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馬越
天津醫(yī)院手顯微外科,天津 300300
斷指再植是一種在顯微鏡下將離斷指體的血管進行重新吻合的精細手術,能夠修復斷指的骨、神經、肌腱、皮膚等,從而恢復斷指的手功能[1-2]。近年來,隨著顯微微創(chuàng)外科的不斷發(fā)展及手術經驗的積累,臨床上斷指再植的成功率明顯提高,但仍不夠理想。影響斷指再植成功率的因素較多,不僅與手術醫(yī)師的操作有關,同時還與斷指再植圍術期間的護理干預有著重要聯(lián)系[3-4]。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基礎護理干預存在一定的程序化,缺乏系統(tǒng)的干預,護理質量不高,進而影響斷指再植術后患者指功能的恢復[5-6]。系統(tǒng)化護理是一種具有系統(tǒng)性、綜合性、整體性的護理模式,能夠提高斷指再植患者的護理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討斷指再植患者應用系統(tǒng)化護理的效果及對指功能恢復的影響,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天津醫(yī)院收治的64例斷指再植患者的臨床資料,使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2例。對照組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齡(34.58±12.17)歲;再植指數(shù)38指;損傷程度為Ⅰ度18例,Ⅱ度6例,Ⅲ度6例,Ⅳ度2例。研究組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齡(34.36±11.58)歲;再植指數(shù)39指;損傷程度為Ⅰ度16例,Ⅱ度7例,Ⅲ度7例,Ⅳ度2例。納入標準:(1)手指完全或不完全離斷,具有斷指再植指征。(2)手指損傷后6 h內就診。(3)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術前存在指功能障礙。(2)住院時間不足3 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樣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術前了解患者手指的損傷情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病史、文化程度等制定護理計劃,術前告知患者手術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注意事項,術后給予患者抗凝、抗炎、鎮(zhèn)痛等藥物治療,術后一周盡量臥床休息,指導患者抬高患指,防止血管痙攣、血管危象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后第二周開始開展手指功能鍛煉,局部按摩再植的指體,被動活動患指臨近指間關節(jié)。
研究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系統(tǒng)化護理聯(lián)合心理干預。(1)術前心理疏導干預?;颊哂捎趯嘀冈僦彩中g的不了解,擔心再植后手指功能的恢復情況,進而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對手術及術后指功能的恢復造成不利影響。護理人員在術前通過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來了解并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案例講解、手術知識介紹等方法來降低患者的心理負擔,鼓勵患者主動傾訴內心的顧慮,對患者的情緒進行安撫,使患者以積極向上、充分信任的心態(tài)來面對治療和術后恢復。(2)環(huán)境及生活習慣的干預。維持病房內良好的通風,保證光線充足,室溫控制在25℃左右,濕度為45%~50%,病房空氣消毒3次/d,嚴格控制病房的吸煙情況,為患者提供無煙病房。對于部分有吸煙史的患者,勸導其進行戒煙,告知患者尼古丁對術后恢復的不利影響,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保持充足睡眠。(3)飲食干預。術后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飲食,應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飲食,增加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食物的攝入,促進消化及傷口的愈合。(4)疼痛護理干預。術后按醫(yī)囑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治療,同時在夜間通過紅外線燈照射來加強保暖措施,使用紅外線燈時應注意控制照射高度,避免燙傷,防止寒冷等刺激而增加疼痛感,促進患者的睡眠,降低疼痛感。(5)體位干預。術后由于長時間臥床易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暢,指導患者術后采取平臥位,患指應高于心臟平面,促進血運循環(huán)。(6)指功能恢復訓練。術后3 d盡早開展手指功能訓練,在能夠耐受的情況下進行手指的屈伸運動或被動運動,有輕微的運動即可,維持韌帶的彈性,防止黏連。隨著恢復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運動幅度,術后3周要達到主動運動水平,使用木棒、球、硬幣等訓練手指的捏、抓、握動作,使用光滑、粗糙等不同質地的物品刺激患者患指的感覺,閉眼用患指感受不同材質的觸覺,促進手指功能的恢復。根據(jù)不同患者的恢復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出院康復計劃,出院隨訪6個月。
