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曉莉,鄧肖,白雪
患者男性,28歲,主因“頭暈伴視物重影1周余”于2022年3月8日收入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神經內科?;颊呷朐?周前(2022-03-01)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頭暈,伴視物重影、飲水偶有嗆咳、四肢麻木,行走困難,需攙扶下緩慢行走,偶有惡心、欲吐,皮膚瘙癢?;颊咴和馔晟祁^顱MRI:延髓梗死灶可能,部分呈亞急性期表現(xiàn),左頂葉少許缺血灶可能。自訴上述癥狀逐漸加重,遂來院就診。以“急性腦梗死?”收入院。
既往史:自訴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惡心、嘔吐,胃鏡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炎,予以對癥治療后癥狀改善不明顯,且上述癥狀呈加重及緩解過程。有吸煙史數年,每日數支。有飲酒史數年,每次飲酒量不多。患者未婚,無家族遺傳病史、冶游史、手術史。
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3 ℃,脈搏6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06/66 mmHg(1 mmHg= 0.133 kPa),身高168 cm,體重45.0 kg。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心律齊,心率65次/分,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雜音。腹軟,全腹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腸鳴音4~5次/分。神經系統(tǒng)查體:意識清楚,精神差,言語流利,構音清晰,對答切題,查體合作,定向力、記憶力、計算力正常。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3 mm,對光反射靈敏,雙眼復視,單眼視力正常。咽反射消失,閉目難立征陽性。四肢肌力5級,肌張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陰性,腦膜刺激征陰性。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6.2×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率77.0%,淋巴細胞百分率14.4%,hs-CRP 20.46 mg/L。凝血功能:纖維蛋白原5.11 g/L,D-二聚體0.81 μg/mL[纖維蛋白原當量(fibrinogen equivalent units,F(xiàn)EU)]。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脂、甲狀腺功能、感染性標志物、腦脊液常規(guī)、生化、抗酸染色、墨汁染色、培養(yǎng)均未見異常。
影像學檢查:
心電圖(2022-03-08):竇性心律,正常心電圖。
肺部CT(2022-03-08):雙肺多發(fā)斑片、結節(jié)影,考慮多發(fā)炎性病變,雙肺上葉肺大皰。
頸部血管彩超、心臟彩超、上腹部彩超(2022-03-08):未見明顯異常。
頭顱MRI(2022-03-08):腦橋第四腦室底內側縱束、延髓異常信號灶伴部分彌散受限,考慮急性/亞急性腦梗死可能,腦白質疾病待排。雙側腦白質少許脫髓鞘樣改變(圖1)。
雙側視覺誘發(fā)電位(2022-03-09):未見異常。
腦血管造影(2022-03-16):右側小腦后下動脈未見顯影。
初步考慮診斷:急性腦梗死(TOAST分型:小動脈閉塞型;定位:腦干)。
治療經過: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調脂、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丁苯肽注射液營養(yǎng)神經以及改善腦代謝等治療,患者癥狀逐漸緩解。2022年3月20日患者再次出現(xiàn)吞咽梗阻感,飲水后即吐,進食不能;自覺心前區(qū)梗阻感;頭暈而不能行走;夜間頭痛明顯,不能忍受,顏面部瘙癢明顯。查體:顏面部可見部分抓痕,咽反射消失,閉目難立征陽性。完善無痛胃鏡檢查(2022-03-21)提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復查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2022-03-22)提示:常規(guī)、生化、培養(yǎng)未見明顯異常。同時外送腦脊液監(jiān)測脫髓鞘相關指標。
