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哲,桑志祥,張夢馨,丁凌霄,徐海軍
(皖西學院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安徽 六安 237000)
鞣花酸又名沒食子酸,廣泛存在于水果和堅果中,比如石榴、葡萄、核桃、草莓等。鞣花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抑菌、調控細胞周期、保護胃腸道和緩解機體中毒病理變化等生物活性[1-2]。李佳豪等[3]在1歲純血馬日糧中添加30 mg·kg-1體重的鞣花酸,發(fā)現(xiàn)鞣花酸可促進消化利用率及營養(yǎng)物質的沉積,并顯著提高馬匹總增重及日增重。孫慧等[4]研究發(fā)現(xiàn)鞣花酸能夠改善由馬兜鈴酸Ⅰ引起的小鼠急性腎損傷,并發(fā)現(xiàn)鞣花酸能通過抑制小鼠腎臟NF-κB通路,降低炎癥因子水平,從而達到緩解腎臟損傷。龍毅等[5]通過連續(xù)灌胃小鼠14 d不同濃度的鞣花酸后,進行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造模,發(fā)現(xiàn)鞣花酸能夠顯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漿中丙二醛(MDA)水平,并顯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及過氧化氫酶(CAT)水平,表明鞣花酸可能通過抗自由基和抑制脂質過氧化機制來緩解肝臟損傷。黃小霞[6]通過鞣花酸對慢性應激模型小鼠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鞣花酸能夠降低小鼠血液中炎性因子水平,能夠改善氨基酸代謝、脂代謝和腸道菌群來緩解小鼠慢性應激。脂多糖(Lipopolysacccharide,LPS)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LPS可以激活機體免疫反應,繼而促進炎癥介質的生成。若LPS過量刺激機體時,則會導致全身炎癥反應[7]。有研究表明鞣花酸可以緩解脂多糖誘導的細胞炎癥反應,降低細胞分泌炎癥因子濃度[8],但關于鞣花酸對脂多糖應激炎癥模型血常規(guī)影響的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以腹腔注射脂多糖小鼠建立應激炎癥模型,研究鞣花酸對脂多糖所致小鼠應激模型血常規(guī)的影響。
昆明小白鼠45只,體重(20±2)g,購自安徽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飼養(yǎng)環(huán)境溫度為24~26℃,濕度55%~65%,自由飲食。
鞣花酸,購于五峰赤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邁瑞B(yǎng)C-2800VET型血細胞分析儀,購自深圳邁瑞動物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PS,購自白鯊科技有限公司。
將45只小鼠隨機分為3組,即空白組(CT)、脂多糖模型組(LMT)和鞣花酸組(EAT),每組15只??瞻捉M和脂多糖模型組正常飼喂鼠糧,鞣花酸組鼠糧添加1 g·kg-1鞣花酸,飼喂15 d后稱重,并分別對脂多糖模型組和鞣花酸組小鼠按照1 mg·kg-1體重的劑量腹腔注射脂多糖,空白組小鼠腹腔注射對應體積的生理鹽水。
腹腔注射脂多糖6 h后進行水合氯醛麻醉,處死小鼠,采集抗凝血。
1.4.1 小鼠器官指數(shù)
處死小鼠后,分別采集小鼠心臟、肝臟、腎臟和脾臟并稱重,器官指數(shù)=器官重量/小鼠體重。
1.4.2 血常規(guī)指標
按照邁瑞B(yǎng)C-2800VET型血細胞分析儀要求,檢測采集的抗凝血液樣本,測定小鼠白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紅細胞數(shù)量及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和平均紅細胞容積等指標。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表示,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飼養(yǎng)15 d后,測定小鼠體重,結果見表1,鞣花酸組小鼠體重較CT組和LMT組有所增加,但差異不顯著(P>0.05)。
表1 鞣花酸對小鼠體重的影響g
器官指數(shù)測定結果見表2,LMT組脾臟指數(shù)較CT組、EAT組有顯著性提高(P<0.05);其他臟器指數(shù)各組間無差異性差異(P>0.05)。
表2 鞣花酸對小鼠各器官指數(shù)的影響%
2.3.1 鞣花酸對LMT組小鼠白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的影響
