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雨倩
[摘? ? 要]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基于皮格馬利翁效應,積極優(yōu)化班級管理工作,提升學生自主能力。教師要積極評價,把握住過程細節(jié),捕捉合適的契機,為學生搭建平臺,點燃他們的心理驅動。在和學生溝通的時候要傾注愛心,用體態(tài)語言關懷他們,了解他們的性格,維護他們的尊嚴。班主任還要幫助學生樹立目標,讓他們體驗需要,獲得突破,感受成功。這樣能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情感,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關鍵詞]皮格馬利翁效應;班級管理;小學;班主任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xiàn)象。如果能給對方一些贊美、信任和期待,就能改變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增強自信,提升自我價值,獲得積極向上的動力。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教師也要積極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對被教育者傾注滿腔熱情,給予充分信任,尤其是對那些學困生,這種方法能讓他們激發(fā)主觀能動性,從而獲得更大的進步和發(fā)展。[1]
一、激勵評價,點燃心理內(nèi)驅
(一)抓住過程細節(jié),給予肯定
激勵性評價指的是在學生學習活動過程中進行激勵、鼓舞,目的是營造輕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大家的情感,鼓舞他們的勇氣和力量,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對于學困生,他們常常因為學習能力問題,感覺學習有困難,長久下去,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教師要把握住他們學習過程的各種細節(jié),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就能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點燃心理驅動,促使其主動探究。
在課外興趣小組的活動中,有學生原本積極性不高。某天討論的主題“如何創(chuàng)作生動的人物”,該學生突然主動發(fā)言,說了自己對動畫人物的分析,還對比了日本動畫和中國動畫人物的區(qū)別是什么,他分析的角度十分新穎,贏得了不少同學的肯定。教師把握住這個細節(jié),也給予他肯定,并趁熱打鐵,鼓勵他結合這些動畫人物,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嘗試將具體畫面轉化成文字信息。由于得到了大家的激勵,所以該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也有所提升,他主動完成了作品,并得到了大家的贊美。此后,他對于興趣小組的興趣有所提升,每次都努力想要尋找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有所提升。
皮格馬利翁效應要求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和啟發(fā),促使其進步。很多教育者精心培養(yǎng)優(yōu)等生,但是卻忽略了學困生,這種漠視常常造成學生自暴自棄,學習效果受影響。所以教師要把握住他們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激發(fā)其潛能力,讓他們看到自己被需求,這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就會有所提升。
(二)捕捉適宜契機,真情點贊
皮格馬利翁效應雖然要求給予學生一定的激勵,但是并不是說要不分時間、不分場合地一味表揚,這樣容易讓學生認為老師是在“演戲”,老師的表揚只是“走過場”,不是認真的,反而會引起負面情緒。教學者要把握住適當?shù)臅r機,如當學生勇敢地挑戰(zhàn)自我時,當他們獨立完成了一個難題時,當他們大膽地發(fā)出質疑時,在這種時候,如果能給予真心贊美,則能讓學生消除自卑,激發(fā)自信心。
一名學生平常性格比較膽小,也很少參加班級主題活動,班級自主管理意識也不夠濃厚。但是在一次班會中,大家結合如何監(jiān)督班干部的行為進行了討論,大家都沒有想到合適的方法,討論陷入了僵局,該學生提出可以設置“監(jiān)督員”,起到相互監(jiān)督的作用。教師為他的主動參與熱情點贊,贊揚他的行為,并號召大家都能像該學生一樣,思路放得更開闊些,為班級出謀劃策。這樣就把握住了時機,該學生體會到自己在班級中并不是一個“小透明”,班級其他同學也需要自己,他可以成為輔助班級管理的“智囊團”成員。這樣,該學生在參與后續(xù)的班級自主管理工作時,也更加認真細致,大膽說出想法。
如果教師能把握住表揚的時機,那么就能讓學生在心理上產(chǎn)生快慰或者成就感,促使他們的信心有所激發(fā)。同時,如果學生的表現(xiàn)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也不要過于指責,而要委婉地指出他們的問題,讓他們看到希望。
(三)搭建展示平臺,綻放光彩
要讓教師的贊美獲得戲劇性的效果,達到皮格馬利翁效應,則要給學生構筑一個可以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讓他們釋放自己的光彩。教學者可以構筑線上線下多元溝通的平臺,在線下的主題班會、黑板報設計、文化角設計中,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構思,從而給他們提供展示的機會。在網(wǎng)絡互動中,要鼓勵大家積極上傳原創(chuàng)作品,展示自己的才華。
