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_景作人
馬勒是當今最引人注目的浪漫主義作曲家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對音樂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馬勒是一位兼具理想主義和幻想主義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彰顯了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人類的精神追求。
近年來,深圳交響樂團(以下簡稱“深交”)熱衷于演奏馬勒的作品。2022年7月16日,“深交”在深圳音樂廳舉行了2021/2022音樂季閉幕音樂會,在樂團音樂總監(jiān)、青年指揮家林大葉的指揮下演奏了馬勒《第七交響曲》(以下簡稱“馬七”)。整場演出近兩小時,規(guī)模宏大。當音樂會的最后一個音符結束時,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盡管因為疫情,音樂廳只能容納一半聽眾,但聽眾的熱烈情緒卻絲毫不亞于滿場時的效果。
林大葉指揮深圳交響樂團
熟悉馬勒作品的人都知道,《第七交響曲》是其交響樂作品中最難演奏的一部,很多指揮家都將其視為“畏途”。與其他幾部交響曲相比,《第七交響曲》變化更多、意境更深、內涵更獨特,且有著模糊、怪異和神秘的特點,思想上也更為超脫一些。
“馬七”創(chuàng)作于1904年至1906年間。它的問世有些奇特,因為馬勒前期的交響曲都是寫完一部再寫下一部的,唯有這一部是個例外。1904年,當那部悲劇性的“馬六”還未完成時,“馬七”的第二樂章《夜之歌》就已經(jīng)寫完了,緊跟著第三樂章、第四樂章也相繼完成。因此,“馬七”中的很多音樂都是先于或同于“馬六”完成的,它們甚至可以被看作是“馬六”的延續(xù)與調劑,或者是在“馬六”那種巨大的悲痛之下所帶來的回歸性撫慰。
林大葉指揮深圳交響樂團
指揮林大葉
“深交”對此次“馬七”演出的準備可謂精心細致,在7月16日正式演出前,特意于7月15日下午舉行了一場一小時的樂團現(xiàn)場示范導賞音樂會。我有幸作為特邀導賞嘉賓,為現(xiàn)場觀眾講解了“馬七”的來歷、特點、風格及內涵。這場導賞音樂會既使觀眾大概了解了作曲家和作品,又使樂團與觀眾之間有了更加親密的接觸。
“馬七”在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中并不算悲劇性的。它雖不拘一格,卻同樣豐富和宏偉,也不缺乏深刻的思想內涵。
“馬七”的第一樂章充滿哲理性,氣勢恢宏,次中音號所奏出的引子主題極具個人風格。它像一個巨大的問號,為整部作品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接下來弦樂與木管奏出的第一主題,以及次中音號與大提琴奏出的第二主題,都渲染了堅定且意氣風發(fā)的情緒,其中進行曲節(jié)奏的體現(xiàn)更是馬勒慣用的交響性表現(xiàn)手法。這一樂章?lián)碛芯薮蟮膽騽埩?,用馬勒自己的話說,這是“大自然的咆哮”。而它所反映出的威嚴、恐懼和粗暴,都帶著思想方面的疑問,即人類在大自然的咆哮下應該如何面對并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
當晚林大葉指揮該樂章時,發(fā)揮出了樂團全面、厚重、張力大、韌性足的特點,將整個第一樂章演奏得激情澎湃、張弛有度,其中主題的呈示、樂段的發(fā)展、復調的進行、交響的疊置等,都表現(xiàn)得鮮活自然、井然有序?!吧罱弧毕覙返慕z滑柔順、木管的晶瑩透亮、銅管的壯麗威嚴,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整個樂章的內在含義,亦通過樂團富有邏輯的變化表現(xiàn)殆盡。特別是展開部的動機式復調處理及再現(xiàn)部的主題呈現(xiàn),真正達到了感性表現(xiàn)、理性升華的更高層次。
