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琴,趙智風
(太原科技大學 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商事仲裁是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之一,當事人選擇仲裁解決糾紛緣于仲裁的意思自治以及高效保密性的特點。仲裁具有民間性、“一裁終局”性的特點,而且其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效力,為有效監(jiān)督仲裁裁決,允許當事人以裁決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為由提請法院審查,法院撤銷裁決是司法審查最嚴格的監(jiān)督方式。裁決被撤銷,表明仲裁機構在裁決案件過程中存在違法情形,其違法情形甚至損害了當事人的權利。對于這類仲裁案件,體現出法院對仲裁案件司法監(jiān)督的必要性,有其合理意義。但頻繁撤銷仲裁案件,影響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實現,損害仲裁機構的公信力,甚至還會影響整個仲裁行業(yè)發(fā)展。本文運用實證分析研究方法,通過對裁決撤銷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仲裁裁決撤銷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以期為提高仲裁裁決質量以及完善司法審查制度提供實證研究基礎。
本文以北大法寶為主要檢索渠道,并結合中國裁判文書網進行交叉搜索,檢索日期截至2022年2月15日,隨機收集各地法院撤銷國內仲裁裁決的裁定書79件。在收集的樣本中,有的法院裁定撤銷部分仲裁裁決,本文對此不加以區(qū)分。收集的數據統(tǒng)計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每種法定事由的撤裁數量及所占的百分比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以下簡稱《仲裁法》)第58條從7個方面規(guī)定了仲裁裁決撤銷事由,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本文所搜集的案例中不涉及《仲裁法》第58條第一款第六項情形,其余撤銷事由都有涉及,其中裁撤事由中“違反法定程序”和“隱瞞證據”占比較高,下面是對撤裁事由的詳細分析。
仲裁程序以及仲裁庭做出裁決都應當嚴格遵守程序正當原則,《仲裁法》第58條規(guī)定了“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0條對“違反法定程序”予以解釋(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0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58條規(guī)定的“違反法定程序”,是指違反仲裁法規(guī)定的仲裁程序和當事人選擇的仲裁規(guī)則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決的情形。,其含義應界定為“違反法律規(guī)定”以及“當事人選定的仲裁規(guī)則”,但當事人選定的仲裁規(guī)則的前提是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在法律規(guī)定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仲裁程序包括“受理”“送達”“答辯”“開庭”“裁決”等階段,由于涉及范圍廣泛,未能遵從當事人的意愿導致裁決撤銷的案件不少,在違反法定程序中,送達不合法占比較高。
1.仲裁庭的組成違反法定程序。在收集的裁定文書中,出現以下情形會導致裁決被撤銷。
仲裁員的身份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例如,在陜西達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申請撤裁一案中,榆林市仲裁委員會賀睿以律師身份擔任仲裁員,但其另一身份是米脂縣公安局干警(2)參見陜西省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陜08民特9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以下簡稱《律師法》)第11條規(guī)定(3)《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11條規(guī)定:公務員不得兼任執(zhí)業(yè)律師。,賀睿以律師的身份擔任仲裁員不符合《律師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44條規(guī)定:公務員因工作需要在機關外兼職,應當經有關機關批準,并不得領取兼職報酬。的相關禁止性和強制性規(guī)定,導致裁決被撤銷。仲裁員的組成應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或授權仲裁秘書長指定,在未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授權的情況下,由仲裁秘書長直接指定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導致裁決被撤銷。例如,在大連機車車輛東北銷售租賃有限公司申請撤裁一案中,仲裁委員會秘書長在沒有仲裁委員會主任授權的情況下,指定了本案的仲裁員(5)參見遼寧省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遼09民特5號。