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楊小妹,楊文欣,高俊茶
(1.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河北 唐山063000;2.河北省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消化內科,河北 石家莊050000;3.河北北方學院研究生院,河北 張家口075000;4.河北醫(yī)科大學研究生院,河北 石家莊050000)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種少見且極易誤診的疾病,隨著檢查手段的增多和臨床醫(yī)師對該病認識的提高,自身免疫學胰腺炎有增多趨勢,但該病診斷仍存在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對于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表現(xiàn)不典型者診斷更加困難。目前國內關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病例報道很少,且以往病例多有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和影像學表現(xiàn)或診斷依據(jù),現(xiàn)將1例我科遇到的診斷困難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例報告如下。
(本病例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男性,70歲,退休人員。主因間斷腹痛、腹脹伴尿色加深10余天入院?;颊?0余天前出現(xiàn)上腹痛,位于中上腹,呈陣發(fā)性,疼痛評分3分,疼痛不向他處放射,伴有腹脹,曾口服“阿嗪米特、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荊花胃康”治療,腹痛減輕,但仍有腹脹,無發(fā)熱,伴有尿色加深呈茶水樣,無大便顏色變淺。曾于社區(qū)衛(wèi)生院查肝功能:ALT593.75U/L、AST324.65U/L、ALP400.55U/L、γ-GT652.9U/L、TBIL37.28μmol/L、DBIL20.81μmol/L。為求進一步診治,以“肝功能異常”收入我科。
既往史:1天前自行測血糖發(fā)現(xiàn)血糖升高,目前服用阿卡波糖降糖治療。高血壓病史10年,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血壓控制可;3年前行心臟搭橋手術,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治療。4個月前體檢查肝功能正常。否認肝炎、結核病史,無飲酒、吸煙史。
入院查體: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清,鞏膜輕度黃染,皮膚無黃染,胸部前正中線可見長約25cm手術瘢痕,心肺未見異常。腹膨隆,上腹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未觸及,墨菲氏征陰性,未觸及包塊。移動性濁音陰性,肝區(qū)腎區(qū)無叩痛。腸鳴音正常。雙下肢無水腫。
(2021-07-15) 肝 功 能:ALT 373U/L,AST 213U/L,γ-GT 649.6U/L,ALP 384.4U/L,TBIL 35.8g/L,DBIL 9.9g/L,空腹血糖 9.15mmol/L;腫瘤標志物:CA199 90.17U/mL;淀粉酶 88U/L,血尿便常規(guī)及凝血無異常;腹部CT平掃提示膽總管中上段擴張,膽總管下段顯示不清。膽囊增大,肝內膽管輕度擴張。胰腺無異常(見圖1)?;颊吒喂δ墚惓#紤]存在肝損傷,但病因不明,且伴有膽酶、CA199升高及膽管擴張,應警惕有無膽管結石及膽管惡性腫瘤,需進一步完善腹部增強CT及肝膽胰 腺MRI和MRCP等檢查。暫給予保肝、抑酸等治療。
圖1
