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笑天
個案研究區(qū)別于其他研究方法的本質(zhì)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整個研究完全“聚焦于一點”,這是個案研究最本質(zhì)的特征,也是個案研究與其他研究方法的根本區(qū)別。如果說關注于揭示因果關系是實驗研究的本質(zhì)特征,關注于描述總體結(jié)構(gòu)和變量間關系是調(diào)查研究的本質(zhì)特征的話,那么可以說,個案研究的本質(zhì)特征就是關注于解剖特定的“一點”,即將研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一個(或少數(shù)幾個)特定的個案上。通過對其進行深入、細致、全面、詳盡的考察和研究,來達到對這一個案的最好的認識和理解。正是由于高度聚焦于一點,因而個案研究對現(xiàn)象的了解特別深入、特別詳細、特別全面。它不僅可以獲得特定個案非常豐富、生動、具體、詳盡的資料,從而能夠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發(fā)生、發(fā)展及變化的過程,同時,還可以通過對特定個案的深入洞察,從中抽象出一般性的概念或者命題,為后續(xù)對大的總體進行系統(tǒng)性的定量研究提供理論假設。
二是充分利用多種不同的資料來源,使用多種不同的資料收集手段,全方位地了解和描述個案。與其他研究方式通常只依據(jù)某一種資料來源、使用某一種資料收集方法有所不同的是,個案研究通常會利用多種不同的資料來源,也采用多種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無論是來源于參與觀察、深度訪談所獲得的以文字記錄為主要形式的實地資料,還是來源于政府部門的檔案資料、行政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或是來源于抽樣調(diào)查獲得的問卷資料或測驗結(jié)果,甚至地圖、照片、舊報紙等,只要是能對全面且深入了解、描述和分析特定個案有作用,都可以為個案研究者所利用。特別地,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既“可以基于定性材料,也可以基于定量材料,或者同時采用定性材料和定量材料”。當然,具體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什么資料,都應圍繞研究所要回答的問題,特別是圍繞研究的焦點來決定。
我們可以從兩個不同角度來認識個案研究方法所具有的方法論意義。
第一個方面,是從研究目標的角度。內(nèi)在的個案研究的目標是聚焦于某個特定個案,力圖深入、全面、詳細地掌握這一個案盡可能多的資料和情況,以理解這一特定個案的復雜性、整體性以及這一個案所處的背景。這類個案研究的主要意義在于對我們暫時無知的現(xiàn)象獲得最初的了解和認識。簡言之,對特定現(xiàn)象進行最初的探索,既是這一類個案研究的主要目標,也是其全部的方法論意義所在。工具性的個案研究的目標是從對特定個案的詳細了解和分析中,歸納、總結(jié)出某種內(nèi)在的關系、原因或機理,形成特定的概念和命題,以便為理解這一特定類型的現(xiàn)象提供某種一般性的理論解釋,供后續(xù)的研究者進行檢驗和驗證。盡管描述性調(diào)查也能夠完成這樣的目標,但其追求客觀、“站在外面看”的研究取向所形成的較低的研究效度,在完成這類目標上所達到的效果,遠不及個案研究那種充分利用主觀、“鉆到里面看”的研究取向所形成的較高的研究效度所達到的效果。所以,依據(jù)效度更高的經(jīng)驗觀察,提出一般性的概念、命題和理論,來作為對現(xiàn)象的嘗試性解釋,也是個案研究另一個重要的方法論意義所在。多個案研究的目標則是通過對多個不同類型個案的深入了解和比較分析,反映出某一類現(xiàn)象的一般狀況,即將對特定個案的研究結(jié)果推廣到某一類現(xiàn)象身上。這是個案研究具有的第三種方法論意義。這種多個案研究既是所有類型中有著最大期望也主要朝著推廣目標的一類,但同時也是最難以達到、最難以實現(xiàn)其目標的一類。
1.4.3 輸精量。本實驗種公雞數(shù)量充足,采用原精液輸精。每次輸原精液0.035毫升;深度為1.5~2.5厘米。
首先是從研究的評價標準或評價方式的層面。這里的一個重要的認識是,推廣性既不是評價各種研究的唯一標準,也不是適用于一切研究的普遍標準。特別是,我們不能用定量研究的思維方式和衡量標準來評價個案研究。在定量研究的思維里,科學的抽樣、有代表性的樣本、嚴格的操作化指標、精確的測量、固定的操作程序、嚴謹?shù)慕y(tǒng)計分析,以及對總體有代表性的結(jié)果,是評價一項研究的常見標準。對個案缺乏推廣性的質(zhì)疑和批評,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潛在地、不自覺地采用了定量研究的這種思維方式和評價標準的緣故。特別是對個案研究提出“代表性”的要求,更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典型反映。因為個案研究并不適用于回答“代表性”問題。換句話說,如果研究者要追求“對總體有代表性的”研究結(jié)果,就不要把眼光投向個案研究。因為個案研究不提供這項服務。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個案研究的意義和作用就僅僅局限在個案本身,那樣的話也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個案研究的意義。那些以解釋為主要目的的個案研究,以及前述多個案的比較研究,就都具有將研究結(jié)論進行推廣的目標和一定的作用。