“馬七”的中心內涵來自三個內樂章,它們是作曲家在這部交響曲中所獨創(chuàng)的精華。其中第二、第四樂章很浪漫,表達的感情十分細膩,雖然都是以“夜”取名,但音樂表達別有一番意境。尤其第二樂章表現(xiàn)了夜的恐怖、黑暗,它是哲學性的,與恬靜、光明相對立。這個樂章寫得很巧妙,開始時兩支圓號的問答式樂句恰似白晝與黑夜,它們互問互答,像是對接的交談,而弦樂所奏出的則是帶有進行曲風格的主題。這個主題很有情調,它代表著一種活躍的思想和“心動”的感覺。林大葉的指揮沉著穩(wěn)重,音樂色彩的變化非常細膩,經(jīng)他調理后的木管和弦樂音色清晰,明暗分明,既有夜色的昏暗,又有白晝的鮮亮,同時還飽含著隱喻的傷感和期盼的希望。
“馬七”的第三樂章是一首別致的諧謔曲,三拍子,有圓舞曲的風格。這首諧謔曲表現(xiàn)的是一種飄忽的、流水般的感覺……有些評論家說道:“這首諧謔曲是表現(xiàn)妖魔鬼怪的,甚至有令人毛骨悚然之感?!比欢覅s認為,馬勒在此并非僅是描寫黑暗恐怖的地獄世界,它只是帶有一種戲謔、玩弄的色彩。
在林大葉的指揮下,“深交”將這個樂章詮釋得“神”態(tài)盡出,弦樂與木管嫻熟的三連音音型似刮風一般呼嘯而過,其余聲部的不停點綴亦為整個樂章增添了神秘的氣氛和俏皮的感覺。我深深佩服“深交”的木管與弦樂,他們發(fā)出的聲音是晶瑩、純粹的,要想演奏出這樣的聲音,沒有一定的個人功力和集體合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馬七”的第四樂章是最有抒情意境的,它是真正的“夜曲”。音樂響起后,人們會立即聯(lián)想到肖邦、托賽里、德里戈等作曲家的同類作品。在這個樂章中,馬勒展現(xiàn)了他頗為“小資”的情調,他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獨奏片段,加之弦樂四重奏、木管重奏等形式的填充,將“夜曲”的幽靜、甜美、柔和盡情地表現(xiàn)了出來。除常規(guī)樂器外,馬勒在此處還增加了古典吉他和曼陀鈴(演奏小夜曲的標準樂器),它們與豎琴的撥奏相結合,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了盛夏熱戀情人美好歡樂的情愫。
“深交”當晚演奏的第四樂章,真正體現(xiàn)出了柔美(dolce)的意境。幾件獨奏、重奏樂器和大樂隊的配合渾然一體,共同營造出了一種安逸、和諧、愉悅的氣氛。
“馬七”第五樂章是描寫光明的,是對第一樂章的回應。音樂所表達的積極性與自信氣概,聽起來非常令人振奮。樂章中與第一樂章相似的主題由小號堅定剛毅地奏出,恰似勝利號角的召喚,而樂章中后部幾個大的賦格段落則彰顯出馬勒錯綜復雜的思想,以及通過復雜思考后得出的光明真理,即大自然的偉大與美好以及萬紫千紅的精神世界。
林大葉指揮“深交”演奏的第五樂章,如同戰(zhàn)斗的號角。此時此刻,“深交”一百余位音樂家就像一個即將奔赴廣闊宇宙的戰(zhàn)斗團體,他們斗志昂揚,堅定不移,以偉大的音樂敲開了通往未來的大門,而迎接他們的,則是大自然與人性的勝利呼喚。
林大葉向觀眾講解馬勒《第七交響曲》
“深交”是一個有歷史、有傳奇、有業(yè)績的樂團。這次的音樂會,“深交”無論在形式、規(guī)模還是聲音、技藝方面,都給我?guī)砹梭@喜?!吧罱弧钡南覙逢嚾蔟嫶螅ㄆ呤俗笥遥?,聲音既清亮又溫厚,還帶有包容性的內涵;木管技術精湛、音色華麗,其聲音穿梭于樂隊之中,既承上啟下,又獨具光彩;銅管雄勁、威嚴、亮澤,既有厚重的低音支撐(長號、大號),又有洪亮的溫存效果(圓號)和尖利的穿透感(小號);其余如豎琴、打擊樂等,同樣表現(xiàn)出了不凡的一流水準。這支樂團不僅規(guī)模標準、陣容龐大、技藝超群,更重要的是,它還有著成熟的內在和深邃的融合。
作為中國指揮界的佼佼者,指揮家林大葉具有穩(wěn)健素質、深刻理解力和高超技術。當晚林大葉對“馬七”的演釋,是我近年來聽到的最佳“馬七”,作品各個樂章中的特色與“奇妙”之處,都被他富有音樂感召力的拍子和手勢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很多地方的處理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巧妙效果。
“深交”這場以“馬七”為內容的演出,充分展示了馬勒豐富的思想。他們以極大的音樂能量,帶動了人們思想的正能量,帶動了社會發(fā)展的正能量。讓我們共同期待深交音樂之路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