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安昊,楊 彬,王晉垚,張樂樂,孫世偉,岳 鵬,牛向南,張雁鋼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 暨山西白求恩醫(yī)院、山西醫(yī)學科學院、同濟山西醫(yī)院泌尿外科,山西太原 030032)
米拉貝隆(Mirabegron,貝坦利)是一種強效的高選擇性β3受體激動劑,是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癥(overactive bladder,OAB)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新型藥物。臨床研究表明,米拉貝隆通過激活β3受體,可明顯減少急迫性尿失禁次數(shù)、排尿次數(shù)并能增加膀胱容量,且基本不影響膀胱排空[1]。雙J管也稱輸尿管支架管,是泌尿外科手術常用的內(nèi)引流導管,主要用于泌尿系結石術后引流及防止輸尿管狹窄。但留置雙J管患者可能出現(xiàn)下尿路癥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對生活質(zhì)量有較大影響。其中,膀胱痙攣指膀胱逼尿肌痙攣性收縮,臨床表現(xiàn)以尿急、尿淋漓和下腹部憋痛為主。我們在此研究中探討米拉貝隆對比索利那新治療雙J管置入術后膀胱痙攣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1.1.1研究對象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期間山西白求恩醫(yī)院泌尿外科的住院患者,通過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及相關輔助檢查,篩選出90例行雙J管置入術的病例。
1.1.2入選標準 ①存在明確行雙J管置入術的指征;②術后存在明顯下尿路癥狀(刺激或梗阻);③年齡30~70歲。
1.1.3排除標準 符合以下任一情況者不納入觀察:①術前原發(fā)性OAB癥狀;②由泌尿系感染、腫瘤等非導管因素引起的OAB;③對本藥物過敏者;④有抗膽堿能藥物禁忌, 如尿潴留 、嚴重胃腸道疾病(包括嚴重潰瘍性結腸炎及中毒性巨結腸)、重癥肌無力或狹角性青光眼;⑤神經(jīng)源性膀胱;⑥逼尿肌無力;⑦重度肝、腎功能障礙;⑧術前已置有膀胱造瘺管。
1.2 試驗分組與治療方法本試驗為隨機對照、單盲(僅對受試者設盲)臨床試驗。入選的9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等分為3組,每組30例。所有患者均行雙J管置入術,術后當日起,索利那新組給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商品名:衛(wèi)喜康)[5 mg,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096],5 mg/d,1次/d(晚餐后口服),米拉貝隆組給予米拉貝隆緩釋片(商品名:貝坦利)[50 mg,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19],50 mg/次,1次/d(晚餐后口服),對照組僅在膀胱痙攣疼痛發(fā)作時給予肛納吲哚美辛栓25 mg。除此以外,各組醫(yī)療與護理內(nèi)容相同。3組患者術前臨床資料見表1。
1.3 觀察項目及指標所有受試者術后每日記錄排尿日記。觀察并記錄3組受試者術后3 d內(nèi)的膀胱痙攣次數(shù)、痙攣持續(xù)時間,術后3 d、4周、8周時的膀胱過度活動癥狀評分(over 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生活質(zhì)量(quality of Life, QoL)評分、平均每次排尿量及其他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以服藥3 d、4周、8周時記錄的膀胱痙攣次數(shù)、痙攣持續(xù)時間、OABSS評分、QoL評分、平均每次排尿量作為研究終點值。記錄受試者其他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患者出現(xiàn)持續(xù)5 min以上的尿意、便意、陣發(fā)性膀胱區(qū)疼痛,伴或不伴有膀胱沖洗引流液血色突然加深,引流液從尿管周圍滲出等情況視為膀胱痙攣發(fā)作)。
