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海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調度所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安全工作提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必須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fā)勢頭,對易發(fā)重特大事故的行業(yè)領域采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推動安全生產關口前移,加強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在鐵路行業(yè)全面推進,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如何進一步深化與優(yōu)化雙重預防機制,既是確保鐵路安全的現實需要,更是體現鐵路系統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擔當。2017 年以來,國鐵集團、集團公司就構建鐵路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提出具體部署安排。立足車務站段安全管理特點,針對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實施以來存在的疑點和難點,從機制融合、問題分析、正向激勵、干部履職、文化建設等五個模塊入手,以蕪湖東站具體實施過程為案例,優(yōu)化了創(chuàng)新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新思路與新方式,為推動車務站段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推進實施以來,各層級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在安全專業(yè)管理層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對雙重預防機制的內涵和運作流程掌握清楚,但在安全管理最核心的職工層面,依然停留在“雙重預防”四個字上,對其重要性、具體要求則缺乏基本的認識與理解,沒有深入到各工種、各環(huán)節(jié)作業(yè)的全過程,思想認識不平衡的問題較為突出。
在推進雙重預防機制之前,圍繞安全管理新機制、安全管理“七項制度”等重點,安全管理運行機制相對較為成熟,但在雙重預防推進實施中,在機制的融合方面源頭考慮不全面,對安全管理在檢查、考核、分析、履職、獎懲等方面缺乏系統設計,站段及車間層面還不同程度存在疲于應付、“兩張皮”的現象,還沒有真正發(fā)揮雙重預防機制的作用。
2006年鐵路大面積提速以來,鐵路安全管理一直堅持從嚴考核的導向,在安全管理過程中也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積累了大量的職工負面情緒與不良的干群關系,鐵路員工的工作主動性、歸屬感還不高,對鐵路安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有著負面阻礙作用,正向激勵機制在安全管理中運用的不夠。
在安全管理逐級負責制落實方面,集團公司從安全生產過程履職考核、安全履職督查等角度入手,體現了嚴管理先嚴干部的鮮明導向,但在安全過程履職考核過程中,還存在過程履職不真實、結合考核不科學等問題,沒有真正將安全管理基本運行機制落到位。
2018年以來,車站圍繞管用與實效的原則,圍繞《蕪湖東站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實施細則》重點要求,突出安全風險管控與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核心,從安全管理職責、現場檢查、安全分析、安全考核、安全激勵、管理履職等六個大的方面入手,對車站安全管理“十四項制度”進行了細化與精簡,修訂公布了《蕪湖東站安全管理人員雙重預防檢查量化實施細則》、《蕪湖東站安全分析與通報辦法》等安全管理基本運行機制,有效實現了安全雙重預防機制與安全管理新機制間融合,解決了現場運行“兩張皮”的現象,為深入推進構建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奠定了制度保障。
慣性“兩違”治而不絕,一直是困擾車站安全的頑癥,而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從細節(jié)之處入手,做到常抓常管,才是有效應對頑癥的良方。2016年以來,車站充分運用典型問題分析與慣性陋習整治兩個有效載體,按照日、月、季三個周期,每日分析現場產生的各類不安全信息,組織篩選典型安全信息,及時組織召開典型問題分析會,并及時在全站范圍內容通報。每月對所有信息進行分類,找出影響安全的關鍵性、傾向性要素,及時進行安全預警與防范。每季度利用安委會平臺,對季度發(fā)生的各類安全信息進行綜合研究,確定最為關鍵的一至兩項安全陋習,布置開展針對性整治,通過對慣性“兩違”的常態(tài)抓、反復抓職工按標作業(yè)的意識與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2020 年,車站現場檢查發(fā)現了16 件典型安全問題,同比2019 年下降5 件,并件件進行交班分析,形成專題分析通報,16 件問題覆蓋勞動安全、接發(fā)列車安全、調車安全、道口安全、客運安全、應急安全等關鍵風險、崗位、工種。具體分布情況如圖1:
圖1 問題占比
