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程妍
近年來,乳腺癌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乳腺癌骨轉移指的是癌細胞轉移到患者胸骨與肋骨等部位,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更加嚴重的威脅。目前,臨床主要采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對其進行治療,雖臨床療效較好,但對疼痛癥狀控制效果仍不太理想。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個體化、創(chuàng)造性、有效的護理模式,通過護理活動促使患者生理、心理達到愉悅狀態(tài)或者是降低不愉快程度[1]。目前,臨床上提倡給予患者開展科學合理的舒適護理。本研究對104例應用雙膦酸鹽治療乳腺癌骨轉移的患者分別采取常規(guī)疼痛護理與舒適疼痛護理,旨在為減輕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尋找更為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應用雙膦酸鹽治療乳腺癌骨轉移的104例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52例)與對照組(52例)。實驗組52例患者中有42例為根治術后輔助化療,10例為新輔助化療,本組患者均聯(lián)合運用化療和雙膦酸鹽類藥物同時治療,平均病程(12.6±1.7)個月,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48.87±8.21)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28例,大專及以上7例;骨轉移病灶數(shù)目:1處16例(脊柱轉移6例,肋骨轉移5例,胸骨轉移5例),2處28例(合并脊柱肋骨轉移11例,合并肋骨胸骨轉移14例,合并脊柱胸骨轉移3例),3處及以上8例(合并脊柱肋骨胸骨轉移8例)。對照組52例患者中有42例為根治術后輔助化療,10例為新輔助化療,本組患者均聯(lián)合運用化療和雙膦酸鹽類藥物同時治療,平均病程(12.5±1.8)個月,年齡38~69歲,平均年齡(48.41±7.82)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27例,大專及以上6例;骨轉移病灶數(shù)目:1處15例(脊柱轉移6例,肋骨轉移4例,胸骨轉移5例),2處30例(合并脊柱肋骨轉移11例,合并肋骨胸骨轉移14例,合并脊柱胸骨轉移5例),3處及以上7例(合并脊柱肋骨胸骨轉移7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經(jīng)t檢驗)、文化程度、骨轉移病灶數(shù)目(經(jīng)χ2檢驗)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經(jīng)病理診斷后確診為乳腺癌骨轉移;應用雙膦酸鹽治療;臨床資料全面;年齡18歲以上,70歲以下者;對此次研究完全知情后自愿加入。②排除標準:合并有嚴重性精神疾??;合并有嚴重性心、肝及腎功能障礙;合并有免疫性系統(tǒng)疾?。徊溉槠?、妊娠期婦女。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guī)疼痛護理,主要是通過健康宣教、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以減輕患者的疼痛。
1.3.2 實驗組 給予患者舒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自患者入院后對患者疼痛發(fā)作頻率、每次持續(xù)時間、強度及誘因等進行科學評估,并針對患者的疼痛程度制定個性化疼痛護理方案。
1.3.2.1 心理及疼痛護理 ①對于有疼痛干預需求的患者進行相關鎮(zhèn)痛措施,同時保持患者心理舒適,患者在住院期間常常會產(chǎn)生不良的心理情緒和心理壓力,醫(yī)護人員需要時常與患者進行溝通,緩解患者的不良負面情緒,鼓勵患者將自身的顧慮與負面情緒進行表達,從而使其得到情緒上的釋放與平靜[2]。②對于具備家庭支持條件的,結合患者情況讓其周邊的親人或者朋友能夠?qū)ζ溥M行探望,并作為患者的精神支持,減少患者由于疾病所帶來的孤寂感與痛苦,保證其精神上的正向情緒;滿足其交流與社會需求,同時對于患者未了的心愿或者愿望進行針對性的滿足,從而使患者達到心靈上的安寧,緩解疼痛對于患者的影響。③對于移動不便的患者要每日基于患者的感受進行體位調(diào)整,避免不良體位給患者身體再次增加不適感與疼痛感,化療周期中每周3次。早晚對于患者的胸部及其他轉移部位由專業(yè)的理療護士進行按摩,按摩動作要輕柔、緩慢,過程中與患者分享一些平時生活中的趣事,同時也鼓勵患者講述。
1.3.2.2 不良反應及治療護理 對于不良反應嚴重的患者,要告知患者這些不良反應都是治療過程中的正常情況,消除患者內(nèi)心的恐懼與不安,同時也要告知其家屬與患者針對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采取有效的緩解措施[3]。針對性緩解方法如下:①胃腸道反應:化療前30 min應用托烷司瓊靜注預防胃腸道反應,同時指導患者多做深呼吸、在聽音樂,同時保持室內(nèi)空氣清新無異味,通常24 h左右后癥狀緩解。②骨髓抑制情況:密切觀察患者血常規(guī)情況,白細胞<3.5×109/L時,停用化療藥物并給予升白細胞藥物,白細胞<2.0×109/L時,嚴格無菌操作,限制家屬探視,病房每日通風換氣2次,每日進行紫外線消毒2次。遵醫(yī)囑給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③腎毒性與發(fā)熱:治療前應該檢查腎功能,開始治療后,必須監(jiān)測高鈣血癥相關參數(shù)。化療和雙膦酸鹽類藥物治療時每種藥物應分開靜脈輸注,化療期間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治療時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發(fā)熱,特別是首次使用時,可在輸注雙膦酸鹽類藥物治療前肌注地塞米松預防。本組2例患者靜滴雙膦酸鹽類藥物后體溫升高,囑患者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物理降溫,2 d后緩解。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疼痛評分、生活質(zhì)量、負性情緒、不良反應及護理滿意度。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定,總分為10分,得分越高疼痛癥狀越嚴重;生活質(zhì)量:參考生活質(zhì)量評價量表(SF-36)自擬調(diào)查表進行評定,包含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職能4個方面,每個方面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zhì)量越高;負性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總分均為80分,得分越高表明負性情緒越嚴重;護理滿意度:不良反應:嘔吐、口渴、多尿癥及中樞神經(jīng)癥狀;采用自擬滿意度調(diào)查表進行調(diào)查評分,總分為100分,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80~100分為滿意,60~79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率=(滿意例數(shù)+一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V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VA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實驗組52 6.14±1.28 3.97±1.06 9.416<0.001對照組52 5.98±1.32 4.58±1.15 5.767<0.001 t 0.628 2.813 P 0.527 0.007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F-36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s,分)
