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煒 姚心怡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自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以來,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體系,發(fā)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對實施鄉(xiāng)村振興進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出,要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等群體的關愛服務體系;“激發(fā)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指出,需要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把救急紓困和內生脫貧結合起來。2021年和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加快農業(yè)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出了要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經常探訪留守兒童,完善未成年人的關愛保護工作網絡。
隨著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深入實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發(fā)展等問題再次引發(fā)了學者們的普遍關注,近幾年,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的相關研究可以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留守兒童社會適應促進與反社會預防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華東師范大學崔麗娟教授等人于2022年發(fā)表的 《依托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改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留守兒童社會適應促進對策》提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和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為從根本上加強完善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網絡、破解社會適應問題提供了重要契機和有力保障。要以戰(zhàn)略眼光,從發(fā)展產業(yè)、振興教育等多方面,思考和提出能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新思路、新方法?!敝袊鐣茖W院侯為民教授等人于2021年發(fā)表的《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及難題破解》提出:“鄉(xiāng)村振興離不開農村勞動力的再生產,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能否解決關系到鄉(xiāng)村振興的成敗。”山東農業(yè)大學陳祥猛于2020年發(fā)表的 《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成長問題研究——以X鎮(zhèn)為例》提出:“隨著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我國廣大農村如何實現又快又好的發(fā)展,需要面對很多復雜的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如何處理社會轉型期留守兒童群體的成長問題,是鄉(xiāng)村振興中繞不開的難題,也是實現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關鍵?!?/p>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西部底層孩子們階層再生產發(fā)生的日常機制及策略干預研究”成果之一,東北師范大學楊清溪副教授等人于2019年發(fā)表的 《需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實踐準確定位》提出:“留守兒童教育要聯合多種社會力量并重視個性化關愛,通過不斷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來緩解留守兒童問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川陜革命老區(qū)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與精準救助政策研究”成果之一,西華師范大學徐東教授等人于2019年發(fā)表的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現狀解析及趨勢》提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需聯結社會媒體與大眾媒體的力量,引導全民參與?!贝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西部連片特困地區(qū)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精準幫扶的長效機制研究”成果之一,寶雞文理學院馬多秀教授等人于2019年發(fā)表的 《鄉(xiāng)村教師視角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精準幫扶研究》提出:“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精準扶貧既包括經濟扶貧,更要扶智、扶德和扶志?!?/p>
合肥工業(yè)大學孫學敏等發(fā)表的 《留守兒童課外閱讀之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提出:“留守兒童閱讀呈現閱讀量小、閱讀范圍較窄、閱讀不規(guī)范、閱讀方法不當等諸多問題?!比A中師范大學曹高輝副教授等人于2020年發(fā)表的 《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行為影響因素研究》指出:“個體因素中閱讀自我效能和閱讀沉浸體驗以及環(huán)境因素中的同伴支持和老師支持會顯著正向影響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行為?!焙贾輲煼洞髮W鮑秋萍于2020年發(fā)表的 《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將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問題的原因總結為:“對課外閱讀的認識不夠全面,兒童自制力弱,教師和家長的課外閱讀指導能力有待提升等?!?/p>
