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華,蘇菲,李軍星,余斌,葉十一,楊富文,鄧?yán)麡s,毛慧敏,袁秀芳*
(1.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杭州 310021;2.江山康農(nóng)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24100)
豬圓環(huán)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屬于圓環(huán)病毒科(Circoviridae)圓環(huán)病毒屬(Circovirus),為無囊膜單股環(huán)狀負鏈DNA 病毒。該病毒目前共分為豬圓環(huán)病毒1 型(PCV type 1, PCV1)、PCV2 和PCV3 3種血清型,PCV1首先于1974年在豬腎傳代細胞系(PK-15 細胞)中發(fā)現(xiàn),對豬沒有致病性[1]。PCV3由PALINSKI等[2]于2016年首次報道,分離自發(fā)生豬皮炎和腎病綜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的母豬臟器和流產(chǎn)胎兒。PCV2 是引起斷奶仔豬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和豬繁殖障礙等相關(guān)疾病的主要病原,目前在全球養(yǎng)殖場蔓延和流行,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3]。
PCV2基因組大小為1 766~1 768 bp,主要包含5 個開放閱讀框(open reading frames, ORFs),其中以O(shè)RF1基因和ORF2基因最為重要。ORF1基因含有945 個堿基,編碼314 個氨基酸,表達PCV2 滾環(huán)復(fù)制相關(guān)的Rep 蛋白,也是相對保守的蛋白;ORF2基因位于DNA的互補鏈上,含有702或705個堿基,編碼234或235 個氨基酸,是病毒的主要結(jié)構(gòu)蛋白(Cap蛋白),與病毒的免疫原性有關(guān),具有較高的突變率。根據(jù)全基因遺傳距離和ORF2基因的遺傳距離,PCV2被分為PCV2a、PCV2b和PCV2c 3個基因型。近年來,有學(xué)者根據(jù)ORF2基因序列的進化樹分析,將PCV2 分為5 個基因型,即PCV2a、PCV2b、PCV2c、PCV2d 和PCV2e[4]。其中PCV2e 在傳統(tǒng)分類上屬于PCV2a的一個分支,而PCV2c僅在丹麥和巴西有報道,且與豬圓環(huán)病毒相關(guān)疾?。╬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s,PCVAD)無關(guān),而PCV2a、PCV2b 和PCV2d 均 已 經(jīng) 被 證 實 與PCVAD 有 關(guān)[5-6]。根據(jù)PCV2的遺傳演化軌跡,在2000年前PCV2a是國內(nèi)優(yōu)勢基因型,隨后由于基因變異,PCV2b 逐漸代替PCV2a,而近幾年在中國和其他國家PCV2d已逐漸成為新的優(yōu)勢基因型[4,6-8]。
本研究對2016—2020 年間采集自浙江省不同地區(qū)豬場的疑似病料,利用聚合酶鏈反應(yīng)(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術(shù)進行PCV2 檢測和陽性率統(tǒng)計。對部分陽性樣品進行全基因組克隆和測序,并與GenBank 中收錄的PCV2 疫苗株和參考株序列進行遺傳變異分析,以期了解和掌握浙江地區(qū)PCV2 的流行動態(tài)和遺傳變化趨勢,從而為PCV2的防控提供理論依據(jù)。
病毒核酸提取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為Y503-G12、Y502-A10 等)購自江蘇省濟凡生物科技(常州)有限公司;高成功率PCR酶KOD FX購自日本TOYOBO公司;1 000 bp DNA分子標(biāo)志物、dNTPs、TOP10感受態(tài)細胞等均購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膠回收試劑盒、pMD19-T 載體均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無水乙醇、瓊脂糖、胰蛋白胨、酵母浸出物、氨芐西林(ampicillin,AMP+)等化學(xué)試劑均為國產(chǎn)或進口分析純。PCV2陽性毒株由本實驗室分離保存。
