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思聰
(南昌市第一醫(yī)院內(nèi)分泌與代謝科,江西 南昌 330008)
2 型糖尿?。╰ype 2 diabetes mellitus)是臨床常見慢性病,屬于代謝性疾病,血糖升高是主要的臨床特點,如果不能及時控制,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組織功能障礙或者慢性損害[1]。因此,需要長期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水平。然而,現(xiàn)有降糖藥物種類繁多,隨著臨床新型藥物的不斷涌現(xiàn),不同藥物的血糖控制效果存在差異,科學合理選擇具有重要意義[2,3]。2 型糖尿病還是一種持續(xù)性、低水平的炎癥性疾病,炎癥應激損傷會加劇胰島素抵抗,從而促進疾病的進展[4,5]。目前,臨床應用的口服降糖藥主要包括格列奈類、雙胍類等,其中雙胍類降糖藥物在臨床應用廣泛;但是雙胍類降糖藥物治療2 型糖尿病對炎癥因子方面的研究較少,具體的臨床療效及對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是否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還需要臨床進一步研究證實[6,7]。本研究結(jié)合2021 年5 月-2022 年3 月在我院診治的9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觀察雙胍類降糖藥物對2 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5 月-2022 年3 月在南昌市第一醫(yī)院診治的9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7)和觀察組(n=47)。對照組男25 例,女22 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55.89±1.02)歲。觀察組男23 例,女24例;年齡43~75 歲,平均年齡(56.01±1.34)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2 型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8];②研究藥物無過敏史者[9];③認知、精神均正常者。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心、腦血管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依從性較差,不能配合者;④隨訪資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治療,給予瑞格列奈片(丹麥諾和諾德公司,國藥準字H20171153,規(guī)格:1.0 mg/片)口服,1 次/d,6 mg/次,連續(xù)治療2 個月。
1.3.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04,規(guī)格:0.5 g)口服,1 次/d,0.5 g/次,療程同對照組。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血糖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蛋白)、HOMA-IR、炎性因子水平(IL-6-6、CRP、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腹瀉、頭疼)發(fā)生率。臨床療效[10,11]:①顯效:治療后FPG、餐后2h 血糖均降低,降低幅度均>40%;②有效:FPG、餐后2h 血糖降低幅度為20%~40%;③無效:以上指標均未達到,甚至有升高趨勢,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22.5[1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 21.0 版本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療效比較[n(%)]
2.2 兩組血糖控制效果比較 兩組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控制效果比較(±s)
表2 兩組血糖控制效果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炎癥因子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后IL-6、CRP、TNF-α 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比較 兩組治療后HOMA-IR均小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比較(±s)
表4 兩組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5 兩組臨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臨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不斷升高,會造成腸道內(nèi)毒素增加,從而激活體內(nèi)炎癥級聯(lián)反應,進而導致炎癥因子水平上升,誘發(fā)全身低度炎癥反應,干擾胰島素信號轉(zhuǎn)導,最終發(fā)生胰島素抵抗[13]。因此,臨床選擇可抑制炎癥反應的降糖藥物對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的影響。本研究選擇的雙胍類降糖藥物(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可抑制肝臟葡萄糖生成,從而促進空腹血糖水平改善。同時可使患者外周組織攝入能力上升,從而促進胰島素抵抗改善[14]。從理論基礎上分析,使用雙胍類降糖藥物治療2 型糖尿病,能夠獲得更為確切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用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2 型糖尿病可提高治療總有效率,是一種可行、有效的降糖藥物。同時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可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改善血糖控制效果,與李秀梅等[15]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的多重機制作用,從而有效促進血糖水平下降[16]。鹽酸二甲雙胍可促進肝臟脂肪累積,減輕肝臟損傷,增加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提高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利用率,抑制肝糖原異生作用,促進血糖水平的改善[17]。兩組HOMA-IR 均小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P<0.05),表明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可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促進胰島素的敏感度,從而有效調(diào)節(jié)血糖水平,促進血糖代謝恢復,與既往研究一致[18]。雙胍類降糖藥物可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解除胰島β 細胞的糖毒性,從而促進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下調(diào)。兩組治療后IL-6、CRP、TNF-α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減輕慢性炎癥損傷,從而減小對胰島素信號轉(zhuǎn)導的干擾,促進胰島素抵抗改善,控制血糖水平。此外,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臨床應用安全性良好,不會增加嚴重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2 型糖尿病,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血糖控制效果,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可實現(xiàn)較理想的臨床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