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建亭小學 李建祥
個性化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它之所以被廣大教師所推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秉持因材施教、尊重個體差異的理念,而這一理念和特性符合當前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本文以小學作文教學為例,對此進行探討。
小學作文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作文能反映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學習狀況,能將學生的個性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表達能力,為學生后續(xù)的作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想更好地在個性化角度下進行小學作文教學,發(fā)揮個性化教學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對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特點進行分析,從而明確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哪些能力能夠得到提升,這樣才能保證后續(xù)的措施行之有效。
個性化的小學作文教學,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在于它具有一定的主體性,即能給學生相對的自由,學生能將個人情感、個性特點、興趣愛好融入作文,從而形成自身的寫作風格。這一特點既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個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種并非教師一家獨大的教學方式,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這一教學手段除了極為突出的主體性特點外,創(chuàng)新性也是特點之一。因為個性化教學強調的是“不同”,這里的不同不僅僅指向學生的思維,還提倡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在傳統(tǒng)的小學作文教學中,往往是先由教師介紹寫作背景,之后給定主題、規(guī)定文體,甚至還有一些教師直接給出模板和標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所寫的文章內容與情感相對單一,像一個模子里出來的流水線產品,不但很難取得好的作文成績,還會使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寫作習慣。而在個性化作文教學中,教師為達到“個性化”的教學要求,在教學時就會將選擇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只簡單點出寫作主題,剩下的寫作形式與內容,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這樣的方式,不單能讓學生的文章更有個性,還能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個性化教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獨特性”,在個性化教學過程中,學生所接收到的知識和方法,都是與其個人性格等非常貼合的,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個性化作文教學時通常是因材施教。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中,能自主發(fā)展能力,這對其后續(xù)的生活和學習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后,這一教學方式中還有一點不甚明顯,卻有一定意義的特點,即體驗性。個性化作文教學是不拘泥于某種特定形式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自然會以更多形式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這對開闊學生的眼界,深化他們對生活的認知,都有重要的作用。
從上述個性化小學作文教學的特點中,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一教學方式的好處,教師想更好地將這一方式應用在教學中,并切實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還需要依據學生的學情和性格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措施。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當前個性化教學的發(fā)展面臨著很多阻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夠新穎,很多教師依舊秉持應試教育觀念,在進行作文教學時,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模式化套路化問題嚴重。所以要將個性化教學融入小學作文課堂,就要先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樹立個性化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促使教師在教學時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發(fā)散思維,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教師可以借助課文進行引導,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時,就可組織以“父愛和母愛”為題的寫作訓練,結合課文帶領學生學習寫作技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打造更加自由的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暢快地表達觀點和想法。比如,可以結合課文讓學生想一想與父母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想一想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平時對自己有哪些教誨等。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和思考,發(fā)散寫作思維,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促進他們寫作思維的個性化發(fā)展,使其思維不再受到限制。