在國慶節(jié)期間,學生要自主設定活動主題,并設計詳細的活動計劃。這是一個大家展示才華的好機會,教師搭建了網(wǎng)絡平臺,讓各個學生提交自己的主題策劃書,然后展開網(wǎng)絡票選,挑選出最有新意、最有可行性的展示計劃。在此基礎上,教師又引導大家細化該計劃,看看可以分成哪幾個工作小組,然后大家各自報名。如有的學生對國慶文藝匯演很感興趣,自主參與到節(jié)目編演中,還有學生對國慶主題文學創(chuàng)作感興趣,于是報名參加。最后,在線下活動中,學生也有了展示自我的舞臺,他們通過歌舞等各種形式抒發(fā)自己對祖國的愛,展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作才能。
在展示平臺中,教師要鼓勵大家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xiàn)自我,不僅可以圍繞所學的課程,展現(xiàn)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收獲,還可以讓他們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展示,或者將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收獲拿出來和大家分享。這樣就促使全體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都能收獲掌聲,激發(fā)自信。
二、傾注愛心,實現(xiàn)情感共融
(一)善用體態(tài)語言,無聲交流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傾注愛心,實現(xiàn)情感共融,這是形成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基礎。教師要認識到所謂的“好學生”和“差學生”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只要給予“差學生”一定的關愛和鼓勵,給予正確的引導,也能讓他們獲得好的轉化。在和學生溝通的時候,教師要適當使用體態(tài)語言,通過撫摸、微笑、點頭等表達正向情感,讓學生在無形中得到激勵,消除心理抗阻,從而得到進步。
一名學生性格比較暴躁,常常和同學爭吵,對于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輕輕撫摸他的背,暗示他冷靜下來,不要沖動,然后又給予他一定的時間冷靜思考,再和老師說說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在該學生表述的時候,則用眼神給他鼓勵,讓他大膽地說出想法。當了解到該學生的父母性格也很急躁,常常在家中爭吵后,教師又拍拍他的肩膀,給他安慰,并且用點頭和肯定的目光讓該學生放心,告訴他會幫助解決這件事情。此后班主任聯(lián)系了學生家長,告訴他們良好的班級關系對于塑造孩子的性格有很大的幫助,請他們調整情緒,不要隨意發(fā)火。最后還握著學生的手,給他力量,讓他再遇到類似的事情,要及時向老師反映。這樣就巧妙運用了體態(tài)語言,給該學生激勵。
在班級管理中,即使是要對學生提出批評,教師也要避免露出皺眉等表示厭惡的神情,而要讓學生看到自己嚴肅認真的臉,讓他們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然后用按壓肩膀等舉動讓他們體會到教師在鼓勵并推動他們。這種無聲的交流能讓大家受到激勵,從而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二)了解性格成因,深度關心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特點,有的學生容易受到鼓舞和激勵,也有的學生性格內(nèi)向,不太喜歡和人接觸。所以教師要了解大家的性格特點,并探究其性格的成因,然后有針對性地給予鼓勵和關懷,這樣就能更好地形成皮格馬利翁效應,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心理。
班級中有學生性格比較內(nèi)向,很少和他人交流,教師在聯(lián)系了學生家長后,發(fā)現(xiàn)其父親也是一個老實的人,所以該學生很可能繼承了父親的特點。于是,班主任便試著調節(jié)班級氣氛,給予學生更多關心。在小組合作中,采用組內(nèi)異質的分類標準,故意將他和一些性格活潑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讓其他的學生感染該同學。此外,還積極和該學生談心,起到心理疏導的作用。漸漸地,該學生發(fā)現(xiàn),和小組同學一起活動,能讓活動變得更有意思,同伴提出的問題也對自己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當他發(fā)現(xiàn)他人會認真傾聽自己的話,并結合自己提出的建議調整計劃,他獲得了成就感,性格也漸漸地變得開朗了起來。
性格的形成因素很復雜,除了基因遺傳以外,生長期發(fā)育因素和社會環(huán)境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如果能構筑人人相互關懷、激勵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哪怕該學生因為遺傳原因,有一些負面性格,也能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得到一定改善,變得更積極、主動。
(三)延伸容錯時空,維護尊嚴
遵循平等和尊重的原則,這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基本點,學校教育要以人為本,這樣才能構筑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也會變得自信而陽光,學習成績也會得到提高。當學生犯錯的時候,教師要引導他們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并鼓勵其積極改正,同時,也要給他們一定的容錯空間,讓他們既能體會到教師的監(jiān)督、提醒,又不會有被“監(jiān)視、逼迫”等感覺,這樣的班級管理維護了學生的尊嚴,有較好的效果。
