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麗
(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 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茶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在茶這一種物象之上,也寄托了從古至今人們優(yōu)秀的品質和良好的美德,因此,這也使得當前所傳播的茶文化更加具有傳承意義。在現代社會背景之下,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因此往往也忽略了傳統(tǒng)的道德文化。所以為了促進高校大學生其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就可以通過茶文化的傳播,以此作為載體,讓大學生能夠通過茶文化,感受到厚重的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從而促進大學生積極、陽光的價值觀的形成。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一個極為關鍵的文化要素就是茶文化。在對茶葉的種植和飲用的過程中,也逐漸讓茶文化充分的滲透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對于茶樹來說,其在生長過程中所具有的一些品質,得到了人們的贊賞和認可,因此茶也成為了優(yōu)秀品質的寄托和代表,形成了茶文化所特有的人生價值觀。在這一價值體系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其中包括做人之道、自我修身、人與自然關系的處理等方面。因此,作為現代社會的高校大學生來說,也要能夠學會對自我和他人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與處理。從這一點上來看,這與茶文化不謀而合。因此,通過對茶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在大學生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念的塑造過程中,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在我國的茶文化中,一個首要的內容就是注重道德修養(yǎng)。要進行健全人格的塑造,提高道德水平,依靠茶道實現修身養(yǎng)性,這樣才能夠促進自我價值的實現,這也是在茶文化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所進行的終極目標追求,也彰顯了其中的主要的精神。茶源自于茶樹,這種樹木自身就具有剛強、質樸的特點,在亂石山野的環(huán)境中成長,依然具有高潔的品行,不會被周圍渾濁的環(huán)境所污染。因此,在茶文化中,也通過茶室活動,以茶為載體,將這種茶的品質逐漸地融入人們的生活,在人們進行茶的品鑒的過程中,也能夠讓人對于自身和世界,展開思索與回味,從而促進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讓人的思想具有更高的境界。從茶的本性上來看,其和“德”也具有共通之處,因此通過人們大力的推崇茶道,對于茶道精神的不斷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促進了其內涵的豐富。同時也在人生價值觀的確立過程中,為人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
對于茶文化而言,其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在其中涉及到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融合,比如說道家、儒家思想。同時,在茶事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充分的滲透了道德倫理觀念和哲學思想,因此通過飲茶能夠實現修身養(yǎng)性,對于自我情操的陶冶,不僅能夠提高人格修養(yǎng),而且還能夠從精神層面上接受洗禮,這樣才能夠達到飲茶的最高境界。
在茶室活動的基礎之上,通過茶文化,能對人與人之間以及和自然之間的關系,進行和諧的構建。對于茶文化所涉及到的“和”這一部分內容中,其中囊括了哲學思想,同時也帶有人們在進行事物認知的過程中具體的方法與態(tài)度,而且還能夠實現對于人際關系和行為的衡量作用。在茶文化中融入了儒、釋、道三家的哲學思想,并實現了對其中“和”的內涵和理念的充分的吸收。從通俗意義上來看,在茶文化中所涉及到的和,體現在飲茶行為上,比如說以茶待人、客來敬茶。在敬茶的過程中,也逐漸的發(fā)展出了多種類型的茶文化的禮儀,比如說茶俗、茶宴,這也充分的體現出了茶文化中“和”的觀念。對于其中以和為核心內容的價值取向,也能夠對于當前社會的人際關系的構建,實現一定的價值意義。
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之下,高校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與思政教育的開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F階段,也高度重視起學生的價值選擇,推進思政教育的開展,在其中滲透了我國所特有的茶文化。通過思政教育與茶文化的結合,也凸顯出了全新的時代內涵。茶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要內容,通過茶文化的引入,也實現了多元的文化視角,同時促進了社會思想的發(fā)展與轉變。因此,這也有利于在高校中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yǎng),逐漸的轉變當前學生所具有的封閉的思維現狀,改善他們僵化的心態(tài),不斷地促進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意識。
