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_張可駒
● 本期封面主題是關(guān)于近十年來勢頭強勁的新銳青年指揮家馬克拉(Klaus Makela)的訪談。一位指揮家在非一流樂隊耕耘一段時間后獲得佳績,被頂尖樂團看中的故事,我們也聽過不少,然而像馬克拉這樣,不到三十歲就被音樂廳管弦樂團選中的例子,還是非常驚人。之前他在奧斯陸愛樂樂團錄的西貝柳斯交響曲,是近年來Decca公司的大制作。訪談中,他提到了揚松斯留給奧斯陸愛樂樂團的精神遺產(chǎn),也談及指揮家在錄音室與現(xiàn)場演出之間處理的差別:需要考慮聲音是投向臺下的聽眾,還是被麥克風(fēng)捕捉,兩者有巨大的區(qū)別。指揮家目前正在進行肖斯塔科維奇交響曲的錄音計劃。
● 歷史名家回顧欄目選擇了古爾德。有時我們不免好奇,像古爾德這樣的音樂家?guī)缀醭蔀榱斯诺湟魳肥澜缋锏囊粋€文化符號,還需要多次做回顧嗎?情況還真是如此,越了不起的人物會留給人們越豐富的精神遺產(chǎn),以待后人解讀。單純地將古爾德與巴赫聯(lián)系在一起,或為他帶有惡搞性質(zhì)的莫扎特演釋感到驚疑,還是太過片面了。文章雖然不長,卻囊括了鋼琴家的重要歷史錄音。
● 經(jīng)典錄音對談欄目選擇了庫貝利克指揮柏林愛樂樂團為DG灌錄的德沃夏克《第八交響曲》。德沃夏克是廣受歡迎的作曲家,可真正以演釋德沃夏克而聞名于世的指揮家實在不多。德沃夏克的《第八交響曲》雖不像《第九交響曲》那般出名,但也是德沃夏克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庫貝利克在捷克的故土之外,攜手王牌勁旅柏林愛樂樂團灌錄的德沃夏克是真正劃時代的演釋。
● 本期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是關(guān)于音樂家們在演出中眼神的溝通運用。通常你看到一位音樂家富有魅力的形象,往往離不開他富有魅力的眼神。在演奏實踐中,演奏家的視線也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指揮家不直接演奏樂器,卻需要時時同樂隊成員溝通,帶領(lǐng)他們的方向,也傳遞自己的詮釋,尤其是某些即時的處理,這時眼神的溝通就成為必然。即便是本身演奏樂器的音樂家們,在室內(nèi)樂中也常需要這種溝通。但有時眼神也不必交匯,正如布達佩斯四重奏著名的小提琴家亞歷山大·施耐德指導(dǎo)后輩演奏家時特別指出的:“只應(yīng)該看其他人的手指在干什么?!?/p>
● 在新片推薦欄目,萊昂斯卡婭新推出的莫扎特奏鳴曲全集占據(jù)了許多篇幅。這位大師原先雖精于演釋德奧作品,但在莫扎特的領(lǐng)域卻表現(xiàn)得相當謹慎。如今直接給出鋼琴奏鳴曲全集,不知未來她是否能再錄協(xié)奏曲全集?雜志給予這套新唱片演釋、錄音效果全五星的好評。法國鋼琴家巴維在Chandos發(fā)行了海頓鋼琴獨奏作品專輯,在業(yè)內(nèi)同樣獲得佳評。不過,前段時間的一部富有爭議的新作——波格萊里奇灌錄肖邦的新片,就得到了較為負面評價,僅被評為兩星。
《留聲機》Gramophone2022年4月號
《BBC音樂》BBC Music2022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