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姝
“云,是天空的詩行?!睅啄昵暗钠咴拢斘覍懴逻@個句子時,大巴車正沿著準噶爾盆地的邊緣,一路向北,馳往童話邊城布爾津。天空,像我童年時的天空,藍而高遠;云朵,似我少女時的云朵,潔白、松軟,大團大團的,各種形狀像是孩童筆下的隨手涂鴉,或是手中橡皮泥的自由造型,充滿夢境的神秘、奇幻。云朵在飛,巨大的云影也在大地上飛。
今天,當我想起這句話時,五月的春雨已悄無聲息地下了一夜,又在清晨的某一刻,不為人知地收斂了心思,停下了腳步。天空并沒有放晴,云層還是烏蒙蒙的,但已經(jīng)不像之前那樣低沉。我們決定出發(fā),這已經(jīng)是每個周六或周日的慣例。出于對云層走向的不可預知,謹慎的我特意帶上了一把雨傘。
依然是沿著216 國道前行,路邊的景致已經(jīng)熟悉如自己的掌紋,哪里分岔,岔路通往何方,一個個標識牌提供準確無誤的地名。我所喜歡的,是將這一個個教科書般嚴肅的地名,天鵝之鄉(xiāng)、烽火臺小鎮(zhèn)、亞洲地理中心、永豐鄉(xiāng)、上寺村、下寺村、黑家溝……認真標注在我用腳步丈量并在腦海里勾劃出的地理版圖上。更讓我心動的,是那些岔路的盡頭,大地巨大棋盤上渺小如棋子般的村落里,充盈并散發(fā)出的自然氣質(zhì)和人間煙火。
我的臉貼在車窗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一閃而過的景致,心里充滿奇跡即將出現(xiàn)之前的緊張和興奮,盡管我知道奇跡會在哪片荒野出現(xiàn)。
就在四天前,5月5日,在往亞洲地理中心的路上,在東南溝村外一覽無余的荒灘上,我看到了從未見過的花海。如果不是有心,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會看到這低矮的盛開。而我,就是那百分之一的幸運之人,并由此擁有了百分之百的震撼和欣喜。我可以準確地告訴你,那是念珠芥花海。
念珠芥,這讓人浮想聯(lián)翩又自帶親切感的名字,我是前一天才知道的。當我在黑家溝幾近干涸的河岸上,迷戀于馬藺耀眼的藍紫和獨特的花瓣,無意間發(fā)現(xiàn)一簇簇小小的花球貼著地皮綻放。它們像完美的組合,讓這片孤獨寂寞的河邊之地,成為盛大春天的舞臺一隅。馬藺公主氣質(zhì)高冷,飄動的藍紫裙擺富麗、神秘,念珠芥侍女低頭含胸,捧著小小的白色花球靜立于側(cè)。而裸露砂石的地面、抬眉可見的雪峰,以及有規(guī)律分布的天山云衫似乎都在提醒我:不要忘記自然的饋贈啊,這就是天山。我念念不忘這侍女的溫柔、靜美,想了解她不為人知的家事,便向遠在幾百公里外的鳳鳴求助。鳳鳴即刻語音回復,是念珠芥,野生品種,和園藝品種香雪球很接近。
那天午后,當我的眼睛略過五月初荒涼的戈壁灘,一片淺淺的灰綠蔓延鋪開。我驚喜地確定,那是盛開的念珠芥鋪展而成。停下車,穿過林帶,花海在腳下延伸。一簇一簇的念珠芥隨意扎根在泥土和石塊混雜的土地上。土地平坦而開闊,一兩公里外,一座紅頂房子立在視線的左前方,更遠的右前方,幾幢廠房正在興建。走近看,念珠芥并不是連片生長的,植株間干涸的泥土、雞蛋大小的鵝卵石隨處可見,它們像你拉著我、我拉著你的小姐妹,轉(zhuǎn)著圈跑,隨心地跳,全然忘記了步法和韻律。它們跳得那么開心、忘情,不再顧及低矮的身形——它們最高的不過10厘米,剛及我的腳踝。我蹲下,又蹲下,在起伏間一株株打量這些盛開的花球。每一株都捧出幾個花球,花球上數(shù)量不等的十字花科的小白花,精致而嫻靜,圓圓的花瓣邊緣像是圓規(guī)繪出那般標準、圓潤。每一朵花,每一個花球,每一簇植株,都經(jīng)得起火眼金睛的苛刻考量。花球如此繁密,以至于貼地而生的葉片和莖上寥寥的葉片被遮蔽了,或許說不定是我的視而不見呢。
