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卿
大田縣中醫(yī)院護理部,福建三明 366100
近年來,糖尿病患者發(fā)病人數(shù)顯著增加。針對此類患者實施胰島素強化治療,可對胰島B細胞進行修復,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期間為加強治療效果,將胰島素安全注射教育力度加強,具有重要意義[1-5]。傳統(tǒng)護理方式的運用,無法對糖尿病患者合理展開全面性護理,缺乏針對性,于未予充分強調(diào)胰島素安全注射,難以獲得理想效果,對此需要探究更為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大田縣中醫(yī)院收治的81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對糖尿病患者給予護理干預后對其安全注射以及預防不良事件產(chǎn)生的影響,為達到促進糖尿病患者整體預后水平提升目標,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81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n=40,采用傳統(tǒng)護理方式配合完成胰島素治療)和研究組(n=41,采用傳統(tǒng)護理方式+強化胰島素安全注射培訓以及教育方式配合完成胰島素治療)。常規(guī)組中男、女各24例、16例;年齡36~85歲,平均(49.25±3.25)歲;病程1~14年,平均(5.29±1.29)年。研究組中男、女各26例、15例;年齡37~84歲,平均(49.29±3.38)歲;病程1~15年,平均(5.33±1.32)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糖尿病通過臨床檢查,均獲得確診;②一般資料收集完整;③患者以及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并順利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合并癥者;②存在精神方面異常者;③研究依從性較低者。
常規(guī)組采用傳統(tǒng)護理方式配合完成胰島素治療,就系列知識進行口頭教育,對于疾病知識以及胰島素知識等加以講解,以獲得患者護理配合;此外滿足患者系列合理需求。簡單評估其心理狀態(tài),通過交流溝通緩解患者的系列不良情緒,獲得其護理配合。
研究組采用傳統(tǒng)護理方式+強化胰島素安全注射培訓以及教育方式配合完成胰島素治療。①詳細講解以及示范胰島素注射方法,保證餐前注射,將患者的腹部兩側(cè)、上臂三角肌下緣、大腿外側(cè)以及內(nèi)側(cè)作為穿刺位置,利用酒精(75%)對注射位置進行消毒。依據(jù)不同藥物,進行針對性處理,例如對于諾和靈N筆芯、優(yōu)泌林、諾和銳30等系列藥物在注射前,需要保持上下?lián)u動,直至藥液表現(xiàn)為白色霧狀,將其搖勻后注射;依據(jù)不同藥物,遵醫(yī)囑,準備對應劑量注射,現(xiàn)場示范后,指導患者親自操作,直至患者充分掌握系列藥物處理方法、注射技巧等。②充分明確藥物存儲方法,合理做好藥物存儲工作。在未應用胰島素前,選擇在冰箱(2~8℃)中冷藏,避免陽光照射及冰凍。如胰島素正使用,則需要避免放入冰箱,可于<30℃室溫條件下放置4周。③積極配合進食時間,胰島素類型不同,對應用餐時間配合存在差異,對此需要了解藥物起效時間,并掌握對應進食時間;例如門冬胰島素在注射后15 min獲得效果,進食時間為5~10 min內(nèi);對于諾和靈50R以及諾和靈R,其存在雙峰特征,在注射后30 min起效,則進食時間在15~30 min內(nèi)。④合理處理一次性注射器,對于胰島素注射針頭需要確保一次使用,避免反復使用而呈現(xiàn)出感染及斷針等現(xiàn)象。
①比較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穿刺部位血腫、低血糖、感染)總發(fā)生率;②比較兩組患者注射位置正確率、正確洗手率、一次性注射器正確處理率、注射時間正確率;③比較兩組患者胰島素注射方法掌握評分(進食時間配合知識掌握評分、藥物存儲方法掌握評分、胰島素注射方法掌握評分),利用自制百分制問卷調(diào)查表展開,0~100分,分值越高,對應越優(yōu)胰島素注射方法掌握程度;④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利用自制百分制問卷調(diào)查表展開,分為很滿意、較滿意及不滿意,對應評分分別為>80分、60~80分及<60分??倽M意度=很滿意率+較滿意率。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不良事件(穿刺部位血腫、低血糖、感染)總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比較[n(%)]
研究組注射位置正確率、正確洗手率、一次性注射器正確處理率、注射時間正確率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注射位置正確率、正確洗手率、一次性注射器正確處理率、注射時間正確率比較[n(%)]
研究組進食時間配合知識掌握評分、藥物存儲方法掌握評分、胰島素注射方法掌握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胰島素注射方法掌握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胰島素注射方法掌握評分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n=41)常規(guī)組(n=40)t值P值進食時間配合知識掌握評分90.32±5.2380.25±3.1510.464<0.001藥物存儲方法掌握評分91.65±4.2579.62±2.5915.336<0.001胰島素注射方法掌握評分91.59±4.2980.17±5.2510.732<0.001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較常規(guī)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顯著,于我國呈現(xiàn)出的發(fā)病率較高。針對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以及護理期間,所采用的方法會對患者的長期健康狀況及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直接性影響。對于糖尿病而言,除采取有效方法展開針對性治療外,需要充分關(guān)注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方面。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選擇運動方式以及嚴格把控飲食中攝入的糖分,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對糖尿病患者在實施臨床治療期間,胰島素治療方式獲得廣泛應用,對于此類患者除給予院內(nèi)治療外,出院后還需配合采用胰島素進行注射治療[6-10]。
糖尿病患者治療期間通過給予強化胰島素注射教育,可確保患者充分了解注射方法,對應選擇具體的注射位置,合理規(guī)范消毒以及正確注射等工作,依據(jù)藥物起效時間,有效調(diào)整患者具體的進食時間,避免呈現(xiàn)出低血糖情況[11-14]。此外實施安全教育,可有效加深一次性針頭處理以及胰島素存儲知識了解度,顯著提高資源正確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減輕醫(yī)療負擔[15-18]。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不良事件(穿刺部位血腫、低血糖、感染)總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組(P<0.05);研究組注射位置正確率、正確洗手率、一次性注射器正確處理率、注射時間正確率均高于常規(guī)組(P<0.05);研究組進食時間配合知識掌握評分、藥物存儲方法掌握評分、胰島素注射方法掌握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較常規(guī)組更高(P<0.05),亦可驗證上述結(jié)論。從而表明,有效應用強化胰島素安全注射培訓以及教育方式,可充分強化護理力度,充分掌握胰島素注射系列知識,從而對病情狀態(tài)進行有效控制,獲得理想效果。進一步表明給予糖尿病患者強化胰島素安全注射培訓以及教育,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強化胰島素安全注射培訓以及教育方式較傳統(tǒng)護理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穿刺部位血腫、低血糖、感染等不良事件概率,并顯著提高注射位置正確率、正確洗手率、一次性注射器正確處理率、注射時間正確率,有效提升胰島素注射方法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促進糖尿病患者良好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