當事人選擇仲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仲裁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在有的案件中,選定仲裁員的過程未充分體現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直接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違反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例如,在陳立宏、李志東申請撤裁一案中,仲裁委無視當事人選擇的仲裁員,以當事人未選定仲裁員為由提請仲裁委員會主任另行指定,導致裁決被撤銷(6)參見遼寧省撫順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遼04民初27號。。
在上述撤銷案例中,仲裁庭都是未尊重當事人的意愿或者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導致裁決被撤銷。仲裁庭的組成由《仲裁法》第31條、32條以及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7)《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1條:當事人約定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應當各自選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員,第三名仲裁員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員是首席仲裁員。當事人約定由一名仲裁員成立仲裁庭的,應當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2條:當事人沒有在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的期限內約定仲裁庭的組成方式或者選定仲裁員的,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的任職資格應符合法律規(guī)定,此外仲裁庭的組成應首先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在當事人未選定以及超過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期限的情況下,才能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2. 仲裁程序違反法律規(guī)定。在收集的裁定文書中,出現以下情形會導致裁決被撤銷。
(1) 送達不合法。送達是仲裁程序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仲裁機構通過送達使當事人及時了解仲裁權利義務,參加仲裁程序。在司法審查中,送達不合法導致裁決被撤銷主要有以下情形:仲裁文書送達的時間少于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的時間(8)參見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2017)京04民特30號。,送達方式不符合仲裁規(guī)則的規(guī)定(9)參見遼寧省本溪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遼05民初9號。,未將仲裁材料送達給仲裁當事人(10)參見吉林省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吉01民特18號、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粵01民特1056號、(2018)粵01民特1057號。,仲裁當事人未在郵件回執(zhí)上簽名(11)參見吉林省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吉08民特11號。,受送達人電話號碼、名字、地址錯誤導致送達不成功(12)參見浙江省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浙10民特1號、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粵01民特870號、(2020)粵01民特1386號。。送達不合法,導致當事人無法及時行使仲裁權利,可能影響案件裁決的公正性,導致裁決被撤銷。
(2)裁決所依據的證據未經質證。仲裁裁決所依據的證據必須是雙方當事人認可的證據。關于證據的出示與質證,《仲裁法》第45條規(guī)定(13)《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45條:證據應當在開庭時出示,當事人可以質證。,當事人在開庭時可以對證據進行質證,但不是強制性規(guī)定。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庭未組織雙方當事人對證據進行質證而作出裁決,法院以此為由撤銷裁決。例如,在“遼陽志誠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蚌埠市天熙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申請撤裁案件中,均是由于仲裁庭未對證據進行組織質證,導致裁決被撤銷(14)參見遼寧省遼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遼10民特29號、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皖03民特14號、(2021)皖03民特12號。。仲裁庭把未經當事人質證的證據作為裁決案件的依據,在司法審查中法院會以此為由撤銷案件。
