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陳,羅棵瀕,向卓亞,鄧俊琳,陳 建, ,朱永清,施劉剛
(1.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6;2.雅安金花藏茶茶業(yè)有限公司,四川雅安 625100)
藏茶作為中國六大茶系中黑茶的典型代表,具有獨特的“醇和”而不“苦澀”的滋味。對于生長在青藏高原的藏民而言,藏茶自從流入藏區(qū)以來便成為藏民不可缺少的必需飲品。藏茶富含多酚、黃酮、多糖、游離氨基酸等多種功能物質(zhì),同時基于黑茶獨特的渥堆工藝,粗茶中多酚、茶黃素、茶紅素等物質(zhì)發(fā)生轉(zhuǎn)化、降解、生成和積累等反應,與多糖、蛋白質(zhì)等物質(zhì)形成茶褐素等大分子物質(zhì),成為黑茶的一個重要特征,其含量的多少也決定了藏茶的口感和色澤?;谶@些功能物質(zhì),研究發(fā)現(xiàn)藏茶水提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種生物學功能。唐皓迪等研究發(fā)現(xiàn)高脂模型小鼠口服和灌胃藏茶水提物一段時間后,血清中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等重要血脂血糖指標顯著下降。郭金龍等研究發(fā)現(xiàn)藏茶水提物對超氧陰離子的清除能力強于綠茶及眾多陽性對照物(V、V、BHA和BHT)。
目前對于藏茶中水提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功效活性,而藏茶水提物成分較為復雜,如多酚、黃酮、多糖、茶色素等,無法判斷發(fā)揮生物活性作用的具體物質(zhì)。研究發(fā)現(xiàn)水提物醇沉時醇濃度達到80%以上后,幾乎可除去全部蛋白質(zhì)、多糖、淀粉、無機鹽類等,使得水提物中能溶于乙醇功效部分成為上清液,而多糖等有機大分子不溶于乙醇將被沉淀出來,使得水提物大致被分為兩部分。基于雅安藏茶其水提物成分較為復雜,到目前為止,尚未全面系統(tǒng)地對藏茶水提物醇沉后各部分進行研究。故本研究旨在研究藏茶水提物經(jīng)醇沉后各組分(水提物、上清液與醇沉物)的化學成分,并通過兩種不同抗氧化體系(DPPH·和ABTS·清除能力)比較其體外抗氧化活性,同時比較-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為全面開發(fā)藏茶提取物提供理論依據(jù)。
金花藏茶 由雅安市金花藏茶茶業(yè)有限公司提供,藏茶批號 20100619,形狀磚狀;DPPH、ABTS、-葡萄糖苷酶(≥10 U/mg)、對硝基苯--D-吡喃半乳糖苷(pNPG) 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沒食子酸(GA)、沒食子兒茶素(GC)、表沒食子兒茶素(EGC)、兒茶素(C)、咖啡堿(CA)、表兒茶素(EC)、兒茶素沒食子酸酯(CG)、沒食子酸兒茶素(GCG)、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CG)、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純度≥98%) 色譜純,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酯(水溶性VE)、福林酚、三氯化鋁、碳酸鈉、沒食子酸 分析純,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
ELX-800酶標儀 美國伯騰儀器有限公司;KQ-250DB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儀 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Gentrifuge5180R冷凍干燥機 德國Eppendorf公司;1290高效液相色譜儀(配備自動進樣器、二元泵、柱溫箱、DAD檢測器) 美國 Agilent公司;UPT-11-2T優(yōu)普系列超純水儀 四川優(yōu)普超純科技有限公司;Hei-vAP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海道爾夫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
1.2.1 藏茶提取物的制備方法 將金花藏茶按照1:10(g/mL)的料液比,用75 ℃熱水提取三次,分別提取為2、1和0.5 h,然后在50 ℃旋轉(zhuǎn)濃縮至原體積的1/5,濃縮液在4 ℃的溫度下按1:4的比例加入80%無水乙醇醇沉24 h,收集沉淀后溶于蒸餾水,將50 ℃旋轉(zhuǎn)蒸發(fā)得到的濃縮液冷凍干燥后得藏茶水提醇沉物;收集的上清液經(jīng)濃縮后冷凍干燥得到上清液樣品;藏茶水提后得到的濃縮液直接冷凍干燥為藏茶水提物。以下所有實驗均使用此樣品。稱取100 mg水提醇沉物與水提物分別溶于水進行分析測定;100 mg上清液溶于80%無水乙醇進行分析測定。
