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 超 桑昆峰 凌 莉
氣管切開患者由于無法講話會導致溝通障礙,進一步產生病恥感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的心理問題,間接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花費增加、預后不佳[1-2]。雙邊反饋溝通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措施,運用平視化的溝通技巧、拉近醫(yī)護患之間的心理溝通距離,促進醫(yī)護患和諧關系的建立,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和治療依從性,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3]。雙邊反饋溝通由我國王路燕[4]于2017年提出的,最早應用于圍術期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遵醫(yī)行為的研究,效果顯著。該溝通模式在ICU氣管切開高流量氧療患者中的應用研究暫未有報道。為了探索雙邊反饋溝通聯(lián)合心理護理對在ICU氣管切開高流量氧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我們于2020年3月-2021年8月,對收治 的60例氣管切開行高流量氧療的患者進行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收治在我科行氣管切開的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年齡38~77歲,平均年齡(64.30±9.07)歲。對照組男患者17例,女患者13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4.37±8.3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①納入標準:因呼吸衰竭氣管插管多次試脫機失敗行氣管切開的患者、≥18歲、無嚴重視、聽力障礙、知情同意、配合調查的患者。②排除標準:顱腦嚴重損傷、神志不清、意識障礙、有嚴重視、聽力障礙、有精神疾病、拒絕配合調查、死亡的患者,由培訓合格人員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進行資料收集、調查分析,該研究已得到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同意,患者及其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①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宣教,包括管道、用藥、皮膚護理等健康宣教,及時滿足患者合理需求,加強患者基礎護理,安慰鼓勵患者。②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宣教基礎上引入雙邊反饋溝通聯(lián)合心理護理。根據患者一般資料和現病史、臨床表現、病情進展等進行綜合評估,制定醫(yī)護患協(xié)同的個性化精準護理計劃;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適時適度開展雙邊反饋溝通,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耐心傾聽患者主訴(紙筆書寫自己內心的問題),鼓勵安慰支持患者,以同理心溝通策略實現情感共鳴;宣教高流量氧療的重要性,給予患者心理支持;根據患者反饋內容,及時解答患者內心疑慮,適時進行心理護理、肢體撫觸、言語安慰;滿足患者合理、合適的生理、心理等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根據患者反饋結果,動態(tài)地調整護理干預。
1.3 評價標準 ①依從性調查使用自行編制而成的依從性調查問卷進行治療依從性的評估,主要包括患者能否堅持使用與有效配合高流量氧療儀、聽從醫(yī)護人員指導、關心自身病情等3方面內容,運用Likert4級評分法評估患者依從性,1=從不,2=偶爾,3=有時,4=經常,分數越高,表示依從性越好。該表根據臨床專家組篩選分析后進行預實驗和內容效度(CVI)的相關測試,其中該表CVI值為0.83,表明該表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②焦慮抑郁的調查分別使用zung于1965年和1971年編制而成的焦慮調查量表(SAS)[5]、抑郁調查量表(SDS)[6]進行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的評估,該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7]。③護理滿意度的調查采用本院自行編制而成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統(tǒng)計方法包括t檢驗、卡方檢驗等,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使用高流量氧療依從性得分及干預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可知,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組內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使用高流量氧療依從性得分及干預前、后焦慮抑郁得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使用高流量氧療依從性得分及干預前、后焦慮抑郁得分比較(±s,分)
組別 n 依從性得分 SAS(焦慮評分) SDS(抑郁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 P 干預前 干預后 t P觀察組 30 9.63±1.52 55.30±2.71 52.90±1.94 4.69 0.00 54.90±2.12 52.23±1.77 5.53 0.00對照組 30 8.60±1.41 56.07±2.39 54.20±1.71 3.27 0.00 55.47±1.63 53.20±1.65 4.71 0.00 t 2.74 1.16 2.76 1.16 2.19 P 0.01 0.25 0.01 0.25 0.03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新冠肺炎防控期間我科根據上級領導部門防控要求取消家屬探視,進行封閉式管理,患者無親人在身邊陪伴、缺少家庭支持,擔心疾病預后,氣管切開置入人工氣道溝通障礙,且形態(tài)異于常人產生病恥感、以及陌生的物理和人文環(huán)境環(huán)境、舒適度,基于此,導致了患者心理產生了焦慮和抑郁[8]。而患者的焦慮抑郁會嚴重影響患者疾病預后及治療效果,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不必要的醫(yī)療費用,因此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狀況,便顯得尤為重要[9]。
近年來,住院患者的心理焦慮抑郁問題越來越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注,國內外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對改善患者焦慮抑郁和快速康復開展了相關的深入研究[10-11],伍永慧等[12]研究表明“中醫(yī)情志療法”和“八段錦”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其中中醫(yī)情志療法主要采用“五行相克,情志相勝”的理論去合理調節(jié)患者的情緒,八段錦是養(yǎng)生保健的療法,主要是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焦慮抑郁的心理問題,各有各的特色,臨床上針對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心理問題暫時還沒有一套系統(tǒng)、成熟的標準或者指南。
雙邊反饋溝通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溝通方式,臨床上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圍術期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可以有效提升患者遵醫(yī)行為及依從性,且效果顯著。有學者將其應用到高熱患者冰毯使用依從性的研究中,效果良好[13]。國內外暫未有相關報道其在氣管切開患者中的應用研究,因此該研究將其聯(lián)合心理護理運用到ICU氣管切開高流量氧療患者的研究中。干預后的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和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焦慮、抑郁的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雙邊反饋溝通聯(lián)合心理護理在ICU氣管切開高流量氧療患者中起到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雙邊反饋溝通聯(lián)合心理護理有效提升了ICU氣管切開高流量氧療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減輕了患者焦慮、抑郁程度,建議臨床推廣使用。該研究樣本量小,有待開展多中心、大樣本量的臨床研究進行更加細致化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