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盼,楊艷平,馮國飛,溫文勝,張 哲△
(1.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南寧 530021;2.廣西醫(yī)科大學區(qū)域性高發(fā)腫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寧 530021;3.廣西區(qū)域性高發(fā)腫瘤早期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南寧 530021)
鼻咽癌(NPC)是一種起源于鼻咽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發(fā)病部位多在鼻咽頂部和咽隱窩,以非角化性未分化癌多見。其發(fā)病具有地域性,且病因復雜,EB病毒、遺傳和環(huán)境是促進NPC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1]。隨著放療、化療及靶向治療手段的發(fā)展,近年來NPC的療效已大幅提高,轉移和復發(fā)仍是目前NPC 的治療難點[2]。探索與NPC 相關的分子標志物和新的治療靶點,是NPC轉化醫(yī)學研究的重要切入點。
GINS(Go,Ichi,Nii,San)復合體是生物DNA復制機制中的組成部分,參與DNA復制的起始和延伸過程[3-4]。其有助于增加DNA底物親和力,使底物特異性結合到MCM亞基上,激活解旋酶(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MCM),促進解螺旋[5]。該復合體由4 個亞基組成,包括亞基GINS1(Psf1),GINS2(Psf2),GINS3(Psf3)和GINS4(Sld5)[6]。近年的研究提示,GINS 復合物的高表達與腫瘤患者的不良預后有關[7-8]。GINS1的表達下調在滑膜肉瘤中可抑制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9],在肺癌可抑制細胞的增殖[10]。此外,GINS1的高表達還與肝癌的較強侵襲性表型和不良預后相關[11]。但GINS1在NPC 中的表達尚無相關報道。本研究主要探討GINS1在NPC 中的表達情況及其對NPC 的生物學行為的影響,進一步為NPC分子靶向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材料
1.1.1 細胞株和主要試劑 NPC 細胞株HONE1來自廣西醫(yī)科大學鼻咽癌重點實驗室。DMEM 培養(yǎng)基、KSFM培養(yǎng)基(配套生長因子)、澳洲胎牛血清購自Gibco 公司,轉染試劑Lipofectamine RNAi-MAX Reagent 購自Invitrogen 公司,siRNA 購自BIONEER 公司,逆轉錄試劑盒來自全式金品牌,SYBR Green Master Mix 買自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細胞計數(shù)試劑盒(CCK-8)檢測試劑盒購自Dojindo 公司。BCA 試劑盒購自碧云天公司,Nu-PAGETM 4-12%Bis-Tris Gel、Marker、sample buffer(4×)、running buffer(20×)購買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GINS1抗體購自Abcam公司,GAPDH抗體購于Proteintech,二抗購自LI-COR公司。細胞劃痕插件購自ibidi 公司,Transwell 小室來自公司Corning,人工基質膠Matrigel來自BD公司。
1.1.2 組織標本 本次鼻咽部組織標本來自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就診患者,且已經過病理科確診,黏膜慢性炎的患者15例,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患者20例。所有樣本均經過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審查委員會批準(No.2016-KY-050),患者均知情同意。收集患者的相關臨床病理資料,采用美國聯(lián)合腫瘤委員會(AJCC)修訂的第8版NPC分期標準,對病例資料進行T分期、N分期及臨床分期。
1.2 實驗方法