(3)仲裁當事人不適格。申請仲裁的雙方必須是仲裁當事人,當仲裁一方當事人已經把權利義務轉移給第三人,其已不是實際享有權利義務的主體,法院會以此為由撤銷裁決。例如,在海南美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申請撤裁一案中,被申請人海南美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對??谑邪l(fā)改委享有的相關權益,已依法轉移為華順公司所享有,被申請人海南美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與本案已無利害關系,不是本案的適格當事人(15)參見海南省??谑兄屑壢嗣穹ㄔ?(2019)瓊01民特68號。。
(4)其他程序違法情形。在收集的裁定文書中,出現以下情形會導致裁決被撤銷。裁決補正書對遺漏事項進行補正,但遺漏事項是未經仲裁庭裁決的事項(16)參見湖南省婁底地區(qū)(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湘13民特6號。,補正書違反了《仲裁法》第56條的規(guī)定(17)《仲裁法》第56條:對裁決書中的文字、計算錯誤或者仲裁庭已經裁決但在裁決書中遺漏的事項,仲裁庭應當補正;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可以請求仲裁庭補正。。仲裁員在四次缺席庭審的情況下作出裁決(18)參見安徽省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皖16民特6號。。仲裁庭在沒有查清事實的情況下沒有要求當事人繼續(xù)補證查清事實,且當事人要求重新開庭未準許的情況下,直接推定庭審事實作出裁決(19)參見遼寧省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遼09民初12號。。出具授權委托書的不是仲裁當事人,導致仲裁當事人未能參加仲裁程序的相關權利(20)參見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鄂08民再25號、吉林省通化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吉05民初129號。。仲裁庭將兩案合并審理,未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21)參見河南省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豫15民特7號。。仲裁機構針對同一糾紛內容存在兩份不同的生效裁決文書(22)參見河南省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豫03民特23號。。仲裁員應該回避而未回避的情形(23)參見安徽省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皖08民特19號。。仲裁當事人向仲裁庭申請調取證據,仲裁庭以當事人申請方式不符合規(guī)定為由駁回當事人申請,導致仲裁庭作出的裁決認定案件事實錯誤(24)參見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新中民三初字第39號。。
仲裁結果違反獨立裁決的制度。例如,在孫亞君申請撤裁一案中,(2017)甬仲字第6號案件首席仲裁員稱評議筆錄的仲裁結果與三位仲裁員在合議時發(fā)表的仲裁意見不一致,但其在該筆錄上簽名并依據該仲裁結果擬寫了最終裁決書稿的行為,與仲裁庭獨立裁決的制度不相符,相關仲裁員的履職行為不規(guī)范(25)參見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浙02民特81號。。
仲裁庭審理案件適用審理程序違法。例如,在章月琴、浙江衢州和駿汽車有限公司申請撤裁一案中,《關于調整〈衢州仲裁委員會仲裁規(guī)則〉簡易程序標的額的決定》(衢仲〔2016〕10號文件)是在仲裁立案之后才試行,對該案不具有溯及力,而該案按照此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進行仲裁,且未依法向當事人送達仲裁規(guī)則、仲裁庭組成情況等相關材料,屬于仲裁程序違法(26)參見浙江省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浙08民再13號。。
在仲裁過程中,證據對認定案件事實具有至關重要作用。如果一方當事人隱瞞證據,就會影響案件事實的判斷,導致作出的裁決結果不公正。在收集的撤裁案例中,法院就以當事人隱瞞事實為由撤銷了仲裁案件。例如,在劉鑫、高寧申請撤裁一案中,被申請人高寧對該事實的隱瞞影響了仲裁庭對雙方之間法律關系性質的判斷(27)參見遼寧省撫順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遼04民初87號。,法院以當事人隱瞞證據為由撤銷仲裁裁決。再如,在濟南東進龍鼎置業(yè)有限公司以及大慶大璞百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申請撤裁案中,當事人都隱瞞了對自己不利的證據,導致裁決被撤銷(28)參見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魯01民特345號、(2019)魯01民特362號、(2019)魯01民特342號、(2019)魯01民特361號、(2019)魯01民特346號、(2019)魯01民特360號、(2019)魯01民特348號、(2019)魯01民特347號、(2019)魯01民特365號、(2019)魯01民特340號、(2019)魯01民特343號、(2019)魯01民特364號、(2019)魯01民特363號、(2019)魯01民特351號、(2019)魯01民特355號、(2019)魯01民特357號、(2019)魯01民特359號、(2019)魯01民特352號、(2019)魯01民特339號、(2019)魯01民特366號、(2019)魯01民特358號、(2019)魯01民特353號、(2019)魯01民特344號、(2019)魯01民特341號,黑龍江省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黑06民特8號。。