ChemiDocXRS+凝膠成像系統(tǒng)購自美國Bio-Rad公司;Tone 96G PCR儀購自德國Biometra公司;D-37520 Osterode 高速離心機購自德國Sigma 公司;Auto-Pure 32SH 全自動病毒核酸提取儀購自杭州奧盛儀器有限公司;Tissueiyser-24全自動樣品快速研磨儀購自上海凈信科技公司。
于2016—2020 年間,采集浙江省不同地區(qū)(杭州、嘉興、湖州、臺州、寧波、溫州、紹興、金華和衢州)疑似PCV2 感染豬的病料,包括血液、肺臟、脾臟、腹股溝淋巴結(jié)和胃底組織等樣品,于-70 ℃冰箱中保存,備用。
取保存的病料0.1 g,置于小型離心管(Eppendorf 管)中,加入pH 7.4 磷酸緩沖鹽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0.5 mL,用全自動研磨儀(90 Hz,60 s)研磨成勻漿,于-70 ℃條件下凍融3 次,以8 000g在4 ℃下離心5 min,取上清液0.15 mL,用病毒核酸提取試劑盒提取核酸,操作過程嚴(yán)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吸取病毒核酸50 μL,于-20 ℃條件下保存,備用。
下載GenBank中收錄的PCV2全基因組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軟件設(shè)計PCV2檢測引物(F1/F2)和PCV2 全基因組測序引物(PCV2-1039F/PCV2-1039R,PCV2-867F/PCV2-867R),委托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引物信息見表1。
表1 用于PCR的引物Table 1 Primers used for PCR
以上述提取的病毒核酸為模板,用病原檢測引物進行PCV2 檢測。PCR 反應(yīng)體系(25 μL):2×PCR緩沖液12.5 μL,2 mmol/L dNTPs 5.0 μL,上、下游引物各1.5 μL(濃度為5 μmol/L),KOD FX(1.0 U/μL)0.5 μL,病毒核酸DNA 2.0 μL,ddH2O 2.0 μL?;靹蚍盅b后置于PCR 擴增儀中,擴增條件為:94 ℃預(yù)變性2 min;98 ℃變性10 s,68 ℃退火及延伸1 min,35 個循環(huán);68 ℃延伸7 min。反應(yīng)完成后,取5 μL PCR 產(chǎn)物經(jīng)1.2% 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用ChemiDocXRS+凝膠成像系統(tǒng)觀察拍照。
選取PCV2 檢測為陽性的部分樣品的核酸,用2對全基因組序列擴增引物分別進行擴增。PCR反應(yīng)體系為25 μL,反應(yīng)液配制和擴增條件同1.4 節(jié)。擴增完成后,加入0.5 μL rTaq聚合酶,72 ℃延伸10 min。反應(yīng)完成后,取5 μL PCR產(chǎn)物經(jīng)1.2%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并切膠回收。
將膠回收產(chǎn)物克隆到pMD19-T 載體中,轉(zhuǎn)化入TOP10感受態(tài)細胞,隨后均勻涂布于含有氨芐西林抗性的Luria-Bertani(LB)平板上,于37 ℃條件下培養(yǎng)12~14 h。挑取單菌落,分別接種至LB培養(yǎng)基(含AMP+抗性)中,經(jīng)菌液PCR 鑒定正確后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測序。
將1.5 節(jié)中獲得的序列進行拼接得到完整的PCV2 序列,運用DNAStar 7.1 軟件和MEGA 5.1 軟件,與GenBank 中收錄的16 株P(guān)CV2 參考株序列進行同源性比較,以及進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的遺傳進化分析。參考株序列見表2,其中PCV2-SH 株、PCV2-LG 株和PCV2-ZJ 株為疫苗株序列名稱。PCV2-SH 株序列從上海發(fā)病場克隆測序得到,PCV2-ZJ 株序列從浙江發(fā)病場克隆測序得到,兩者均屬于PCV2b 型,全基因組長度為1 767 bp。PCV2-LG 株序列從吉林發(fā)病場克隆測序得到,屬于PCV2a 型,全基因組長度為1 768 bp。其余參考株來自不同國家,全基因組長度為1 766~1 768 bp。
表2 PCV2參考株信息Table 2 Information of PCV2 reference strains