上述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些共識:一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為化解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提供了契機,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本身也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一項重要內容;二是認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這些結論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也引發(fā)了筆者對鄉(xiāng)村振興、教育先行的思考。從激發(fā)貧困人口內生動力的角度著眼,鄉(xiāng)村振興說到底是人的振興,人的振興必先振興教育,鄉(xiāng)村教育面對的是部分留守兒童群體,將其培養(yǎng)成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想情操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貫徹落實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具有重要意義。培養(yǎng)農村留守兒童,不僅要重視課內的學習,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也至關重要。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相對較為封閉、心理支持偏弱,課外閱讀能夠幫助他們豐富知識、拓展視野、解鎖成長困惑、點亮心靈之光。但是,由于父母缺位、隔代教育等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情況不容樂觀,閱讀指導不到位。因此,有必要對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指導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等進行較為深入的科學研究,積極化解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缺乏針對性指導的難題,真正將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落到實處,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綜合素質,助力鄉(xiāng)村全面振興。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肖定麗曾說:“閱讀會讓孩子的心靈更加豐富、柔軟和堅韌,尤其是對留守兒童來說,書籍將成為孩子們的朋友,能幫助他們獲得情緒上的疏解,得到心靈上的慰藉?!币虼?,有效地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閱讀指導至關重要。鑒于此,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組建的“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指導”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組的成員,前往陜西榆林、周至、石泉等地的鄉(xiāng)村,針對小學階段的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指導情況展開了調研。
項目組成員將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劃分為教材內的課外閱讀和教材外的課外閱讀兩部分。教材內的課外閱讀是2017年9月起在全國投入使用的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由分布在低、中、高階段的“和大人一起讀”“我愛閱讀”“快樂讀書吧”等板塊組成;教材外的課外閱讀依托于2020年4月國家教育部推出的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2020年版)》,為小學生挑選出課外閱讀書單。通過實地調研發(fā)現,無論是教材內還是教材外的課外閱讀,在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閱讀指導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
“和大人一起讀”是統(tǒng)編語文教材課外閱讀的亮點之一,對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閱讀習慣、激發(fā)其閱讀興趣、推進幼小銜接、創(chuàng)設家庭閱讀氛圍等具有積極意義。在教材的教師指導用書共讀指導中,有“這篇文章,爸爸媽媽是怎樣和你一起讀的?”等備課參考。但是,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和大人一起讀”的閱讀指導很難落到實處。
“我愛閱讀”是二年級和教材單元主題對接的課外閱讀板塊,是親子共讀向學生自主閱讀的過渡,“快樂讀書吧”是“我愛閱讀”后的跟進閱讀,但是,親子共讀階段家長指導的缺失,導致“我愛閱讀”“快樂讀書吧”的閱讀指導難以銜接。大部分教師雖能夠按照教材要求開展一定的閱讀指導,但只是針對全體學生的共性指導,缺少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針對性指導。此外,個別教師的閱讀指導僅僅是推薦書目,讓家長自行監(jiān)督孩子閱讀,并不制定閱讀計劃,致使閱讀指導落空或流于形式。
經過調研發(fā)現,多數學校領導、語文學科教師、留守兒童家長對教育部發(fā)布的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2020年版)》不甚了解,無法為選擇課外閱讀圖書提供科學指導。即使部分教師和家長了解該指導目錄或關注到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也未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身心特點和內在需求,為其提供書目選擇指導和閱讀方法指導。
首先,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在外務工,物理距離客觀受限,課外閱讀指導缺失了實施基礎。即便是一方外出,另一方由于承擔繁重的農活和家務,也難有精力給予子女課外閱讀指導。此外,留守兒童父母、祖輩或其他監(jiān)護人的文化水平也制約著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指導的效果。其次,由于農村的經濟水平落后,學校藏書、家庭購書、其他公共服務機構藏書等都非常有限,農村留守兒童獲取圖書的渠道受限,課外閱讀的指導也就無從談起。
1.家長的意識不強
一些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認為“吃飽穿暖就是養(yǎng)育”,僅關注對子女物質上的支持,支付了生活、教育等開支,就覺得已盡到了責任和義務,對親子閱讀、閱讀指導缺乏足夠的重視,甚至認為課外閱讀是孩子自己的事,閱讀指導是老師的事,對孩子提出“共讀”的要求并不配合。
2.教師的指導乏力
部分教師未深刻認識到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其理論和實踐研究也較為不足,未能在書目選擇、閱讀方法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此外,一些教師對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差異性也缺乏了解,未深入調查研究班級留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課外閱讀指導僅停留在普適性層面,不能因材施教、因生施策地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課外閱讀指導。
3.學校的培訓不到位
項目組成員在調查中了解到,雖然教育行政部門和部分學校利用“國培”“省培”等項目對教師和相關人士開展過相關培訓,但是,并未針對城鄉(xiāng)差異,就如何開展“和大人一起讀”或其他課外閱讀、如何有針對性地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課外閱讀指導進行討論,導致一些教師也產生了困惑,難以提供科學的指導意見。