1.2.2 組分含量的測定 脂肪參照GB 5009.6-2016食品中脂肪的測定;總氨基酸參照國標GB 5009.124-2016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水分參照國標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1.2.3 總糖測定 總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測定,精密稱取樣品10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適量,超聲處理使其完全溶解,用水定容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1.0 mL樣品液,向試管中加1.0 mL苯酚試劑混勻后立即加5.0 mL濃硫酸,靜置10 min。搖勻,30 ℃放置30 min后于490 nm測定吸光度。以葡萄糖溶液質(zhì)量濃度(μg/mL)為橫坐標(x),吸光值為縱坐標(y),繪制苯酚-硫酸法標準曲線y=0.0032x+0.1001,=0.9993,線性范圍 11.72~750 μg/mL。
1.2.4 總多酚 總多酚按照福林酚法測定,20 μL上述樣品液中加入20 μL福林酚試劑后靜置5 min,加入160 μL 5% NaCO溶液,室溫下避光反應60 min后,在765 nm下測定混合液吸光值。以沒食子酸溶液質(zhì)量濃度(μg/mL)為橫坐標(x),吸光值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沒食子酸線性回歸方程為y=0.0078x+0.0562,=0.9993,線性范圍 0~175 μg/mL。
1.2.5 總黃酮測定 總黃酮用AlCl比色法測定,向 20 μL 上述樣品液中加入 10 μL 25%(m/v)NaNO反應6 min 后,加入10 μL 10% AlCl·6HO 反應5 min,加入 30 μL 1 mol/L NaOH 和 100 μL 蒸餾水,51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值。以蘆丁溶液濃度(μg/mL)為橫坐標(x),吸光值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蘆丁線性回歸方程為y=0.0034x+0.0466,=0.9996,線性范圍 0~300 μg/mL。
1.2.6 茶色素測定 茶色素用Roberts萃取比色法測定,用30 mL乙酸乙酯將30 mL上述樣品液中進行萃取并振蕩5 min,得到4 mL乙酸乙酯層,用13 mL 95%乙醇定容至25 mL,得到溶液A(EA)。向25 mL乙酸乙酯層中加入25 mL 2.5% NaHCO后振蕩30 s,靜置分層后,將4 mL乙酸乙酯層用95%乙醇定容至25 mL,得到溶液C(EC)。向2 mL水層中加入2 mL飽和草酸溶液和6 mL超純水,用95%乙醇(15 mL)定容至25 mL,得到溶液D(ED)。25 mL樣品液用 25 mL 2.5% NaHCO振蕩3 min,2 mL水相加入2 mL飽和草酸溶液和6 mL超純水,用15 mL 95%乙醇定容,得到溶液B(EB)。以上溶液(EA、EB、EC、ED)在380 nm下測量吸光度,并以95%乙醇作為空白對照。
式中:EA、EB、EC、ED為在380 nm下測量吸光度值;TFs,茶黃素,g/100 g;TBs,茶褐素,g/100 g;TRs,茶紅素,g/100 g;樣品干物質(zhì)率為100-含水率。
1.2.7 還原糖測定 還原糖按照3,5-二硝基水楊酸法測定。量取上述樣品溶液2 mL,置具塞刻度大試管中,加入2 mL DNS試劑,搖勻,90 ℃水浴顯色6 min,取出,流水冷卻至室溫,加水至25 mL,搖勻,在540 nm波長處檢測吸光度。以葡萄糖質(zhì)量濃度(mg/mL)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y=0.1015x+0.0034(=0.9995)。
1.2.8 多糖測定 多糖按照董楊等修改測定,取1 mL上述樣品試液于具塞試管中,再加入4 mL蒽酮-硫酸試液,立即搖勻并置于冰水浴中,然后于沸水浴中加熱7 min,迅速冷至室溫,靜置10 min后,620 nm處測定吸光度,以蒸餾水做空白,根據(jù)葡萄糖標準曲線計算樣品中多糖含量。
1.2.9 多酚類化合物組成的測定 藏茶提取物中多酚類化合物的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參照朱柏雨等的方法稍作修改。將藏茶提取物經(jīng)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后進樣分析。色譜柱Eclipse Plus C柱(2.1 mm×50 mm, 1.8 μm);DAD 檢測器,檢測波長:280 nm;柱溫:30 ℃;流量:0.3 mL/min;進樣量:1 μL;流動相:1% 的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脫:0~2 min,B 5%~10%;2~10 min,B 10%~20%;10~15 min,B 20%~40%;15~17 min,B:40%~70%;17~20 min,B:70%~95%。