(2021-07-16)CA199 111.6U/mL,肝 功 能:ALT 548U/L,AST 474.3U/L,γ-GT 981.5U/L,ALP 490.5U/L,TBIL 46.4g/L,DBIL 19.7g/L;腹部增強CT提示膽總管中上段擴張,膽囊增大,壁不厚,膽囊內未見陽性結石影,膽總管下段顯示不清,肝內膽管、膽總管及膽囊管擴張。胰周脂肪間隙欠清晰(見圖2)?;颊吒雇础⒏姑涊^入院前好轉,但經(jīng)保肝治療后,ALT、AST 未見明顯下降,且γ-GT、ALP顯著升高,CT提示膽總管下段梗阻可能,但患者膽紅素升高不明顯,目前病因不詳,綜合分析考慮肝損傷可能由膽管梗阻所致,為繼發(fā),需進一步檢查明確梗阻的病因;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腹部影像學檢查可除外膽管結石。因患者心臟搭橋手術不能行MRI檢查,進一步行超聲內鏡檢查評估有無膽管腫瘤及免疫相關疾病。
圖2
(2021-07-21)超聲內鏡(EUS)提示胰腺鉤突部見一低回聲團塊,病變內部回聲不均,邊界欠清,病變包繞胰頭部胰膽管,病變處胰管顯示不清,膽總管胰腺段顯示不清。考慮為胰腺鉤突低回聲病變,局灶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頭癌?(見圖3)?;颊咭蚍冒⑺酒チ帜c溶片未行胰腺組織穿刺病理檢查。目前考慮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胰腺癌可能性大。大多數(sh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gG4增高,且常伴有胰腺外其他器官受累,例如膽管、涎腺、頜下腺、甲狀腺等,因此需進一步查IgG4、頜下腺及甲狀腺超聲。
圖3
(2021-07-22)抗核抗體 1:100,抗核抗體譜無異常;IgG 21.56g/L(參考值8.6-17.4 g/L),IgG4 5046.9mg/L(參考值39.2-864.0 mg/L);頜下腺超聲提示雙側頜下腺彌漫性病變,雙側頜下腺周圍淋巴結可見。甲狀腺超聲提示甲狀腺左、右葉結節(jié)TI-RADS 2-3類,雙側頸部淋巴結可見。該患者存在胰腺外受累情況,且IgG、IgG4升高(IgG4大于正常值2倍上限),考慮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可能,但仍需與胰腺惡性腫瘤鑒別,建議患者停用阿司匹林1周后行EUS引導下穿刺活檢,但患者及家屬商議后拒絕一切有創(chuàng)操作。本例影像學不典型,無組織學依據(jù),僅有IgG、IgG4升高及胰腺外器官受累表現(xiàn),暫不能診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為明確診斷,可進一步采用診斷性激素治療。
(2021-07-27)經(jīng)充分告知爭得患者同意后,決定行診斷性激素治療,但需排除胰腺癌,療程不超過2周[1]?;颊哂?021-07-27行糖皮質激素治療(醋酸潑尼龍片40mg/d,口服)。
(2021-08-02)患者經(jīng)激素治療7天后,腹痛、腹脹癥狀已消失,皮膚及鞏膜無黃染,小便顏色恢復正常,復查肝功能:ALT 135.6U/L,AST 22.3U/L,γ-GT 787.5U/L,ALP 384.6U/L,TBIL 15.5g/L,DBIL 4.4g/L;復查CA199 49.35U/mL;復查免疫球蛋白G 19.74g/L;對比激素治療前各項化驗指標(見表1),肝功能、免疫球蛋白、CA199及其他指標均有所改善,說明患者對激素反應敏感,治療有效,可以確診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目前患者病情平穩(wěn),無特殊不適,于2021-08-03出院。
患者出院后遵醫(yī)囑繼續(xù)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未再出現(xiàn)黃疸、腹痛等不適癥狀。根據(jù)梅奧醫(yī)學中心建議激素起始劑量為40mg/d(4周),7周內減至 5mg/d,11 周后停藥[2]。
(2021-08-18激素應用22天)患者自出院后無特殊不適,復查肝功能:ALT 28.2U/L,AST16.8U/L,γ-GT 301.5U/L,ALP136.5U/L,TBIL 26.1g/L,DBIL 4.8g/L;CA199 32.72U/mL;經(jīng)半月的激素治療,對比患者入院時化驗指標均較前減低(見表1),CA199已恢復正常,再次說明激素治療有效,患者對激素反應效果好,繼續(xù)應用激素治療。
