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暢 趙建峰 馬 濤 韓雄毅 張志濤
(中建七局國際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房屋建筑數(shù)量明顯增多,建筑施工質量不僅影響建筑使用性能,還關乎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其中,土方工程包括土(石)方的開挖、填筑、運輸及排水降水,例如場地平整、基礎開挖、基坑回填等;混凝土工程是根據(jù)設計要求,利用鋼筋與混凝土兩種材料澆筑形成的構件和結構。土方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均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點,不少施工質量缺陷的形成,均是這兩者引起的[1]。以下結合實踐,探討了房屋建筑土方和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某房屋建筑項目,是一個多功能的商業(yè)辦公樓。該項目占地面積約1600m2,建筑總面積4950m2,包括地下1層、地上4層;層高3.4m,屋脊高度16.5m;耐火等級為二級,防火區(qū)采用乙級、丙級防火門,共設計4部電梯。建筑主體結構采用框-剪結構,屋面保溫材料使用50mm厚的巖棉保溫板,防水材料使用1.5mm厚的水泥基防水涂料;外墻裝修采用鋁塑板幕墻,內墻裝修采用乳膠漆和陶瓷面磚。
本工程施工重難點包括:①土方和混凝土工程量大。地下室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土方開挖、轉運和回填作業(yè),如何提高開挖效率、調配機械設備,成為一個施工難點;②施工影響范圍廣。該工程項目位于市中心,場地周圍交通便捷,是商業(yè)和住宅集中區(qū)?,F(xiàn)場施工過程中,噪音、揚塵、污染等情況控制不到位,會對周邊居民的生活、工作帶來不利影響,是一個管理重難點;③工期緊張、施工技術要求高。該工程項目預計工期為18個月,第三方機構的質量評分要不低于95分,對施工技術提出高要求。如何兼顧進度和質量,也是一個施工管理難點。
該項目地下室土方工程施工工藝流程為:準備工作→土方開挖→基坑防護→回填施工→填土壓實,具體施工方法介紹如下。
土方開挖前,準備工作包括:①四通一平,根據(jù)施工平面圖對現(xiàn)場進行合理規(guī)劃,為后續(xù)施工作業(yè)奠定基礎;②測量放樣,標記各類施工控制線,建立完整的控制網(wǎng)絡;③了解地質勘查結果,本項目地基持力層為粉土~砂質粉土,標高為-2.8m~-2.2m,厚度平均為60cm。持力層下方是黏土質砂巖、砂巖和砂,質地較堅硬?;A墊層底部標高為-1.5m,結合地質特點將開挖深度控制為1m;④開挖作業(yè)中,使用2臺挖土機、6輛運輸車;以機械開挖為主,人工配合為輔;⑤基坑四周均放坡,坡度為1∶0.2,采用土釘墻錨噴支護。
土方開挖施工,遵循分層開挖、及時支護、禁止超挖的原則。施工技術要點包括:①先利用挖土機進行開挖,對2臺挖土機進行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②當開挖面距離設計標高25cm時,轉為人工開挖作業(yè),提高施工精細化程度,避免出現(xiàn)超挖、欠挖等情況[2];③開挖過程中,動態(tài)監(jiān)測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將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④為防止地下水浸泡基底,在基坑邊設置臨時排水溝,寬度為50cm;在轉角處設置臨時集水坑,配置1臺抽水泵,將基坑內的積水及時排出。
基坑開挖完成后,及時完善防護措施,技術要點包括:①探明地下管網(wǎng),避免發(fā)生管網(wǎng)挖斷的意外事件;②距離基坑邊緣60cm處設置護身欄桿,立桿相鄰間距為4m,高出地面1.8m,埋深0.8m。在基坑邊緣50cm處,砌筑30cm高的磚墻,磚柱間距控制為6m;③在基坑上口邊1m范圍內,不能堆放材料、棄土,不能停放機械設備;施工人員不能翻越護身欄桿,并設置安全警示牌,夜間使用紅色標志燈;④現(xiàn)場施工時,基坑外施工人員不能向基坑內亂扔雜物,傳遞工具時注意保護基坑內人員的安全;⑤基坑內的施工人員休息時,要遠離基坑邊緣、放坡處,防止發(fā)生意外;⑥機械設備運行時,嚴格服從現(xiàn)場指揮,實行一人一機負責制。土釘墻錨噴支護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土釘墻錨噴支護的示意圖和現(xiàn)場圖
回填施工使用2臺推土機,施工技術要點包括:①回填前,將基坑底部的垃圾、雜物清理干凈,清理至基礎底面標高;②合理選擇回填材料,常見如碎石、砂土、黏性土等,檢驗密度、含水率等指標,確保符合規(guī)定要求;③分層回填,根據(jù)土質、密實度要求,確定每一層土體的鋪設厚度,一般人工打夯厚度≤200mm,使用打夯機厚度為200mm~250mm;④在深、淺基坑相連的部位,按照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回填。當深基坑回填高度與淺基坑一致時,再與淺基坑一起進行填夯。分段填夯時,在兩者的交接處形成階梯狀,上下層錯縫≥1m[3];⑤填土全部回填完成后,對表面拉線找平,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鏟平,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補土夯實。
回填施工完成后,填土壓實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使用機械滾輪碾壓,適用于大面積的土方工程中;二是使用夯錘壓實,適用于濕陷性黃土、黏性土工程中;三是機械振動壓實,在振動力作用下,可改善涂料的分布狀態(tài)、減小空隙率,提高土層的密實度。本項目采用機械振動壓實法,使用JKZ-6000型壓路機,主要技術參數(shù)如下:振幅0.5mm,振動頻率55Hz,激振力65kN,振動方式為液壓振動,爬坡能力為35°,運行速度為2km/h~8km/h。
