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蒙 武有能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山西地處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現(xiàn)存元代以前的早期古建筑,數(shù)量位居全國之首。我國現(xiàn)僅存的四座唐代木結構建筑——南禪寺、佛光寺東大殿、五龍廟、大云院,均在山西境內(nèi)。山西境內(nèi)的古建筑不僅規(guī)模巨大,而且質(zhì)量上乘,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實屬罕見。山西古建筑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與研究價值。
山西喬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又名“在中堂”,是聞名海內(nèi)外的商業(yè)資本家喬家第三代喬致庸的堂名,是一個典型的山西民用建筑群落,也從側面體現(xiàn)出晉商文化發(fā)展史。喬家大院最初建設于1756年清朝乾隆年間,后又在清朝同治年間、光緒年間及民國初年多次整修,其修繕時間雖跨越兩個世紀,但仍然保持了古代民間山西建筑渾然天成的建筑風格。
喬家大院是一個雄偉壯觀的建筑群落,其建筑設計精巧、工藝精細,體現(xiàn)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是一座現(xiàn)存的無與倫比的建筑藝術寶庫。喬家大院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目前國內(nèi)研究學者大多是從喬家大院整體建筑特征入手展開研究,對于建筑群落中具體某一類的具象藝術特征研究較少。本文以荷花的植物性特征與符號學角度為出發(fā)點,研究分析喬家大院古建筑荷花紋樣裝飾的符號學特性及紋樣的審美特征與文化內(nèi)涵。
傳統(tǒng)民居在裝飾細節(jié)上,諸如色彩、紋樣、造型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地域風情和民族特色,反映了當?shù)匕傩盏纳罾硐牒蛯徝婪绞?,并與當?shù)孛耖g工藝相關聯(lián),往往就地取材,地域特色非常濃郁。
在我國建筑史上,木雕由于較易雕刻和拼接,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無論皇家宮殿還是普通民宅常有應用。木雕大多采用紅木、紫檀、柏木、楠木等質(zhì)地堅韌細密、不容易走形的木材,將其雕刻成不同的形狀,或者在這些木材上雕刻各種圖形。
喬家大院建筑裝飾中木雕裝飾占據(jù)最大比例,被應用于房屋的每一個部位,涉及所有組成部件,比如正房、廂房以及門樓的門窗、梁柱、斗拱、飛檐、屏風、隔扇、梁枋等,采用圓雕、透雕、浮雕等多種雕刻手法,使工藝布局層疊錯落、繁而有序。
磚雕是喬家大院建筑裝飾上數(shù)量僅次于木雕的裝飾手段。山西地處黃河流域,是典型的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地貌,當?shù)厝司偷厝〔?,將黃土燒制成磚并雕刻成花作為建筑裝飾。磚雕大多用在墻體、照壁、房頂、神龕等處,這種磚雕的硬朗質(zhì)感與木雕的自然樸實質(zhì)感相互呼應,營造出了自然純樸而又精致溫暖的良好氛圍。
石雕雖然相對較少,但源于其特殊的質(zhì)感,在喬家大院建筑裝飾中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常被用于柱礎、門墩、拴馬樁、泄水口以及石獅子等地方,雕刻細膩精致、形象飽滿而凝重,顯示了主人非凡的財力和文化涵養(yǎng)。
木雕、磚雕、石雕等的圖案分別用于不同的建筑部位,點面相配,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成就了喬家大院建筑裝飾的匠心獨具。
在中華民族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紋樣裝飾作為一種具有“符號化”特征的重要藝術表現(xiàn)形式,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獨特的精神文化的發(fā)展與審美意識的覺醒。其中,荷花圖案紋樣作為傳統(tǒng)植物裝飾紋樣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裝飾紋樣中的妙用蘊含著美好的寓意,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荷花又名蓮花、藕花、芙蕖、水芙蓉、玉環(huán)等,我國是荷花的原產(chǎn)地,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種植,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我國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隰有荷華”“彼澤之陂,有蒲菡萏”等句。唐人詠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被美學界奉為美的至高境界;正因為荷之出淤泥而不染,花色清雅而無冶容之態(tài),于清波之中亭亭玉立,風姿綽約而令人神往。
以山西喬家大院德惠牌匾門框木雕荷花紋樣裝飾為例,運用對稱構圖的方式,具有均衡、穩(wěn)定、遙相呼應等三個主要特征,在對稱中尋求千變?nèi)f化,在重復中尋求一致,以達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如圖1)。以結構重組、圖形提取并簡化的方式構成主體荷花紋樣造型,采用浮雕的雕刻手法,營造整體圖案的空間層次感(如圖2)。圖樣畫面內(nèi)容豐富,整體效果區(qū)分明朗。