仲裁庭作出裁決的前提是必須存在有效的仲裁協(xié)議以及糾紛應符合仲裁受理范圍,仲裁庭裁決的事項必須在仲裁協(xié)議范圍內。在所收集的撤銷案件中,有很多裁決事項不屬于仲裁庭受理的范圍或者是在當事人不存在糾紛的情況下仲裁庭作出裁決的案例。例如,在長春市中南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申請撤裁案中,合同買受人將公司變更為個人,不屬于仲裁機構受理權限。此外,雙方當事人就解除買賣合同以及過戶登記等核心問題不存在爭議和糾紛,長春仲裁委員會卻對此作出裁決(29)參見吉林省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吉01民特56號、(2020)吉01民特58號、(2020)吉01民特51號、(2020)吉01民特53號、(2020)吉01民特57號。。
仲裁當事人一方與第三人簽訂仲裁協(xié)議,而仲裁當事人雙方之間沒有簽訂仲裁協(xié)議,仲裁機構卻對此作出裁決。例如,在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申請撤裁一案中,被申請人陜西恒業(yè)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西安分廠簽訂《建設工程施工補充協(xié)議》時對保證金予以約定,但與申請人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陜西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時并未約定保證金,故仲裁庭裁決申請人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向被申請人陜西恒業(yè)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返還保證金及逾期利息,這超出了仲裁協(xié)議約定的范圍(30)參見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陜01民特475號。。
仲裁庭作出的裁決超出了雙方當事人的協(xié)議范圍。例如,在遼陽市文圣區(q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胡躍麗和韓鳳娟申請撤裁一案中,仲裁當事人對安置補助費約定了仲裁協(xié)議,而對房屋貨幣補償金未約定仲裁協(xié)議,因此法院對裁決書中的房屋貨幣補償金所補償的內容應予以撤銷(31)參見遼寧省遼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遼10民特9號、(2021)遼10民特7號。。再如,在宋金梅與河南宏光奧林匹克置業(yè)有限公司申請撤裁一案中,申請人宋金梅與被申請人河南宏光奧林匹克置業(yè)有限公司僅在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明確約定了仲裁條款,在宋金梅與河南宏光奧林匹克置業(yè)有限公司、銀行三方簽訂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合同》中并未明確約定仲裁條款,而鄭州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涉及《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合同》條款,屬超范圍裁決(32)參見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鄭民再字第116號。。
證據是查明案件事實以及認定雙方法律關系的主要依據,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提交的證據應當是真實的,但當事人為滿足自己的利益,在仲裁過程中會不擇手段搜集證據。在申請撤裁案件中偽造證據事由也是當事人提出申請的常見理由之一。因此法院在司法審查時需要當事人提供初步證據以證明證據是偽造的,以及需要審查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是否使用合法手段搜集證據。大多數情況下,法院認定證據偽造情形首先依據仲裁當事人的簽名是否為偽造(33)參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桂05民特131號、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粵01民特1240號、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粵03民特1號、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粵01民特1051號。,進而認定證據是偽造,導致裁決被撤銷。此外,由于簽訂仲裁條款的不是仲裁雙方當事人,因而未能體現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例如,在山東魯抗舍里樂藥業(yè)有限公司申請撤裁一案中,舍里樂公司申請仲裁依據的是《產品購銷合同》系舍里樂公司的業(yè)務員吳培超偽造,該合同中約定的仲裁條款并非舍里樂公司的真實意思(34)參見山東省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魯08民特24號之二。。
