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霞
核心素養(yǎng)應該是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發(fā)展與進步的基礎,也是個人終身發(fā)展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對培育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正確的成長軌道上前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意義。文章將結合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教學經(jīng)驗,分析高中地理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為了培育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該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
新課標修訂以后,對各門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都提出了新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要求,關注的是學生的一般發(fā)展與長期進步,這樣的安排有利于推動所有學生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成長,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突破原有教學與發(fā)展的局限,教師應該考慮如何從個性走向共性,從優(yōu)質的教學方法中提煉良好的課堂教學設計策略,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科的趣味性。文章接下來將圍繞此話題進行論述,希望更多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地理學科應該朝著怎樣的方向發(fā)展。
地理教學研究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自然界是一個比較宏大的命題,而且具有非常強的宏觀性和整體性。如果要讓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加鮮明的人地協(xié)調觀念,教師應該考慮用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從全局出發(fā),思考問題。比如,人類的很多行為,一定會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影響,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引入更多有趣的案例,讓學生從生動的講解中感知人的行為到底會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怎樣的影響。從而幫助生塑造嚴明的人地協(xié)調觀念,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綜合思維是一種基本的地理學習方法,指的是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應該能夠從系統(tǒng)層面動態(tài)地認知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并且學生也應該可以從多個維度對地理問題或地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與梳理,認識各要素之間的關聯(lián)性,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地理認知。所謂的綜合思維,并非學生對某一個問題的認識,而是對全面地理知識的認知。要求學生既可以從單個層面分析地理問題,也要從全局角度看待地理現(xiàn)象,能夠用辯證的思想去看待很多知識,這樣才是新時代所需要的地理人才。
所謂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是一種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最基本的方法,尤其是新高考背景下,越來越考驗學生對區(qū)域地理的認知能力,很多問題都會給學生展現(xiàn)區(qū)域地理的場景,讓學生圍繞特定問題進行詳細的綜合分析。如果學生擁有區(qū)域綜合分析的能力,能夠用比較的方式理解區(qū)域地理特點,或者用因地制宜的思想去解決區(qū)域地理問題,我們就認為學生具備良好的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新課改背景之下,教師應當明確這是提升學生地理成績必不可少的素養(yǎng)之一,也是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教學問題。
所謂的地理實踐能力,指的是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學會了一部分知識,之后還應該具有跨學科與實踐綜合應用的精神。以往的地理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總是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學習文本性、理論性的知識。但是站在教師的角度來看,光是講解這些內容是遠遠不足以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能力對學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如何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精神,讓學生在學會一部分地理知識之后,能夠靈活地把這些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之中。比如,在地理調查研究中,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戶外考察能力或者社會調查能力,這些都是地理學科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未來學生如果深入學習地理知識,必然也會用到這種實踐性的方法。
隨著新課改的腳步不斷加快,當前的地理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有一些明明擁有豐富經(jīng)驗的教師在培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方面卻遇到了問題。文章將結合筆者在實踐過程中探索出來的教學困境進行研究,希望可以給更多教師提供幫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有機體,只有了解了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才能夠更好地找到合適的地理教學辦法。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拓寬學生的地理認知,然而從實際的教學狀況來看,很多教師仍然陷入狹義教學的困境之中,學生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研究教材上的知識,這些書本內容雖然也很重要,但很難拓寬學生的地理事宜,教材并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料。隨著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進步,這一概念必須得到更多教師的認同,毫無遺漏地傳授教材知識的同時,教師也應該適當?shù)刭N合學生的學習需要,開展個性化的教學研究,給學生推薦更多有趣的拓展性資源,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地理認識,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學習區(qū)域地理知識等。
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邏輯就是課堂上給學生分析一系列的地理知識,重點給學生講解考試時經(jīng)??疾榈膬热荩m然這樣的教學方法的確精準地符合考試的需要,卻并不能很好地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所以,新的教學背景之下,教師應該注意,如果要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拓展眼界,培養(yǎng)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就應該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給學生創(chuàng)建實踐學習的機會,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力與素養(yǎng),方便學生深入研究地理知識。
根據(jù)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教學問題,教師發(fā)現(xiàn),當前背景下,相當一部分高中生在地理學習方面缺乏良好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地理問題,學生并沒有特別強烈的意愿配合教師深入探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重難點問題,學生也并不是放在心上,在這樣的學習心態(tài)影響之下,學生想要取得成績上的進步肯定是存在難度的,所以針對學生學習興趣欠缺的問題,教師應該認真尋找有趣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主動吸收大量的地理知識,引領學生取得學業(yè)上的新突破。
學生的地理思維太過幼稚,也是影響學生成績進步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學生在處理地理問題的時候存在想當然的問題,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了一道比較經(jīng)典的地理問題,學生總是按著自己的想法,類似于猜測地去完成問題。首先,要明確這樣的解題思想是不正確的;其次,教師應該從完善學生地理思維的角度出發(fā),給學生講解更多地理知識,拓寬學生眼界。讓學生通過后天的努力,彌補先天思維的局限性,讓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更為完善,由此學生的地理成績也能夠進一步提升。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成為每一位地理教師都非常關注的問題。高中階段教學地理知識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習的樂趣,進一步培育他們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該參考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從中找出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部分,引領學生取得顯著的進步。接下來,將重點給大家分析激活學生學習思維的重要策略,值得教師深入探索。
