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君
(龍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科 山東 龍口 265701)
隨著各類傳染性疾病層出不窮,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為了降低或者控制這些疾病對人類的傷害,既要做好計劃免疫工作,也要做好預防接種工作,統(tǒng)籌兼顧,才能取得成效。如果沒有做好計劃免疫工作,也就無法開展預防接種工作;反之,如果沒有開展預防接種工作,也就無法落實計劃免疫工作。為了促使人們更好地預防疾病或者接種疫苗,相關部門應根據(jù)疾病的發(fā)展情況,結合居民的身體狀況,研究切實可行的計劃免疫方案,要求各相關負責人貫徹落實相關工作,促使居民順利接種疫苗,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進而落實計劃免疫相關工作。我國作為乙肝大國,更應將乙肝預防接種工作納入計劃免疫管理中,一方面減少國內(nèi)人口減少乙肝病毒的概率,另一方面使得乙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使得國內(nèi)人口身體更加健康。根據(jù)國內(nèi)的情況來看,控制乙肝疾病任重道遠,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及大力支持,才能穩(wěn)步推進各項工作以及有效控制病情,爭取早日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進而促使計劃免疫工作發(fā)揮成效。在計劃免疫管理中,將乙肝疫苗應用其中,可以促使乙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進而發(fā)揮計劃免疫管理工作的作用。乙肝病毒屬于DNA 病毒,尤其引發(fā)的乙型肝炎,屬于傳染性極強的疾病,傳播的途徑既可能來源于血液、注射,也可能來源于紋身和母嬰傳播,還可能來源于性傳播等。如果感染乙肝病毒,患者將面臨長期治療以及飲食禁忌,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也影響患者的生活,使得患者以及家屬身心俱疲,因此,應控制乙肝病毒傳播。從1992 年開始,在計劃免疫管理中,我國將乙肝疫苗納入其中,已經(jīng)接近30 年,為了評估和考核在計劃免疫管理中應用乙肝疫苗的效果,借助隨機抽樣的方法,為1992 年以后出生的人采取血清。具體報道如下。
研究時間為2020 年3 月—2022 年3 月,選取1992 年以后出生的本市人群為調(diào)查對象。隨機抽取2 000 人,其中,1 ~19 歲的人群1 500 人,20 歲以上的人群500 人;男性人數(shù)為1 000 人,余下1 000 人為女性人數(shù),城鎮(zhèn)人數(shù)為1 000 人,余下1 000 人為農(nóng)村人數(shù)。采集所有人群的乙型肝炎血清標本,對其實施具體檢測。
借助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測定方法,也就是酶聯(lián)免疫吸附劑測定方法。ELISA 既可以借助可溶性抗原,也可以使用抗體,使其吸附在固相載體上,不僅要實施免疫反應的定性,也要進行定量測定方法。ELISA 的優(yōu)點既表現(xiàn)為敏感性高,也表現(xiàn)為特異性強,還表現(xiàn)為重復性好。因為ELISA 的試劑相對穩(wěn)定,也易于保存,還容易操作,測試結果相對客觀,在免疫學檢驗的各個領域中,廣泛應用ELISA 方法。因此,借助ELISA 方法,測試人群血清,既要檢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也要檢測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抗-HBs),還要測定乙肝病毒核心抗體(抗-HBc)。
首先,乙肝表面抗原、抗體陽性指標:相對于10 倍的對照表本平均值,標本A 值較高,顯示為陽性;其次,乙肝病毒核心抗體陽性指標:相對于0.2 倍的對照表本平均A值,標本A值較小,顯示為陽性;最后,HBV感染率:不管是乙肝表面抗原、抗體,還是乙肝病毒核心抗體,如果一項為陽性,樣本顯示HBV 陽性。
