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遠龍
摘要:聲樂作為一門表演藝術,在表演過程中要體現出技巧與思維,演唱者要通過表演傳遞情感、感染觀眾和展示內涵,就需要具備歌唱思維。歌唱思維是聲樂表演中,由自身的感受出發(fā),結合歌詞意境、旋律、整體歌曲節(jié)奏等方面,將其串聯在一起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傳遞出富含情感的充沛的歌聲。歌唱思維更多是側重心理影響,心理因素能影響人的發(fā)聲機制,也就影響了情感的詮釋和表達。因此如何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思維,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與素質。
關鍵詞:高職聲樂;歌唱思維;培養(yǎng)思維
一、歌唱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要性
1.聲樂藝術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
聲樂藝術的傳承和發(fā)揚與藝術家辛勤創(chuàng)作有關系,在無數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和探究下聲樂藝術在新時期有更好的發(fā)展、詮釋。聲樂藝術在探究過程中需要充分使用歌唱思維,藝術家通過自身掌握的專業(yè)聲樂知識和技巧,結合藝術家本身對音樂感知,結合自身的感悟、對生活與藝術的理解,使用優(yōu)美的旋律呈現出來,因此聲樂作品包含濃烈的情感色彩。通過一個個音符、歌詞,能夠淋漓盡致的傳遞藝術家的情感。正是因為聲樂家懂得通過藝術思維來歌唱,最終呈現出來的作品才會有代表性和獨特性。如果僅僅是表現技巧,表現出來的就會是僵硬、機械的表演,難以引發(fā)共鳴。
2.歌唱思維能夠提高聲樂教學質量
藝術事業(yè)在物質生活的推動下得以快速發(fā)展,藝術事業(yè)在教育事業(yè)中受到發(fā)展和重視。我國高職院校多數開設了聲樂課程,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聲樂藝術,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藝術培養(yǎng)也受到了學生的喜愛。但是部分院校是做表面功夫,并沒有實際去貫徹和落實方針。在學生聲樂學習中教師重視技巧培訓,僵硬的學習方式無法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聲樂藝術,讓藝術學習浮于表面,難以融入更多情感,呈現出差強人意的效果。因此高職院校在學習中要重視對學生歌唱思維的培養(yǎng),將教學內容和歌唱思維結合在一起,潤物細無聲的達到理想效果,讓學生在理解聲樂藝術,提高聲樂教學質量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高職聲樂教學歌唱思維培養(yǎng)現狀
1.訓練不足
現階段高職院校聲樂培養(yǎng)中最顯著的問題就是歌唱思維訓練不足,由于忽視歌唱思維的訓練,在教學中教師單純傳授演唱技巧方面的知識,考核內容圍繞專業(yè)性樂理開展,對歌唱思維能力缺乏正確的認識。藝術是長年累月學習不斷累積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聲樂訓練也是如此,由于缺乏訓練,歌唱思維也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培養(yǎng),從而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學生素養(yǎng)有待提升
歌唱思維需要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聲樂作品的理解,學生需要具備語言文字理解能力、感知能力、情感創(chuàng)造力。結合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綜合素質不足。高職院校聲樂學習中文化課專業(yè)并不扎實,對文化理解不夠深刻,學生無法準確理解歌詞所表達的真正含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歌曲情感的表達,自然限制了歌唱思維的培養(yǎng)。
3.聲樂教學方式有待改變
教師在組織聲樂課程學習的時候所采取的授課方式單一而且傳統(tǒng),主要是通過講解與示范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傳授學生技巧,學生在掌握技巧之后認為學習聲樂是水到渠成,因此學生通過識譜和模擬,這種方式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也喪失,這樣的學生只會平庸而不會突出,沒有思維的靈活性、表演的個性化,無法體現出聲樂教學的質量、水準。
三、歌唱思維培養(yǎng)在高職聲樂教學中的路徑
1.強化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
想象思維是歌唱思維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聲樂學習中必不可少的思維能力。要想學習好聲樂就要培養(yǎng)想象力。院校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來創(chuàng)設場景,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情景中充分體會到聲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從而產生共鳴強化學生的想象思維。比如在講述《我的祖國》這種莊嚴肅穆的聲樂藝術作品,通過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我國革命英雄的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學生在這樣的教學場景中很容易產生同理心、對比心,在比較之下產生幸福感,更容易領會以往生活的來之不易,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在教學場景中學生很容易通過想象畫面,讓學生想象流動的畫面、溫暖的劇本,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學生要想象自己是畫面的主人公,融入角色中仿佛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讓學生置身于另外一個世界,忘卻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歌聲富有感情,聽者也會落淚,帶入到情感中。運用想象力與思維結合的方式,結合學生的生活等多種因素結合,激發(fā)學生對聲樂學習的熱情,強化學生思維來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思維。
2.創(chuàng)新演繹方式
通過情感奠定整個聲樂作品的走向,畫面是歌曲的基礎,情感就是歌曲的靈魂。在聲樂作品最需要重視帶領學生走進歌曲,比如演繹一首悲壯的歌曲,就要有滄桑而充滿情感的心情;如果是感懷歲月的歌曲,就要有感慨、不舍的期心情;如果是敬仰一個人,就要有敬畏、崇敬的心情,如果是抒發(fā)創(chuàng)作者心情的歌曲,就要去了解創(chuàng)作者的心境,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和誕生地點。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人類都是感性動物,一個人的情感是有能量的,歌曲也是情感爆發(fā)的要點,當一首歌被飽含深情的演繹支護,就變得有活力和充滿生機,受到這樣的影響人也會被感化,融入其中。因此聲樂教學要重視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可以在現實生活場景中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聲樂表演,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時高于生活,戶外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真實體驗感,豐富感官認識,情感認識也更深刻,不再局限課堂認識,學生通過現實認識進行大膽的想象、聯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信心,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歌唱思維能力。
3.提高聲樂鑒賞能力
從聲樂作品基本內涵來看蘊含了龐大精神價值,內在情感方式由個體演繹出不同方式,因此聲樂作品與人的演繹能力有關系,每一個聲樂已藝術作品都有對應的情感呈現方式,從而保證其情感的呈現。學生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需要確認演唱風格,更好體會藝術作品所蘊含的內涵。每一個學生的個人聲樂能力存在差異,這需要教師重視培養(yǎng)鑒賞能力,比如在欣賞聲樂作品的時候,首先要傳輸對應的文化背景、創(chuàng)作時代、作家經歷,讓學生對作品有大概的理解,最后將聲樂作品劃分為幾個部分,加強對學生歌唱思維的培養(yǎng)。另外學生在聲樂作品的演唱中教師鼓勵學生根據本身的理解、對情感的認識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學生二次創(chuàng)作過程也是訓練歌唱思維的過程。聲樂教師要對學生的二次創(chuàng)作表示肯定,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強化歌唱思維。教師要幫助學生表達出真情實感,抓住靈魂深處閃光點,更好開展音樂鑒賞,培養(yǎng)歌唱思維。教師引導的同時鼓勵創(chuàng)新,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去思考、思索。
四、結語
歌唱思維是聲樂教學中需要思考的重點,在新時期藝術成為點綴生活的重要內容,是物質生活需求被滿足、精神需求增長的體現。學生的藝術能力能夠讓未來生活天地更寬,教師要找對方式深入理解歌曲的思維,對學生進行專業(yè)引導,讓學生具備更專業(yè)的藝術功底。
參考文獻:
[1]趙龍炎.淺談聲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演唱能力[J].讀與寫(上,下旬),2019,016(032):238-238.
[2]黃莉.芻議如何在高職聲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思維[J].2021(2019-23):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