1.2.1 生物信息學分析 數(shù)據(jù)集來自NCBI的公共數(shù)據(jù)庫GEO(https://www.ncbi.nlm.nih.gov/gds/),納入數(shù)據(jù)集標準:(1)正常組和鼻咽癌組均不少于3例;(2)數(shù)據(jù)集來源物種為人;(3)包括GINS1的數(shù)據(jù)。由此納入人的NPC 基因表達譜公共數(shù)據(jù)集GSE12452、GSE13597、GSE34573、GSE61218、GSE53819 和GSE64634,統(tǒng)計學分析以上數(shù)據(jù)集中NPC和正常組織GINS1的轉錄水平情況。
1.2.2 細胞培養(yǎng) 永生化人鼻咽上皮細胞系NP69與人NPC 細胞株(TW03、HK1、C666-1、5-8F、6-10B、CNE2、CNE1、HONE1)分別復蘇接種于KSFM培養(yǎng)基(含0.2%生長因子)、DMEM 完全培養(yǎng)基(含10%新生胎牛血清、1%青—鏈霉素混合液)中,置于37 ℃,5%CO2細胞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每2~3 d 更換培養(yǎng)液。
1.2.3 HONE1細胞轉染 分2組轉染,一組為轉染陰性對照組(siNC-HONE1 組)轉染無義序列;一組為實驗組(siGINS1-HONE1 組)轉染GINS1的序列。按照Invitrogen Lipofectamine RNAiMAX 說明書操作,待接種的6孔板細胞長至50%~60%融合率時進行轉染,分別將siNC 和siGINS1轉染至6 孔培養(yǎng)板中。6 h后6孔板細胞更換新鮮培養(yǎng)基,繼續(xù)培養(yǎng)至24 h,利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RTqPCR)、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驗證轉染效率,收集細胞進行后續(xù)實驗。
1.2.4 RNA 提取和逆轉錄 利用TRIzol 法提取細胞總RNA,測定RNA濃度,參照逆轉錄試劑盒說明書配置逆轉錄體系,該體系含2 μg Total RNA、1μL Anchored Oligo(dT)Primer、10 μL Reaction Mix、1μL RI Enzyme Mix、1μL gDNA Remover 和對應的RNase-free Water。按照該體系進行逆轉錄,所得cDNA進行后續(xù)實驗。
1.2.5 RT-qPCR
采用SYBR Green 法,20 μL 的反應體系,該體系包括無菌去離子水7 μL,基因正向引物1 μL,基因反向引物1 μL,cDNA 1 μL 和SYBR Green 10 μL。反應條件為:95 ℃(預變性)10 min;95 ℃10 s,60 ℃1 min,共40 個循環(huán),所得結果使用2-ΔΔCT方法計算。目標基因為GINS1,上游引物序列為:5’-CAACTGCCTGCCTTCAACGA-3’,下游引物序列為:5’-ATCCGAAGCAAGCGGTCATA-3’。內參基因為GAPDH,上游引物序列為:5’-GCTCAGACACCATGGGGAAG-3’,下游引物序列為:5’-TGTAGTTGAGGTCAATGAAGGGG-3’。
1.2.6 Western blotting 法檢測細胞蛋白水平的表達 收集細胞,加入蛋白裂解液,冰上裂解30 min,使用BCA試劑盒測定蛋白濃度。70 ℃10 min蛋白變性,上樣,使用220 V 電壓電泳至泳道m(xù)aker 分離至膠底,切膠、轉膜后使用5%脫脂牛奶封閉1.5 h,一抗過夜后,二抗孵育1.5 h,凝膠成像系統(tǒng)拍照并記錄。Image J 進行灰度值分析,蛋白相對表達量=(目的條帶灰度值-背景灰度值)/(內參條帶灰度值-背景灰度值)。
1.2.7 CCK-8法測定細胞活力
將轉染后的HONE1細胞,離心、計數(shù)。取96孔板居中位置,每孔接種細胞數(shù)為1 000 個/100 μL 培養(yǎng)基。siGINS1-HONE1 組與siNC-HONE1 組分別設置5個復孔/d,每天同一時段取10 μL CCK-8試劑溶液加入每孔,置于培養(yǎng)箱中孵育2 h,酶標儀450 nm波長處測定細胞吸光度值(OD)值并記錄,連續(xù)測定5 d。
1.2.8 劃痕法測定細胞遷移能力 HONE1 細胞轉染24 h后,消化、離心、計數(shù)。將提前準備好的劃痕插件黏附于6 孔板,siGINS1-HONE1 組與siNCHONE1 組各5 個復孔。插件小室內接種細胞數(shù)為5×104個。待小室細胞貼壁長滿后,移除插件,在六孔板中加入無血清DMEM培養(yǎng),顯微鏡下觀察劃痕傷口愈合情況,抓拍0 h、8 h 細胞劃痕照片,計算劃痕愈合率。傷口愈合率=(0 h劃痕面積-8 h劃痕面積)/0 h劃痕面積×100%。