對2016—2020年間浙江省不同地區(qū)的1 725份疑似豬圓環(huán)病毒2 型感染的臨床樣品進行PCV2 的特異性擴增,同時設(shè)立陽性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凝膠電泳結(jié)果顯示擴增出469 bp的特異性條帶,與預(yù)期片段長度相同(圖1)。其中,檢測到PCV2陽性樣品為359 份,平均陽性率為20.8%(359/1 725)。2016—2020 年P(guān)CV2 陽性率分別為38.1%、23.2%、24.1%、12.5%和10.7%。PCV2陽性率逐年下降,2016年最高(38.1%),而2020年下降到10.7%(表3)。浙江省不同地區(qū)均檢測到PCV2,且不同區(qū)域間陽性率沒有明顯差異,說明PCV2 在浙江省不同地區(qū)感染較為普遍,且沒有存在明顯的地區(qū)差異。
圖1 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CR擴增結(jié)果Fig.1 PCR amplification results of PCV2
表3 不同年份(2016—2020年)PCV2的陽性率Table 3 Positive rates of PCV2 from 2016 to 2020
在PCV2檢測為陽性的樣品中按年份隨機選取條帶較亮的樣品共36份,其中,2016年7份、2017年7 份、2018 年9 份、2019 年7 份、2020 年6 份,進行PCV2 全基因組的擴增、克隆和序列測定。經(jīng)測序獲得36 株P(guān)CV2 全基因序列,其中全長為1 766 bp的有4 株,1 767 bp 有25 株,1 768 bp 有7 株。序列根據(jù)樣品采集區(qū)域名稱的拼音首字母和采集年月日(YYYYMMDD)進行組合命名。
將測序所得36 株序列與GenBank 中的16 株參考株序列進行同源性比較和遺傳進化分析。結(jié)果表明:36 株P(guān)CV2 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為94.0%~99.9%,與國產(chǎn)疫苗株(SH 株、LG 株和ZJ 株)的核苷酸同源性為94.7%~98.5%,與13 株參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為92.9%~99.8%,其中DQ20200115 株與EU148505 株親緣關(guān)系最遠,同源性為92.9%;XS20160217 株與PCV2d-AH 株親緣關(guān)系最近,同源性為99.8%。按照基因型分類,36 株P(guān)CV2 序列分為3 個基因型,其中11 株為PCV2a 型,8 株為PCV2b 型,17 株為PCV2d 型,沒有分離到PCV2c型和PCV2e型。隨時間遷移,屬于PCV2d亞型的序列數(shù)量呈增加趨勢,其中2019年最多,有7株(圖2)。
圖2 基于PCV2全基因組的系統(tǒng)進化樹Fig.2 Phylogenetic trees based on sequences of PCV2 whole genome
本實驗測得36株P(guān)CV2序列的ORF1基因全長均為945 bp,所得序列之間的核苷酸同源性為97.1%~100.0%,其中HZ20170510 株與JX20170804 株、DQ20160422 株與LX20181101 株、JH20200608 株與QZ20200521 株、PY20190323 株與WZ20181116 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100.0%);與國產(chǎn)疫苗株(SH株、LG株和ZJ 株)的核苷酸同源性為96.9%~98.9%;與13株參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為95.9%~100.0%,其中JS20190419 株和PCV2e EF524526 株同源性最低(95.9%),QZ20200521 株、JH20200608 株和PCV2d HM038030株同源性最高(100.0%)。各PCV2序列的ORF1基因可編碼315個氨基酸,36株P(guān)CV2序列的氨基酸同源性為98.1%~100.0%,與國產(chǎn)疫苗株(SH株、LG株和ZJ株)的氨基酸同源性為97.8%~100.0%,與13株參考株的氨基酸同源性為97.4%~100.0%。
本實驗測得36 株序列PCV2ORF2基因全長分別為705 bp(16 株)和702 bp(20 株)。所得序列之間的核苷酸同源性為88.7%~100.0%,其中DQ20201115株與JX20200715株、HZ20200323株與QZ20200521株同源性最高(100.0%);與國產(chǎn)疫苗株(SH 株、LG 株和ZJ 株)的核苷酸同源性為90.2%~99.6%;與13 株參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為85.0%~100.0%。另外所得序列DQ20201115株、JX20200715株和參考株P(guān)CV2c EU148503、PCV2c EU148505 的同 源 性 最 低(85.0%),JS20190419 株 與PCV2d HM038017 株、PCV2d HM038030 株的同源性最高(100.0%)(圖3)。