(2)發(fā)現(xiàn)在制曲早期階段,高溫對醬香功能菌群的篩選與富集效應明顯,促使優(yōu)勢菌群富集與顯現(xiàn)。同時,亦發(fā)現(xiàn)后期儲藏對曲塊部分優(yōu)勢菌群的相對豐度具明顯影響。
可以說調(diào)查研究的方式是取“研究對象的數(shù)量”、追求“研究的廣度和范圍”、重“多個研究對象之間的比較”,而相對放棄“研究的深度和強度”、放棄“研究對象的特征數(shù)量”的典型。個案研究則恰恰是另一個極端,即是追求“研究的深度和強度”、取“研究對象的特征數(shù)量”,而放棄“研究對象的數(shù)量”、相對放棄“研究的廣度和范圍”的典型。這也從另一個側(cè)面揭示了個案研究所具有的方法論意義:當我們需要對某種社會現(xiàn)象達到詳盡了解、深度理解時,當我們需要了解和認識研究對象眾多方面的特征時,個案研究就可以為我們提供達到目標的有效途徑和方式。
對于個案研究的推廣性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進行探討:
其次是從研究目的的層面。對于以探索為主要目的的個案研究來說,推廣性并不是其目標。這類個案研究的貢獻是為人們系統(tǒng)性的認識提供最初的、不系統(tǒng)的經(jīng)驗。對知之不多的某種社會現(xiàn)象進行最初的探索,就是這種個案研究的全部意義。這樣的個案研究不需要(當然也不可能)具有推廣性。除了探索性的目的外,大量的研究都具有描述和解釋的目的。但推廣性往往也只是定量的描述研究的目標,而不是個案研究等定性的描述研究的主要目標。因為前者的著眼點就是對象所屬的總體,而后者的著眼點則只是對象本身。同時,雖然所有描述性的研究也都會從結(jié)果中歸納出、概括出、抽象出某種概念、命題和理論,形成對于“為什么”的原理性解釋,以推論到更廣泛的、尚未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中去,但在這方面,個案研究等定性研究所提供的解釋更多的是一種在理解和抽象基礎上的解釋;而調(diào)查研究等定量研究所提供的解釋則更多的是一種在概括和驗證基礎上的解釋。同時,個案研究較少用于僅僅“描述”一個具體個案的目的,而是通過對具體個案的深入、詳細的描述,從中提煉出某種新的概念、命題或者理論,對所研究的現(xiàn)象進行“解釋”,同時為后續(xù)更廣泛的系統(tǒng)研究提供待檢驗的原始命題和理論。這也是個案研究實現(xiàn)其推廣性意義的主要途徑。
個案研究方法的基礎是個案。在個案研究的具體實踐中,五種選擇個案的方法相對重要。一是選擇典型的個案。這種典型個案常常意味著某一類對象的平均水平。當然,選擇典型個案的方法在實踐中也會有一定的局限。一方面,有些典型特征的判定主要依據(jù)研究者的主觀分析,這實際上是很難把握的;另一方面,根據(jù)若干變量上的分布特征來進行選取的方式也會由于不同的個案在不同變量上的不同表現(xiàn)而變得難以取舍。二是選擇極端個案。所謂極端個案,指的是在研究者感興趣的變量上具有極值的個案。如果把研究者感興趣的變量看成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連續(xù)體,那么極端個案就是這個連續(xù)體的端點。選擇極端個案展開研究,往往是為了更好地凸顯研究者所關注的焦點問題。三是選擇反常的個案。一般來說,研究者選擇支持自己論點或理論的個案是相對容易的。但同時,這種個案的說服力也是相對差的。如果研究者選擇一個看起來與自己的觀點或理論明顯“相反”的個案,其結(jié)論的說服力就會更強,對理論的檢驗效果就會更好。四是選擇擁有豐富信息的個案,特別是選擇那些對于研究來說是關鍵信息提供者的個案。那些關鍵的信息提供者往往比其他個案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著與研究問題相關的信息。選擇他們作為研究的個案,無論是在獲得各種相關信息的數(shù)量上,還是信息的重要性程度上,都會比選擇一般的個案的效果更好,收效也更大。五是選擇不同類型的個案。多個案研究在個案的選擇上除了要依據(jù)回答研究問題的需要,還會考慮到另外一種因素,即要有利于個案之間的比較。因此,在選擇個案時往往會關注不同類型的典型。
應該認識到,選擇哪種方式進行研究,必須以能夠且便于回答研究的問題為標準。對于研究方式的選擇來說,出發(fā)點始終是研究的問題。一種研究方法之所以被選擇,主要是因為它可以很好地幫助研究者實現(xiàn)回答研究問題的目的。因此,像實驗研究、調(diào)查研究一樣,個案研究本身只是研究者為回答特定研究問題所采取的一種具體途徑。而選擇個案研究的方法同樣必須以能夠而且適合回答研究的問題為目標,以最適合探討研究的問題作為選擇個案研究方法的標準。正是研究的問題決定了在研究場景、事件、參與對象以及時間等一系列具體設計內(nèi)容上的選擇。因此,對于研究者來說,關鍵還是要看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是什么,或者說,要看研究者究竟對什么樣的問題感興趣。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采用個案研究的方法,就像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采用實驗研究或者調(diào)查研究的方法一樣。