昨晚的雨下得不小,路面有積水。即便云層沒有消散,路兩旁的樹也煞是好看,嫩黃的黃金榆,紅色的紫葉李,山楂樹的花苞青翠、飽滿,紫海棠的花瓣零落于地——春雨貴如油,對于干旱之地更是如此。不遠處的戈壁荒灘,不再是曬干的灰白,露出濕潤之后的泥土顏色,帶著一層淡淡的綠意。我對先生說,只要連著下幾場雨,戈壁灘就會變綠了,那些干柴一樣的草墩、枯草根部就會竄出新生的枝葉。先生說,若是在四川,土地都會被茂盛的植物覆蓋,即便是邊邊角角的地方,都會種幾株豌豆苗、玉米稈,哪會像這樣一望無際地光禿禿的。這話剛說完,遠處戈壁的綠意稍微濃了一些,空氣中似乎浮動著淡綠色的輕紗。我恍然大悟,那些綠意就是盛開的念珠芥花海呀。只有在雨后,它那落滿塵土的毛茸茸的葉片才會被清洗干凈,舒展出被滋潤的綠。
淡綠色的輕紗之上,一小片藍色的天空鏡子般新鮮、明亮。風推著云層,往南移動。南邊的云層越來越厚,越來越重,似乎把山都壓低了。
我們的周末之行,只有大的方向,卻沒有明確的目的地。
之前的很多次,還沒有抵達預定的目的地,我就心血來潮地拐向了通往未知之地的岔路。這種隨心所欲的行為,總是帶給我別樣的感受,讓我在意外的收獲后屢屢生出人間值得的感慨和滿足。人生有多種可能,出行同樣如此,為什么要給自己預設(shè)目標呢,況且我的出行原本就是漫游,漫游于山野,讓負重的身心通過短暫的放松,獲得大自然給予的療愈。
一條岔路通向龍泉溝,我的興來之舉指向那里。此前我沒有聽說過,也沒注意到這個岔路口。道路有點奇怪,一段是平整的柏油路,一段是土石路,兩種路面交替變換,我猜不出緣由。前行不遠,就看到低洼處的幾棟建筑。一輛白色越野車停在前面。我們也停車熄火。我問白車的主人,這是什么地方,答曰不知道。我沿著小水渠前行,先生沿著馬路走向那幾棟建筑。
這里的植被明顯減少,甚至連路邊坡地常見的灌木叢也沒有。水渠那邊的耕地,此刻還是光禿禿的。我有點等不及想看到洋芋花開賽牡丹的勝景,也憧憬著向日葵轉(zhuǎn)動著花盤的金色大地。水渠這邊,我欣然信步。山野之風輕柔地吹,帶著清新和涼意。偶爾,有蒲公英的黃色花朵吸引我的目光。如果不是另一種黃色的花朵,我會忽略那些只有二三十厘米高的枝條。清甜的錦雞兒花開在這些枝條上,昭示著浩蕩春風里的點點春心。我看著這些幼小的枝條,擔心它承擔不了花朵張揚的春意,卻發(fā)現(xiàn)花朵比我以前見到的大而鮮嫩,于是忍不住摘下一朵放在舌尖。柔軟的舌尖,被更柔軟的花瓣柔軟,接著,又被細膩的花粉和絲絲的花蜜傳導出香甜。
幾輛車沖下坡地,我們隨后跟上。路過幾棟建筑,我留意到墻體下部三分之二是磚墻,上面三分之一和屋頂由半透明的材質(zhì)搭建而成。從敞開的門洞,我看到里面空空蕩蕩,地面打了水泥地平,樹立的金屬柱子支撐著金屬的房頂支架。這不是溫室大棚,不是廠房,只能是牲畜的過冬之所。
比如:八年級上冊第四課“交通安全,牽系萬家”。我們可以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而且還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分別組成不同的小組,先對問題進行歸納:我們身邊有哪些交通隱患,這些隱患如果不及時解決有什么危害?將討論結(jié)果歸納在作業(yè)本上。每組派一位學生進行歸納發(fā)言。教師通過搜集各小組的信息后再告訴學生面對這些交通隱患時我們要怎么做。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師的上課效率,學生不但可以學到知識,激發(fā)其自主學習的興趣,促使其更努力地學習,而且提高了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學生的團隊意識也得到了培養(yǎng),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課程內(nèi)容。