當事人前后提交的證據不一致,且不能做出合理解釋。例如,在廣西銀雙輕鋼房屋建筑有限公司申請撤裁一案中,被申請人楊雄英在仲裁過程中存在前后提交的證據不一致,并且第二次提交的證據所添加的字跡明顯有利于被申請人楊雄英,但楊雄英卻不能對證據前后不一致的情形作出合理解釋,貴港仲裁委員會在未查清事實的情況下,僅根據楊雄英后提交的證據作出裁決(35)參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桂08民特1號。。仲裁機構裁決認定的事實是犯罪案件的組成部分。例如,在肖惠娜、李可仲申請撤裁一案中,仲裁庭認定的事實,是實施詐騙犯罪的組成部分,被申請人李可仲已經支付完畢購房款這一基本事實所依據的證據是偽造的(36)參見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粵01民特492號。。
仲裁協(xié)議是開啟仲裁程序的鑰匙,法院在對仲裁協(xié)議審查時會重點關注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結合仲裁過程中當事人的表現以及提交的證據綜合認定當事人是否簽訂了仲裁協(xié)議,若當事人雙方之間沒有訂立仲裁協(xié)議,仲裁機構對此進行裁決,會導致裁決被撤銷。例如,在唐愛國、東莞市九豐能源有限公司等申請撤裁一案中,廣州仲裁委依據《關于配合廣州歌締裝飾設計公司支付工人工資的協(xié)議》第三條裁決申請人唐愛國對歌締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但該協(xié)議中并無仲裁條款,仲裁委對保證合同糾紛沒有仲裁管轄權(37)參見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粵01民特1121號。。
仲裁當事人之間根本沒有簽訂仲裁協(xié)議,直接選擇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例如,在徐小明、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申請撤裁一案中,申請人徐小明與被申請人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未簽訂仲裁條款,且事后雙方未達成仲裁協(xié)議(38)參見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粵01民特46號。。簽訂仲裁協(xié)議的主體一方是第三人,而仲裁當事人雙方之間沒有仲裁協(xié)議,導致裁決被撤銷。再如,在許昌學院、許昌市德泰醫(yī)藥有限公司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一案中,仲裁協(xié)議是在被申請人許昌市德泰醫(yī)藥有限公司與第三方許昌衛(wèi)生學校之間簽訂,許昌市人民政府雖然與許昌學院簽訂了《許昌衛(wèi)校整體移交許昌學院框架協(xié)議書》,但被申請人許昌市德泰醫(yī)藥有限公司與申請人許昌學院沒有仲裁協(xié)議(39)參見河南省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豫10民初315號。。又如,在譚炳榮、長沙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建湘支行等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一案中,兩個被申請人朱霞和長沙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建湘支行簽署的《個人購房借款合同》第四十二條有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項、選定的仲裁委員會,但是申請人譚炳榮沒有簽署該合同條款,且其簽署的抵押物清單、抵押聲明中沒有仲裁條款(40)參見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湘01民特310號。。
撤裁事由中違背社會公共利益是法院唯一可以主動審查的情形,但法院在審查認定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時,需要從嚴進行解釋,必須是侵犯了社會的公共利益。此種情形常常涉及金融領域。例如,在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上海辦事處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一案中,仲裁庭將雙方當事人約定的整體轉讓的不良貸款債權進行分割,改變了不良資產打包處置交易所應遵循的規(guī)則,其結果顯失公平,損害了其他參與者的利益(41)參見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7)二中民特字第07204號。。再如,在高哲宇申請撤裁一案中,申請人高哲宇賠償被申請人李斌比特幣等值的美元,再將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實質上是變相支持了比特幣與法定貨幣之間的兌付、交易,違反了社會公共利益(42)參見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粵03民特719號。。