上述10個標準品20 mg,分別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 mL作為標準品母液。以二倍稀釋法制備不同濃度的標準品溶液。以質(zhì)量濃度(μg/mL)為橫坐標(x),峰面積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得線性方程如表1所示。樣品中多酚類化合物的含量計算公式如下:多酚單體含量(μg/g)=待測液中多酚單體濃度×稀釋倍數(shù)×樣品定容體積/樣品質(zhì)量。
表1 對照回歸方程及線性范圍Table 1 The compare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linear range
1.2.10 抗氧化活性測定
1.2.10.1 DPPH·清除能力 參照Liu等方法并作適當?shù)男薷模瑢⒋汲廖?、上清物和水提物?0%甲醇配制成不同濃度的溶液進行測定。取不同濃度 ( 9.76、 19.53、 78.12、 156.25、 312.50、 625.00、1250.00 μg/mL)的藏茶提取物溶液和維生素E(陽性對照)和0.2 mmol/L DPPH乙醇溶液以1:1比例混合,室溫靜置一段時間后在517 nm波長下比色,清除率計算公式:
式中,A:空白對照組OD值;A:樣品組或陽性對照組(維生素E)的OD值。
1.2.10.2 ABTS·清除能力 參照Lü等方法并作適當?shù)男薷模〔煌瑵舛龋?.76、19.53、78.12、156.25、312.50、625.00 μg/mL)藏茶提取物和維生素E溶液(陽性對照)和ABTS工作液(在734 nm波長處吸光度值為0.70±0.02的ABTS母液與過硫酸鉀溶液混合液)混合反應6 min后于734 nm波長下測量OD值。清除率計算公式:
式中,A:空白對照組OD值;A:樣品組或陽性對照組(維生素E)的OD值。
1.2.11-葡萄糖苷酶抑制性測定 將醇沉物、上清物和水提物用80%甲醇配成不同濃度的溶液進行測定。參照Chen等方法并作適當?shù)男薷?,取不同濃度?.76、19.53、39.06、78.12 和 156.25 μg/mL)的藏茶提取物和阿卡波糖(陽性對照)和-葡萄糖苷酶(0.1 U/mL,0.1 mol/L pH6.9的 PBS緩沖液配制)按照 1:1的比例混合,10 min后加入 100 μL pNPG(0.1 mol/L,0.1 mol/L pH6.9的 PBS緩沖液配制),37 ℃ 水浴鍋放置 10 min 后,加入 100 μL NaCO,在405 nm的波長下測定OD值。計算公式:
式中,A:空白對照組OD值;A:樣品組或陽性對照組(阿卡波糖)的吸光值。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Duncan多重比較方法進行顯著性分析,<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結(jié)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n=3)。
藏茶提取物基本成分見表2。藏茶水提醇沉物中多糖含量顯著(<0.05)高于上清液,這是由于水提物中多糖等水溶性物質(zhì)大分子不溶于乙醇,當乙醇濃度達到80%時可以沉淀下大部分的多糖,因此經(jīng)醇沉后多糖主要存在于醇沉物中。由表2可知,共檢測到16種氨基酸,包括1種條件半必需氨基酸(酪氨酸)、7種必需氨基酸和8種非必需氨基酸。醇沉物中氨基酸總量為5.89 g/100 g,顯著高于上清液。16種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為谷氨酸,其次為天冬氨酸和甘氨酸,為茶葉提供獨特風味,這與楊天友等所研究的黑茶中氨基酸結(jié)果相一致。除谷氨酸和精氨酸外,醇沉物中其余氨基酸含量也均顯著(<0.05)高于上清液。
表2 藏茶提取物中基本組分(g/100 g)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ibetan tea extract (g/100 g)
藏茶提取物多酚類化合物和茶色素含量見表3,其中藏茶上清液中總多酚、總黃酮含量以及主要的多酚類化合物含量(GA、GC、EGC、C、CA、EC、EGCG、GCG、ECG和 CG)均顯著(<0.05)高于醇沉物,這是由于多酚類化合物易溶于水并且溶于乙醇,因此經(jīng)醇沉后多酚類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此外,藏茶中CA含量最高(98.74 mg/g),其次為 GC(27.90 mg/g)和 GA(24.15 mg/g),而 CA 具有刺激中樞神經(jīng)的功能,但經(jīng)醇沉后醇沉物中含量顯著降低(18.73 mg/g),可以減弱藏茶中的苦味和刺激性。
表3 藏茶提取物中多酚類物質(zhì)和茶色素Table 3 Polyphenols and tea pigments in Tibetan tea extract
