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我國已進入了新媒體時代,人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新媒體,而在這種背景下,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也充滿挑戰(zhàn)和機遇,作為高校輔導員,要負責學生的思政工作,如何有效利用新媒體工具,針對性的對學生展開思政工作,對現(xiàn)有思政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高校;網(wǎng)絡思政教育;新媒體時代
大學生的人生教育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及行為思想等都在此定型,作為即將走向社會的人才,當今大學生也有很多困惑和困擾,這些都需要高校輔導員去做足工作,結合新媒體平臺的優(yōu)勢,整合新媒體資源,去滿足當前大學生的實際需求,真正實現(xiàn)德育、育人的總目標。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網(wǎng)絡思政教育工作背景分析
新媒體時代,人人獲取信息的方式都豐富多樣,而大學生依然缺乏對信息的辨別能力,作為高校,要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與學生保持溝通,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1]。新媒體相較于傳統(tǒng)媒體,優(yōu)勢在于輔導員能夠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學生也能通過豐富的信息獲取方式,去及時了解各種訊息。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學會使用各種新媒體工具,了解各種新媒體平臺的特性,學會通過新媒體平臺,分析學生的喜好和思想行為軌跡等,只有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才能讓學生健康的成長。新媒體立體化、生動化及多元化的優(yōu)勢,能夠讓學生與輔導員之間形成更為有效的互動。
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徑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它讓思政教育更有即時性,也讓思政教育可以進行裂變式傳播,在利用新媒體對學生展開思想工作時,其不受時空限制,信息傳播速度極快,契合了當前信息社會的特點,不管是時政熱點,還是社會新聞都能第一時間傳遞給學生。當然,作為高校輔導員,也要認識到新媒體有利有弊,它的裂變式傳播和無差別傳播,容易帶給高校學生一些錯誤的訊息,一些負面的理論和新聞等,而且我們也正處于一個網(wǎng)絡謠言滿天飛的年代,所以高校輔導員要學會引導學生,去辨別和過濾一些不良、失真信息,把握好新媒體的優(yōu)勢,去除新媒體的弊端。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所迎接的機遇和挑戰(zhàn)
1.機遇
高校學生喜歡泡在各大網(wǎng)絡平臺,抒發(fā)自己的心聲,而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關注這些平臺和個人賬號,去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2]。而且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往往是以課堂教育、專家講座或海報、廣播等宣傳方式,這些方式并不受新時代大學生喜歡。而對于思政教育來說,打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也十分有必要,在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可以將思政理論、宣講知識及思政文化等,通過新媒體形式為學生呈現(xiàn),其表現(xiàn)的方式更有節(jié)拍,更為靈動,學生可以進行碎片化閱讀,只要學生想要了解,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查閱。而輔導員自己也可以開設個人微博,通過微信群將思政信息有效傳遞給學生,在群里根據(jù)社會近期發(fā)生的時事,對學生展開主題教育,組織學生就這些新聞展開討論,對學生加強思想上的引導,讓學生面對各種魚龍混雜的信息,依然能保持獨立思考。
2.挑戰(zhàn)
大學生雖然“三觀”已基本形成,但他們畢竟沒有社會經(jīng)驗,依然會有獵奇心理,所以他們很容易接受不良信息,很容易被不良思想所影響,這就是為什么近年來大學生被騙的新聞屢見不鮮[3]。由于新媒體時代思政教育的與眾不同,其對于高校輔導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較高,其要求高校輔導員不但要有各種新媒體工具的應用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和處理能力,因為在新媒體時代,任何一個問題處理不妥當,都有可能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
1.熟悉網(wǎng)絡用語,了解當前流行的網(wǎng)絡文化
如今網(wǎng)絡文化發(fā)展形式和內(nèi)容趨于多元化,幾乎每年都有各種流行詞,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多關注學生喜歡的公眾號、抖音、網(wǎng)絡平臺等,這樣才能了解近期流行的各種詞語、明星和文化,才能在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能夠用更加“接地氣”的語言去教導學生。而學生在接受思政教育時也會倍感親切,學習積極性自然也會進一步提高。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學會利用新媒體立體化的優(yōu)勢,結合國家政治方針,為學生貢獻出靈動有趣的思政教育內(nèi)容,這樣思政教學的效率才能提高,思政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在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要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此,各大高校要集合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對高校輔導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而輔導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包括了思政理論素養(yǎng)和新媒體運用及相關素養(yǎng),作為高校輔導員,不但要把握政治敏感度,把握國家時政方向,還有掌握扎實的思政基礎,不但要深入學習各大新媒體平臺的操作和算法等,還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中,與學生打成一片,提高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率。比如高校輔導員可以組織年級優(yōu)秀學生評選活動,每個學期舉辦一次“道德之星”的評選活動,或者讓學生自行錄制對于近期發(fā)生的國家大事或社會事件的看法,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營造和諧的競爭氛圍。
3.利用新媒體平臺,組織多種形式的思政教育
作為高校輔導員,要熟悉如今熱門的新媒體平臺和各大主流網(wǎng)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結合思政熱點去展開多種形式的思政教育,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舉個例子,輔導員可以在學校的公眾號或校園網(wǎng)上定期更新有關思政教育的文章,每周錄制一些抖音,內(nèi)容是關于近期時事熱點的看法,當學生對一些時事新聞感興趣或在輔導員抖音號下留言時,也要給予及時的回復。如果時間充裕,高校輔導員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賽,針對最近出現(xiàn)的政治熱點,比如俄烏沖突,比如中美貿(mào)易戰(zhàn)等,讓學生在思政學習中更有體驗感,讓思政教育滲透進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4.提高學生自我防范意識
當前網(wǎng)絡熱點事件層出不窮,特別是校園輿情事件經(jīng)常登上微博熱搜,作為高校輔導員,要提高學生自我防范意識,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讓學生的思想趨于穩(wěn)定和健康,不會受到一些負面輿情所影響,通過思政工作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當學生群體中出現(xiàn)負面輿論或負面情緒甚至謠言時,高校輔導員也要及時進行引導和解決,只有對輿情進行良好的控制,避免事件擴大化,才能讓高校思政工作落到實處。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時政工作不能僅僅依靠輔導員一人,還需要得力的班干部去輔助輔導員,得力的學生干部能夠輔助輔導員更新網(wǎng)絡平臺信息,及時了解學生思想行為動態(tài),也能夠研究出更符合學生需要的新媒體平臺和表現(xiàn)形式。
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的思政工作任重而道遠,如何迎接挑戰(zhàn),對現(xiàn)有思政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是廣大高校輔導員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作為高校,要想方設法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而高校輔導員自身也要緊跟時代,不斷學習,走進學生,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動態(tài),將思政工作滲透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建立與學生溝通的各種渠道,只有多管齊下,高校思政工作才能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潮流,學生才能愛上思政學習,并踐行于實處。
參考文獻:
[1]曾曉彤.新時代網(wǎng)絡文化視閥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論析[J].大眾文藝.2019,(23).218-220.
[2]許龍.網(wǎng)絡時代輔導員思政工作的方法及路徑[J].管理觀察.2018,(20).119-120.
[3]楊駿.高校輔導員的網(wǎng)絡思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1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