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楊薪穎,女,遼寧朝陽人,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本科,研究方向:英語。
[ 項目名稱 ]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國家級大創(chuàng)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黑龍江省紅色旅游外宣文本英譯研究(202110225190)。
[ 摘要 ]
紅色旅游是一種新興旅游形式,能夠有效促進中國紅色文化的傳播。目的論作為指導(dǎo)旅游翻譯的理論,其核心是“目的決定手段”。在目的論視角下英譯紅色旅游景點外宣詞旨在傳播紅色文化、講述中國故事。黑龍江省是東北抗聯(lián)基地之一,擁有多處紅色旅游景點,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龍江紅色文化,其外宣詞的英譯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在目的論的指導(dǎo)下對黑龍江省紅色旅游景點外宣詞進行英譯研究,補充其外宣詞英文版本,對龍江紅色文化的宣傳有重要意義。
[ 關(guān)鍵詞 ]
目的論;黑龍江省紅色旅游;外宣;英譯
中圖分類號:H15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7.031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旅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娛樂消遣方式,紅色旅游作為新興的旅游形式,吸引了國內(nèi)外大批游客,對于傳播中國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對紅色旅游的定義如下:紅色旅游是指游客參觀紅色文化基地、了解紅色歷史、學(xué)習(xí)紅色文化的一種旅游活動,其載體為中國共產(chǎn)黨在長征時期、抗日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等重大時期形成的紀念地和標志物,其文化內(nèi)涵為革命歷史、革命英雄事跡以及革命思想精神,其形式為現(xiàn)代旅游。紅色旅游外宣文本既包含景點簡介、告示牌標語、宣傳手冊內(nèi)容、導(dǎo)游詞等,還包括景區(qū)內(nèi)一系列的文字內(nèi)容。黑龍江省作為東北抗聯(lián)基地之一,擁有多處紅色旅游景點,然而其景區(qū)卻缺少外宣詞的英文翻譯,無法達到向外國游客宣傳龍江紅色文化的目的。因此,增強對紅色旅游外宣詞的關(guān)注并且切實進行外宣詞英譯是當前發(fā)展紅色旅游業(yè)的重要任務(wù)。哀曉寧認為,從外語翻譯的角度出發(fā),翻譯的最終目的是讓翻譯接收者掌握翻譯所傳達的最重要內(nèi)容,因而外語翻譯應(yīng)以目的語為基礎(chǔ),讓翻譯接收者成功提取信息。目的論強調(diào)翻譯是有其明確意圖和目的的,認為翻譯所采用的方法應(yīng)由其目的決定,翻譯目的和其預(yù)期效果是譯者需要考慮的最重要因素。本文在目的論的視角下,對實地考察取得的黑龍江省紅色旅游景點外宣詞進行英譯研究,旨在加強黑龍江省紅色旅游對外宣傳力度,傳播龍江紅色文化。
1 目的論
目的論由翻譯理論學(xué)家弗米爾提出,弗米爾認為翻譯是輔助人際交流的工具,譯者需要根據(jù)交流目的來決定翻譯的側(cè)重點。目的論三大原則為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目的原則是翻譯目的論的首要法則,認為任何翻譯都是為一定目的服務(wù)的,從紅色旅游外宣詞英譯的角度來說,其目的便是為了弘揚紅色文化。連貫原則指譯文在內(nèi)容上具有一定連貫性,即字、詞、句、段在表達上存在可理解性,且上下文能相互照應(yīng),從而讓目的語讀者能夠理解原文內(nèi)容。忠實原則指在翻譯過程中,目的語讀者的習(xí)慣和原作者的寫作風(fēng)格都需要被尊重,譯文與原文的表達意圖不能相去甚遠,譯者應(yīng)當如實傳達原文內(nèi)容和隱含思想并且照實交代原文風(fēng)貌。三大原則相互促進、不可分割,大大增強了目的論對旅游景點外宣詞英譯的指導(dǎo)意義。
2 黑龍江省景色旅游外宣詞英譯
紅色旅游外宣文本是旅游文本的一種,但側(cè)重介紹紅色革命基地、革命領(lǐng)導(dǎo)人和革命英雄事跡,所以具有語言客觀準確、信息量大、專業(yè)術(shù)語多、飽含政治、社會文化信息、敘述性強的特點,傳達著中國特色紅色文化。紅色旅游依托于紅色文化,但是大部分外國游客缺乏對中國文化和社會背景的了解,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盡可能地適應(yīng)目的語讀者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xí)慣,最大限度地傳播中國文化。
2.1 直譯
直譯法是比較常用的翻譯方法,指逐字逐句地對原文進行翻譯。直譯法遵循了目的論的忠實原則和目的原則,原文內(nèi)容和形式都被保留。例如,“九一八”事變譯為September 18 incident;東北抗日聯(lián)軍譯為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NAJUA);“盧溝橋事變”譯為Lugou Bridge Incident。以上詞匯具有紅色文化內(nèi)涵,通過直譯的方法,譯文準確無誤地傳遞了原文內(nèi)容和其蘊含的紅色文化,達到了對外宣傳紅色文化的目的。
2.2 意譯
有些源語詞匯在目的語中并沒有對等的表達,直譯會造成目的語讀者的理解偏差,此時譯者就需要掙脫源語詞匯字面意義的束縛來意譯原文,以求準確傳達原文內(nèi)容和隱含意義。意譯法將原文與譯文視為獨立個體,遵循了目的論的忠實原則和連貫原則。例如,“東北各地抗日義勇軍風(fēng)起云涌,以鮮血和生命筑起捍衛(wèi)民族尊嚴的血肉長城?!弊g為“Armies of volunteers were rolling on with full force in every corner of Northeast China, which constructed a Great Wall of blood and fresh with their blood and lives to safeguarding national dignity.”?!帮L(fēng)起云涌”的本意是大風(fēng)刮起,烏云涌動,比喻許多事物相繼興起,聲勢浩大,譯文時若是直譯會引起目的語讀者的理解障礙,譯文將其譯為with full force,更加易于目的語讀者理解。例如,“東北抗聯(lián)將士不畏艱辛,風(fēng)餐露宿,與裝備精良的日本侵略者展開殊死搏斗?!弊g為“Soldiers of 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 were fearless of dangers and difficulty, braving the wind and dew, fighting life-and-death battles with well-equipped Japanese invaders.”?!帮L(fēng)餐露宿”的本意是風(fēng)里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辛苦。譯文將其譯為brave the wind and dew而不是eat the wind and live the dew,更加符合外國人的表達習(xí)慣。
