危險因素,防治措施,人乳頭瘤病毒意義,篩查包括的項目及篩查意義。0~4分:不清楚;5~9分:了解;10~15分:完全清楚,分數(shù)越高,認知程度越高。②比較兩組宮頸癌篩查自我效能得分,采用宮頸癌篩查自我效能量表〔5〕,共有18個題目,采用5級記分法,總分9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越低。③比較兩組對宮頸癌篩查的接受程度,包括不愿意、無所謂及愿意。
干預前,兩組女性對宮頸癌相關臨床表現(xiàn)、危險因素、防治措施、人乳頭瘤病毒意義、篩查項目及篩查意義認知程度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與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較干預前以上項目認知程度評分增加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宮頸癌篩查知識認知程度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自我效能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評分顯著低于干預前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宮頸癌篩查自我效能得分比較(分,
研究組愿意接受宮頸癌篩查人數(shù)較對照組多,不愿意人數(shù)及無所謂人數(shù)較對照組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對宮頸癌篩查接受性比較〔n(%)〕
宮頸癌作為一種常見女性婦科癌癥,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且隨著現(xiàn)在生活習慣改變,此病逐漸年輕化〔6〕。宮頸癌早期癥狀不典型,大多數(shù)女性由于對此病認識不足,待確診時病情已惡化,極大影響預后〔7〕。因此需加強對成年女性的宮頸癌基礎知識教育,使其對宮頸癌目前發(fā)病情況、流行率及致病因素有所了解〔8〕。但是仍然多數(shù)人對宮頸癌不夠重視,使得醫(y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發(fā)揮不了作用。因此從源頭上糾正其思想,讓其明白宮頸癌的危害性尤為重要〔9〕?;诮】狄庾R理論的健康教育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與患者同在的意識,給患者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從而得知其真實想法,再給予干預措施,使其健康意識獲得成長〔10〕。
陳曉琴〔11〕等通過對若干名女性調查宮頸癌認知情況,發(fā)現(xiàn)對宮頸癌相關知識有所了解的僅僅有29.96%,進一步研究其影響因素,發(fā)現(xiàn)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水平及未接觸此方面宣教等都為關鍵原因。由此可見,宮頸癌篩查如此重要,但是多數(shù)人對此一無所知。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較干預前對宮頸癌相關臨床表現(xiàn)、危險因素、防治措施、人乳頭瘤病毒意義、篩查項目及篩查意義認知程度評分增加且高于對照組,說明采取基于健康意識理論的健康教育對女性對宮頸癌相關知識認知程度有大大提升,可能原因為護理人員從根本改變以往意識,鼓勵其萌生正確想法,并通過平臺傳播與宮頸癌有關的知識,因此無形之中提升患者的了解程度,讓其有意識去認知宮頸癌〔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實驗組自我效能評分顯著低于干預前且低于對照組,常規(guī)健康教育屬于填鴨式灌輸,多數(shù)人不會重視;而給予健康教育意識理論的健康教育模式根據每位女性特點確認自己的型式,由此可以幫助其識別潛力,給予針對性措施,使其健康意識發(fā)生拓展,此種模式便于患者健康意識的建立,從而提高對宮頸癌知識篩查的自我效能〔14-15〕。本研究進一步分析所有女性對宮頸癌篩查的接受性,結果顯示,研究組愿意接受宮頸癌篩查人數(shù)較對照組多,不愿意人數(shù)及無所謂人數(shù)較對照組少。吳宗妍〔16〕等曾報道對成年女性進行一定的宮頸癌篩查宣教干預,其對宮頸癌篩查知識知曉率及愿意接受性均顯著提高,這與本研究結論一致??赡苁窃诨诮】狄庾R理論的健康教育中,護理人員與被教育者更是伙伴關系,意識始終與患者同在,針對性知識轉換,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其對宮頸癌篩查知識的接受性〔17〕。基于健康意識理論的健康教育要求護理人員不僅專業(yè)知識強,同時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及時應對能力,這樣才能讓人們感受到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的重要性,具備早期篩查的意識,提高對宮頸癌的預防〔18〕。
綜上所述,對成年女性進行以健康意識理論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宮頸癌篩查知識認知程度及接受性,改善自我效能,值得在臨床推廣。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