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晶晶,羅興華,張新華,賴進紅
(大理州農業(yè)科學推廣研究院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 大理 671005)
耕地是農業(yè)生產的重要載體,化肥是重要的農業(yè)生產資料,也是保障耕地質量的重要因素[1-2]。合理施用化肥能夠培肥土壤、增加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發(fā)揮良種增產潛力等。然而只重視化肥養(yǎng)分的投入,忽視其他養(yǎng)分資源,將會制約養(yǎng)分資源的高效利用,造成土壤板結、酸化、地力下降、面源污染等一系列問題,不利于耕地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2-4]。因此,筆者收集了大理州近8年來的化肥使用數(shù)據(jù),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大理州化肥使用現(xiàn)狀,分析了當前化肥使用存在問題,并提出一些意見建議,以期為化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參考,促進全州化肥減量增效、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大理州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屬于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常年光照充足,四季溫差不大,干濕季節(jié)分明,年平均氣溫約為15.1℃,年平均降水量1053 mm。
文章中化肥用量、農作物播種面積數(shù)據(jù)均來自2013—2019年大理州統(tǒng)計年鑒?;适┯脧姸龋╧g·hm-2)=年化肥施用總量/年農作物播種面積。
采用軟件Excel 2007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制圖。
大理州2013—2019年化肥施用總量基本呈逐年減少的趨勢(表1),僅2015年和2016年有小幅升高,與前一年相比,增幅分別為0.12%、0.47%。自2017年起,全州化肥施用量大幅減少,與最高用量年份2013年相比,2017—2019年化肥施用量分別減少0.90萬t、5.92萬t、7.52萬t,降幅分別為5.18%、34.10%、43.32%。2013—2019年全州化肥用量中氮肥(N)和磷肥(P2O5)用量逐年減少,鉀肥(K2O)在2013—2017年用量基本不變,2018年有所減少,2019年比2018年增加3%,復合肥用量最高的年份是2016年為5.84萬t,最低的是2019年為3.33萬t。大理州2013—2019年氮、磷、鉀肥料平均投入比例為1∶049∶0.46。
表1 大理州2013—2019年化肥使用總量
由圖1可見,大理州2013—2019年化肥施用強度逐年下降。以2013年的356.39 kg·hm-2為基數(shù),2014—2016年化肥施用強度穩(wěn)步下降,降幅分別為1.72%、2.65%、2.75%,自2017年開始,年度間化肥施用強度大幅降低,降幅分別為6.85%、33.58%、43.85%,到2019年大理州化肥施用強度為200.13 kg·hm-2。氮(N)、磷(P2O5)、鉀(K2O)肥施用強度與化肥施用強度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到2019年氮(N)、磷(P2O5)、鉀(K2O)肥施用強度分別為102.13 kg·hm-2、47.62 kg·hm-2、50.38 kg·hm-2。
由表2可知,大理州2013—2019年主要農作物化肥施用強度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以2013年為基數(shù),2014—2017年水稻、玉米、蔬菜、大蒜的化肥施用強度穩(wěn)步降低;麥類、油菜和烤煙在2014年的化肥施用強度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分別為3.46%、6.81%和1.46%,2015—2017年穩(wěn)步降低;馬鈴薯2014—2016年化肥施用強度均增加,增幅最大的為2016年(2.58%),最小的是2017年(0.02%)。自2018年開始,各農作物化肥施用強度均大幅下降,且降幅逐年增大。與化肥施用強度最高年份相比,2019年各農作物化肥施用強度的降低量均達100 kg·hm-2以上,其中降低量最大的作物為大蒜(438.17 kg/hm2),最小的為油菜(112.82 kg·hm-2),各作物降幅的高低順序依次為大蒜>水稻>麥類>烤煙>馬鈴薯>玉米>蔬菜>油菜。
表2 大理州2013—2019年主要農作物化肥施用強度
從化肥投入結構方面看,2013—2019年氮肥(N)在全年化肥施用總量中所占比例在38.73%~40.72%波動,磷肥(P2O5)所占比例逐年減少,鉀肥(K2O)所占比例到2019年有所增加,復合肥所占比例為32.76%~36.48%,目前施肥仍存在氮肥(N)施用量較高,鉀肥(K2O)施用量較低,配方肥施用比例不穩(wěn)定的情況。
2013—2019 年期間大理州不同作物化肥施用強度均不平衡,基本存在經濟作物施用強度比糧食作物大的趨勢。與2013年相比,2019年各作物化肥施用強度雖明顯降低,但玉米、油菜、蔬菜和大蒜的施用強度仍較大,大于全年平均施用強度(200.13 kg·hm-2),其中蔬菜施用強度最大,是水稻施用強度的近2倍。其次是烤煙、馬鈴薯。由此可得,目前化肥施用在作物分配上仍存在重經濟作物,輕糧食作物的情況。
著重調整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在施氮過高的地區(qū)控制氮肥用量,降低旱地磷肥用量,因地制宜增加鉀肥用量,同時提高配方肥、中高濃度復合肥和水溶性肥料在化肥使用中的比例。另外,平衡施肥也應重視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根據(jù)作物生長需求,適量補充中微量元素,可有效提高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
充分利用有機肥資源,對合理利用農業(yè)生產生活資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改善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有重要意義,同時增施有機肥也可有效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土壤、提高耕地地力,提升耕地持續(xù)產出能力。具體可通過:一是加大秸稈還田力度,引導廣大農民秸稈粉碎還田、快速腐熟還田;二是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加強農民科學用肥、有機無機肥配合施用意識,引導農戶積極施用有機肥。三是種植綠肥,充分利用冬閑田、空閑土地等種植綠肥,實現(xiàn)耕地養(yǎng)用結合,改善土壤肥力、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化肥投入,促進綠色生態(tài)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