仲裁裁決違反“一裁終局”制度。例如,在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工程承包有限公司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一案中,貴陽仲裁委員會所作的兩次仲裁裁決中涉及的當事人、爭議標的、仲裁請求都相同,對同一糾紛進行了兩次裁決行為,違反了“一裁終局”的法律制度(43)參見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黔01民特394號。。
法院認為裁決認定的案件事實和法律適用錯誤。例如,在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濟寧支公司、白廣河申請撤裁一案中,仲裁裁決將下車后的駕駛員王入剛認定為第三者,在事實認定上是錯誤的。在適用法律上應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而仲裁委卻依據《保險法》裁決本案(44)參見山東省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2007)濟民二撤仲字第8號。。
法院認為屬于仲裁機構的受理范圍,而仲裁機構沒有進行受理,屬于撤銷裁決案件的情形。例如,在撫順礦業(yè)集團房地產綜合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申請撤裁一案中,申請人中穗豐華建設咨詢有限公司與被申請人撫順礦業(yè)集團房地產綜合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監(jiān)理合同》,約定爭議解決方式為提請撫順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在仲裁過程中雙方都沒有對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及管轄權提出異議,申請人申請仲裁的事項符合仲裁協(xié)議的范圍,撫順仲裁委員會以“本案不在仲裁管轄范圍之內”作出裁決缺乏法律依據,裁決依法應予撤銷(45)參見遼寧省撫順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遼04民特26號。。
通過對所收集的79份民事裁定書中裁判要點進行分析后發(fā)現,撤裁的案件中一部分是從實體上對案件事實進行審查導致裁決被撤銷,另一部分是從程序方面進行審查導致裁決被撤銷。針對裁決撤銷制度存在的問題,做出如下分析。
關于仲裁裁決撤銷的標準,我國《仲裁法》采用了不多見的“雙軌制”[1],即國內裁決和涉外裁決撤銷的法律依據不同。我國對于國內裁決撤銷事由既有程序性審查,也有實體性審查[2],而對于涉外裁決只規(guī)定了程序性審查。從國際仲裁實踐來看,各國的仲裁法往往不對實體問題作出具體規(guī)定,對于包括證據認定在內的實體問題全部由仲裁庭來決定。仲裁員根據其認知以及自身積累的經驗進行判斷,不受訴訟中證據規(guī)則的限制,是現代國際商事仲裁立法的一個發(fā)展趨勢[3],理論界也一直呼吁國內撤裁立法與國際接軌。本文認為我國立法規(guī)定在撤裁審查時對證據等實體問題進行審查,可能是基于以下考慮:我國地域遼闊,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均衡,仲裁機構的發(fā)展狀況一般與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有關。經濟越發(fā)達的地方仲裁機構的綜合實力越強,仲裁機構的實力強弱也直接決定著仲裁員水平的高低。全國各地仲裁員審判能力參差不齊,一些仲裁員對偽造證據以及隱瞞證據的這些實體問題認定比較困難。仲裁的“一裁終局”性沒有賦予當事人救濟渠道,立法賦予當事人在司法監(jiān)督過程中對證據實體問題審查的救濟渠道,事實上屬于既裁又審,這樣的規(guī)定違背了仲裁的國際慣例。
法院以“違反法定程序”事由撤銷裁決時應保持嚴謹的態(tài)度,對“法定程序”的內涵不應作擴張解釋,程序違法和撤銷仲裁裁決之間須存在因果關系[4]。在本文所研究的撤銷仲裁裁決案件中,以違反法定程序為理由的占比較高,法院把實體問題也歸入程序事項進行審查。例如,法院認為仲裁庭無查清事實的情況下未繼續(xù)補強證據,繼續(xù)推定庭審事實(46)參見遼寧省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遼09民初12號。。法院實際上是對實體問題進行審查,而以違反法定程序為由撤銷案件,認定撤銷事由不符合事實情況?!吨俨梅ā返?條對“一裁終局”的規(guī)定(47)《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9條: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是仲裁制度特點,并不屬于仲裁程序的范疇,法院對“一裁終局”的認定應屬于對案件實體范圍內的審查,超越了法律賦予法院對裁決進行程序性審查的權限[5],法院將違反程序這一撤銷依據作為兜底依據予以適用[6]。法院對仲裁證據的處理完全照搬民事訴訟的方式,根據該項規(guī)定而被撤銷的仲裁裁決不在少數[7],其合理性存在懷疑。因為當事人之所以選擇仲裁,基于仲裁的意思自治以及高效靈活的特點,故而法院在審查撤裁案件的證據時,不需要嚴格依據《民事訴訟法》對證據進行審查。對于“隱瞞證據”進行審查,在沒有對方當事人提交申請以及沒有仲裁庭要求的情況下,當事人是否有義務把對自己不利的證據提交給法院,對此我國法律并沒有規(guī)定。而在實踐中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構成“隱瞞證據”應以一方當事人請求或者仲裁庭要求提交證據為前置條件,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當事人沒有義務主動提交所有的證據,即使隱瞞對自己不利的證據也不應認定構成“隱瞞證據”。第二種觀點認為,構成“隱瞞證據”不以上述為前置條件,仲裁庭對案件的審理需要查明案件事實,當事人應當把能證明案件事實的全部證據提交給仲裁庭,否則構成“隱瞞證據”[8]。本文贊成第一種觀點,我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舉證原則為“誰主張,誰舉證”,一方當事人沒有義務為對方當事人提供有利的證據,如果要求當事人提交所有的證據,違背現有的舉證原則。仲裁庭為查清案件事實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交證據,在沒有上述的前置條件下,不應認定為“隱瞞證據”。此外法院還會以“隱瞞事實”為由撤銷仲裁裁決,混淆了“隱瞞事實”與“隱瞞證據”兩個概念。