(1)斷指再植療效。斷指再植療效分為優(yōu)(出院后未發(fā)生感染、血管危象等并發(fā)癥,手指功能恢復正常,無疼痛)、良(出院后未發(fā)生感染、血管危象等并發(fā)癥,手指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日常生活能夠大部分完成,存在輕微的疼痛)、差(出院后發(fā)生感染、血管危象等并發(fā)癥,日常生活無法自理,伴隨持續(xù)的疼痛)三個等級。(2)指功能恢復情況。分別于出院1個月、3個月、6個月后使用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斷指再植功能評定標準進行評估,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指功能恢復越好。(3)術后并發(fā)癥。包括發(fā)生感染、血管危象、肢體腫脹等。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斷指再植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斷指再植療效情況例(%)
出院1個月、3個月、6個月后,研究組斷指再植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斷指再植功能評分情況(±s)分
表2 兩組患者斷指再植功能評分情況(±s)分
組別對照組(n=32)研究組(n=32)t值P值出院1個月后79.33±5.72 84.46±5.57 3.635<0.05出院3個月后86.13±5.68 90.79±4.22 3.725<0.05出院6個月后91.44±4.95 97.65±2.18 6.495<0.05
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評分(±s) 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評分(±s) 分
a表示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n=32)研究組(n=32)t值P值SAS評分干預前58.44±6.59 58.45±6.28 0.006>0.05干預后50.03±4.33a 34.32±2.04a 18.567>0.05 SDS評分干預前56.76±5.39 56.75±5.42 0.007>0.05干預后50.18±4.80a 39.82±3.06a 10.295>0.05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例(%)
斷指再植是臨床上治療斷指的常用方法,斷指再植的成功關鍵在于血管能否接通,隨著手術技術的發(fā)展及經驗的積累,斷指再植有了很高的存活率,但術后患者指功能的恢復情況卻無法得到保障[7-8]。斷指再植圍術期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患者術后指功能的恢復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常規(guī)的基礎護理干預大多較為程序化,缺乏系統(tǒng)、整體、全面的干預,進而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9-10]。系統(tǒng)化護理是一種強調系統(tǒng)化、個體化、整體化的綜合護理模式,通過對患者進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護理干預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護理干預的有效性,同時通過詳細專業(yè)的康復訓練指導來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從而達到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11]。
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斷指再植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商婷[12]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在于,系統(tǒng)化護理通過術前心理疏導干預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了患者的康復信心,為后續(xù)的護理干預提供了良好的依從性,并且在專業(yè)、全面的康復指導下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從而起到提高護理效果的作用。斷指再植后指功能的恢復是手術的關鍵,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斷指再植功能評定試用標準能夠評價再植手指的運動、感覺、日常生活功能,較好的反應斷指再植后指功能的恢復情況。本研究中,出院1個月、3個月、6個月后,研究組患者斷指再植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在于,系統(tǒng)化護理通過在圍術期對患者進行全面、整體、系統(tǒng)化的護理干預,使患者了解康復鍛煉對指功能恢復的積極意義,提高患者鍛煉的主動性,并且在專業(yè)的指導下提高鍛煉的有效性,同時對患者進行飲食、生活習慣等干預,從多個方面來促進指功能的恢復,從而提高指功能的恢復效果[13]。斷指再植的患者由于意外而失去了手指,對其日后日?;顒釉斐蓢乐赜绊懀颊咭惨虼硕a生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嚴重者甚至可能發(fā)生自殺、自殘等極端行為。本研究中,干預后研究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在于,系統(tǒng)化護理通過術前心理疏導、術后疼痛護理、術后指功能恢復訓練等干預措施來促進患者手術的順利進行并且提高術后的指功能情況,有利于患者日后回歸生活和社會,并且在護理人員細心的照顧下使患者感受到來自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的積極主觀感受,提高患者的自我認同感,從而起到改善心理狀況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與張丹月等[14]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在于,系統(tǒng)化護理通過全面、系統(tǒng)化的護理措施來控制患者由于心理、尼古丁、疼痛、體位、寒冷等導致的感染、血管危象、肢體腫脹等危險因素,從而起到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作用。
綜上所述,斷指再植患者應用系統(tǒng)化護理的效果顯著,能夠促進斷指再植后指功能的恢復,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