質量措施方面,主要內容有:①遵循“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部門和人員的責任,施工班組必須服從施工單位的管理,自覺接受監(jiān)督檢查;②落實技術和安全交底,編制完善可行的專項施工方案,對人、機、料進行優(yōu)化配置,兼顧效率和質量;③基坑開挖完成后,按照表1進行檢驗。
表1 基坑工程的質量控制標準和檢驗方法
環(huán)保措施方面,主要內容有:①車輛運輸土體時,在現(xiàn)場出入口清掃車輪,對土方進行遮蓋,防止沿途遺灑;②在施工現(xiàn)場,使用灑水系統(tǒng)抑制揚塵,改善現(xiàn)場空氣質量;③機械設備運行期間,使用消音裝置或設棚封閉,不能進行封閉的設備,嚴格控制作業(yè)時間為早8點至晚22點;④保持正常的施工秩序,減少對周圍辦公、居民生活的干擾,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4]。
該項目基礎底板、樓板等部位,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最常見的質量問題是出現(xiàn)結構裂縫。其中,溫差裂縫和干縮裂縫不僅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而且危及結構物的安全,造成強度降低、鋼筋腐蝕、結構滲漏、耐久性降低,甚至結構破壞。本項目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間,采取針對性施工技術方法預防裂縫出現(xiàn),具體介紹如下。
以底板C30膨脹抗裂混凝土為例,施工配合比見表2。在此基礎上,為降低混凝土的出廠溫度,采取的技術措施有:①對石子、砂子進行灑水,安排人員負責灑水降溫工作,定時測量石子、砂子的溫度;②攪拌過程中,增加灑水裝置,每次裝混凝土前對混凝土攪拌車的攪拌罐進行淋水降溫;③混凝土攪拌站,不定期清潔攪拌機,對攪拌機進行淋水降溫;④根據(jù)天氣因素,安排在晚間進行混凝土澆筑,避開日間高溫時段。
表2 底板C30膨脹抗裂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本項目中,大體積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法,施工技術要點包括:①混凝土的澆筑大方向是自內向外,先澆筑電梯井、集水坑底部至底板下方;②根據(jù)后澆帶劃分為7個施工區(qū)域,每個區(qū)域采用2臺混凝土泵同時順向進行澆筑。2臺相鄰混凝土泵在交匯位置處,為防止出現(xiàn)施工縫,施工中采取分時段交匯混凝土澆筑的方法;③厚度較大的部位,薄層澆筑、循序推進,采取斜面分層推進,一次從底到頂澆筑完成;④澆筑過程中,及時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防止受力鋼筋、定位筋、預埋件出現(xiàn)移位和變形。以承臺部位為例,混凝土分層澆筑如圖2所示。
圖2 承臺部位凝土的分層澆筑示意圖
混凝土入模板后,對傳統(tǒng)的振搗工藝進行優(yōu)化,技術要點包括:①分層振搗,每次澆筑高度控制在振動棒長度的1.25倍以內,配合使用鋼筋標尺,以保證振搗棒的插入深度;②對上層混凝土振搗時,插入下層混凝土50mm~100mm,并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振搗,促使上、下層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③均勻排列振搗棒的插點,本項目中采用交錯式移動方式,移動間距為500mm;④振搗棒與模板的距離≥30cm,注意避開鋼筋和預埋件。澆筑時設專人看護模板、鋼筋,一旦發(fā)現(xiàn)位移、變形等情況及時處理;⑤振搗時間按照每點20s~30s進行控制,以不再下沉、不出現(xiàn)氣泡、表面出現(xiàn)灰漿為準[5]。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養(yǎng)護作業(yè)技術要點包括:①在混凝土表面使用薄膜+麻袋覆蓋,保持濕潤狀態(tài)養(yǎng)護14d,根據(jù)測溫結果確定覆蓋物拆除時間;②養(yǎng)護時間≥14d,蓄水時間≥3d。根據(jù)測溫結果,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的差異小于15℃,撤去蓄水、改為覆蓋麻袋澆水,并密切監(jiān)測溫度變化,時刻保持兩者的溫差小于25℃;③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MPa前,不得上人,不能安裝模板、支架。
本項目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工,順利通過業(yè)主的質量驗收,第三方機構給出質量評分96分,實現(xiàn)了預期質量目標。
本項目施工期間,通過工藝優(yōu)化、資源調配提高了土方工程的施工效率,滿足大體積混凝土連續(xù)性、一次性澆注成型的要求。各項工序順利完成,工程成本控制在預期造價范圍內,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本項目采用抑制揚塵、控制噪音、預防污染等措施,最大程度上減少對周邊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再加上充分的宣傳工作,獲得居民的認可與配合,幫助企業(yè)樹立了正面的社會形象。
綜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土方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均是重要內容。本文從準備工作、土方開挖、基坑防護、回填施工、填土壓實等方面,介紹了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從控制出廠溫度、分層澆筑、優(yōu)化振搗工藝、養(yǎng)護工作等方面,介紹了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