1.2.9 Transwell 侵襲實驗檢測細胞侵襲能力 將基質膠與無血清DMEM 按1∶29 比例混合稀釋,取100 μL稀釋后的基質膠鋪于Transwell小室上室,放置培養(yǎng)箱1.5 h。轉染后的HONE1 細胞取5×104個接種于上室,下室加入600 μL 含10%血清DMEM完全培養(yǎng)基,細胞培養(yǎng)24 h 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1%結晶紫染色,顯微鏡下拍照,計數(shù)。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STATA 13軟件進行Meta分析,Image J進行蛋白條帶灰度值分析和劃痕愈合率計算,GraphPad 8.0作圖。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GINS1在NPC細胞和腫瘤組織中轉錄上調
在NCBI平臺公共數(shù)據(jù)庫GEO提取公共數(shù)據(jù)集GSE12452,GSE13597,GSE34573,GSE61218,GSE53819 和GSE64634,使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對GINS1轉錄水平的差異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與正常組比較,鼻咽癌組中GINS1轉錄水平表達上調,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圖1。
圖1 GINS1在NPC基因芯片中的表達情況
對6個微陣列數(shù)據(jù)集進行Meta分析,鼻咽癌組包括111 例、正常組包括44 例,見表1。結果顯示,單個數(shù)據(jù)集存在異質性(I2=61.50%,P=0.02),NPC組織中的轉錄水平高于正常組織(SMD=2.23,95%CI:1.44~3.02,P=0.000),見圖2A。Begg 法(P=0.26)和Egger 法(P=0.38),檢驗結果表明本研究不存在明顯發(fā)表偏倚,見圖2B,圖2C。敏感度分析(圖2D)結果顯示,合并標準均差較為穩(wěn)定,剔除任一研究結果,不會改變結論。
表1 Meta分析中GEO數(shù)據(jù)集的詳細信息
圖2 GINS1在GEO數(shù)據(jù)庫NPC芯片數(shù)據(jù)集中的Meta分析
進一步通過RT-qPCR 技術,檢測了GINS1在NPC 細胞系和組織轉錄水平的差異,結果顯示,對比正常鼻咽上皮細胞系NP69,基因GINS1在NPC細胞系中轉錄上調(P<0.05)(圖3A);對比正常組織,GINS1基因在癌組織中呈轉錄上調(P<0.01),圖3 B、圖3 C。
圖3 GINS1在NPC細胞和組織中轉錄水平表達情況
進一步分析GINS1的轉錄水平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GINS1的轉錄水平在患者的年齡、性別、T分期、N分期及臨床分期中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臨床組織樣本中GINS1 轉錄水平與NPC 患者相關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關系
表2 臨床組織樣本中GINS1 轉錄水平與NPC 患者相關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關系
2.2 siRNA 沉默GINS1的表達抑制NPC 細胞的增殖能力
沉默GINS1后細胞中GINS1轉錄水平和蛋白水平表達降低,見圖4 A~圖4C。通過CCK-8 法檢測細胞貼壁后第1、第2、第3、第4、第5 天的OD 值,繪制生長曲線,結果顯示,與siNC-HONE1 組相比,siGINS1-HONE1 組第3、第4、第5 天細胞的吸光度值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圖4D。
圖4 沉默GINS1抑制NPC細胞增殖能力
2.3 siRNA 沉默GINS1的表達抑制NPC 細胞的遷移能力
劃痕結果顯示,siGINS1-HONE1 組與siNCHONE1 組細胞劃痕愈合率分別為(0.61±0.14)、(0.75±0.12),siGINS1-HONE1 組劃痕愈合率低于siNC-HONE1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2,P<0.05),見圖5。