仲裁員的審判能力不強,在仲裁程序中對事實認定不到位,導致法律關系認定不當[9]。一般表現為仲裁庭在沒有查清案件事實的情況下有必要收集和調查證據,而沒有繼續(xù)補強證據查明案件事實。此外,有的仲裁文書對證據的質證、認證情況沒有具體體現出來,或者單純地從證據表象推斷出事實,缺乏對證據整體情況的認識以把握案件事實。另外,“裁非所請”常見,實務中存在裁決結果超出當事人申請仲裁的范圍,或直接改變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事項作出裁決,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仲裁員的審判能力不強。雖然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是法官的任職條件、工作機制、責任追究制度和仲裁員區(qū)別很大。我國法官在任職前需要從事審判輔助工作,且在任職后需專職辦理案件,對案件實行終身負責制,對法官的監(jiān)督懲罰機制比較健全。對于一些實踐經驗較少以及初次擔任仲裁員的人來說,缺少過渡適應期,其審判能力欠缺,直接審理仲裁案件必然會影響仲裁文書的質量。另外,仲裁員隊伍龐大,人數眾多,審判能力參差不齊,同時一部分仲裁員受理案件的數量有限,而且不是專職工作,不利于審判能力的提升。我國對仲裁員的監(jiān)督懲罰機制不健全,作為自律性監(jiān)管組織的中國仲裁協(xié)會至今還未成立,缺乏對仲裁員的監(jiān)管培訓,不利于提升仲裁員的審判能力。
當前我國仲裁機構的社會監(jiān)督體系可以歸納為“重準入、靠行政、無退出”?!爸販嗜搿斌w現為法律以及相關規(guī)定對仲裁機構準入資格的嚴格限制;“靠行政”指的是仲裁機構建立后沒有統(tǒng)一的外部監(jiān)督,而是通過人事、財務等內部行政化手段進行控制;“無退出”是指仲裁機構成立后缺乏退出機制[10]。然而我國《仲裁法》第15條(48)《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15條:中國仲裁協(xié)會是社會團體法人。仲裁委員會是中國仲裁協(xié)會的會員。中國仲裁協(xié)會的章程由全國會員大會制定。中國仲裁協(xié)會是仲裁委員會的自律性組織,根據章程對仲裁委員會及其組成人員、仲裁員的違紀行為進行監(jiān)督。中國仲裁協(xié)會依照本法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仲裁規(guī)則。明確規(guī)定中國仲裁協(xié)會是仲裁委員會的自律性組織,《仲裁法》實施20多年來,被規(guī)定為自律性組織的中國仲裁協(xié)會卻至今還未成立,仲裁機構外部缺乏有效監(jiān)管體系。從歷史上看,我國仲裁機構行政色彩濃厚,仲裁機構大多數為事業(yè)單位,對我國185家仲裁機構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仍有一半左右的機構依賴全額或差額撥款[11]。在仲裁機構成立初期,政府部門對仲裁機構的扶持可以理解,但從長期來看,仲裁機構應做到自收自支,對不能維持自身生存發(fā)展的仲裁機構應當清算后進行注銷。如果經費受政府的支持,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政府財政部門的控制,影響其獨立性發(fā)展,導致仲裁機構與行政部門的關系混亂,容易受到行政機關干涉。在上文的申請撤裁案例中,仲裁秘書長在沒有仲裁委主任授權的情況下指定仲裁員,以及送達程序不合法等存在的問題,通過加強仲裁機構的內外監(jiān)管可以有效避免。
從各國國內立法和國際公約的相關規(guī)定來看,國際商事仲裁裁決撤銷的理由主要集中在程序性事項上,如果當事人以仲裁庭適用法律錯誤或者仲裁庭認定事實錯誤為由申請撤銷國際商事仲裁裁決,一般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12]237。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在《仲裁法》修改草案審議報告中指出,應避免對實體問題進行審查,實現一裁終局,需要取消對偽造證據和隱瞞證據的實體審查,變“雙軌制”為“單軌制”的審查制度[2]。我國在修改《仲裁法》時應取消對國內撤裁事由的實體審查規(guī)定,理由是當事人選擇仲裁解決糾紛是基于對仲裁的信任,法院對仲裁案件司法監(jiān)督時若對實體問題進行審查,會造成法院既裁又審,違背仲裁制度設立的初衷,喪失仲裁制度的獨立性,影響仲裁機構的公信力。因此,我國立法應規(guī)定仲裁裁決撤銷事由國內立法與國際接軌,提升我國仲裁的國際公信力。