復查頭顱MRI(2022-03-23):延髓異常信號灶伴片狀彌散受限,與2022年3月8日頭顱MRI對比,顯示病灶范圍擴大,雙側腦白質少許脫髓鞘樣改變;左側腦室旁少許白質高信號灶,提示缺血灶可能(圖2)。
圖2 入院復查時(2022-03-23)頭顱MRI影像
外送結果回示腦脊液寡克隆區(qū)帶電泳(2022-03-24):僅于腦脊液中見到寡克隆區(qū)帶(oligoclonal band,OCB),且條帶數≥2條。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檢測:水通道蛋白4抗體(aquaporin 4-IgG,AQP4-IgG)陽性1∶100。
綜合患者病史特點:亞急性起病,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顏面部瘙癢、惡心、嘔吐、飲水嗆咳、視物重影、肢體麻木、平衡障礙。查體:雙眼復視,咽反射消失,閉目難立征陽性。病情反復。頭顱MRI:腦橋第四腦室底內側縱束、延髓異常信號灶伴部分彌散受限,腦白質病變。外送腦脊液OCB陽性,血清AQP4-IgG陽性??紤]患者為視神經脊髓炎。
更改治療方案:予以甲潑尼龍琥珀酸鈉1 g/d靜脈滴注3 d,500 mg/d靜脈滴注3 d,250 mg/d靜脈滴注3 d,125 mg/d靜脈滴注3 d,后序貫醋酸潑尼松片45 mg/d,逐漸減量,患者病情好轉出院。1個月后電話隨訪,患者繼續(xù)服用醋酸潑尼松片25 mg/d,無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肢體麻木、肢體障礙等不適。
最終診斷:延髓最后區(qū)綜合征合并急性腦干綜合征起病的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
NMOSD是一種罕見的以免疫介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為靶點的自身免疫性炎癥和脫髓鞘疾病,主要累及視神經和脊髓,也稱Devic病[1]。本病以重度視神經炎及橫貫性脊髓炎為主要表現(xiàn),以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發(fā)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多發(fā)于中年人,但青少年和兒童也會受到影響[3];易復發(fā),臨床上>85%為復發(fā)型,少數為單時相型,無繼發(fā)進展過程;該病致殘率高,預后差。NMOSD有6組核心臨床癥候,包括視神經炎、急性脊髓炎、延髓最后區(qū)綜合征、急性腦干綜合征、急性間腦綜合征和大腦綜合征[3]。臨床癥狀最初表現(xiàn)為急性脊髓炎、視神經炎的比例較高,而延髓最后區(qū)綜合征、急性腦干綜合征、急性間腦綜合征、大腦綜合征的比例較低,同時出現(xiàn)視神經炎和急性脊髓炎的更為少見[4]。
NMOSD特有的生物免疫標志物為AQP4-IgG,其為NMOSD相對特異性自身免疫性抗體標志物,可用于NMOSD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為鑒別多發(fā)性硬化的依據之一[5]。AQP4-IgG在NMOSD的發(fā)病機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目前認為,AQP4-IgG與AQP4特異性結合,在補體參與下激活了補體依賴和抗體依賴的細胞毒途徑,導致星形膠質細胞損傷、壞死,炎癥介質釋放和炎癥反應浸潤,以及血腦屏障破壞,最終導致少突膠質細胞損傷和脫髓鞘[6-7]。NMOSD血清AQP4-IgG可為陽性,亦可為陰性,陰性者占20%~30%。研究顯示,AQP4-IgG陽性者較陰性者的病情更為嚴重,病程更長,預后更差,其強陽性提示疾病復發(fā)可能性較大[8]。