茶色素是黑茶在微生物發(fā)酵過程中多酚類化合物發(fā)生氧化、聚合以及偶聯(lián)等生化反應,和蛋白質(zhì)、多糖以共價鍵結(jié)合形成的水溶性聚合大分子物質(zhì),其結(jié)構(gòu)復雜,主要分為茶褐素類、茶黃素類和茶紅素類,茶色素對湯色、滋味以及功能性質(zhì)有重要的影響。由表3可知,藏茶水提物中茶色素主要以茶褐素為主,含量為17.23 g/100 g,經(jīng)醇沉后茶褐素主要存在于醇沉物中,上清液中有少量的茶褐素;茶紅素只存在于上清液中;茶黃素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少量存在于醇沉物中。研究發(fā)現(xiàn)茶褐素是與蛋白質(zhì)、多糖、多酚、氨基酸等共價鍵結(jié)合形成的水溶性聚合大分子物質(zhì),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因此經(jīng)醇沉后沉淀中茶褐素最高。而茶紅素和茶黃素是黑茶發(fā)酵過程中茶多酚氧化聚合形成的,因此溶于80%乙醇。
自由基作為人體生命活動時產(chǎn)生的中間代謝產(chǎn)物,大量自由基會破壞人體正常的細胞(如胰島細胞等),從而引起糖尿病等疾病,而植物化合物的攝入可以有效地清除多余的自由基,從而影響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通過測定藏茶水提物、醇沉上清液與醇沉物對DPPH·和ABTS·清除率來評價抗氧化活性。如圖1所示,在0~1250 μg/mL濃度范圍內(nèi),藏茶水提物、上清液、醇沉物和維生素E對DPPH·和ABTS·均具有清除能力,并隨著濃度的增加,清除率逐漸上升,其清除能力的強弱依次為維生素E>上清液>水提物>醇沉物。這是由于上清液中黃酮和多酚類化合物遠高于醇沉物和水提物,而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DPPH·和ABTS·清除能力與黃酮和多酚類化合物含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此外,當濃度為1250 μg/mL時,上清液對DPPH·的最高清除率達到88.04%,當濃度為 625 μg/mL,上清液對 ABTS·的最高清除率達到94.19%,抑制率均低于陽性對照維生素E,但強于報道的其他種類的黑茶提取物,周向軍等研究發(fā)現(xiàn)0.2936 g/L烏龍茶茶褐素對DPPH·的最高抑制率接近80%。楊新河等研究發(fā)現(xiàn)1.00 mg/mL青磚茶、康磚茶、茯磚茶、六堡茶和普洱茶中茶多糖對ABTS·清除率分別為91.26%、92.93%、92.64%、92.34%和92.81%。
圖1 DPPH·清除能力(A)和 ABTS+·清除能力(B)Fig.1 DPPH· scavenging capacity (A) and ABTS+· scavenging capacity (B)
-葡萄糖苷酶可將寡糖降解為單糖繼而被腸上皮細胞所吸收,導致體內(nèi)血糖水平升高,因此抑制-葡萄糖苷酶可降低餐后血糖水平。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藏茶提取物對-葡萄糖苷酶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抑制強弱依次為醇沉物>水提物>上清液。這可能是由于醇沉物中含有較高含量的多糖和茶褐素,研究發(fā)現(xiàn)多糖和茶褐素可以抑制糖代謝酶的活性,從而起到降血糖功效。如圖2所示,在9.76~19.53 μg/mL濃度范圍內(nèi),對-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隨著濃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當濃度從19.53 μg/mL增加到78.13 μg/mL時,抑制活性緩慢增加。在一定濃度內(nèi),對-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增加,當濃度達到156.25 μg/mL,醇沉物抑制率達到最大值為81.02%。與過去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賀國文等研究發(fā)現(xiàn)茯磚茶不同分子質(zhì)量提取物均對-葡萄糖苷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黃群等研究報道黑茶可以通過抑制-葡萄糖苷酶,升高糖代謝關(guān)鍵酶的mRNA基因表達改善糖尿病的高血糖。
圖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Fig.2 Inhibitory activity of α-glucosidase
本文通過對藏茶水提醇沉物和上清液中基本組分、總多酚、總黃酮、茶色素、多酚類化合物以及抗氧化活性和-葡萄糖苷酶消化酶抑制作用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水提醇沉物中多糖、茶褐素含量較上清液高且CA比水提物明顯減少,表現(xiàn)出較高的-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較低的咖啡堿;而上清液中多為黃酮和多酚類化合物且高含量的CA,使其表現(xiàn)出更高的DPPH·和ABTS·清除能力以及較高的咖啡堿。藏茶水提醇沉物和上清夜的物質(zhì)分析有利于其高值化、資源化利用。藏茶水提醇沉物有望開發(fā)為一種天然保健食品應用在保健品等領(lǐng)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