83例患者完成術后治療和隨訪,7例患者因不配合治療、失訪或不耐受藥物不良事件等其他原因退出。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本研究中3組患者術前的年齡、病程、OABSS評分、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索利那新、米拉貝隆兩組術后膀胱痙攣次數(shù)、持續(xù)時間較對照組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索利那新、米拉貝隆兩組膀胱痙攣次數(shù)逐日減少, 對照組無明顯變化(表2),用藥3 d、4周、8周時索利那新、米拉貝隆兩組OABSS評分、QoL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平均每次排尿量高于對照組(表3),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雙J管置入術后3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表2 三組患者術后3 d膀胱痙攣次數(shù)及持續(xù)時間比較
表3 雙J管置入術后3組患者膀胱痙攣癥狀隨訪數(shù)據(jù)比較
雙J管在泌尿外科手術中應用十分廣泛,其主要作用是輸尿管的內(nèi)引流和防止輸尿管狹窄,同時可降低漏尿和術后感染的幾率。因此大多數(shù)尿路梗阻的疾病均需在術后留置雙J管。但作為異物常因長度過長或位置不當而刺激膀胱頸、三角區(qū)及后尿道,使這些區(qū)域敏感性升高,膀胱逼尿肌出現(xiàn)不自主痙攣性收縮,即膀胱痙攣。膀胱痙攣的臨床表現(xiàn)以尿急、尿淋漓和下腹部憋痛為主,發(fā)作時患者常出現(xiàn)持續(xù)的尿意、便意、陣發(fā)性膀胱區(qū)疼痛,伴或不伴有膀胱沖洗引流液血色突然加深、引流液從尿管周圍滲出等情況,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康復及生活質(zhì)量。有國外研究用輸尿管癥狀問卷評估雙J管相關癥狀,發(fā)現(xiàn)雙J管置入術后80%的患者出現(xiàn)下尿路癥狀及疼痛,60%的患者有尿急、尿不盡感[2]。而膀胱過度活動癥是一種以尿急為特征的儲尿期LUTS,常伴尿頻、夜尿增多和急迫性尿失禁,膀胱痙攣屬于OAB的臨床表現(xiàn)[2],因此對于膀胱痙攣的治療可參照OAB的標準治療來進行。
目前OAB患者多首選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聯(lián)合應用,對于藥物治療失敗或難治性OAB,肉毒素局部注射、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外科手術等作為次選方案也發(fā)揮了較為顯著的效果。行為治療包括膀胱、盆底肌訓練、生物反饋治療,藥物治療包括解痙止疼藥、鎮(zhèn)靜、抗焦慮藥以及目前廣泛推薦使用的M受體拮抗劑。
常用的M受體拮抗劑有索利那新、托特羅定等, 作用于膀胱逼尿肌上的 M3受體, 阻止其與乙酰膽堿結合,減輕膀胱平滑肌不穩(wěn)定收縮,增加膀胱容量,可緩解膀胱過度活動所致的尿頻、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癥狀。一項隨機對照 、雙盲、雙模擬多中心臨床研究比較了索利那新與托特羅定兩種M受體阻滯劑治療246例伴有尿急 、尿頻 、急迫性尿失禁等OAB癥狀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索利那新可顯著減少患者尿頻 、尿急 、急迫性尿失禁及夜晚排尿次數(shù), 增加平均每次排尿量[3]。但長期使用索利那新同樣面對該類藥物導致的口干、便秘和視物模糊等不良反應,還會影響膀胱逼尿肌收縮,嚴重者可出現(xiàn)尿潴留癥狀。當不良反應控制欠佳時,60%的患者必須中斷治療[4]。因此急需找到一種新藥與索利那新有相近療效又有更好的耐受性。
米拉貝隆作為新型高選擇性β3受體激動劑[5],作用于膀胱逼尿肌上β3受體,在儲尿期可降低逼尿肌的收縮頻率[6],延長排尿間隔,增加儲尿量;在排尿期不抑制其振幅,不阻礙膀胱排空[7-8]。本實驗結果顯示,米拉貝隆用于治療雙J管置入術后膀胱痙攣,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尿頻尿急次數(shù),增加每次排尿量,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效果與索利那新相近。本研究3組用藥方案在安全性比較上沒有明確結論;但有國外研究表明,米拉貝隆更適用于既往接受過M受體拮抗劑治療,卻因療效不佳或無法耐受其副作用而中斷治療的OAB患者,尤其是難治性OAB患者,其不良反應較少,耐受性良好,患者能夠堅持使用米拉貝隆治療的時間比M受體阻滯劑更長[9]。米拉貝隆也不會增加男性OAB患者尿潴留和排尿困難的風險[10]。
綜上所述,米拉貝隆與索利那新治療雙J管置入術后膀胱痙攣有確切療效。相較于后者,米拉貝隆適用范圍更廣,有效性與耐受性兼具[11-12],長期用藥理論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