天空中有黑色的猛禽盤旋,竟然有七八只之多。這有點奇怪,鷹隼之類的猛禽都有孤傲的王者風范,孑然一身,獨來獨往。當看到幾頂氈房和幾棟紅頂房子,以及隨之沸騰而起的羊咩牛哞,還有停在水塘邊的兩溜幾十輛汽車時,我知道龍泉溝到了。
馬路的盡頭,是一方水塘。水塘方方正正的,周邊整齊地鋪著碎石塊。碎石塊上,是坐著小馬扎的垂釣者。這些垂釣者就是那兩溜汽車的主人,是從幾十公里外趕來的城市人。不時傳來魚上鉤后被魚線牽引發(fā)出的啵啵的聲響。我身邊的垂釣者定力超然,盯著水面,絲毫不受影響。
我繼續(xù)前行,路面有些泥濘。路的右面,是彩鋼到頂?shù)呐锶?。透過半掩的門,我們看到了擠擠挨挨的羊、一群大鵝、幾群蘆花雞。在一個棚圈的大門口,十幾只小雞在媽媽的帶領(lǐng)下走走停停,東啄啄西叼叼,小小的爪子前劃后刨,忙乎個不停。小雞的顏色五花八門,有的全身鵝黃,有的通體烏黑,更多的是雜色的,雞媽媽卻是典型的蘆花雞。這番可愛的景象,不由把我的思緒帶回童年。那時,我養(yǎng)的小雞都是鵝黃色的小可愛,等絨毛褪去,就變身為羽毛雪白的公主了。
我老遠就看到了那群毛色、花紋各異的牛。它們被圈養(yǎng)在一片空地上,空地周圍用木頭、鐵管圍了一圈,算作牛欄。牛欄中央擺放著三列長長的水泥槽,為一百多頭牛提供飼料和水。空地被眾多的牛蹄反復踩踏,加上昨夜雨水的浸泡,濕乎乎的,一些吃飽了無所事事的牛就臥在潮濕的泥土上。兩頭小公牛在頂架,一頭黑牛,一頭黃牛,頭抵過來又抵過去,好像在逗著玩。一頭額頭、鼻梁、嘴巴都是白色的小牛站在牛欄邊,安靜地看著十幾米外的我,似乎在揣摩我這個陌生女人的心思。這些可憐的牛,終其一生也不能到草地上自由地啃幾口野草,喝幾口冰涼甘冽的流水,撒著歡跑一通。它們的存在,已經(jīng)被異化為產(chǎn)奶的工具。
牛欄那邊靠近樹林的地方,還有一個羊圈。擠擠挨挨的羊,毛色污濁,咩咩的叫聲此起彼伏。
牛欄的門口,一輛高斗的小送料車掙扎著,上坡的路面泥濘不堪,它的車輪打滑使不上勁。一輛越野車從坡上的院子開下去,準備把小車拉回坡上。
我繼續(xù)往前面走,歡快的鳥鳴引著我,正走向兩三百米外的那片樹林。
布谷鳥的叫聲,從另一條溝里的村莊傳來,似在催促人們趁著大好春日趕緊播種莊稼。
近處的樹林里鳥聲啁啾。林子由楊樹、榆樹、柳樹組成,一看就是人工種植的,已經(jīng)有些年頭了。在西域大地上,有水流的地方就有人居住的痕跡,或長期定居,或短暫停留;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樹,三五棵、一二十棵,或者像眼前這樣的一片。綠色,總能給人以希望和生機。樹林,也一直給人們帶來陰涼,為鳥兒提供著安家落戶的絕好便利。
綠葉覆蓋枝條,也遮住了鳥兒的身影,我徒勞地在林邊來回走動。鳥兒歡快的鳴叫,從林子里傳出來,有我熟悉的大山雀、麻雀、烏鶇的叫聲,還有幾種我從未聽到過的。在我抬頭尋覓鳥兒時,猛然發(fā)現(xiàn)天空已經(jīng)湛藍如洗。春光明媚,春風輕柔,鳥兒在為愛情歌唱,為自由歌唱,為未來美滿的生活歌唱。此刻,這歌唱,儼然是多聲部的和聲,回蕩在山野。