新課改要求教師充分認識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高中階段地理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地理教師也應該明確,自己并不是課堂的主體,教和學這兩個過程中,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學生學習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絕對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而應該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體,積極開展高質量的實踐教學。有了這樣的教學服務意識,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各種教學活動時就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先讓學生自主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由于初中階段學生在地理課堂上接觸過此類知識,所以學習起來并不會特別困難。學生只需要根據(jù)教材上的天體系統(tǒng)示意圖自主研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一下就可以輕松學會這部分內容,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過多干預,而是由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研究地理知識,這應該是新課改背景下非常值得教師探索的教學手段。天體方面的內容比較簡單,而且偏理論,即便是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也能夠學會,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課堂表現(xiàn)機會。
高質量的媒體資源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思維,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配合教師各項教學工作的有效策略之一。隨著我國教育技術的進步,今天的地理課堂上,教師已經(jīng)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地理資源,尤其是教學區(qū)域地理方面的知識時,培養(yǎng)學生的區(qū)域地理分析能力。教師可以在課上運用多媒體設備,展現(xiàn)許多有趣的地理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足不出戶就能夠開拓學生的地理眼界。
例如,教學《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空間結構》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其實有很多現(xiàn)實化的案例都非常適合直接拿到本節(jié)課中,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教師可以直接利用多媒體設備中的海量教學資源給學生展示教學案例,引領學生深入探索,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思維,也可以培育學生的區(qū)域地理核心素養(yǎng)。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當?shù)氐囊惶幮∴l(xiāng)村,讓學生自主探究該鄉(xiāng)村適合發(fā)展什么產(chǎn)業(yè),推動當?shù)氐慕?jīng)濟發(fā)展,探索的過程中有學生發(fā)現(xiàn)當?shù)氐臐O業(yè)養(yǎng)殖比較發(fā)達但是在以往的幾年里,由于氣候的變化小魚苗產(chǎn)量一年不如一年,所以很多人家也開始謀求旅游業(yè)方面的發(fā)展。綜合分析下來,學生會對某一區(qū)域的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還可以站在宏觀的角度去判斷未來本地產(chǎn)業(yè)的走向,可以說這是一種激活學生全局思維的有效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靈活調用,多種多樣的媒體資源進一步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要。
教學創(chuàng)新是當前背景下每一位地理教師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會運用科學的理念指導教學行為。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把學生平時感興趣的內容融合到課堂上。比如,學生喜歡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教師就可以運用問題引導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地理知識的真諦。再如,學生喜歡在學習氛圍濃厚的環(huán)境下探索地理知識,教師就可以給學生營造互動學習的機會或者直接建構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共同研究地理問題等。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游戲化的地理課堂設計,如學生在學習人口分布相關知識時,容易受到既有地理認知的影響,而無法對世界人口的分布以及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產(chǎn)生科學的認識,做題的時候也很容易犯迷糊,教師就可以提前準備好一系列和人口分布有關的地理練習題。在地理課堂上構建教學小游戲,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參與游戲。只要答對問題,就能夠給自己所在的小組加分,這樣的教學方式總是可以快速激活學生的地理思考,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地理探究的樂趣,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
教師應該在地理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組織各種各樣的地理教學活動,地理原本是一門需要學生自主探究才能夠學好的學科,所以構建有趣的教學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也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不穩(wěn)定到穩(wěn)定發(fā)展。綜合分析之下,這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手段,值得教師應用學習。
例如,教學《人口遷移》這部分知識的時候,要讓學生理解,人們總是在不斷地進行空間移動,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要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沉淀才能夠完全理解,所以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簡單的實踐探索任務,比如要求學生去到車站看一看來來往往的人,這樣學生就會對人口遷移有更加直觀的認識。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探索能力,也能夠激活學生的地理學習思維。教學《常見地貌類型》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當?shù)氐木包c,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前往探索,判斷這片區(qū)域屬于什么地貌,類似的教學手段還有很多,教師都可以靈活運用起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能力,活躍他們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法將為培育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素養(yǎng)帶來深遠的影響,值得教師深入探索。
放眼整個高中階段,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解有趣的知識,是培育核心素養(yǎng)的第一步,帶領學生用恰當?shù)姆绞交仡櫿n堂上的所學內容,是激活學生學習思維的第二步。對高中生而言,讓他們在課堂上學會所有的知識,甚至把理論性的內容也完全背誦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師一定要把握住課后教學時間,給學生設計一部分比較有意思的課后作業(yè),這樣既能夠拓展他們的學習思維,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部分地理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進一步塑造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例如,教學《太陽對地球的影響》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舉了一個例子,西藏岡底斯藏學院的太陽能光伏電站,就利用了太陽對地球的影響。課堂上教師并沒有運用這個例子去給學生講解本節(jié)課的地理知識,而教學工作結束之后,教師會請學生利用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等。讓學生分析一系列和該案例有關的問題,如果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特別感興趣,還可以深入研究并且撰寫一篇簡單的地理小論文。適當?shù)淖鳂I(yè)任務并不會增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反而能夠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鞏固課上的所學知識。有利于活躍學生的地理學習思維,讓學生配合教師深入探究地理內涵,提升個人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
文章從課標以及教學實際出發(fā),闡釋了作者對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終身發(fā)展所必備的關鍵素養(yǎng),是增強綜合國力,提升人才素質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地理教師應該將實踐活動作為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設計和實施地理實踐活動,應該以地理核心素養(yǎng)為依據(jù),結合地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引導學生用地理視角去觀察、行動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