檢測結果表明,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居住地區(qū)人群的HBV 陽性率均無顯著差異(>0.05),見表1。接種與未接種乙肝疫苗人群的HBV 陽性率差異顯著(<0.05),未接種人群的陽性率是接種人群的10 倍,見表2。
表1 測試不同HBV 人群的血清測試結果比較[n(%)]
表2 HBV 陽性乙肝疫苗接種與未接種人群的血清結果比較[n(%)]
由于我國是乙肝大國,接近一億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并且當前尚未有較好的治療方法,還有待加強臨床研究,當務之急是在計劃免疫管理中應用乙肝疫苗,使其發(fā)揮預防乙肝疾病的重要作用,進而促使乙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對于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而言,如果將乙肝病毒進行有效抑制,不僅可以促使國民體質(zhì)有所提升,也可以促使乙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并為計劃免疫作出積極貢獻。眾多周知,乙肝病毒可能通過血液、性傳播以及母嬰傳播等方式進行傳播。血液傳播通常是抽血或者接觸患者的傷口,體內(nèi)缺乏乙肝病毒抗體,導致遭受感染;性傳播主要通過性生活進行傳播,如果夫妻中一方感染乙肝病毒,那么,可能導致伴侶感染乙肝病毒;母嬰傳播就是母親感染乙肝病毒,然后嬰兒沒有在出生之后進行阻隔,導致感染乙肝病毒。可見,由于乙肝病毒傳播速度較快,也容易影響人體健康,應提供切實可行的預防接種措施,將其應用在計劃免疫管理中,使其發(fā)揮重要的抑制作用,阻隔人體感染乙肝病毒,確保人們身體健康,進而達成有效預防乙肝疾病的作用。
計劃免疫工作的特點:(1)計劃免疫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可操作性:既要根據(jù)免疫規(guī)則,也要結合免疫策略,對免疫程序進行確認,為適齡兒童提供預防接種措施,既要采取傳染病監(jiān)測措施,也要應用傳染病暴發(fā)、流行控制措施,進而控制、消滅傳染病。其既是國家指令性工作,也是社會性、公眾性工作,并且屬于技術性工作。(2)計劃免疫工作的性質(zhì)既有福利性,也有公益性,還有經(jīng)營性;其規(guī)劃既有指令性,也有法規(guī)性;其影響既有國際性,也有榮譽性;其對象既有公眾性,也有社會性:既要社會宣傳動員,也要民眾參與,需要民眾給予支持和配合。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對健康需求有所提升,也對免疫提出更高要求。計劃免疫既是內(nèi)容廣泛的工作,也是涉及面廣的工作,衛(wèi)生部門無法獨立完成。(3)計劃免疫工作的組織既有嚴密性,也有系統(tǒng)性;其管理既有科學性,也有技術性;其任務既有長期性,也有艱巨性:現(xiàn)階段,傳染病疫情仍處在不穩(wěn)定狀態(tài),結合當前的計劃免疫工作情況,對計劃免疫采取有效措施。此外,隨著醫(yī)學技術持續(xù)發(fā)展,某些傳染疾病也會被發(fā)現(xiàn),需要研制相應的疫苗,采取免疫預防手段,消滅和控制傳染病。(4)計劃免疫工作的時間既有經(jīng)常性,也有連續(xù)性:計劃免疫的對象主要是嬰幼兒,隨著新生兒出生,也有易感兒出現(xiàn),所以,計劃免疫工作既有連續(xù)性,也有持久性。這樣兒童才有高水平的接種率,才能確保人群免疫水平更高。在控制傳染病之前,應高度重視疫苗接種工作。(5)計劃免疫工作的技術既有連貫性,也有特殊性:計劃免疫工作存在多環(huán)節(jié),既有疫苗的計劃訂購。儲運分發(fā)。組織接種,也有效果考核和反應處理等,環(huán)環(huán)相扣,既相互影響,也相互制約,如果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將影響全部工作。計劃免疫工作在技術上最有特殊性,需要一定的條件給予支持,比如疫苗都有不耐熱的特點,需要放在冷鏈中進行儲運,既需要專用設備,也需要技術條件,尤其是在基層工作中,既要做到快運送,也要做到快分發(fā),還要做到快接種。