LMT組小鼠的白細胞數(shù)、中性粒細胞數(shù)、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顯著高于CT組、EAT組小鼠(P<0.05),EAT組小鼠白細胞數(shù)、中性粒細胞數(shù)、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顯著高于CT組(P<0.05)。LMT、EAT組小鼠淋巴細胞數(shù)比CT組小鼠有所降低,但差異不顯著(P>0.05)。LMT小鼠淋巴細胞百分比顯著低于CT組和EAT組小鼠(P<0.05);單核細胞百分比各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變化(P>0.05)。見表3。
表3 鞣花酸對小鼠白細胞的影響
2.3.2 鞣花酸對小鼠紅細胞的影響
EAT、CT和LMT各組間RBC、HGB和HCT數(shù)值無顯著性差異(P>0.05),LMT小鼠MCV較CT組有顯著性升高(P<0.05)。見表4。
表4 鞣花酸對小鼠紅細胞的影響
炎癥是與很多疾病密切相關的基礎病理過程之一,LPS作為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誘發(fā)炎癥細胞因子和相關炎癥介質的大量釋放,進而引起全身失控性炎癥反應,最終導致休克而死亡。目前研究已有較多途徑通過LPS來構建不同疾病或器官炎癥模型[9-11]。鐘友寶[12]對仔豬使用LPS腹腔注射發(fā)現(xiàn)初期LPS會引起仔豬嘔吐腹瀉、食欲降低、體溫上升等癥狀,仔豬脾臟重及指數(shù)明顯增大,并引起外周血細胞成分發(fā)生變化,細胞數(shù)量和比例發(fā)生顯著變化。本試驗按照1 mg·kg-1進行腹腔注射脂多糖來建立急性炎癥模型,注射后小鼠出現(xiàn)蜷縮、不喜活動等現(xiàn)象。血常規(guī)結果顯示:LMT組小鼠的白細胞數(shù)、中性粒細胞數(shù)、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顯著高于CT、EAT組小鼠(P<0.05),LMT組小鼠淋巴細胞數(shù)比CT組小鼠有所降低,差異不顯著(P>0.05)。LMT組小鼠淋巴細胞百分比顯著低于CT組小鼠(P<0.05);單核細胞百分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腹腔注射LPS能顯著提高小鼠血液白細胞數(shù)目,其中以中性粒細胞升高為主。結合注射后小鼠行為變化、器官指數(shù)及血細胞的變化,說明腹腔注射LPS構建的小鼠急性炎癥模型構建成功。
鞣花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抑菌、調控細胞周期、保護胃腸道、緩解機體中毒病理變化等生物活性。趙銘偉等[8]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鞣花酸發(fā)現(xiàn)鞣花酸可提高仔豬日增重、降低腹瀉率、改善胃腸道菌群,并在體外試驗中發(fā)現(xiàn),50 μg·mL-1的鞣花酸能夠顯著降低LPS誘導的IPEC-J2細胞炎癥水平。通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鞣花酸對小鼠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提高小鼠體重,但差異不顯著。該結果可能與小鼠自身體重小,在生長過程中體重變化區(qū)間較小且個體生長發(fā)育有差異性有關,雖能發(fā)現(xiàn)鞣花酸對小鼠生長性能有促進作用,但差異不顯著。后續(xù)試驗可考慮在生長發(fā)育較快的動物上進一步探究其能否提高動物生長性能。脾臟是重要免疫器官,在清除和吞噬血液中病原時易遭受損傷而產(chǎn)生炎癥反應[13]。鐘友寶[12]研究發(fā)現(xiàn)腹腔注射LPS后,豬脾臟出現(xiàn)充血腫大,造成脾臟指數(shù)升高。雷媛娣[14]研究發(fā)現(xiàn)鞣花酸能通過抗氧化和抗凋亡途徑明顯改善硫酸鈹所致大鼠的脾臟病理變化,降低硫酸鈹染毒組的脾臟指數(shù)并抑制脾淋巴細胞異常增殖。本研究發(fā)現(xiàn)EAT組小鼠的脾臟指數(shù)較LMT顯著性降低,表明鞣花酸對脂多糖應激造成的脾臟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白細胞作為反應機體重要的血液炎癥指標,有研究發(fā)現(xiàn)鞣花酸能夠降低BeSO4免疫損傷模型大鼠模型白細胞總數(shù)。曾鴻芳等[15]使用中藥天抗對LPS炎癥模型進行研究,結果能夠降低脾臟指數(shù)、降低血液中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來緩解機體炎癥反應。對于本試驗中外周血細胞的變化,較LMT而言,EAT小鼠的白細胞總數(shù)、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和平均紅細胞體積均有顯著性降低,與雷媛娣[14]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鞣花酸能夠降低LPS對小鼠造成的應激反應,緩解機體炎癥反應,對小鼠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具體通過何種途徑產(chǎn)生的作用仍有待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