圖3 36株序列ORF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較Fig.3 Homology comparisons of ORF2 gen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36 strains
PCV2ORF2基因可分別編碼235或234個氨基酸,相互之間氨基酸同源性為86.3%~100.0%,與國產(chǎn)疫苗株(SH株、LG株和ZJ株)的氨基酸同源性為87.2%~98.3%,與13 株參考株的氨基酸同源性為82.1%~100.0%。
ORF2基因編碼病毒的主要結(jié)構(gòu)蛋白(Cap 蛋白),其唯一糖基化位點位于第143—145位氨基酸,測序所得36株序列糖基化位點均為天冬酰胺(N)、酪氨酸(Y)、絲氨酸(S)(NYS),屬于高度保守[9-11]。從圖4可以看出,不同亞型的氨基酸序列差異明顯,同一亞型的氨基酸序列也存在個別點突變,但沒有發(fā)現(xiàn)插入或缺失。變異位點分布在Cap蛋白的不同位置,但其變異度比較高的主要區(qū)域為第53—91、121—136、190—210位氨基酸。另外也存在一些散在的突變位點,分別位于第30、85、101、124、161、171位氨基酸等,這些點突變沒有顯示和亞型相關(guān),但隨時間推移可能會出現(xiàn)新的抗原變異。
圖4 PCV2 Ca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對分析Fig.4 Multiple alignment analysis of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PCV2 Cap protein
與PCV2-LG 株氨基酸序列相比,所得序列中PCV2a 亞型的突變位置主要為T47A、R63S、A68S、M72L、I76L、N77D、V123I、T131M/I、R132K、A133V、T134P、L136Q、L185M;與PCV2-ZJ 株氨基酸序列相比,PCV2b 亞型的突變位置主要為R59K、K63R、A190T;與PCV2d HM038030 株序列相比,PCV2d 亞型的突變位置主要為R168G;與疫苗株序列相比,優(yōu)勢基因型PCV2d 亞型的特異性突變位點主要集中在I53、N68、L89、T121、R168、I215。而Cap 蛋白的B 細胞抗原表位分別位于第47—63、65—87、113—139、165—200 位氨基酸和C端的最后4位氨基酸,T細胞抗原表位分別位于第61—160、210—230位氨基酸[10-12]。顯示不同亞型的突變位點均位于B細胞和T細胞抗原表位區(qū)域,抗原表位在免疫壓力下易發(fā)生突變,從而改變PCV2蛋白的抗原性和致病力。另外,17株P(guān)CV2d亞型的序列中,除了序列LQ20171115 和LS20200831外,其余15株蛋白質(zhì)長度均為235個氨基酸,分析顯示其終止密碼子發(fā)生突變,Cap 蛋白C 末端增加了1個賴氨酸K,導(dǎo)致了Cap蛋白大小的改變。
自2000 年首次證實PCV2 在我國豬場感染以來,全國各地眾多豬場陸續(xù)發(fā)現(xiàn)PCV2 的流行和暴發(fā),其感染率高且常和豬藍耳病毒、豬偽狂犬病毒、副豬嗜血桿菌等混合感染,給養(yǎng)殖企業(yè)帶來不可估量的經(jīng)濟損失[7-8,12-15]。本研究對2016—2020年間采集的浙江省不同地區(qū)1 725 份疑似豬圓環(huán)病毒2 型感染的臨床樣品進行了PCV2 檢測,樣本平均陽性率為20.8%(359/1 725),其中2016—2020年P(guān)CV2陽性率分別為38.1%、23.2%、24.1%、12.5%和10.7%。5 年來PCV2 陽性率總體呈逐年下降趨勢,原因有:一方面2014年浙江省實施“五水共治”,對省內(nèi)養(yǎng)豬個體戶的養(yǎng)殖場進行了拆除整治,養(yǎng)豬環(huán)境得到很大改善,豬場發(fā)病率明顯下降;另一方面2018 年非洲豬瘟在我國多個省市呈點狀暴發(fā)后,全國禁止生豬跨省調(diào)運,阻礙了豬場疫病的傳播。與王小敏等[10]在華東地區(qū)(2010—2015 年)、鄧文芳等[11]在華中地區(qū)(2017—2018年)的PCV2分子流行病學(xué)調(diào)查相比,本研究中PCV2 陽性率較低,可能與近幾年P(guān)CV2滅活疫苗在浙江地區(qū)普遍使用和養(yǎng)殖企業(yè)生物安全意識提高有關(guān);與吳明臻等[12]在浙江省金華地區(qū)的PCV2流行病學(xué)調(diào)查相比,本研究中PCV2陽性率較高,其原因可能是該研究中樣品來源是豬場血清樣本,而本研究采集的都是臨床疑似PCV2 發(fā)病樣品。
