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劍津中學 湯藝紅
在當前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不僅成年人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學生往往也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雖然初中生本身的學習壓力相較于高中生而言比較小,但是對于即將面臨中考的學生來說,這種壓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在當前“雙減”背景下,各個學科教師都進行了積極響應,而音樂這一學科自然也不例外。基于此,本文對“雙減”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僅供參考。
音樂這一課程雖然并非初中階段中的重點課程,但是其意義還是不容忽視的。關于初中音樂教學的意義,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音樂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音樂這類藝術類課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欣賞音樂的美,并且能夠在音樂與自己實際生活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幫助自己更好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對此,教師可以盡量多為學生播放樂曲,讓學生進行賞析,使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感悟,能夠更好地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第二,在音樂學習中,學生也能學到一些做人的道理??赡茉诤芏嗳丝磥?,音樂與做人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背后,往往蘊藏著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在賞析《高山流水》的時候,學生能夠感受到知音的珍貴;在賞析《命運》的時候,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頑強以及人類意志力的強大……音樂教會學生的道理,并不像語文那樣,是利用文字的方式,而是學生通過自行感受音樂,進行自我提升。因此我們常常會說,音樂是有魔力的,它可以用一個個音符來傳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信息。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而這個階段的學生往往情緒波動也是最大的,如果不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長此以往,可能會誘發(fā)一些心理上的疾病。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壓力主要來自戀愛、學習、友情等幾個方面。如今在“雙減”這一背景下,學生的課業(yè)壓力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是學生依舊還會面臨一些其他方面的壓力。因此,對初中音樂教師而言,積極響應“雙減”政策,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減輕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各類壓力,有利于青少年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對于青少年來說,心理問題往往與其心理素質(zhì)以及周邊環(huán)境等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對一些心理素質(zhì)較好的人來說,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常常能及時消化,排遣掉不良情緒。但是,對一些心理素質(zhì)較差的人來說,則難以排遣不良情緒,久而久之,就容易導致心理問題。很多時候,教師以及家長往往只將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或者生活上,卻很少會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在當前競爭如此激烈的環(huán)境中,學生所背負的壓力也并不小,加之青少年本身正處于一個較為敏感的成長階段?;诖?,從學校的角度來說,還要選擇一些正確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減緩心理上的壓力。音樂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放松自我,使自己的壓力得到進一步緩解,從而獲得一種心靈上的慰藉。為了更好地提升音樂對學生的減壓效果,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喜好,為學生建立起一個專門的曲庫,在音樂賞析中為學生進行播放,在踐行“雙減”政策的前提下,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放松自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同樣是適用的。很多時候,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會對最終的學習效果產(chǎn)生較為直接的影響。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對音樂教師來說,如果能夠讓學生愛上這一課程,那么其教學效果自然也可以更上一層樓?;诖?,對音樂教師來說,還要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提升自己的學習積極性。那么,如何在“雙減”背景下開展音樂教學,才能更好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興趣呢?教師還要不斷地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一般來說,一堂音樂課的時間大致在40分鐘左右。而對教師來說,如何更為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時間,來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是需要不斷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诖?,對教師來說,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前,實際上可以先對學生進行一個較全面的了解,知道學生當前對哪種類型的音樂比較感興趣,覺得哪種音樂是比較枯燥的。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在這一情況下再開展音樂教學,教師才能做到“對癥下藥”,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實際上,從現(xiàn)階段初中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對音樂賞析本身就缺乏足夠的興趣,而在進行樂理知識學習的時候更是覺得有些枯燥。教師要對此類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可以嘗試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較為直觀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一些學生對樂曲賞析缺乏足夠的興趣,對此,教師就可以深入探究,究竟學生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心理。究其根本,主要還是學生對一些樂曲感覺比較陌生,同時對一些樂感本身就不是太好的學生來說,接受起來就更為困難。基于此,教師可以嘗試把多媒體教學融入課堂教學中。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樂器的圖片,接著可以從網(wǎng)絡上找一些相關樂器演奏的小片段讓學生進行記憶。接著,可以為學生播放即將賞析的樂曲,讓學生從中找一找是否用到了剛剛的那幾種樂器。帶著疑問進行聆聽,學生會更加投入,其自身的積極性也能很好地被調(diào)動起來。其次,教師可以嘗試利用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樂理知識。初中生年紀雖然比小學生大,但是游戲依舊對他們有著一定的吸引力。從實際情況來看,樂理知識的學習確實比較枯燥,而一些教師在對樂理進行講解時,還會選擇十分枯燥的方式,這就更難以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了。因此,在對樂理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嘗試融入一些游戲,讓學生意識到樂理知識并不一定是枯燥的,可能是很有趣的。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的大腦更為活躍,對一些相關的樂理知識記憶得也會更加深刻。