在時代進步的背景之下,科技的發(fā)展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對于當前高校所開展的思政教育而言,也加大了對于茶文化的重視力度。通過在教育中滲透茶文化的思想,也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更加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文化包容精神是我國茶文化中內涵精神的突出體現。因此,這也能對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起到促進的作用。在我國的思政教育中,一直堅持以人為本,并且推崇人文精神,反對人性中的黑暗和丑惡。從這一點上來看,高校所開展的思政教育和茶文化之間具有一致性。當前對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開展,也在不斷地滲透全新的文化內容,以促進大學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在持續(xù)優(yōu)化和完善教育方案。在思政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融合茶文化的內容,要從文化常識上進行不斷地完善,同時還要健全教學設備,從而促進教育水平的提高。另外,也要加強對于新媒體的應用和引進,利用這一文化傳播途徑,從而實現良好的主流文化的傳播和弘揚的效果。
高校大學生是國家和社會建設的生力軍,也是民族發(fā)展的希望和前進的動力。因此,大學生的發(fā)展水平也會直接的影響到國家社會未來的發(fā)展情況。當前,從整體上來看,大學生普遍具有較為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大部分的學生從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大家與小家的關心和愛護之下,健康的成長成材,實現人生的志向和目標,也有著較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作出貢獻和創(chuàng)造價值,從而能夠實現人生目標的追求。但是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我國不斷地擴大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和往來,因此這也使得國外紛繁復雜的思想觀念涌入我國,這對于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理念,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因此,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之下,大學生很容易會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比如說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等,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價值觀的塑造和健全,會導致其產生迷茫的情緒,甚至會使得大學生的自我價值觀出現錯位。而且在當前的教育領域中,也在不斷地擴大教育規(guī)模,所構建的教育體系更加強調對大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教育,將文化知識內容作為重點,但是卻忽略了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和指引。因此這也會使得學生在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和構建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教育缺失的問題。因此,通過茶文化在高校內部的傳播,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念,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由于當前在高校的教育體系中,存在道德方面內容的嚴重的缺失和不足,因此也就會導致學生在人生觀念架構的重要階段,往往較為盲目、迷茫,容易受到他人的行為與立場的影響。因此,這都會對于學生的道德養(yǎng)成,帶來不利的影響。通過茶文化的傳播,能夠對大學生在自身道德修養(yǎng)提高的過程中,產生積極的指導作用,這也能夠有效地彌補當前道德教育所存在的缺失。在茶文化中,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茶人精神,其本質內涵就是無私奉獻,造福于人類,因此可以將其概括為如下幾方面的內容:理性思考、正義行為、堅毅信仰。這也和我國自古以來所推崇的道德觀念,具有相同之處,因此從這一點來看,這對于高校的學生所進行的價值觀的塑造,也具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能夠進一步的啟迪學生的思維觀念,有助于他們價值觀的樹立和道德水平的提升。不管是對于茶的生長而言,還是其所具有的內涵意義,都帶有顯著的特性,比如說質樸、高雅、純凈等等。因此通過飲茶活動,也能夠逐漸地進行一些人生哲理的體悟,品茶能夠讓人獲得淡泊寧靜的心境,因此,也能夠對大學生的立身成材,起到借鑒的意義和價值。通過茶文化中所獲得的感悟,能夠讓大學生的頭腦保持清醒,對于自我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看待,從而促進修養(yǎng)的提升,在大學生群體中,廣泛的傳播茶文化中所蘊含的道德風尚和思想意蘊。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之下,很多學生都會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在平時的為人處事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因此這也會對于大學生的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導致其難以在社會中,進行人際關系的妥善處理。對于茶文化而言,其中融入了儒釋道的哲學理念和思想,因此學生通過接觸茶文化,對其中儒家思想得以理解和感悟,也能夠學習到以和為中心思想的知識理念,這樣學生就能夠做到自我節(jié)制,面對事物不會放縱和沉迷,而是要做到持中的態(tài)度。并且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對于人際關系的處理也要堅持以和為貴、以禮待人,在家庭中進行各項事務的處理,也要能夠按照相關的禮儀,做到行止有度。通過茶文化在高校的傳播,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茶道知識的同時,進一步的體悟茶文化中所蘊含的和的精神內涵。通過各種茶道形式和禮儀,也能夠讓學生掌握待客之道,學會日常交際的禮儀。在進行品茶活動中,也能夠實現思想交匯,從而構建一個良好的氛圍,不僅能夠做到自省,還能實現省人的效果。