一只鳥兒從我頭頂?shù)闹θ~間撲啦啦起飛,停在路邊的一棵榆樹上,不等我靠近,又撲啦啦飛走了?;覔鋼涞?,估計是槲鶇。走到榆樹下,我看見一個未完工的鳥巢安放在榆樹的主干分叉處,距離地面兩米左右。一截綠色的塑料帶子,白色的一團看不出是什么材質(zhì),這就是我能看到的筑巢材料了。
我的背后是一家哈薩克牧民。幾個男人一直在忙碌著,大聲說著我不懂的哈薩克語,大聲笑著。小送料車停在院子里,那輛把它從坡下解救回來的越野車停在旁邊,黑色的車身上濺上了泥點,輪胎上也滿是泥。我猜想,他們是在說越野車的力氣大。
帶著幾分看不到鳥兒的失落往回走,迎面看見一個皮膚黝黑的小伙子走過來,手里捧著一只鳥。我問他是什么鳥,他用漢語回答,不知道,路上撿的。見我一臉嚴肅,他趕緊說,一條腿斷了,我把它救一下。我說,能讓我拍一下嗎?他停下腳步,捧著那只可憐又幸運的鳥,等著我拍。這就是我與棕背伯勞的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種有屠夫鳥惡名的鳥,捕食昆蟲、蜥蜴和小鳥,甚至能模仿鳥的叫聲誘捕小型鳥類。它背部棕色,腹部白色,黑色的貫眼紋使它具有了佐羅的大俠氣質(zhì),也成為它最顯著的標志。
它的腿怎么會折斷呢?別的鳥類傷害不了它,除非大型猛禽。會不會是那些盤旋不去的大鳥呢?極有可能。這片牲畜集中飼養(yǎng)之地,為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因而聚集了不少鳥類。而這些小型、中型鳥,又是大型猛禽的食物來源之一。
我為那只受傷的鳥兒糾結(jié)了一會兒,很快就釋然了。自然界的生命都是龐大食物鏈中的一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接續(xù)不斷,才能維持萬物的正常運行。我對食物鏈頂端的說法產(chǎn)生了懷疑,猛禽應該是草原空中之王,它的天敵只有自己。當它孤獨地死去,它會回歸大地,骨肉血液融入大地,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消化。天宇之下,誰能逃脫這樣的命運結(jié)局?活著,擁有一顆飛翔的靈魂;死去,魂歸大地,以肉身回饋載物的大地,以大地的厚德作為靈魂的安妥之地。這是最樸素的生命哲學。
先生坐在坡上的木頭上,長久地注視著這個牧民定居點的日常生活場景。一個想法已在他的頭腦里孕育多年。退休之后,他要回幾千里之外的故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少年離家的人,始終對故鄉(xiāng)懷有歷久彌新的情感和鮮活生動的記憶,況且他的故鄉(xiāng)如今真的是綠水青山、鳥鳴呦呦。挖一方魚塘,養(yǎng)一群跑地雞,喂兩頭牛,種幾畝有機稻,他對此滿懷憧憬。再建個溫室大棚,專門養(yǎng)自己喜歡的多肉植物,有空就滿山去轉(zhuǎn),看到什么寫什么,保準你一輩子也寫不完。
這該是我們規(guī)劃的幾年后的美好生活圖景。它的摹本似乎是此時此刻眼前這個村莊的日常。如此,我們現(xiàn)在的漫游、旁觀,也是一種切實的介入,是起飛之前的蓄力、振翅。我的心底,還有一點隱隱的秘密,在生活審美化的同時,打造一個田園休閑之地,解決親人們的老年生計。城市只是他們的打工之地,而非養(yǎng)老之所。他們終將回到生養(yǎng)他們的臍血之地,就像大地孕育的萬物,最后終會回歸大地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