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婕
(湖南農業(yè)大學,湖南長沙 410128)
產品出口貿易作為湖南省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湖南省的經濟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將直接影響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狀況,如果農業(yè)企業(yè)不能有效地規(guī)避人民幣幣值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會使自身蒙受經濟損失甚至面臨破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農產品自由貿易進一步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農產品貿易往來日益增加,全球農產品市場逐漸變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匯率作為一國貨幣的對外價格,為資金在貿易、投資等環(huán)節(jié)的跨國流動和幣種間的轉換提供了便利,同時匯率在穩(wěn)定農產品價格、增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隨著我國農產品出口市場的不斷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受到了國內眾多學者的關注。
國內學者關于人民幣匯率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研究主要聚焦在對影響機制、經濟體的差異性、時間效應及農產品市場結構的分析上。但由于研究背景,分析方法及選取的研究對象和經濟指標的差異,目前學術界并未取得一致的研究結論??紫橹堑冗\用偏自相關函數(shù)進行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的影響不顯著,只是對農產品價格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給我國農產品貿易帶來的沖擊不明顯[1]。丁存振等運用時變參數(shù)向量自回歸模型,分別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農產品進出口價格、銷售價格及生產的影響,發(fā)現(xiàn)人民幣匯率對農產品進口價格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出口價格,對銷售價格的影響最小[2]。王玉茹采用GARCH 模型進行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在短期內對進出口都產生抑制作用,但對于出口的消極影響小于進口[3]。趙翊采用簡單線性回歸模型,研究人民幣幣值波動對中日農產品貿易產生的影響,認為人民幣兌日元的匯率波動使我國出口日本的農產品結構發(fā)生變化:在人民幣兌日元匯率上漲的情況下,低附加值的初級農產品在出口中的占比降低,深加工農產品的出口占比提高[4]。董佳文從中美貿易雙方在農業(yè)領域對部分農產品加征關稅這一角度切入,采用VAR 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匯率波動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得出匯率波動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符合國際貿易理論規(guī)律的結論。同時認為,在短期內人民幣貶值對出口的促進作用不明顯,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條件并未得到改善;我國農產品貿易受匯率的影響不顯著,這可能與我國當前實施的匯率制度有關[5]。蔣志強等以2005—2011 年的季度面板數(shù)據為基礎進行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我國不同省份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大小存在差異;人民幣匯率上漲對部分農業(yè)大省的農產品出口具有消極作用,而對北京市和遼寧省的出口則產生了積極作用[6]。郭若藝等以山東省六家農產品貿易上市公司2010—2018年的數(shù)據作為樣本,采用面板數(shù)據模型進行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生產效率不同的企業(yè)影響不同,處于競爭劣勢的低產企業(yè)受到的經濟沖擊更大[7]。張琦等研究了RCEP生效后,人民幣匯率對我國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影響,認為加強與協(xié)議國的農產品貿易往來能有效降低外匯波動帶來的沖擊,同時可提高預判外匯風險的能力[8]。
通過對以上文獻的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國內學者已經就人民幣匯率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展開了深入研究,但對省級區(qū)域范圍的研究并不多。湖南省是我國的農業(yè)大省之一,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該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采用2002—2021年的數(shù)據進行實證檢驗,分析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最后提出對策建議。
隨著農業(yè)供給側改革,湖南省農業(yè)發(fā)展保持著良好趨勢,“三農”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決。湖南省農產品的生產量基本上可以滿足省內居民的需求,還能出口到其他省份或地區(qū)。在2001 年加入WTO 后,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在此背景下湖南省的開放程度也進一步增強,2004 年湖南省農產品出口額高達2.36 億美元。從2005 年開始進行的兩次匯率改革,都促進了湖南省經濟的持續(xù)增長,湖南省在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我國在2005年、2015年進行的匯率制度改革,對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第一次匯改后,人民幣經歷了10年緩慢升值時期,至2014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接近6 元。在2005—2014 年期間,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從2.74億美元漲到10.90億美元,增長了將近3 倍;在2015 年第二次匯改后,人民幣匯率趨勢從持續(xù)了10 年的升值轉變?yōu)橄碌鵀橹?。新的形勢下,湖南省農產品出口額仍然在波動中保持增長趨勢,到2021年出口額已高達23.39億美元。雖然湖南省農產品出口額保持著持續(xù)上升的趨勢,但是農產品在貿易出口總額中的占比明顯下降,基本趨同于匯率波動方向(見表1)。
表1 2002—2021年人民幣匯率及湖南省農產品出口情況
人民幣匯率波動有可能是影響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民幣升值導致外國進口商使用等量貨幣交換到的農產品數(shù)量減少,因此國外進口商會對這種匯率波動做出反應,減少對湖南省農產品的進口,這將直接影響湖南省農產品的出口貿易規(guī)模;相反,當人民幣貶值時,外國進口商能用等量的貨幣換取比以往更多的商品,他們會加大對湖南省農產品的進口,從而使得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規(guī)模擴大。
基于時效性的角度分析,農產品出口合同的簽訂和支付方式,常常會因為匯率的波動而產生變化。因為外匯風險隨時間結構增長而變大,這是合同雙方都需設法規(guī)避的。特別是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遠期結算的方式通常不會被采取。此外,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也存在周期性,匯率的波動對其價格的影響存在一定滯后效應。