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之下,在大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很多不正確的價值觀念,這都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比如說在當前高校中所存在的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不良風氣,都在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得到了較為顯著的體現;很多學生具有較強的功利心,在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時,也具有極強的目的性,內心過于浮躁。面對自我學業(yè),往往過于重視考試成績,以應試為目標,卻忽略了真正的知識學習。還有一些學生在多元化的思想潮流的影響之下,并未對于個性化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認知,單純地將其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在價值觀念上,具有較為嚴重的利己主義思想。還有一部分學生并沒有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精神層次不高,而且貪圖享樂,喜歡從物質層面進行攀比,上進心不強。而且,隨著當前網絡時代的發(fā)展,互聯網的普及也使得大學生在進行信息的接收時,具有更高的便捷性。所以學生也將會面對海量的信息和內容,在這其中,不乏有許多消極的不良的信息內容,比如說色情、暴力,這些都不利于大學生的道德觀念的形成和構建,對他們將會造成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
茶文化中所具有的勵志、守操等精神內涵,能夠在學生人生追求的道路上,給其帶來一定的啟發(fā)。在茶人飲茶的過程中,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養(yǎng)性。每日奔波于紛繁復雜的社會,因此難免會沾染污濁俗氣,如果長期下去不斷地積累,那么不僅難以實現修養(yǎng)水平的加深,還會導致自我的迷失,以及人格的缺陷。因此,利用茶道能夠對于精神中所具有的污垢俗氣,實現洗滌與凈化,這樣就能夠通過茶進行自我的引發(fā),有助于人的高潔品行的不斷培養(yǎng)和保持。通過自我的反省和體悟,也能夠實現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在高校中通過茶文化的傳播,引導大學生進行茶文化的學習體悟,其中的茶道精神也能夠讓大學生逐漸的理解茶人的處事觀念和行為方式,這樣也有助于大學生精神的塑造以及人格的健全,幫助他們逐漸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樣才能夠為國家和社會積極地做出貢獻,建立起較強的民族責任感和集體榮譽觀。面對人生道路中的困難險阻,也能夠積極、樂觀的面對。通過在茶文化的引導之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構建,這對于大學生的成長來說,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在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重要的代表就是茶文化,在其中蘊涵著豐富的內容和思想。因此,大學生進行茶文化的學習,也能夠有效的積累知識儲備,實現眼界的不斷開拓。同時,還能夠喚醒大學生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在悠長的民族文化河流中,茶文化作為其中熠熠發(fā)光的內容,通過茶文化的傳播和發(fā)揚,也將中華民族的文化代代相傳下去,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不斷的融合和改良,促進了茶文化內涵的豐富與完善,為文化的發(fā)展注入了全新的生機和動力。因此,大學生不僅要通過書本內容,了解茶文化的知識和內涵,同時還要依靠各項實踐活動,對于茶文化具有更深刻的體會,從而把握茶文化的真正的內涵和意義。通過對于茶文化的學習,促進自我的提升和完善,并且了解我國優(yōu)秀的文明,實現愛國情懷的培養(yǎng)。在茶文化中,促進了人本和文化之間的融合,通過茶文化也映射了人與自然社會所開展的精神層面的交融,將民族精神展現了出來。因此通過茶文化這一窗口,也能夠促進大學生對于外界事物的學習,促進自我認知水平的提升,培養(yǎng)更加豐富的興趣愛好,從而實現自我的豐富與完善,滿足現代社會背景之下,對于人才提出的各項要求,這樣才能夠有助于全面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確保大學生能夠通過對于茶文化的認識和品味,實現民族精神的喚醒。對于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做到高度的認可和熱愛,從而自覺地進行茶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促進我國的茶文化能夠走向世界的舞臺。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社會大環(huán)境之下,通過茶文化的傳播,不僅能夠幫助高校大學生實現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能夠促進學生和社會關系的完善與優(yōu)化。對于學生作為人生觀念與價值追求的樹立,具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