在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后,要將個性化教學內容融入到課程中,還需要教師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整體課程呈現(xiàn)新時代的特性,調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將原本的講完寫作技巧后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寫作的教學模式,變革為“沉浸式”體驗教學模式,即利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和總結,之后再寫作。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生能“真聽、真看、真感受”,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使學生的文章內容更豐富,文章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調動學生寫作興趣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要應用現(xiàn)代化的授課手段對學生進行指導,比如多媒體信息技術、課堂上的趣味活動、課后的素材積累等。這些活動都能讓寫作教學更加靈活,能讓學生意識到寫作是件非常有趣的事,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比如,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時,在教學《獵人海力布》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圖片,設計一些有趣的小問題,激活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改寫或續(xù)寫課文,鍛煉編寫故事的能力。教學課文《刷子李》時,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組織小組觀察活動,讓學生在小組內確定一位成員,對其進行觀察,寫一寫該成員的外貌特征,給自己的印象等。寫完,可以讓其他成員猜一猜寫的是誰。這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會很高,寫作也會很順利。也可以讓學生寫自己感興趣或者喜歡的、熟悉的人物,并在小組評改后吸納同學的建議,對文章進行修改,掌握更多描寫人物的方法。這種方式不僅能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生動活潑,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再如,教學《秋天的雨》一文時,為了讓學生學會觀察和描寫美麗的四季風景,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戶外去觀察,了解不同風景的魅力,感受細節(jié)美,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寫作素材。以上這些教學方式,不僅能滿足個性化寫作教學的要求,還能讓小學作文教學過程更加新穎有趣,減輕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還可以嘗試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與經典名著相結合,以舉例的形式指導寫作,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有的課文的作者也有很多其他非常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重視拓展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多閱讀名著,瀏覽優(yōu)秀文章,不斷豐富文學底蘊。例如,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就可以詳細介紹魯迅的事跡和作品,并挑選合適的作品進行拓展教學。如,在進行敘事類文章的相關教學時,可以引入經典作品《阿甘正傳》。因為這篇文章就利用了倒敘的寫作手法,引人探究。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例舉這樣的文章,作為突破點,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從而讓學生掌握倒敘的寫作手法,解決學生作文平鋪直敘、沒有吸引力的問題。又如,教學《草船借箭》時,可進行拓展延伸,引入名著《三國演義》,讓學生充分領略書中的每個鮮活生動的人物,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畫面,使學生的人物描寫和敘事能力得到提升??梢姡M行拓展教學,引入名著,借助名著的寫作技巧對學生進行指導,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
設計個性化的文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教師在指導時,要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設計個性化的文題,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可以嘗試不斷擴大命題的設計范圍,讓學生結合命題從多種角度、利用多種手法寫作,以使其逐漸形成個性化的寫作習慣,具備個性化寫作的能力。例如,在指導學生寫想象類的作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個性化選擇,有的學生會將自己想象成小動物,有的會將自己想象成某個人物。如此,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就能夠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寫作對象的角度思考,并根據不同文題寫作,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
另外,在組織個性作文命題的同時,同樣也要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訓練。教師需要明白,班級內不同的同學受到不同成長環(huán)境、教育方式以及自身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自身的寫作能力也各不相同。教師不能應用統(tǒng)一的方法去對大家進行教學指導,而是要結合不同學生自身習作中存在的問題找到相應的授課指導方式,實現(xiàn)作文教學指導中的“對癥下藥”,以保證全體學生的興趣都能夠得到滿足,能夠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個性。例如,以“討論熱門話題”為主題,組織同學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熱門的事件和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以此拓展其寫作思維,鍛煉其寫作能力?;蛘?,教師也可以引用一些實際生活中大家常見的事物對其進行引導,比如,有的同學家中會養(yǎng)一些小貓小狗等寵物,教師可以“文明飼養(yǎng)寵物”為主題,讓大家針對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分析,說一說在養(yǎng)寵物的過程中,什么樣的行為是“不文明”的。這些“不文明”的養(yǎng)寵物的做法會對其他人造成哪些影響等。通過結合實際生活設計話題組織大家討論,有效打破了教材的局限性,還能促進各位同學進行個性化的寫作,提高其寫作能力。
課堂評價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評價在寫作教學中也對學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善于在寫作教學中利用評價幫助其不斷改正其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同時,還可以完善個性化教學中評價體系的方式幫助大家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一篇文章的寫作方式、內容以及文筆等不同方面,其實都能夠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教師在批改時,就可以從這個角度多加留意,以避免利用不合適的方式給學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損傷,要尊重學生的尊嚴,重視對其給予鼓勵。例如,當教師批改到一篇語言婉轉、邏輯清晰的文章時,就要意識到,這應該屬于一個性格相對敏感內向的學生,那么面對其文章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就可以選擇利用相對輕松、幽默的語言進行提點,從而達到在不損傷其寫作熱情的同時,給予相應指導,通過針對性的合理的評價,保證學生能夠不斷進步。
綜上所述,從個性化的角度開展小學作文教學,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寫作能力,并幫助學生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