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媛
(遼寧省盤錦市中心醫(yī)院遼河院區(qū)兒科,遼寧 盤錦 124000)
小兒哮喘的發(fā)生與嬰幼兒免疫功能低下、多基因遺傳因素以及迷走神經亢進等因素有關,在患兒吸入塵螨、花粉等過敏原或呼吸道感染均可誘使患兒出現(xiàn)流鼻涕、打噴嚏、胸悶、喘息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本病好發(fā)于冬春兩季,目前臨床常用治療為霧化吸入治療,該治療方法起效快,但是因嬰幼兒自控能力差,治療中依從性可直接影響治療效果[1,2]。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76例分別行常規(guī)護理以及全程細節(jié)護理的小兒哮喘霧化治療患兒霧化吸入治療期間依從性、達峰時間比(TPTEF/TE)、達峰容積比(VPTEF/VE)等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單位時間治療總有效率。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小兒哮喘霧化治療患兒按照是否開展全程細節(jié)護理將患兒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試驗組開展全程細節(jié)護理的患兒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區(qū)間:1~5歲、平均(3.02±0.22)歲,急性發(fā)作病程/平均病程為0.63~6.28 h,平均(3.02±0.22)h。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的患兒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區(qū)間為1~5歲、平均(3.05±0.21)歲,急性發(fā)作病程/平均病程為0.61~6.46 h,平均(3.03±0.21)h。兩組患兒男女比例、平均年齡、平均病程等經統(tǒng)計學驗證無差異,可對比(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①參考我國王衛(wèi)平、孫錕、常立文主編第九版《兒科學》中小兒哮喘臨床診斷標準。②本次研究均在征得患兒家長以及醫(yī)學倫理會的同意后開展霧化吸入治療。排除標準:①排除近3個月非首次小兒哮喘發(fā)作入院就診患兒。②排除近3個月因其他肺系疾病入院有霧化吸入治療史的患兒。③排除伴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異?;純骸"芘懦窠洶l(fā)育異?;純?。
1.3 方法
1.3.1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遵照醫(yī)囑配置霧化吸入液,結合患兒年齡選擇合適的面罩,一般清情況下,2歲以上患兒應口含噴嘴實施霧化,護理人員對相關霧化吸入裝置進行清潔、消毒,檢查相關醫(yī)療器械功能以及是否完好,并在無菌條件下利用空氣壓縮泵開啟霧化吸入治療,同時在患兒霧化吸入治療期間,囑患兒家長從旁陪伴,關注患兒表情、神態(tài)、面色,若患兒表情痛苦、面色發(fā)紺應及時同時護理人員,停止霧化吸入治療?;純好咳侦F化吸入應多飲水、避免劇烈運動,避免進食辛辣、油膩食物。
1.3.2 試驗組(全程細節(jié)護理)
1.3.2.1 霧化吸入治療前護理 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向患兒家屬介紹小兒哮喘病因、霧化吸入優(yōu)點以及霧化吸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從而提高患兒家屬對霧化認知護理診療等基礎知識認識水平。指導患兒家長通過肢體撫摸、言語鼓勵或講故事、玩游戲等方式以緩解患兒對醫(yī)院環(huán)境的陌生,避免患兒出現(xiàn)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②呼吸道管理:護理人員檢查患兒呼吸道內是否有異常分泌物,及時清除患兒口腔內分泌物,以保持患兒呼吸道暢通。
1.3.2.2 霧化吸入中護理 ①體位干預:結合患兒喜好調整患兒體位,從而使患兒在霧化吸入過程中保持舒適體位。②護理人員在參考對照組對霧化吸入裝置落實檢查、清潔、消毒等的同時,應保證濕化液溫度適宜,對于需靜脈滴注給藥的患兒,應避免在患兒霧化吸入的過程中靜脈給藥,每分鐘氧氣流量控制在6~8 L。
1.3.2.3 霧化后護理 ①心理護理:在患兒完成霧化吸入后給予患兒鼓勵,并聯(lián)合遵照醫(yī)囑定期入院病情控制良好案例,請患兒家長遵照醫(yī)囑,定期入院開展霧化治療。②呼吸道管理:請患兒用清水漱口,以清除患兒空中多余的藥物,指導患兒家長空拳叩擊雙肺肺底,同時患兒深呼吸后輕咳以將呼吸道的痰液咳出。
1.4 觀察指標 ①借助Frankl依從量表比較兩組患兒霧化吸入治療期間依從性,F(xiàn)rankl依從量表1分預示患兒拒絕且表情痛苦,2分預示患兒不合作、不情愿,3分預示患兒接受但表情冷淡,4分預示患兒主動合作且表情享受。②比較兩組患兒入院時、治療24 h后TPTEF/TE、VPTEF/VE等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③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若患兒入院治療2 d后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均消失則表示治療顯效。若患兒入院治療3~5 d后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均消失則表示治療有效。若患兒入院治療5 d后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仍未消失則表示治療無效。④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對比,問卷滿分100分,非常滿意為評分≥90分、基本滿意為評分70~89分、不滿意為評分<70分,滿意度=1-不滿意率[5]。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系統(tǒng)處理結果中變量資料,相關計量數(shù)據(jù)描述為()的形式并用t檢驗;相關計數(shù)數(shù)據(jù)描述為率(%)的形式,組間差異分析行χ2檢驗,P<0.05預示組間資料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