計劃免疫的基本要素:首先,目的性強:以控制、消滅傳染病為目的。為了達到控制、消滅傳染病的目的,既要效果顯著的疫苗,也要高水平的接種率,還要高水平的免疫成功率,才能促使人群免疫水平有所提升。這既需要有效的組織實施系統(tǒng),也需要嚴密的技術措施。其次,科學的免疫規(guī)則、免疫策略。計劃免疫顧名思義就是重在計劃,既要根據(jù)疫情監(jiān)測情況,也要結合人群免疫狀況,制定免疫規(guī)劃、策略。從實踐中,開展科研、調(diào)查,既要合理掌握疾病流行狀況,也要真實了解人群免疫水平,使得免疫規(guī)劃、策略最具科學性、有效性以及經(jīng)濟性。為了實施預防接種,需要確認理想的免疫程序。最后,建立有效的監(jiān)測、評價和傳染病報告系統(tǒng)。為了做好計劃免疫工作,建立健全疫情報告系統(tǒng);既要做好傳染病暴發(fā)調(diào)查,也要做好其流行控制;評價工作效果:既要考核接種率、監(jiān)測免疫,也要監(jiān)測冷鏈、評價經(jīng)濟效益等。
在計劃免疫管理中,乙肝疫苗被列入計劃免疫之后,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成效。結果顯示,相對于20 歲以下人群而言,HBV 血清陽性率20 歲以上人群較高,但相差不大,反映在計劃免疫管理中,應用乙肝疫苗,HBV 陽性率不具可比性(>0.05);相對于女性人群而言,HBV 血清陽性率男性人群較高,但相差不大,反映在計劃免疫管理中,應用乙肝疫苗,HBV 陽性率不具可比性(>0.05);相對于城鎮(zhèn)人群而言,HBV 血清陽性率農(nóng)村人群較高,但相差不大,反映在計劃免疫管理中,應用乙肝疫苗,HBV 陽性率不具可比性(>0.05)??梢姡煌挲g、性別、戶口性質(zhì)的人群,接種乙肝疫苗,其陽性率相差不大,不具可比性(>0.05)。相對于未接種乙肝疫苗人群而言,接種乙肝疫苗人群的HBV 陽性率較低,可見,接種乙肝疫苗,有助于減少HBV 血清陽性率。因此,HBV血清陽性率與接種與否存在緊密聯(lián)系,對人群實施計劃免疫,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進行傳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促使乙肝疫苗發(fā)揮作用,使得人體免疫力有所提升,可以對抗乙肝病毒,有效抑制乙肝疫苗破壞身體,進而促使計劃免疫取得進展。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存在三個衡量指標:既要檢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也要檢測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抗-HBs),還要測定乙肝病毒核心抗體(抗-HBc)。在我國,乙肝疾病屬于常見疾病,嚴重影響國內(nèi)人民的身體健康,為了預防慢性乙肝病毒傳染,也為了控制乙肝疾病,必須接種乙肝疫苗。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徑中,最不能忽視母嬰傳播途徑,嬰兒感染乙肝病毒之后,既可能出現(xiàn)慢性肝炎,也容易發(fā)生肝硬化,甚至可能引起原發(fā)性肝細胞癌,并對嬰兒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相對于新生兒而言,因為其接種乙肝疫苗,如果嬰兒母親感染乙肝病毒,嬰兒出生24 h之內(nèi),必須接種乙肝疫苗,才能有效阻斷母嬰傳播途徑。所以,在醫(yī)院的產(chǎn)房中,為產(chǎn)婦提供乙肝接種卡,宣傳嬰兒接種乙肝疫苗的重要性,使其愿意自覺接種乙肝疫苗,促使嬰兒及時接種乙肝疫苗,進而提升嬰兒的接種率。在乙肝的治療工作中,可以采用抗病毒治療的方法。此外,需要注意適當?shù)男菹?,也要運用合理的飲食,并且結合病情的嚴重程度,給予藥物輔助治療。同時,盡量不要飲酒,也不要服用影響治療乙肝的相關藥物。預防乙肝疾病,依然是政府的重點工作。在后續(xù)的工作中,應對醫(yī)護人員強化培訓,既要培訓農(nóng)村醫(yī)生,也要培訓農(nóng)村接生人員,強化他們認知接種乙肝疫苗的重要性,使其工作的責任心、使命感得到強化,讓他們真誠為人民服務,認真對待計劃免疫工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家長的工作,尤其是育齡婦女的工作,既要讓他們意識到患有乙肝疾病的嚴重性,也要讓他們認識到接種乙肝疫苗的重要性,使其愿意接種乙肝疫苗。另外,既要對感染源進行控制,也要對傳播途徑進行切斷,還要對易感人群進行保護,有效抑制傳播與擴散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