第二個方面,是從研究策略角度。在社會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都會面臨這樣一種境地,即要在“研究的深度和強度”與“研究的廣度和范圍”這兩個目標之間進行選擇和權衡。也可以說,要在“研究對象的數(shù)量”與“研究對象的特征數(shù)量”之間進行選擇。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往往也要根據(jù)研究的問題和研究目標,在二者中作出某種權衡和取舍。因為一項具體研究的時間、資源、研究者的精力和能力等通常是一個恒定的量。如果追求“研究的深度和強度”,或者說希望了解和認識的“研究對象的特征數(shù)量”越多,那么,在“研究的廣度和范圍”上就必須有所退讓,在“研究對象的數(shù)量”上就只能越?。环粗?,如果希望“研究對象的數(shù)量”越大,或者說越追求“研究的廣度和范圍”,那么,“研究的深度和強度”就只能越小,或者說希望了解和分析的“研究對象的特征數(shù)量”就只能越少。
三是少數(shù)上市公司為迎合莊家炒作本公司股票故意披露不真實信息,誤導投資者的信息,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如2002年1月大慶聯(lián)誼大股東對外宣布要對投資者實行高比例送股,引起該股價大漲和大跌,給投資者造成損失慘重。
Effects of parameters of washing machine on the detergency upon different stains 1 48
最后是從共性與個性關系的層面。一個個案往往既具有其獨有的、在某些方面與其他個案不同的特性,即個性;也具有與其他個案之間在另一些方面的相似性,即共性。作為定性研究方式之一的個案研究遵循的是一種建構(gòu)理論的邏輯,其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從具體的、個別的、特殊的經(jīng)驗現(xiàn)實中,抽象出、提煉出能夠用來解釋和說明某一類現(xiàn)象的概念、命題和理論。這也即是說,與調(diào)查研究等定量研究通過概率抽樣和研究樣本,并通過統(tǒng)計分析來推論總體的方式有所不同的是,個案研究除了通過多個案的比較外,主要還是通過從資料中進行抽象、形成概念和發(fā)展命題,從而達到對一類現(xiàn)象的理解和說明來實現(xiàn)其推廣性的。
社會現(xiàn)實是復雜多樣的,研究者關注的問題也是各不相同的。正是這種現(xiàn)實的復雜多樣性、研究問題的差異性,決定了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必然是各不相同的。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在社會研究的領域中,并不存在一把可以用來研究各種不同現(xiàn)象、回答各種不同問題的“萬能鑰匙”。個案研究作為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其方法論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具有強大的(在一定意義上是不可替代的)探索功能,深入詳盡的描述功能,建立概念、命題和理論的解釋功能,以及特定的驗證理論功能。同時,個案研究的方法論意義還突出地體現(xiàn)在它不僅僅是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更是一種特定的研究視角、研究思路、研究路徑以及研究策略??梢哉f,它將研究的視角從總體轉(zhuǎn)向了個體,將研究的思路從一般轉(zhuǎn)向了特殊,將研究的路徑從外部轉(zhuǎn)向了內(nèi)部,將研究的策略從廣度轉(zhuǎn)向了深度。這些方面或許是個案研究更具方法論意義的價值所在。
如果僅僅將個案研究看作一種具體方法,那么,“走出個案”的要求似乎必須面對;但當我們站得更高一點,站在方法論的高度將其作為一種視角、一種思路、一種路徑、一種策略時,“走出個案”的要求或許就自然地失去了必要性。因為沒有任何一種視角、任何一條路徑、任何一種策略能夠全面地、徹頭徹尾地、從一般到特殊地、從宏觀到微觀地看清世界。就像從飛機上看長城和徒步登上長城所看到的絕不會是同樣的畫面一樣,選擇個案研究實際上意味著研究者選擇了一種不同于調(diào)查研究、實驗研究、內(nèi)容分析等其他方法的研究視角、研究思路、研究路徑和研究策略。這也意味著研究者從個案研究中所能得到的結(jié)果、所能看到的畫面,將不會是其他研究方法中所得到的那些結(jié)果和所看到的那些畫面。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這樣來回答有關個案研究的推論問題:不要苛求那些徒步登長城的人能夠看到起伏的山巒上絲帶般蜿蜒的長城,如同不能期望飛機上的人能夠看到古老長城上充滿歷史滄桑感的斷壁殘垣一樣。不同的路徑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而選擇什么樣的視角、依據(jù)什么樣的思路、走什么樣的路徑、采取什么樣的策略,完全取決于你究竟想看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