2.1 兩組患兒霧化吸入治療期間依從性 試驗組患兒Frankl依從量表1分例數(shù)為3例、2分例數(shù)為5例、3分例數(shù)為12例、4分例數(shù)為18例,對照組患兒Frankl依從量表1分例數(shù)為6例、2分例數(shù)為10例、3分例數(shù)為12例、4分例數(shù)為10例。試驗組患兒4分Frankl依從量表個體所占比例(47.37%)顯著高于對照組(26.32%),χ2=5.283,P<0.05。
2.2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 試驗組患兒入院時治療TPTEF/TE為(26.26±2.34)%、VPTEF/VE為(22.55±2.45)%,對照組患兒入院時治療TPTEF/TE為(26.29±2.33)%、VPTEF/VE為(22.56±2.46)%,兩組患兒入院時的TPTEF/TE、VPTEF/VE相比無明顯差異,t=0.571、0.571,P>0.05。試驗組患兒入院治療24 h后TPTEF/TE為(35.23±2.34)%、VPTEF/VE為(32.78±2.33)%,對照組患兒入院治療24 h后TPTEF/TE為(31.11±2.35)%、VPTEF/VE為(30.03±2.34)%,入院治療24 h后試驗組患兒的TPTEF/TE、VPTEF/VE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t=12.671、12.671,P<0.05。
2.3 兩組患兒單位時間治療總有效率 試驗組患兒總有效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單位時間治療總有效率[n(%)]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護理后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小兒支氣管哮喘近些年正逐漸發(fā)展為兒科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該病患兒急性發(fā)作期可見氣促、氣喘、胸悶等癥狀,可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生活,臨床主要采用β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抗膽堿藥物、短效茶堿以及抗菌藥物治療,霧化吸入給藥與傳統(tǒng)靜脈給藥相比,可增加患兒呼吸道局部給藥濃度,以快速緩解患兒癥狀[3-6]。但是,小兒哮喘患兒普遍年齡小、自控能力以及耐受能力低,患兒入院后由于對醫(yī)院環(huán)境陌生可產生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7]。此外,患兒家長由于對小兒哮喘相關基礎知識認知程度低,在患兒負面情緒的影響下,易情緒躁動、精神緊張,對霧化吸入過程中護理干預造成阻礙。全程細節(jié)護理干預基于常規(guī)護理,同時關注患兒、患兒家長在霧化吸入過程中負面心理情緒與疾病認知程度低對治療的影響,在患兒行霧化吸入治療前與霧化吸入治療后均開展心理護理以及呼吸道管理,霧化吸入前以心理護理安撫患兒及其家長負面情緒為主,在霧化吸入后心理護理以防止患兒家長因患兒病情緩解產生僥幸心理,中途放棄治療為主[8-11]。在霧化吸入前后呼吸道管理、霧化吸入中體位護理、控制濕化液溫度、控制每分鐘氧流量等細節(jié)護理以降低患兒治療期間不適感,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
鮑興麗臨床研究顯示開展全程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臨床效果為93.8%,明顯高于行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12]。本次研究在鮑興麗臨床研究的基礎上在霧化吸入全程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關注細節(jié)護理,結果顯示,應用全程細節(jié)護理的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7.37%,比行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高。且試驗組患兒霧化吸入治療后24 h TPTEF/TE、VPTEF/VE等肺功能指標比對照組高,4分Frankl依從量表患兒所占比例比對照組高,患者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治療過程中全程細節(jié)護理有利于患兒肺功能的改善以及依從性的提升,進而提高治療效果以及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小兒哮喘霧化治療患兒全程細節(jié)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整體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