在搜集的民事裁定書中,部分審查法院將仲裁程序違反法定程序作為兜底條款使用,在實踐中應明確規(guī)定“違反法定程序”的標準,即達到何種程度時才符合撤銷仲裁裁決的條件。對證據的審查認定,應嚴格區(qū)分“隱瞞事實”與“隱瞞證據”兩個概念,避免法院以“隱瞞事實”為由撤銷裁決。對此,最高人民法院應發(fā)揮典型案例的指導解釋作用,規(guī)范全國法院對撤銷事由的統(tǒng)一認定標準?!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報核問題的有關規(guī)定》第6條規(guī)定(4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報核問題的有關規(guī)定》第6條:上級人民法院收到下級人民法院的報核申請后,認為案件相關事實不清的,可以詢問當事人或者退回下級人民法院補充查明事實后再報。,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報核案件事實的審查,此處“案件事實”應限于與撤銷仲裁裁決事項相關的程序性事實,不包括案件的實體事實[13],審查法院應堅持仲裁司法審查的法定性,關于仲裁司法審查限度的問題,應以提升仲裁公信力為目的。對仲裁裁決進行實體審查將剝奪當事人的程序保障權,對證據調查等實體問題的認定,必須基于嚴格的程序規(guī)定。如果法院未經開庭審理直接對仲裁裁決的實體性事項予以判定,此程序違反了“直接審理”和“言辭審理”原則[14]。在撤銷仲裁裁決時應在裁定書中進行充分說理,撤銷裁決援引的依據應遵循法定原則,避免法官對案件事實事先形成預決性的判斷,先從實體結果上做出不同的認定,后從仲裁程序方面尋找瑕疵。誠如宋連斌教授所指出,在審理撤銷裁決案件時只要出現法律規(guī)定可予撤銷的情形即撤銷裁決,法官可能只是做了“對的事情”,卻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只有法官能夠更深入探討并作進一步權衡比較,才能更有利于盡快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維護仲裁的公信力。法院在進行司法監(jiān)督過程中應從支持仲裁的角度出發(fā),靈活運用法律解釋方法來認定法律條文的含義[5],從根本上解決矛盾糾紛。
我國一些仲裁員的審判能力不強,對案件事實認定不清導致裁決被撤銷,影響仲裁文書的整體質量,因此有必要強化仲裁員對案件事實的認定能力。在仲裁過程中,仲裁庭要依據仲裁程序的特點,準確運用《仲裁法》以及仲裁機構制定的仲裁規(guī)則,《仲裁法》上沒有規(guī)定的,則應參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在案件實體處理上,則應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嚴格適用《民法典》等實體法律規(guī)定,做到事實認定恰當、法律關系認定準確。與此同時,仲裁裁決以安全性作為仲裁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從仲裁開始直至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平息,仲裁員對法律關系、事實以及證據的認定應以維護仲裁裁決的效力為指引,以法院支持仲裁為價值觀導向,防止裁決被撤銷[1]。我國《仲裁法》第13條對選任仲裁員規(guī)定了準入條件,與我國法官任職資格以及管理規(guī)定不同,鑒于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效力,法官從事審判工作之前需要從事審判輔助工作,所以仲裁員任職可以參考法官的任職條件,在任職之前規(guī)定一定期限從事仲裁輔助工作。同時參照法官“終身負責制”,仲裁員應當對其審理的案件終身負責,從而有利于加強仲裁員的工作責任心,提高仲裁員的審判能力。除此之外,仲裁員任職后應加強自我修養(yǎng),仲裁機構也應加強對仲裁員的培訓,提高仲裁員的業(yè)務素質和審判能力,提升仲裁質量。
成立中國仲裁協(xié)會,形成全國統(tǒng)一的仲裁監(jiān)管體系。本文所收集案例的撤裁理由中送達不合法占比12.66%,就仲裁送達方式而言,我國沒有專門的規(guī)定。根據《仲裁法》第24條、第25條的規(guī)定,我國仲裁送達主體主要為仲裁委員會,仲裁程序中的相關材料都是由仲裁委員會送達當事人。對于仲裁送達方式,實踐中主要是依據各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規(guī)則進行。以公告送達為例,我國各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規(guī)則對公告送達的態(tài)度存在嚴重分歧,有的規(guī)定了公告送達,有的則取消了公告送達。從各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規(guī)則中可以看出,我國確實存在公告送達,而國際仲裁案件不適用公告送達。從國際實踐來看,公告送達并非無可取代,為確保仲裁的保密性,順應國際商事仲裁的實踐,我國也應當取消公告送達[12]163。由于全國缺乏統(tǒng)一的送達文書標準,各仲裁委員會對送達方式的認識存在差異,客觀上造成了我國仲裁送達的混亂。全國仲裁協(xié)會成立以后,應制定統(tǒng)一的送達規(guī)則,規(guī)范送達程序,統(tǒng)一進行監(jiān)管。2021年,《仲裁法(修訂)(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從內外兩方面強化了對仲裁機構的監(jiān)管。《意見稿》首次明確仲裁機構的非營利法人地位,對內而言《意見稿》關注仲裁機構的章程治理,完善了內部監(jiān)督機制;對外而言再次強調建立全國仲裁協(xié)會,通過明確其具體的職責突出行業(yè)自律監(jiān)督職責[15]。此外,在實踐當中一些仲裁機構也在改革其管理機制,晉城仲裁委員會就是其中的一員,從事業(yè)單位改革成非營利法人模式后,健全了仲裁委員會決策權、執(zhí)行權和監(jiān)督權,形成了相互分離、有效制衡、權責對等的內部治理結構和管理體系,強化了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互相監(jiān)管,有利于仲裁機構嚴格依法仲裁。仲裁機構從事業(yè)單位改革成非營利法人機構后,仲裁從業(yè)人員從事業(yè)單位編制改革成聘任制合同人員,有利于強化仲裁從業(yè)人員的責任,避免因送達出錯導致撤銷仲裁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