本研究中,2016—2020年浙江省不同地區(qū)36株P(guān)CV2全基因序列的核苷酸長度為1 766~1 768 bp,核苷酸同源性為94.0%~99.9%,與國產(chǎn)疫苗株序列(SH 株、LG 株和ZJ 株)的核苷酸同源性為94.7%~98.5%,與13 株參考株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為92.9%~99.8%,這與吳瑗等[13]在浙江省及周邊地區(qū)(2007—2012年)的PCV2全基因序列遺傳分析結(jié)果相似,說明浙江地區(qū)PCV2毒株序列整體比較穩(wěn)定,沒有明顯的時間差異和地域差異,與國內(nèi)外不同PCV2毒株序列的差異也不大。
目前,大量文獻[9-12,16-18]報道了國內(nèi)PCV2 的流行逐漸從PCV2b 亞型向PCV2d 亞型轉(zhuǎn)變。浙江省不同地區(qū)PCV2 流行情況是PCV2a(11/36)、PCV2b(8/36)和PCV2d(17/36)3 種亞型共存,沒有發(fā)現(xiàn)PCV2c、PCV2e亞型,目前PCV2d是浙江地區(qū)PCV2流行的優(yōu)勢毒株亞型。接種疫苗是應(yīng)對PCV2感染的主要手段,而國內(nèi)現(xiàn)有的PCV2 商品化疫苗僅針對PCV2a(LG株)和PCV2b(SH株和ZJ株)2個亞型,對其他亞型毒株感染不能提供完全的交叉保護力,致使在臨床PCV2感染中疫苗的防控效果不甚理想。
PCV2ORF1基因編碼與病毒復(fù)制相關(guān)的Rep蛋白。本研究中36株序列ORF1基因編碼的蛋白質(zhì)長度均為315 個氨基酸,所得序列相互間氨基酸同源性為98.1%~100.0%,與國產(chǎn)疫苗株序列的氨基酸同源性為97.8%~100.0%,與參考株序列的氨基酸同源性為97.4%~100.0%。說明PCV2ORF1基因相對比較穩(wěn)定,變異不大。
相對于Rep蛋白,PCV2ORF2基因編碼的Cap蛋白是病毒刺激機體產(chǎn)生中和抗體的主要結(jié)構(gòu)蛋白。Cap蛋白易突變,其變異程度遠遠高于其他蛋白,使PCV2毒株的變異進化、新毒株的不斷出現(xiàn)成為可能。本研究中,36株序列中該蛋白質(zhì)的長度分別為234或235 個氨基酸,各序列間氨基酸同源性為86.3%~100.0%,與國產(chǎn)疫苗株序列的氨基酸同源性為87.2%~98.3%,與參考株序列的氨基酸同源性為82.1%~100.0%,說明大部分序列的ORF2基因發(fā)生了變異。位于不同亞型的氨基酸序列差異明顯,同一亞型的序列也存在個別點突變,但沒有發(fā)現(xiàn)插入或缺失。在B 細胞抗原表位區(qū)(第47—63、65—87、113—139、165—200 位氨基酸和C 端最后4 位氨基酸)和T 細胞抗原表位區(qū)(第61—160、210—230 位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較多變異,這與趙軍等[14]在四川地區(qū)對PCV2的調(diào)查分析結(jié)果相似。這些位點的變異可能會改變Cap 蛋白的免疫原性,特別是N75、I76、T131、I206位點的變異,因為這些氨基酸位點處于Cap 蛋白的免疫反應(yīng)區(qū)域內(nèi)[15-18],有可能導(dǎo)致PCV2 的致病性增強。另外,PCV2d 亞型中有15 株序列在C 端出現(xiàn)了1 個賴氨酸K 的延伸,這與郭龍軍等[19]、王小敏等[10]的報道一致;OLVERA等[20]也證實由于ORF2基因終止密碼子發(fā)生突變,Cap 蛋白C端出現(xiàn)了1個賴氨酸延伸的現(xiàn)象。賴氨酸是一種限制性氨基酸,對機體免疫系統(tǒng)活性有一定的影響,推測該氨基酸的延伸也可能影響Cap 蛋白的免疫功能或增加病毒的致病性。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2016—2020年間浙江省不同地區(qū)PCV2 流行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并對全基因組序列和Cap 蛋白進行了遺傳變異分析,結(jié)果顯示浙江地區(qū)PCV2d為優(yōu)勢基因型。本研究闡明了近5年浙江地區(qū)PCV2的流行變化趨勢,豐富了PCV2的流行病學(xué)資料,為浙江地區(qū)養(yǎng)殖企業(yè)針對PCV2 感染疫苗的選擇和研究機構(gòu)新型疫苗的研發(fā)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