匯率是指不同國家之間貨幣的兌換比率,在外匯市場上一單位本幣能兌換成確定數(shù)量的外國貨幣,匯率為衡量不同貨幣之間的價值提供了計算標準。隨著世界各國之間貿易往來的增多,匯率在經濟社會中產生的重要影響日益突出。匯率的波動會影響物價水平、國際收支、資金流動等,所以匯率波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本文選擇美元兌人民幣的年均匯率x作為該回歸模型的自變量。
出口比率是指某種產品的出口額在總銷售額中的占比,該指標能有效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口貿易狀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在總對外銷售額中占比越大,就說明農產品的出口貿易規(guī)模越大。本文選取湖南省農產品出口比率y作為實證分析的因變量,通過這一指標反映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所采用的數(shù)據均來自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及湖南省統(tǒng)計局等官方數(shù)據庫?;?002—2021 年的數(shù)據按表2 方法進行整理分析和指標測算。
表2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影響的變量選擇
基于2002—2021年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數(shù)據和美元兌人民幣年均匯率,采用雙對數(shù)法,分別對x和y取對數(shù),這樣能有效降低不平穩(wěn)數(shù)值對估計出的線性模型的負面影響,使得回歸結果更貼近實際情況。變量lnx、lny生成的散點圖和擬合曲線見圖1,可以看出,數(shù)據樣本點基本均勻地分布在擬合直線兩側,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線性相關關系,求得Pearson相關系數(shù)為0.492 3,屬于中等程度相關,說明因變量lny和自變量lnx之間可以用一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擬合。
圖1 美元兌人民幣年均匯率(lnx)和湖南省農產品出口比率(lny)關系的擬合
本文選取的數(shù)據屬于時間序列,而時間序列大多是不平穩(wěn)的,為了避免回歸方程中的“偽回歸”現(xiàn)象。在模型建立之前先進行單位根檢驗。此處,運用ADF法對解釋變量進行檢驗,結果列于表3。
表3 單位根檢驗結果
從檢驗的結果來看,原序列不平穩(wěn),但lnx和lny的一階差分序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趨于平穩(wěn)。本文采用E-G 兩步法,來分析同階差分序列的協(xié)整關系。首先對同階單整序列l(wèi)nx、lny進行線性回歸,再生成殘差序列,然后對殘差序列做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列于表4,求得伴隨概率為0.034 0,拒絕原假設,這說明lny和lnx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
表4 E-G兩步法檢驗協(xié)整關系
為了進一步研究因變量和自變量在短期波動中是否還存在這種均衡關系,將誤差修正項看成解釋變量,與自變量lnx一起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對模型整體進行F檢驗,結果呈現(xiàn)顯著狀態(tài)。同時,再對單個參數(shù)進行t檢驗,發(fā)現(xiàn)變量Dlnx及誤差修正項ECM(-1)均呈現(xiàn)顯著狀態(tài)。該方程的擬合度為0.619 4(見表5),說明此模型能較好地解釋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
表5 誤差修正結果
根據以上分析的結果,最終確立模型如下:
(1)式中,ecmt-1為上期誤差項。
從回歸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當期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對湖南農產品出口貿易產生了促進作用,與預期符合。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每增加一個對數(shù)單位將引起湖南省農產品貿易出口比率增加0.933 158個對數(shù)單位,可能的原因是外國進口商使用同樣數(shù)量的貨幣所能購買的農產品數(shù)量增加,這會促進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規(guī)模的擴大,從而提高農產品出口額在湖南省對外貿易銷售額中的比率。
湖南應結合自身的地域優(yōu)勢和資源稟賦,進一步完善以有機農產品、綠色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綜合加工為基礎的現(xiàn)代化農產品加工體系,加速發(fā)展區(qū)域綠色生態(tài)農副產品制造、綜合加工和出口商品基地。同時,在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湖南省應該抓住機遇,加強與沿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往來,致力于構建多元化的市場結構。只有這樣,當某一國遇到嚴重經濟危機時,我國企業(yè)才不至于被動地接受該國經濟波動帶來的損失。此外,農業(yè)企業(yè)作為農產品出口貿易中的重要經濟主體,也應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向國際市場輸送優(yōu)質農產品來搶占市場份額。
國際物流是促進世界各國貿易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使各國之間的商業(yè)往來更加密切。由于農產品具有易變質、易腐爛、保鮮周期短等自然屬性,因此在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中提高國際物流速度顯得至關重要。政府應該加大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不斷提高農產品物流的機械化水平,將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入到國際物流領域,提高國際物流運輸?shù)男蔥9]。
農產品的生產周期不穩(wěn)定,在出口貿易中面臨著市場和匯率的雙重風險。國家應該完善外匯市場監(jiān)管制度并建立農業(yè)保險制度,對外匯波動進行合理的管控,將外匯沖擊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降到最低。匯率波動是難以預測的,而農產品的市場反應能力又差,因此當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時,國家應該實施宏觀經濟政策調控,以降低這種波動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同時,政府應該加強對農產品出口貿易領域的金融支持,為相關農業(yè)企業(yè)提供出口信貸及出口退稅等農業(yè)優(yōu)惠政策。
農產品出口企業(yè)應該加強企業(yè)風險管理,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抵御外匯風險的能力,關注匯率制度的改革和匯率波動的最新動態(tài)。聘請專業(yè)人才進行積極的市場預測和風險管理,正確地選擇和使用金融工具以降低外匯風險給企業(yè)帶來的消極影響。此外,企業(yè)應提高自身的生產能力,當企業(yè)的生產率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時,就能在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才有能力承擔外匯風險造成的生產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