(2021-09-16激素應用51天)患者于我院復查肝功能:ALT 31.7U/L,AST23.7U/L,γ-GT64.3U/L,ALP57.8U/L,TBIL 22.8g/L,DBIL 4g/L;腹部增強CT提示膽總管下段顯示不清,膽總管中上段及肝內膽管擴張較前減輕;胰周脂肪間隙欠清晰。結合之前檢查結果,患者肝功能基本正常,γ-GT只輕度高于正常值(見圖5),且影像學顯示胰腺、膽囊、膽管擴張均較前縮?。ㄒ妶D4),說明激素治療有效,當前應繼續(xù)服用激素維持治療,定期隨訪。
圖4
圖5 肝功能及CA199的變化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由免疫系統(tǒng)介導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胰腺炎。其發(fā)病率較低,約為0.9/10萬,呈全球散發(fā)[3],但近年來關于AIP的報道逐漸增多,AIP也越來越多的引起人們的重視。其病理表現(xiàn)主要為淋巴漿細胞浸潤及胰腺組織纖維化,同時可伴有大量IgG4陽性細胞浸潤[4]。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梗阻性黃疸及腹部不適[5],除了胰腺受累外,部分患者還合并有其他器官受累,例如膽管、涎腺、腎臟、肝臟、新發(fā)糖尿病等[6]。對于AIP的診斷目前主要以2011年國際胰腺協(xié)會通過的AIP國際共識為診斷依據(jù)[7],主要包括影像學、組織學、實驗室檢查、激素反應及胰腺外表現(xiàn)。其中影像學是重要的診斷依據(jù),超聲內鏡引導下穿刺活組織檢查是診斷AIP的金標準[8]。IgG4是診斷該病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下列任何一項均可診斷AIP:A.胰腺呈典型的組織病理學改變;B.典型影像學征象+血清IgG4水平升高或典型胰腺外器官受累表現(xiàn);C.非典型的影像學征象+血清IgG4水平升高和(或)其他臟器中出現(xiàn)lgG4陽性細胞+除外胰腺腫瘤+激素療效顯著[9]。
本例診斷存在一定的困難,該患者并無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僅表現(xiàn)為鞏膜的輕度黃染,腹痛、腹脹程度較輕且非持續(xù)性;影像學無典型的胰腺彌漫性增大,僅表現(xiàn)為膽管輕度擴張。超聲內鏡下仍難以區(qū)分AIP與胰腺癌,且患者拒絕接受一切有創(chuàng)檢查,無法得到組織病理學依據(jù),給診斷帶來了很多困難。僅憑新發(fā)糖尿病、IgG、IgG4升高及胰腺外器官受累,尚不能明確診斷為AIP,為此,我們不得不進行診斷性激素治療,以便明確診斷。激素治療1周后患者胰腺表現(xiàn)迅速緩解,且相關癥狀消失,說明激素治療有效,可以明確診斷為AIP。因此對于診斷不明確的病人,在無其他輔助檢查可以明確診斷時,可以選擇診斷性激素治療,但需排除胰腺癌,治療不得超過2周,復查評估各項指標以支持AIP診斷[1]。
自身免疫像胰腺炎在臨床上很容易與胰腺癌及膽管癌混淆,給診斷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胰腺癌不僅病灶位置隱蔽,且病情進展迅速,多表現(xiàn)為腹部不適、黃疸以及消化道的癥狀,影像學上與AIP極其相似,但腫瘤的形態(tài)多不規(guī)則,密度不均[10]。通常需要接受手術配合放化療治療。膽管癌的發(fā)病同樣隱匿,大多數(shù)伴有腫瘤標志物CA199的升高以及梗阻性黃疸,影像學表現(xiàn)為膽管的擴張和周圍淋巴結的腫大[11]。這兩種疾病與AIP的表現(xiàn)都十分相似,但AIP病程進展較慢,且預后相對較好。
本病例是不典型的AIP,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表現(xiàn)均不典型,僅有血清IgG4升高,且無組織病理學依據(jù),在采取診斷性激素治療后,方能確診。由于該病例不典型,且AIP發(fā)病率低,臨床上少見,筆者相關知識儲備不足,未能及時想到此病,在診斷過程中走過一些彎路。因此遇到相似癥狀或伴有其他系統(tǒng)癥狀的患者時,需要臨床醫(yī)生考慮到AIP的可能,多方面進行相關輔助檢查以明確診斷,減少誤診、漏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