一名學生早自修的時候常常遲到,他表示早晨自己會玩一會兒手機,不知不覺就耽誤了時間。為此教師鼓勵其自主設定計劃,改善自己的行為,并給了他一定的容錯時空。一開始的時候,該學生可以讓家人提醒自己,或者給手機設置鬧鐘,避免遲到。漸漸地,他要學著自己控制自己,在玩手機的時候常常注意時間,并提前設定好一天的行程計劃,思考自己應該什么時候出門,并遵照計劃行事。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設定了“原諒卡”,使用一次“原諒卡”,可以抵消一次遲到,不扣紀律分。但是該學生必須在其他方面表現(xiàn)出色,得到“原諒卡”。這樣的教育有一定彈性,同時也維護了該學生的尊嚴。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比绻處熌芏嘟o學生一些修正想法、改變行為的機會,那么他們就會感受到被教師關愛,從而促使他們更積極主動地響應班級活動,試著改變自我。
三、樹立目標,施予奮斗方向
(一)融合集體榮譽,體驗需要
要形成皮格馬利翁效應,教師要強化班級管理工作,促使全班學生齊心合力,形成共同愿景,樹立明確一致的目標,這樣才能形成合力,找到共同努力奮斗的方向,從而提升自我。教師要引導大家積極思考自己能給班級同學怎樣的幫助,能為班級做什么,而不是考慮自己能從班級中獲得什么。如果學生能獲得自己“被需要”的體驗,就能端正思想,為了集體榮譽而奮斗。
教師組織大家參與主題班會,為自己班級設定班級目標、班級口號,還可以制定班徽、編寫班歌等。大家圍繞班級的集體目標積極討論。如有的學生提出:“我覺得對于學生來說,提高成績就是最重要的?!钡且灿袑W生認為:“我覺得綜合實力的提升才最重要?!薄懊總€人都有弱點,如果能讓大家都改正錯誤,才更為重要?!弊詈螅蠹矣X得有很多學生不遵守班級紀律,這個問題影響了班級形象,認為可以先從這個角度入手,設定班級目標,等完成該項目后,再調整新的目標。該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認為符合自己的個人需要。很多學生也反思了自我,思考自己在遵紀守法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從改善自我行為開始,讓整個班級有所提升。
學者卡耐基在研究人的需要時提出,人們大多“渴望被肯定”,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要給予學生一定期望,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班集體需要,自己的行為能讓班集體變得更團結、和諧,大家的積極性就會有所提高。
(二)鼓勵自我監(jiān)控,體驗突破
在樹立了理想和目標后,教師要引導大家進行自我監(jiān)控,對自己的目標、思想、心理和行為等進行管理,自己將自己組織起來,自己激勵自己,這樣就能讓學生得到啟發(fā),獲得體驗和突破,從而提升自我。
在疫情期間,學生開展在家自主學習,如何自我監(jiān)控,顯得尤其重要。教師引導大家思考如何高效利用時間,通過“網(wǎng)絡打卡、上傳作品”等方式,進行時間監(jiān)控,按時完成各種作業(yè),并積極參與網(wǎng)課學習。此外,學生還強化了學習力自我管理,他們在上網(wǎng)課的基礎上,和同伴討論,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的理解不夠深刻,是否有錯誤的認知,然后圍繞這些方面自主探究。大家每周都參與一次在線討論,并整理信息,規(guī)劃下一周的學習目標。此外,在家隔離期間,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值得關注,教師指導大家掌握調節(jié)負面情緒的方法。這樣就全面突破,促使大家提升自我監(jiān)控能力。
自我監(jiān)控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時間自我監(jiān)控、潛能開發(fā)自我管理、健康自我管理、學習力自我管理、情商自我管理等各種不同的方面,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引導,幫助大家找到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然后引導其自我監(jiān)控,促使其獲得自我突破的體驗。
(三)堅持最近發(fā)展,體驗成功
皮格馬利翁效應要求構筑一個積極、進取的班級學習環(huán)境。教師要引導大家積極設定目標,先不要設定難度太大、難以完成的目標,那樣容易產(chǎn)生失望等負面情緒??梢韵冉Y合最近發(fā)展區(qū),設定自己能完成的任務,在體驗成功后,再次繼續(xù)努力,這樣的教學效果就會有所提升。
在班級自主管理工作中,由于小學生的能力有限,所以不能一次性提出太高的要求,可以先讓大家從某一個有代表性的“點”出發(fā),獲得成功的體驗后再逐個突破,全面自主管理。如有學生提出:“我們班級的衛(wèi)生情況不是很好,常常在衛(wèi)生檢查中被扣分,所以,我們可以先從這個角度入手。”大家設定了若干條自主管理計劃,包括合理分配值日生、分配大掃除勞動任務、進行衛(wèi)生監(jiān)督、亂扔垃圾要扣紀律分等。在一段時間后,班級衛(wèi)生狀況有所改善,大家又自主探究其他的方面。
由于不少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可能不夠完善、充分,所以教師要適當?shù)刂笇Т蠹?,幫助他們探索適合自己的努力方向,找到位于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奮斗目標。這樣就能幫助大家體驗成功。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將皮格馬利翁效應運用到實處,在班級管理、課堂管理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和鼓勵。少一點冷漠和懷疑,多一點愛心和尊重,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活力,為他們搭建不斷向上的階梯,促使其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凌麗華.“皮格馬利翁效應”與學生的發(fā)展[J].科技信息,2010(36):660-661.
[2]亓淑紅.淺談皮格馬利翁效應在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下旬),202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