目前,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指導的客觀環(huán)境還待進一步改善,需要各方集思廣益、凝心聚力。課外閱讀指導應以農村留守兒童的內在需求為出發(fā)點,以啟智潤心為目標,轉普適性為針對性,并積極落到實處。
1.“和大人一起讀”的閱讀指導策略
有效實施“和大人一起讀”,需要盡可能地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父母角色缺位的現象,發(fā)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家長首先要認識到親子共讀、閱讀指導的重要性,再利用新媒體平臺和技術手段與兒童開展“和大人一起讀”,比如,可以通過符合兒童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圖像和有聲化的閱讀方式,錄制、分享范讀音頻或同步音視頻共讀等。面對部分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問題,教師或“三下鄉(xiāng)”服務的大學生志愿者,就有必要承擔起閱讀指導的責任,不僅可以通過制作“和大人一起讀”的朗讀音頻,以兒歌童謠、童話故事、兒童散文等不同體裁,采用唱讀、分角色朗讀、導讀等各類方式,指導農村留守兒童閱讀;還可以創(chuàng)建“和大人一起讀”微信公眾號,將閱讀指導音視頻、媒體支持路徑、家庭教育方法等進行推送,拓寬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的共享平臺。
2.“我愛閱讀”“快樂讀書吧”的閱讀指導策略
一方面,教師可指導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優(yōu)選“我愛閱讀”“快樂讀書吧”的相關內容,制定差異化策略,給予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指導;另一方面,可以推薦適宜農村留守兒童身心發(fā)展需求的閱讀書目。例如,在閱讀二年級上冊“我愛閱讀”中的課文《畫家鄉(xiāng)》后,可以讓學生談一談“你心中十年后的家鄉(xiāng)”,構建耕讀教育的閱讀指導思路,培養(yǎng)農村留守兒童勤儉、奮斗、奉獻的精神,在其憧憬勾勒未來家鄉(xiāng)的圖景中,引導培養(yǎng)農村留守兒童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遠大理想;在六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兒童小說閱讀中,可以推薦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從情感方面給予農村留守兒童充分的支持,引導其理解父母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外出務工、勤勞致富,為家庭、社會、國家作出的貢獻。同時,傳遞社會大家庭對農村留守兒童給予的溫暖,為他們注入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讓他們在閱讀中懂得愛與感恩。
1.設計主題閱讀
設計主題閱讀可以建立在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2020年版)》人文社會科學、文學、自然科學、藝術分類的基礎上,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扶智、扶德和扶志的內在要求,進行圖書的主題分類,向學校、家長、公共服務機構等提供適宜農村留守兒童閱讀的圖書采購依據,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指導。例如,通過 《五星紅旗》《嫦娥探月立體書》《團圓》等圖書的閱讀指導,能夠培養(yǎng)農村留守兒童愛國愛家的情懷,激發(fā)其報國之志,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主動積極地學習、成長;通過 《蘿卜回來了》《我的友情要出租》 《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等圖書的閱讀指導,能夠引導農村留守兒童懂得自信、關愛、分享以及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激發(fā)和喚醒農村留守兒童內在的生命力。
2.制定閱讀計劃
首先,要掌握農村留守兒童的具體學情,對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2020年版)》,制定不同學段的閱讀計劃。例如,《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2020年版)》對1-2年級學生推薦的 《五星紅旗》,可以作為“愛國愛家”主題閱讀的指導圖書,引導學生按照五星紅旗從祖國走向世界、從陸地飄向海洋、從地球飛向太空的時空軌跡,規(guī)劃自己的閱讀時間。其次,設計“你最喜歡哪張圖片,為什么?”“書中的哪個故事最打動你?”“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等問題,拓展農村留守兒童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農村留守兒童良好的課外閱讀能力,同時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效果。最后,還可以建立班級閱讀小組,定期舉辦課外閱讀交流會,為農村留守兒童打造展現自我、彰顯個性的平臺。
此外,還需要政府主導、多元社會力量積極合力,給予充分的支持,將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指導最終落到實處。首先,要建設好“農家書屋”“留守兒童之家”等公共服務場所,為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和閱讀指導提供條件與環(huán)境;采購智能語音設備,充分利用新技術手段,通過智能交互技術和有聲閱讀,實現“虛擬伴讀”“有聲聽書”等閱讀指導。其次,要充分掌握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指導方面的需求,邀請專家從閱讀指導、兒童心理學、家校共育、新媒體技術等方面展開培訓,探索符合農村小學教師實際情況的培訓方案;還可借助師范高校的信息化平臺,交流推廣課外閱讀指導經驗,發(fā)揮新媒體在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指導中的作用。最后,志愿服務組織、高校志愿者等社會力量應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從心理關懷、日常陪伴和情感溝通等方面入手,開展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指導,彌補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指導的不足。
2021年9月8日,國務院印發(fā)的 《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 (2021-2030年)》再次強調了農村留守兒童成長中,家庭的主體責任,縣、鄉(xiāng)級政府的屬地責任,以及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企業(yè)等社會責任的履行。各方齊抓共管,將為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指導提供有力的保障,讓農村留守兒童在閱讀中獲得學業(yè)發(fā)展、道德提升、行為養(yǎng)成,為鄉(xiāng)村振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