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無風的晴日,陽臺上盆花之間常依偎一只白漆的鳥籠。里面的客人是一只灰翼藍身的小鸚鵡,我為它取名藍寶寶。走近去看,才發(fā)現(xiàn)翅膀不是全灰,而是灰中間白,并帶一點點藍;頸背上是一圈圈的灰紋,兩翼的灰紋則弧形相掩,飾以白邊,狀如魚鱗。翼尖交疊的下面,伸出修長幾近半身的尾巴,毛色深孔雀藍,常在籠欄邊拂來拂去。身體的細毛藍得很輕淺,很飄逸。胸前有一片白羽,上覆渾圓的小藍點,點數(shù)經(jīng)常在變,少則兩點,長全時多至六點,排成弧形,像一條項鏈。
藍寶寶的可愛,不止外貌的嬌美。如果你有耐性,多跟它做一會兒伴,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語言天才。它參加我們的生活成為最受寵愛的“小家人”才半年,韓惟全由美游港,在我們家小住數(shù)日,首先發(fā)現(xiàn)它在牙牙學語,學我們的人語。起先我們不信,以為它時發(fā)時歇的咿唔唼喋,不過是禽類的嘵嘵自語,無意識的饒舌罷了。經(jīng)惟全一提醒,藍寶寶的斷續(xù)鳥語,在側(cè)耳細聽之下,居然有點人話的意思。只是有時囁嚅吞吐,似是而非,加以人腔鳥調(diào),句讀含混不清,那意境在人禽之間,恐怕連公冶長再世,也難以體會,更無論圣芳濟了。
幸運的時候,藍寶寶會吐出三兩個短句:“小鳥過來”“干什么”“知道了”“臭鳥不乖”,還有節(jié)奏起伏的“小鳥小鳥小小鳥”。小小曲嚎的發(fā)音設備,畢竟和人嘴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人語的唇音齒音等等,藍寶寶雖有娓妮巧舌,仍是模擬難工的。聽說要小鸚鵡認真學話,得先施以剪舌的手術(shù),剪了之后就不會那么“大舌頭”了。此舉是否見效,我不知道,但為了推行人語而違反人道,太無聊也太殘忍了,我是絕對不肯的。無所不載無所不容的這世界,屬于人,也屬于花、鳥、蟲、魚:人類之間,禁止別人發(fā)言或強迫人人千口一詞,也就夠威武的了,又何必向禽獸去行人政呢?因此,盆中的鐵海棠,女園丁和我都任其自然,不加扭曲,而藍寶寶呢,會講幾句人話,固然能取悅于人,滿足主人的虛榮心,我們也任其自由發(fā)展,從不刻意去教它。寫到這里,又聽見藍寶寶在陽臺上叫了。不過這一次它是和外面的野雀呼應酬答,是在鳥語。
那樣的啁啾,該是羽類的世界語吧。而無論藍寶寶是在陽臺上還是屋里,只要左近傳來鳩呼或雀噪,它一定脆音相應,一逗一答,一呼一和,旁聽起來十分有趣?;蛟S在飛禽的世界里,也像人世一樣,南腔北調(diào),有各種復雜的方言,可惜我們莫能分辨,只好一概稱為鳥語。
平時說到鳥語,總不免想起“生生燕語明如剪,嚦嚦鶯聲溜的圓”之類的婉婉好音,絕少想到鳥語之中,也有極其可怖的一類。后來參觀底特律的大動物園,進入了籠高樹密的鳥苑,綠重翠疊的陰影里,一時不見高棲的眾禽,只聽到四周怪笑吃吃,驚嘆咄咄,厲呼磔磔,盈耳不知究竟有多少巫師隱身在幽處施法念咒,真是聽覺上最駭人的一次經(jīng)驗??催^希區(qū)柯克的驚悚片《鳥》,大家驚疑之余,都說真想不到鳥類會有這么“邪惡”。其實人類君臨這個世界,品嘗珍饈,饕餮萬物,把一切都視為當然,卻忘了自己經(jīng)常捕囚或烹食鳥類的種種罪行有多么殘忍了。兀鷹食人,畢竟先等人自斃;人食乳鴿,卻是一籠一籠地蓄意謀殺。
想到此地,藍光一閃,一片青云飄在我的肩上,原來是有人把藍寶寶放出來了。每次出籠,它一定振翅疾飛,在屋里回翔一圈,然后棲在我肩頭或腕際。我的耳邊、頸背、頰下,是最愛來依偎探討的地方。最溫馴的時候,它會憩在人的手背,低下頭來,用小喙親吻人的手指,一動也不動的,討人歡喜。有時它更會從嘴里吐出一?!叭杆凇眮?,邀你共享。據(jù)說這是它表示友誼的親切舉動,但你盡可放心,它不會強人所難的,不一會兒,它又徑自啄回去了。有時它也會輕咬你的手指頭,并露出它可笑的花舌頭。興奮起來,它還會不斷地向你磕頭,頸毛松開,瞳仁縮小,嘴里更是呢呢喃喃,不知所云。不過所謂“小鳥依人”,只是片面的,只許它來親人,不許你去撫它。你才一伸手,它立刻回過身來面對著你,注意你的一舉一動,不然便是藍羽一張,早已飛之冥冥。
不少朋友在我的客廳里,常因這一閃藍云的猝然降臨而大吃一驚。女作家心岱便是其中的一位。說時遲那時快,藍寶寶華麗的翅膀一收,已經(jīng)棲在她手腕上了。心岱驚神未定,只好強自鎮(zhèn)靜,聽我們向她夸耀小鳥的種種。
小鳥依人,也會纏人,過分親狎之后,也有煩惱的。你吃蘋果,它便飛來奇襲,與人爭食。你特別削一小片喂它,它只淺嘗三兩口,仍縱回你的口邊,定要和你分享大塊。你看報,它便來嚼食紙邊,吃得津津有味。你寫字呢,它便停在紙上,研究你寫些什么,甚至以為筆尖來回揮動是在逗它玩樂,便來追咬你的筆尖。要趕它回籠,可不容易。如果它玩得還未盡興,則無論你如何好言勸誘或惡聲威脅,都不能使它俯首歸心。最后只有關燈的一招,在黑暗里,它是不敢飛的。于是你伸手擒來,毛茸茸軟溫溫的一團,小心臟抵著你的手心猛跳,吱吱的抗議聲中,你已經(jīng)把它置回籠里。
藍寶寶是大埔的菜市上六元買來的,在我所有的“禽緣”里,它是最乖巧可愛的一只。現(xiàn)在,即使有誰出六千元,我也不肯舍棄它的。前年夏天,我們舉家回臺北去,只好把藍寶寶寄在宋淇府上,勞宋夫人做了半個月的“鳥媽媽”。記得交托之時,還鄭重其事,擬了一張“養(yǎng)鳥須知”的備忘錄,懸于籠側(cè),文曰:
一、小米一缽,清水半缸,間日一換,不食煙火,儼然羽仙。
二、風口日曝之處,不宜放置鳥籠。
三、無須為鳥沐浴,造化自有安排。
四、智商仿佛兩歲稚嬰。略通人語,頗喜傳訛。閨中隱私,不宜多言,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