雖然“雙減”這一政策已經(jīng)實施多年,但是很多教師還沒有正確理解“雙減”真正的含義,認為“雙減”只要減輕學生的課業(yè)壓力即可??蓪嶋H上,所謂的“雙減”并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減輕學習上的負擔,而是為了讓學生在身心健康成長的前提下能夠獲取更多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質(zhì)量。如果在“雙減”背景下給予學生過多的自由,那么一些自律性比較差的學生,可能會難以跟上其他同學的腳步,而在課余時間中他們也并沒有科學利用時間,導致大量的時間白白浪費掉。由此可見,正確科學地響應“雙減”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在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教學的場所往往都會選擇在專門的音樂教室中進行。而音樂這一課程似乎也和“雙減”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在“雙減”背景下,對音樂課程的教師來說,實際上也能夠通過豐富音樂的教學形式,嘗試開展課外音樂教學等活動,來使“雙減”的整體效果得以提升。在這一過程中,音樂教師要根據(jù)本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等,有計劃地開展音樂課外活動。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對音樂教師而言也需要注意,之所以會進行課外音樂活動,目的是更好地響應“雙減”這一政策。所以,在實際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避免為了“減負”而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發(fā)生,不要讓學生感覺課堂上的負擔雖然減小了,但是課外活動又成為一種負擔。同時,也要避免學生家長產(chǎn)生較大的經(jīng)濟負擔等??傊?,校外音樂活動的開展是為了讓學生輕松和愉快的。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那么其意義自然也會有所缺失。一般來說,所謂的課外音樂活動,并不一定是要到校園外進行,在校園內(nèi)同樣也可以進行。但是,不管是在校園中開展這一活動,還是在校外開展這一活動,音樂教師都要先明確活動的導向,要朝著正確的導向前進。如果其導向發(fā)生了錯誤,不僅難以更好地減輕學生的負擔,甚至還有可能增加學生的負擔。比如,在校內(nèi)開展課外音樂活動的時候,教師要面向所有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不能剝奪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在進行校外的課外音樂活動時,教師也要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不能強迫學生參加。
在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過程中,科學運用各類多媒體設備,能夠有效改善課堂氛圍。而對音樂教師而言,也要不斷地吸收新知識,為構(gòu)建高效的“雙減”課堂營造一個更好的環(huán)境。在日常教學中,除了要不斷精進自身的專業(yè)知識,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各類復合技能,比如音樂創(chuàng)作以及樂器演奏能力等。當然,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式往往也會對教學質(zhì)量產(chǎn)生較直接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也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手段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同時改變自身一些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實際上,學生每天都會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中不僅包含了課堂中的一些信息,同時也包含了一些社會上的信息,而這些信息的數(shù)量顯然要比音樂課堂的信息量多許多?;诖?,對音樂教師來說,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有意識地拓寬教學內(nèi)容,選擇一些課外音樂素材融入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放松身心。那么,教師在選擇音樂的時候,要選擇哪種類型的音樂呢?首先,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一定豐富情趣的音樂作品,通過這類音樂作品的選擇,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音樂作品。其次,在選擇音樂作品的時候,教師要注重作品的生活性。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一些太過于難懂的音樂,可能難以理解其中的內(nèi)涵。因此,音樂教師在對音樂作品進行選擇的時候,可以盡量選擇一些較為生動,同時結(jié)構(gòu)比較完整的音樂作品,以便學生更好地去理解這些作品??傊魳纷髌返倪x擇是一門學問,教師要盡量選擇一些積極向上,且符合青少年賞析的音樂來讓學生們進行聆聽,這樣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也能幫助學生減緩自身的壓力。除了合理選擇教材之外,對教師而言,也要及時改善現(xiàn)有的評價機制。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同時,音樂課中的自信,實際上也與學生的積極性之間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對音樂教師來說,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可以依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比如,針對音樂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問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對一些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問一些基礎性問題,讓學生能夠通過回答建立自信。
“雙減”政策明確規(guī)定了教師要盡量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這其中也包含了學生的課后作業(yè)。在大眾印象中,“雙減”政策所針對的似乎只有語數(shù)外等專業(yè)課程。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夠全面的。音樂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也要積極響應“雙減”政策,要在教學后為學生布置一定的實踐作業(yè),來提升音樂課程的教學效果。課后作業(yè),也是教學中的重點,是不能夠忽視的。詳細來說,基于“雙減”政策所布置的音樂實踐類型作業(yè),大致可以分為下述幾種類型。第一種為收集類型的作業(yè)。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搜集一些與課本中內(nèi)容有關的名人及其相關事跡等。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教師也可以以小組作業(yè)的方式來布置,讓他們進行交流與溝通。這類實踐類型的作業(yè),能更輕易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在收集過程中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第二種為體驗類型的作業(yè)。音樂本身就是偏向感性的,而所謂的體驗型作業(yè)就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比如,在學習完一首歌曲之后,很多學生無法理解歌曲中的深刻情感及內(nèi)涵,因此難以受到觸動。因此,在音樂欣賞后,教師要嘗試讓學生了解一下歌曲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造的,在了解之后,讓學生再次去聽歌曲,并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一方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同時還能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一種為創(chuàng)造類型的作業(yè)。音樂需要去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感受力,也要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诖?,在布置音樂實踐作業(yè)時,教師也可以嘗試布置一些創(chuàng)造類型的作業(yè)。比如,讓他們依據(jù)歌曲編排舞蹈,或者是依據(jù)曲調(diào)自己進行填詞。在完成此類作業(yè)的時候,學生能夠自己完成,也能找同學以小組形式來完成。通過此類作業(yè)的布置,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有所增加,且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音樂這一課程雖然并非初中階段中的主干課程,但是對學生而言意義重大。在當前“雙減”這一背景下,對音樂教師而言,不僅要積極響應“雙減”這一政策,同時也要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勢,以輔助學生的其他學科獲得更好的“雙減”效果,使學生可以在音樂的學習中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