圖1 山西喬家大院德惠牌匾門框木雕荷花紋樣裝飾
圖2 山西喬家大院德惠牌匾門框木雕荷花紋樣裝飾圖形提取
荷花紋樣作為具有“符號化”特征的重要藝術表現(xiàn)形式,筆者試圖從符號學的理論角度來分析荷花紋樣在古代建筑中的裝飾作用與文化內(nèi)涵。
符號學現(xiàn)已成為研究藝術學理論的重要指導學科,索緒爾的理論對整個符號學知識體系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他提出的符號學相關理論中的能指與所指這組理論概念,其研究的著重點在于人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語活動。據(jù)符號學相關理論的文獻記載,能指的含義是代表某一元素或符號的媒介物,用以傳達或表現(xiàn)某一事物的一種象征形式,而所指的含義是透過表層指向更深層的事物或更深層次的概念。簡單來說,索緒爾符號學相關理論中對于能指與所指這兩個詞語的定義,說明了這是一組相互關聯(lián)、相輔相成的概念,而且是由人類的物理層面和看不見的精神層面兩個部分所構成。
在符號學中,最能被人們首先感覺到或最為直觀感受到的對象被稱為能指,它是符號本身的外部材料,即符號的表達形式。喬家大院建筑裝飾紋樣其本身是一種視覺形象,它是一種客觀的東西,可以通過視覺感受到,表現(xiàn)為由視覺元素組成的模式。在這個時候,意符顯示了包含客觀事物的符號部分,只有一半的符號信息被傳遞。裝飾紋樣的意義與所生存環(huán)境的客觀事物密切相關,構成了裝飾紋樣被人類所能理解和感知到的意義,是圖案本身的意義,也是索緒爾符號學理論的意義,是符號學的內(nèi)涵和意義,只有符號才能完成信息的完整傳遞。
在喬家大院的裝飾紋樣中,意象意義是古代建筑裝飾紋樣長期以來所繼承的工匠們的集體智慧,是與清朝民俗文化、地域特色、宗教制度等相關的客觀對象,通過一系列特殊的結構代碼,對圖案進行抽象和表現(xiàn),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更新,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圖案符號系統(tǒng)。
古建筑中的裝飾紋樣具有傳達意義和揭示特定事物客觀層面的作用?!皥D樣、圖案、色彩等方面,以文化為背景,建筑裝飾紋樣能體現(xiàn)出人類情感特征、價值觀念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關系?!比丝梢酝ㄟ^建筑裝飾紋樣判斷居住者的身份地位,紋樣多樣性能夠反映出當時不同的社會現(xiàn)象。
當某種建筑裝飾紋樣能夠傳達建筑的另外一層含義時,就可以認為這是建筑裝飾紋樣符號。建筑裝飾紋樣符號和一般符號一樣,能夠代表某種含義。建筑裝飾紋樣符號化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紋樣、材質(zhì)、色彩、裝飾、圖案的表現(xiàn)形式。研究索緒爾符號學理論,需要清楚符號學中的能指和所指的關系。
建筑裝飾紋樣的符號性,就是建筑裝飾紋樣同樣具有能指和所指的性質(zhì)。建筑裝飾紋樣符號中能指和所指同樣重要,對于建筑裝飾紋樣符號來說,能指是建筑外在、表層的表達,如材質(zhì)、色彩、結構、工藝等要素;建筑裝飾紋樣的所指是指建筑裝飾紋樣傳遞出的內(nèi)在含義,包括裝飾文化、裝飾價值、紋樣象征的意義。以喬家大院裝飾紋樣為例,提到喬家大院,人們就會不自覺地聯(lián)想起西北民居獨特的地域文化所形成的建筑風格,同樣喬家大院也是清同治、光緒年間及民國初年的時代背景下晉商發(fā)展的體現(xiàn)。在建筑裝飾紋樣符號里,能指和所指同樣也是相互作用的關系,只有兩者結合使用才能構成建筑裝飾紋樣符號。
首先是物質(zhì)穩(wěn)定性。從符號學角度審視,古建筑中的荷花紋樣也屬于視覺圖形符號,視覺圖形本身毫無意義,但是與符號學這種媒介聯(lián)系在一起就有了意義,視覺圖形就成為一種符號。在特定的場合下被使用,荷花紋樣就能表現(xiàn)出該場合下的特殊意義,這種意義被認可后,古建筑裝飾中荷花紋樣就成了具有穩(wěn)定性的符號,因為荷花紋樣具有這種物質(zhì)穩(wěn)定性,才讓研究古建筑裝飾中的荷花紋樣變得更有意義。
其次是寓意象征性。荷花紋樣符號系統(tǒng)一旦建立,便具有一定的“所指”意。荷花紋樣的“所指”與使用場合相聯(lián)系后,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內(nèi)在含義。
荷花圖案有兩種含義:象征性和指示性。指示性代表淺層含義,荷花紋樣可以反映建筑的功能性,比如佛寺中荷花紋樣則代表了建筑本身的功能性。象征性則是通過紋樣的內(nèi)在含義和紋樣的“所指”寓意間接表現(xiàn),如喬家大院荷花紋樣代表了作為晉商的喬家的文人雅趣,荷諧音和,反映了主人家“和”萬事興的美好愿望。
中華民族在其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任何民族的設計活動都離不開其所依賴的社會文化體系。建筑裝飾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現(xiàn)代設計中應予以傳承和發(fā)揚。當前不少現(xiàn)代建筑裝飾流于表面化、缺少深度,因而也就失去了象征意義,而中國傳統(tǒng)建筑裝飾紋樣無論是從審美還是從意蘊的角度都為現(xiàn)代設計提供了思路與靈感。象征民族審美文化精神的裝飾紋樣經(jīng)過解構與重組,形成了更加豐富多變的視覺形象,為現(xiàn)代設計提供了新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