蕪湖東站按照“問題在現場、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管理思路,在抓好現場按標作業(yè)的同時,更加注重抓管理履職考核,通過抓平臺搭建、復查驗證、過程與結果相結合、完善機制等手段,管理履職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3.1 注重搭建安全管理履職系統
2017 年下半年,集團公司全面推進車務風險2.0 管控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同時蕪湖東站(以下簡稱“車站”)自行設計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系統”)也同步并行運作(如圖2)。
圖2 系統界面
2.3.2 注重做到履職系統優(yōu)勢互補
2019年上半年,經過平臺、系統近二年的平行運行,根據過程調研、結果分析、導向論證,根據實際對安全管理的促進作用、實際對管理履職的監(jiān)督作用,車站確認平臺、系統各自具有以下優(yōu)勢(如表1)。
表1 系統優(yōu)勢對比表
2019年年中,根據平臺、系統各自具有的優(yōu)勢,并以狠抓落實、過程為主、拉開差距、結果否決四項原則為基礎,車站建立全新管理履職考核評價體系。
2.3.3 注重建立管理履職考評機制
2019 年6 月份,圍繞管理履職考核評價新思路,車站堅持以務實作風確保安全長久、堅持以扎實作風實現結果穩(wěn)定,突出量化完成先決性、雙重預防必需性、職責落實導向性,科學劃分履職考評比重,建立“5+3+2”(如圖3)管理履職考評機制。其中,量化完成50%的得分從車站系統中自動獲取、雙重預防30%的得分從車務平臺中獲取、職責落實20%由逐級負責考評考核得出。
圖3 “5+3+2”履職比重分配圖
2.3.4 注重管理履職考核效果
通過2020 年與2019 年相關數據對比,車站建立的管理履職考核評價機制取得良好的運行效果與安全結果(圖4)。
圖4 2019、2020年月度平均履職考核得分對比圖
在推進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過程中,車站在抓好風險與隱患失控失管追責考核的同時,建立健全了雙重預防的有效激勵機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4.1 建立雙重預防正向激勵機制
2018年以來,蕪湖東站為積極營造全員共保安全的良好氛圍,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進一步深入推進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有效提升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整治水平,促進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落實,積極探索建立安全正向激勵機制。
2.4.2 持續(xù)加大正向激勵力度
2019年,車站安全風險管控和安全隱患整治兩類,發(fā)現、防止安全風險隱患共235 人/次,獎勵金額84 200 元。其中:集團公司獎勵6 人/次,金額4 000 元;直屬站獎勵229 人/次,金額80 200 元。安全風險管控類:58 人/次;安全隱患整治:177人/次。
2020年,車站安全風險管控和安全隱患整治兩類,發(fā)現、防止安全風險隱患共496 人/次,獎勵金額96 200 元。其中:集團公司獎勵4 人/次,金額2 000 元;直屬站獎勵492 人/次,金額47 200 元。安全風險管控類:294 人/次;安全隱患整治:198人/次。
堅持圍繞安全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兩個主要方面,堅持利用事故案例教育、安全“五進”宣講、安全主題教育、安全反思教育等載體,筑牢全員“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強化安全萬無一失的工作要求;堅持以文化室(活動室、閱覽室)為主要內容,完善站段、車間、中間站三級文化室,豐富職工日常生產生活,不斷增強干部職工對企業(yè)發(fā)展的認知感與歸屬感;加大對一線職工生活的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各沿線小站伙食團以及區(qū)段站、編組站地區(qū)性伙食團,解決職工當班的后顧之憂,切實增強職工的幸福感;針對站區(qū)車、機、工、電等部門較多的特點,按照區(qū)域統籌的原則,一體化規(guī)劃與建設,建設具有鐵路特色的站區(qū)文化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安全績效工資不斷調整的杠桿作用,拉大安全職工與不安全職工的收入差距,真正實現全員“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通過確保安全來實現工資收入的穩(wěn)步增長,進而打造安全命運共同體的新文化。
2016 年以來,車站堅持運用安全雙重預防機制有效載體,杜絕了責任一般D 類及以上責任事故,連續(xù)實現了2016、2017、2018、2019、2020 五個高質量安全年,安全基礎不斷夯實,安全發(fā)展勢頭持續(xù)向好。2019 年,蕪湖東站在車務年度安全評估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并榮獲“2019 年度安全優(yōu)質站段”稱號。
通過對安全雙重預防機制的積極探索,建立健全了以雙重預防制度為核心,以安全安全檢查、安全分析、安全考核、正向激勵、管理履職等制度為支撐的“1+5”安全雙重預防運行機制,完善了雙重預防制度保障體系。
圍繞“強基達標、從嚴務實”工作總要求,持續(xù)推進雙重預防機制,一線作業(yè)人員人身安全、作業(yè)安全有了保障,安全管理人員管理思路與手段更加清晰,安全管理效能充分體現,干部職工的安全感進一步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