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正 蔣小娟 張 云
(1.合肥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小學 安徽合肥 230601)(2.合肥市習友小學 安徽合肥 230601)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素養(yǎng)、課程實施六個方面做了詳細的說明和規(guī)定,為義務教育階段勞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指南和方向,明晰了方法和評價標準。當下不少中小學已經(jīng)開始嘗試開設勞動教育課,課表中是體現(xiàn)了,可現(xiàn)實中如何實施還存在著很多困難,“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很多承擔了勞動課程的老師難以落實,很多學校教學管理部門難于指導。合肥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小學自2021年9月起,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勞動課程,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1233”勞動課程實施策略,即以“教學做”合一為課程指導思想,以“兩課時”連上保障課程實施,以“三基地”建設做好場地保障,構建“總分總三段”課堂模式,從課程的實施思想、課程的課時編排、課程的基地保障、課堂的實施結構四個方面進行了研究與探索,對勞動課程的落地具有非常好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課程標準指出,勞動是創(chuàng)造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過程,是人類特有的社會實踐活動,勞動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的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一種教育活動,勞動課程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勞動教育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而義務教育階段勞動課程根據(jù)其教育服務的對象年齡特點,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以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重點,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為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為目標,具有其自身鮮明的特色。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培養(yǎng)“懂勞動、會勞動、愛勞動的時代新人”為育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以十大類勞動任務群為基本單元,以學生經(jīng)歷體驗勞動過程為基本要求,以學生年齡特點為依據(jù),在不同學段設置側重點不同的任務,構建實踐為主的課程結構。本次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修訂的基本原則中提出要“變革育人方式,突出實踐”,強調要加強課程與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充分發(fā)揮實踐的獨特育人功能;要突出學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學習,加強知行合一、學思結合,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chuàng)中學”。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的重要思想之一。他提出,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敖虒W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是勞動教育最為有效的一種實踐策略。陶先生提出在“勞力上勞心”,提出“社會即學校”,指出要把學生從鳥籠里解放出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氐疆斚?,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勞動課程正應該如陶先生所言,將核心素養(yǎng)聚焦成學生的應知應會,在做中教,在做中學,踐行“教學做”合一。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指出,義務教育課程包含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在國家課程設置道德與法治、語文、數(shù)學等15類課程,其中特別指出在1—9年級要設立勞動課程,明確勞動每周均不少于1課時,具體實施時,可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任務群中的項目情況單節(jié)排課或2課時連排。
合肥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小學在開設勞動課時,按照平均每周不低于1課時的要求,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了改革嘗試,實行單雙周制,將一、二年級的勞動課和體育特色課程輪滑課、三至六年級的勞動課和信息技術課統(tǒng)籌進行安排,實行兩周一次,每次兩節(jié)連堂,從時間上充分保障學生的操作實踐的時間。
(一)優(yōu)先編排勞動課
學期初排課時,教務處優(yōu)先編排各班勞動課表,將36個自然班的勞動課程合理分布到周一~周五上午的第3~4節(jié)和下午的第5~6節(jié)。
(二)合理分配單雙周
我們根據(jù)學段教學內容的差異,將一、二、三學段穿插整合,同一天同一個時段盡量安排不同學段的課程,而且兼顧單雙周分配。由于輪滑課屬于校外引進的特色課程,教師雙周授課,因此一、二年級的勞動課均安排在單周進行;為了避免沖突,三、四年級勞動課均安排在雙周,五、六年級是“錦實農場”的勞動主力,分1、3、5班單周,2、4、6班雙周開展活動。
課標指出要充分利用學校內的各類場所場地來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城市學校可利用校園一角建設“校園農場”,農村學??衫脤W校附近的耕地建設勞動基地。合肥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小學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習得勞動的技能,經(jīng)歷勞動過程,體驗勞動樂趣,收獲勞動成果,特意開辟建設了“錦實農場”“錦工教室”和“錦食廚房”三個專用勞動基地,來做好勞動課程實施的基地保障??紤]到場地的限制和教學效果,“錦食廚房”和“錦工教室”可同時容納1個自然班開展活動,“錦實農場”可同時容納2個自然班開展活動。
(一)錦實農場。作為生產勞動之農業(yè)勞動基地,學校將傳統(tǒng)農業(yè)勞動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將播種、松土、澆水、采摘等一系列場景在校園內實現(xiàn),學生們可在勞動基地認識農作物、體驗勞動、開闊視野、形成技能,實現(xiàn)初步體驗種植、手工制作等簡單的生產勞動。
(二)錦工教室。作為生產勞動之工業(yè)勞動基地,學校建設包括木工、電工、陶藝、布藝等工業(yè)項目在內的勞動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室,配合勞動教育課,增加學生操作練習的實踐場所,讓學生嘗試進行家用器具、家具、電器的簡單修理,學習相關技術,進行初步的工業(yè)勞動體驗。