組別n 生理職能 社會功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職能干預前 干預后 t P 干預前 干預后 t P 干預前 干預后 t P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實驗組52 62.32±7.61 80.29±8.36 12.100<0.001 64.82±7.13 79.23±7.63 9.951<0.001 63.62±7.31 77.82±8.80 8.951<0.001 63.02±8.42 78.54±7.16 10.126<0.001對照組52 62.17±7.22 73.24±7.52 9.041<0.001 64.86±7.24 71.12±6.38 5.425<0.001 63.77±7.28 69.28±7.82 4.394<0.001 62.95±7.61 70.27±7.72 5.801<0.001 t 0.103 4.521 0.028 5.880 0.105 5.231 0.044 5.664 P 0.918 <0.001 0.977 <0.001 0.917 <0.001 0.965 <0.001
2.3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SDS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SAS評分 SD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 P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實驗組 52 53.35±7.24 36.82±6.82 11.984<0.001 56.13±6.85 38.15±6.83 13.404<0.001對照組 52 55.62±6.87 45.32±6.52 7.842<0.001 57.53±7.21 48.20±7.25 6.580 <0.001 t 1.640 6.496 1.015 7.276 P 0.185 <0.001 0.324 <0.001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2.5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隨著乳腺癌治療技術的發(fā)展,很多患者生存時間逐漸延長,這讓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有信心的配合治療,同時定期進行復查。但是,由于乳腺癌晚期骨轉移的出現(xiàn),讓患者產(chǎn)生一種較為強烈的應激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劇烈疼痛、焦慮、抑郁及恐懼等,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的負面影響[4]。目前臨床常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對骨轉移所引發(fā)的高鈣血癥與骨痛癥進行有效抑制,雖有一定效果,但還是有一些患者仍存在劇烈骨痛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5]。
2020年有相關研究指出[6],對乳腺癌骨轉移患者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中,干預后,兩組患者VAS評分、SAS評分及SDS評分均有所降低,實驗組患者較對照組降低幅度更大;干預后,兩組患者SF-36各項評分均有所上升,實驗組較對照組上升幅度更大;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更低;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較對照組更高。表明采用舒適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感,降低焦慮與抑郁程度,減少不良反應,同時提高生活質(zhì)量與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為舒適護理是一種針對患者個人情況制定出的個性化疼痛護理方案,其中針對患者出現(xiàn)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給予積極的疏導與安撫,這對患者提高治療信心具有重要意義[7];利用看書、聽音樂及與人交流等方式可有效將患者注意力從疾病給身體帶來的疼痛上分散開;家屬是患者心靈的依靠,在護理過程中指導家屬與患者多溝通與交流,同時鼓勵患者積極勇敢面對疾病,一方面可有效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對減輕患者疼痛感也具有積極性意義。在治療與護理過程中,定期安排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按摩,并與患者講述一些生活中的趣事,一方面可有效促進病發(fā)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另一方面也可幫助患者放松心情、減輕疼痛感[8]?;颊唠m在接受雙膦酸鹽治療,但也難免會有一些嘔吐、口渴、多尿癥及中樞神經(jīng)癥狀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此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開展正確的宣教[9],讓患者了解到這些不良反應都是疾病發(fā)展過程中的正常反應,并知曉治療與護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讓患者更加積極地配合治療,有效緩解疼痛癥狀[10]??傊?,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人們對治療要求的不斷提高,對應用雙膦酸鹽治療乳腺癌骨轉移期間的患者開展科學合理的舒適護理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將舒適護理應用在雙膦酸鹽治療乳腺癌骨轉移的疼痛護理中,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癥狀,改善負性情緒,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同時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與護理滿意度,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