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haron
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相信孩子們都很開心,而要說春節(jié)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莫過于拿壓歲錢啦。
作為咱們的傳統(tǒng),小朋友都會在辭舊迎新之際收到長輩們的紅包。那么,這筆“巨款”到底該怎么處理呢?在我看來,這正是一個特別合適的契機,讓孩子補上很重要的一課——財商教育。
記得教育家默克爾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p>
確實,財商教育真的很重要,從小培養(yǎng)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里,首次提出了“財商”的概念,也就是一個人與金錢打交道的能力。
書中指出:“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么將來就有其他人來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能免俗地會與錢打交道。而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往往也將決定他們未來的格局。
孩子只有學會正確面對金錢與獲取金錢,才能不再因為財商的缺失而輕易交智商稅,才能在面對這個紛繁的物質(zhì)世界時不再感到迷茫和不知取舍。
事實上,財商教育培養(yǎng)的重點是一種思維方式,讓孩子可以看懂金錢的運動軌跡,并在此基礎(chǔ)上思考和解決問題,最終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和消費觀。
看過這樣一句話:“你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決定了你今后人生的高度。”我覺得很有道理。財商相當于一個人成才的一項底層素養(yǎng),潛移默化中決定了孩子未來是怎樣的人。
而縱觀那些成功人士的教育經(jīng)驗,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了沒?他們對于子女的培養(yǎng)規(guī)劃里,財商教育始終占據(jù)了重要的一環(huán)。
一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例子,就是世界首位億萬富翁——“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
盡管早已家財萬貫,但洛克菲勒并沒有讓他的后輩們認為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恰恰相反,他給孩子制定了嚴格的規(guī)則,要求他們從很小的時候起,就需要幫家里干活來獲取零花錢;同時從孩子5歲開始,每人都會拿到一個記賬本,將自己每一筆錢的來源和去向都記錄下來,并及時復盤哪些錢該花、哪些錢是不必要的浪費。
來看他寫給孫子約翰的零花錢處理細則:零用錢起始標準每周1 美元50 美分;當周“財政”記錄父親滿意的話,下周可以上浮10 美分;雙方同意至少20%用于儲蓄,20%用于公益;雙方同意每項支出都必須清楚、確切地記錄;雙方同意在未經(jīng)爸媽的同意時,不可購買商品以及向爸媽要錢。
身為全球最有錢的人之一,洛克菲勒依然時刻不忘告訴后輩們一點——不勞而獲不可取,每一分錢都必須通過努力付出才能得到。如此正直的三觀,忍不住點贊!
財商到底該怎么培養(yǎng)呢?
筆者認為,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對大學生“蟻族”問題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從源頭上減少大學生“蟻族”的產(chǎn)生,還在于它可以在其功能得到印證之后走向一個更加規(guī)范科學的軌道,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將不局限于解決大學生“蟻族”問題,更讓人期待的是它也會在社會整體的就業(yè)問題上發(fā)揮著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
或許有爸媽會擔心,過早地和孩子討論金錢,會不會讓他們變得世俗和功利呢?其實這是多慮啦。要知道,引導孩子從小就理解金錢的價值,才能更高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財富思維哦。想起有媒體曾問股神巴菲特:“孩子幾歲時,父母可以跟他們講金錢和投資?”他的答案是:“越早越好?!?/p>
我家姐姐和弟弟都是在三歲左右時對錢產(chǎn)生好奇的。不過他們最初感興趣的源頭是手機——怎么每次去商場買東西,只需要手機掃一下就能得到呢?
智能時代,支付手段變得多元化,金錢也逐漸被電子貨幣所取代。不過它們的本質(zhì)并沒有改變,大人不妨就詳細地給寶貝們介紹下這一切吧。讓孩子明白貨幣金融等概念,了解勞動、報酬和消費的關(guān)系,有利于他們學會合理消費和儲蓄,從而更有計劃地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
當然了,在給娃科普時,記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表達。這種情況下,繪本、動畫、游戲等小朋友喜歡的形式,就派上用場啦。
與此同時,過家家之類的情境游戲,可以讓孩子更好地體驗買賣的整個流程。我家小朋友在幼兒園時,就喜歡扮演超市售貨員,吆喝假扮顧客的小伙伴們來買各種東西。通過這個過程,他很快就知道了付錢、找錢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由此還掌握了簡單的加減法,這可真是意外的收獲。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其實拿到財商培養(yǎng)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為了讓我家兩個寶貝更好接受財商教育,我會有意識地引導他倆去深入見識、去實地感受。比如,帶他們一起去一趟集市或菜場,在充滿煙火氣的氛圍中親眼看一看人們是如何通過勞動來取得收入的;再比如,不會刻意回避大人工作的辛苦。有時候遇到加班,我會很坦誠地告訴姐弟倆:“媽咪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而這就是工作,必須完成,只有這樣才能有錢給你們買玩具。”
可千萬別小看了孩子的悟性哦!通過這樣真切的體驗,我相信他們的財商認知會有明顯的提高。
美國著名企業(yè)家羅伯特·清崎曾說:“父母是孩子財商教育最重要的啟蒙老師?!?/p>
我們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終將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勤儉節(jié)約、不鋪張浪費、理性消費、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這些好品質(zhì)需要從我們大人自己做起。
與此同時,我還一直信奉一個理念——不管掙多少錢,都應該學會理財。畢竟,賺錢不易,所以不該隨意揮霍,而是要有序打理,讓錢來生錢。
就拿我家姐姐和弟弟的壓歲錢來說吧。我專門為他倆設(shè)立了一個教育基金賬戶,每年都會拿出壓歲錢的一半存在里面,作為今后兩個寶貝教育方面的投資。而另一半雖由我代為保管,卻鼓勵兩個孩子自主分配。
這些年來,姐姐和弟弟用這筆錢買過心愛的玩具、做過有意義的公益、還給我買過禮物。回想起來,真心覺得很棒!
很認可《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里的一句話:“錢是一種力量,但更有力量的是財商教育。錢來了又會去,但如果你了解錢是如何運動的,你就獲得了駕馭它的力量。”
所以,和娃談錢非但不可怕,反而更要好好談、用心談。
總而言之一句話,財商這項能讓一個人獲益多多的教育,趁早教給孩子,絕不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