圖5 沉默GINS1抑制NPC細胞的遷移能力
2.4 siRNA 沉默GINS1的表達抑制NPC 細胞的侵襲能力
Transwell 侵襲實驗顯示,siNC-HONE1 組穿膜細胞數(shù)為每視野(23±19)個,siGINS1-HONE1 組穿膜細胞數(shù)為每視野(113±25)個,兩組細胞數(sh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91,P<0.05),見圖6。
圖6 沉默GINS1抑制NPC細胞的侵襲能力
GINS1是GINS 復合體家族成員的一種亞基,是SLD5的伴侶,其在進化上是保守的,參與了低等真核生物[12-13]和人類的DNA復制過程[14]。GINS1是近幾年的研究熱點,大多情況下,該基因在腫瘤中表達上調,具有一定的腫瘤組織靶向性。本研究發(fā)現(xiàn),GINS1在GEO 數(shù)據(jù)庫NPC 芯片中轉錄上調。通過RT-qPCR檢測,GINS1在NPC細胞系及組織中mRNA表達水平高于正常鼻咽上皮細胞及組織,結果與GEO 數(shù)據(jù)庫一致。提示GINS1可能是促癌基因。
本課題使用siRNA 干擾技術沉默細胞HONE1中基因GINS1表達后,通過CCK-8 法檢測到si-GINS1-HONE1 組細胞的增殖能力明顯受到抑制。Tang 等[9]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滑膜肉瘤腫瘤中,下調GINS1的表達,可明顯抑制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Li等[15]發(fā)現(xiàn),在肝癌中,下調GINS1可導致G1/S 期腫瘤細胞周期阻滯,進而降低腫瘤細胞的增殖能力。再者,Zhang等[10]的研究表明,敲低GINS1的表達后,肺癌細胞的增殖能力被抑制。本研究證實敲低GINS1后,可在體外抑制NPC 細胞的增殖,進一步證明GINS1有抑制腫瘤增殖的作用。
遷移和侵襲是腫瘤細胞重要的惡性生物學行為,亦是臨床上促使癌癥發(fā)展,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鑒于此,本研究使用劃痕和Transwell實驗檢測沉默GINS1的NPC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結果提示:沉默GINS1的表達,可以抑制鼻咽癌細胞的遷移侵襲能力。Saifei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沉默GINS2可以抑制甲狀腺癌MAPK通路過度激活的狀態(tài),抑制該信號通路的相關蛋白表達,比如JNK、ERK 和p38,降低甲狀腺癌細胞的活力、遷移和侵襲功能。Dianmin 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下調GINS2增加了STAT1 和STAT2蛋白的表達,抑制肺癌的增殖和遷移。此外,Yang 等[18]研究指出,GINS4在非小細胞肺癌中高表達促進了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GINS 復合物亞基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GINS2、GINS4在其他腫瘤當中的作用也提示著GINS1在NPC 中也可能是異常生物學行為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也證實了,沉默GINS1抑制NPC 遷移和侵襲能力,說明GINS1可能在NPC 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綜上,GINS1在NPC中呈現(xiàn)轉錄上調,通過siRNA 敲低GINS1的表達,可以顯著抑制NPC 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研究表明,GINS2在腫瘤中可通過MAPK/ERK 通路、STAT 信號通路影響腫瘤的增殖和遷移[16-17]。因此,筆者假設,與GINS2同為GINS 家族的GINS1,也有通過MAPK/ERK 通路、STAT 信號通路影響NPC 惡性生物學行為的可能性,這也是本課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闡明相關機制,本課題組能更好的了解GINS1基因作為癌基因的作用,為NPC的診斷和防治提供新的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