(三)錦食廚房。學校將餐廳建設為學生生活勞動實踐基地,帶領孩子們在基地中制作簡單的家常餐等,每學期學會一兩項生活技能,增強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勤儉節(jié)約意識,同時要求學生在家中進行實踐操作,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勞動技能,又提升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課標指出中小學要立足校本實際,設置勞動課程專兼職教師崗位,建立勞動課程教研組,共同開展好勞動課程教學工作。學校自2021年9月開始,在校內設立了勞動教育學科組,定期開展勞動研討課,探討勞動課程教育方法,不斷總結課程實施經(jīng)驗,提升勞動課程質量,促進勞動課程高質量實施,在探索和實踐過程中,逐步確立了“總分總”三段六環(huán)式勞動課教學方式(圖1)。
圖1 “三段六環(huán)式”勞動課教學方式
第一段——“總”??偟沫h(huán)節(jié)側重于教和學,教師通過出示“任務清單”明確勞動項目任務,展示“材料工具”明晰勞動任務所需的材料用途和工具用法,運用“講解說明”清楚勞動項目的操作流程,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解決理解上的重點難點,組織“觀察比較”明了勞動任務的操作要點,通過“視頻學習”熟悉整個勞動項目的全部流程。“總”的環(huán)節(jié)一般都在普通教室完成即可,也可根據(jù)勞動任務類型到勞動基地或勞動專用教室進行。以六年級下冊《紙漿畫》教學為例,“總”的教學分六個環(huán)節(jié)完成:(1)揭題后直接明確本節(jié)課的任務清單為“學會制作紙漿,掌握起稿、勾線、鋪設紙漿等的基本步驟,能小組合作完成一幅精美的紙漿畫作品”;(2)引導學生認識“紙、白乳膠、水粉顏料、底板”等材料的性能和“尖頭鑷子、竹簽(牙簽)、記號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3)通過講解說明了解紙漿制作需要“浸泡紙張(需課前提前布置)、控干加膠、構思起稿、紙漿配色、鋪設紙漿、整理完成”六個步驟,注意總結提煉方法時要做到精煉簡單,以綱目性的方式呈現(xiàn),以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4)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紙漿制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解決鋪設紙漿時鑷子和竹簽要配合使用才可以粘得牢固等問題;(5)組織學生觀察已經(jīng)完成的實驗結果(課前布置完成),比較用衛(wèi)生紙、報紙、作業(yè)紙等不同的紙浸泡后散開程度的特點,讓學生體驗紙浸泡后通過攪動變成絮狀的過程,在攪動過程中收獲紙漿制作的經(jīng)驗;(6)播放展示紙漿制作、紙漿上色、紙漿鋪設等微視頻,給學生直觀、明確、清晰的方法指導,視頻教學在勞動課中有著特別重要的示范作用,非常直觀、明確,建議勞動課老師在總的環(huán)節(jié)中要多嘗試多使用。
第二段——“分”。這一環(huán)節(jié),側重于“做”,通過“小組合作”開展項目實踐,在實踐之前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確”,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進而充分放手,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項目的不同,操作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淬煉操作后要組織學生就實踐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問題提出”,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開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師生共同提煉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再完善、再提升,做到“項目完成”?!胺帧钡沫h(huán)節(jié)要根據(jù)勞動任務的類型進行場地的選擇,如生產勞動之農業(yè)生產勞動,可到學校農場中進行,日常生活勞動之烹飪系列勞動可到學校食堂中進行,服務性勞動可在校園中或小區(qū)中進行?!都垵{畫》“分”的學習實踐也分成了六個環(huán)節(jié),這一段是勞動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注意巡視觀察,快速發(fā)現(xiàn)學生在操作實踐中困難與問題,結合學生體驗,引導他們主動分析和歸納,幫助學生明白相關的原理和方法,總結勞動經(jīng)驗、掌握勞動技術、培養(yǎng)勞動習慣、形成勞動品質。這一段先要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明確好小組各成員之間的分工和任務,然后放手讓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完成勞動任務。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紙漿畫的制作,掌握紙漿畫的制作步驟,熟練使用制作工具,在實際的操作中及時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勞動技能、形成合作意識、鞏固教與學的內容,從而達到“教學做合一”的目的。
第三段——“總”。這一環(huán)節(jié),側重于“教學做”合一,這一段是師生總結、評議、遷移學習的過程。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梳理提煉”,對整個勞動任務的學習完成過程進行簡要回顧,提升對勞動技能的掌握程度,對完成任務過程中取得的經(jīng)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交流”,通過自評、他評、師評三種方式,從勞動作品、勞動技能、勞動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不同維度的“組織評價”活動,對于勞動態(tài)度好、勞動作品佳、勞動技能棒的小組或學生進行表揚以起到“榜樣激勵”的作用,再引導學生在如何將習得的技能應用于生活實際、如何在生活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等問題上進行思考,進而“拓展延伸”到課堂之外,最后通過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指在勞動項目的完成過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什么樣的“價值精神”,以達到提升學生勞動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都垵{畫》一課“總”的階段也分為六個環(huán)節(jié)。在反思交流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反思交流,如“教材中展示的彩色紙漿是紅色,如果需要其他顏色,可以怎么辦?”“鋪設色塊時有些淺色紙漿會被深色紙漿滲透怎么辦?”等,讓學生自己提出在操作時遇到的問題,這一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啟發(fā)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會批判反思方法、掌握改進技術、熟練操作要領;要引導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進行方法的交流與分析,從理解內化方法到遷移運用方法,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榜樣激勵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學生對照標準自我評價與交流,與同學分享勞動的收獲與反思,完成勞動評價。
勞動課作為國家課程,其有效落地和實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合肥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小學通過開設勞動教育專題課,開辟“錦實農場”“錦工教室”“錦食廚房”專用勞動基地,設立勞動教研組,開展勞動課題研究,以“教學做”合一為課程指導思想,以“兩課時”連上保障課程實施,以“三基地”(錦實農場、錦工教室、錦食廚房)建設做好場地保障,構建“總分總三段”課堂模式,初步形成的“1233”勞動課程實施策略,希望能為勞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供幫助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