AQP4-IgG陽性NMOSD的診斷標準要求至少有1個與上述6組核心癥狀相關的臨床特征或MRI表現(xiàn)[3]。NMOSD的特征性MRI表現(xiàn)為T2FLAIR高信號,通常不對稱分布于室管周圍區(qū)域,位于側腦室、第三腦室和第四腦室管室內襯,特別是靠近中腦導水管。胼胝體室管膜表面、間腦區(qū)和腦干也被認為是NMOSD腦損傷的典型部位[9]??v向擴展的脊髓病變遍布3個以上的連續(xù)椎體節(jié)段是急性脊髓炎患者最有特色的MRI影像學表現(xiàn)之一。視神經炎患者急性期表現(xiàn)為受影響的視神經在眼眶MRI中顯示出彌漫性長病變、腫脹和對比度增強,慢性期表現(xiàn)為受影響的視神經在T2WI、FLAIR和短時間反轉恢復序列(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通常表現(xiàn)為長節(jié)段性萎縮[10]。延髓病變患者可出現(xiàn)頑固性的打嗝、惡心、嘔吐,常考慮病變影響了延髓的化學感受器觸發(fā)區(qū),嘔吐可能在急性加重或脊髓炎復發(fā)之前發(fā)生。髓質的后部稱為視網膜后區(qū)域,所以髓質病變患者可能出現(xiàn)視力障礙。腦干病變者的病變部位可能不對稱,因病變的部位不同,患者可出現(xiàn)偏癱、眩暈、吞咽困難、呼吸障礙和意識障礙等不同癥狀[11]。
糖皮質激素治療為NMOSD急性期的標準治療方法,首選大劑量甲潑尼龍沖擊治療。其可減輕炎癥反應,促進NMOSD病情緩解。對糖皮質激素治療療效不確切者,可選擇使用靜脈滴注免疫球蛋白、血漿置換、激素聯(lián)合其他免疫抑制劑治療。NMOSD緩解期的治療,主要通過抑制免疫反應達到降低復發(fā)率,延緩疾病累積的效果,需長期治療。一線藥物包括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等,二線藥物可選擇環(huán)磷酰胺、那他珠單抗等。
本病例特殊之處在于其以延髓最后區(qū)綜合征合并急性腦干綜合征起病,而非單純的視神經炎、脊髓炎為主要表現(xiàn)。郭起峰等[12]研究顯示以延髓最后區(qū)綜合征為首發(fā)癥狀起病的NMOSD易與消化系統(tǒng)疾病相混淆,造成誤診。患者發(fā)病初期以頑固性惡心、嘔吐為主要表現(xiàn),誤以為消化道疾病。再次發(fā)病時以頭暈、飲水嗆咳、視物重影、肢體麻木為主癥,初診為急性腦梗死,且經過腦梗死治療后患者癥狀基本緩解。但患者再次出現(xiàn)飲水后即吐、進食不能的情況。復查頭顱MRI提示延髓病灶擴大,同時其外送結果回示腦脊液寡克隆區(qū)帶電泳:僅于腦脊液中見到OCB,且條帶數≥2條。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檢測:AQP4-IgG陽性1∶100。經過患者波動性病程以及輔助檢查結果最后確診為NMOSD。若單純評估某一次發(fā)病時癥狀,容易誤診。且“青年卒中”患者應綜合考慮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病變可能,不能拘泥于單純性血管病變。
點評專家:吳云成 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E-mail:drwu2006@hotmail.com
工作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主要研究方向:腦血管病、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阿爾茨海默病和記憶障礙、不寧腿綜合征和睡眠障礙等神經系統(tǒng)疑難疾病的診治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上午(虹口院區(qū))
專家點評:
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種相對少見的以免疫介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為靶點的自身免疫性炎癥和脫髓鞘疾病,主要累及視神經和脊髓。NMOSD有6組核心臨床癥候,包括視神經炎、急性脊髓炎、延髓最后區(qū)綜合征、急性腦干綜合征、急性間腦綜合征和大腦綜合征。臨床上以延髓最后區(qū)綜合征、急性腦干綜合征為NMOSD主要表現(xiàn)的病例更為少見,且以此癥狀起病的患者往往容易被誤診或漏診。AQP4-IgG在其診斷和鑒別診斷中較為重要。急性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抗炎治療可以減輕炎癥反應,促進病情緩解。該例患者發(fā)病年齡較輕,以延髓最后區(qū)綜合征合并急性腦干綜合征起病,AQP4-IgG陽性,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推測可能診斷為NMOSD。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如果遇到“青年卒中”病例時,應當警惕常見動脈粥樣硬化、心源性以外的其他因素,注意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