2.3 增譯
因為英漢兩種語言有不同的語言習(xí)慣和表達方式,因此有時在翻譯時需要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期準確表達原文,此種翻譯方法即是增譯,遵循了目的原則。例如,“哈爾濱是馬克思主義傳播最早的城市?!弊g為“Harbin,the ca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the city in which Marxism spread earliest.”。外國游客缺乏對中國背景信息的了解,因此翻譯時譯文多加了the ca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一句,點明了哈爾濱的地理信息,更加便于目的語讀者理解。例如,“銘記歷史,致敬英雄。”譯為“We should remember the misery history and pay our due respects to heroes.”。中文與英文結(jié)構(gòu)、句法皆不相同,中文句子有時缺少主語仍然通順,并且可以被理解,但是在英文中句子并不能缺少主語,所以在英譯此句時譯文增加了主語we,確保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英文句子為了避免頭重腳輕會采取it當作形式主語,真正主語放在后面,此句英譯時增添了形式主語it,符合英文表達方式。
2.4 減譯
譯者根據(jù)譯文需要在翻譯時刪減一些不必要的語言單位,此種翻譯方法即為減譯。漢語中有些詞、詞組或成分經(jīng)常重復(fù)使用來增強句子的氣勢,如果照搬原文譯成英語的話,往往不合英語的習(xí)慣,所以對于原文中重復(fù)或者多余的部分,英譯時可以略而不譯。例如,“它是這個城市嬗變的一道年輪,它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解放哈爾濱浴血奮斗的見證,它是解放后中蘇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優(yōu)美述說?!弊g為“It witnessed the huge change of Harbi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struggle to liberate the city, the friendly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and Russian after liberation.”。原文使用排比句式來增加氣勢,突出紀念館的重要意義,重復(fù)的“它是”更是強調(diào)了紀念館的重要性,在翻譯時譯文省略了重復(fù)的主語,使譯文更加簡潔。例如,“戰(zhàn)士們開始研究敵情,分析敵情?!弊g為“The soldiers began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the enemy.”。此句為了譯文簡潔明了直接省略了重復(fù)的賓語,并且內(nèi)容表達無誤。
2.5 加注
加注是指譯者直譯原文時引起了意義損失,此時譯者添加注釋進一步補充與源語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知識來準確傳達原文內(nèi)容。例如,“解放戰(zhàn)爭”譯為“The War of Liberation[known as the Third Revolutionary Civil War (1945—1949年)]”“東北民主聯(lián)軍”譯為“Northeast Democratic United Army(renamed as Northeast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from January 1st, 1948)”。
2.6 語篇重組
英語重形合而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句法而漢語重語義;英文句子重形連,而漢語句子意連形不連。因此,譯者在翻譯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調(diào)整語篇結(jié)構(gòu)。例如,“1940年秋冬,東北抗日聯(lián)軍遭受嚴重損失,大部分進入蘇聯(lián)境內(nèi)整訓(xùn),陸續(xù)派遣小部隊回到東北進行軍事偵察和游擊活動。”譯為“In the both autumn and winter of 1940, most of the soldiers entered USSR for training while contingents were successively back to Northeast of China for military reconnaissance and guerrilla activities because of the heavy loss of NAJUA.”。例如,“該館以1923年至1958年中國共產(chǎn)黨在哈爾濱的歷史發(fā)展為主線,結(jié)合哈爾濱地域文化和人文歷史,通過歷史圖片、文物、場景和藝術(shù)作品等形式,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哈爾濱民主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shè)初期帶動哈爾濱人民團結(jié)奮斗、不斷進取的歷史畫卷?!弊g為“The Hall was designed by tak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Harbin from 1923 to 1958 as the main line and combining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humanistic history. It presents the process in which citizens of Harbin worked together to struggle forward and finally made great progres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t the early stage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development.”。以上英譯改變了原文的句子順序與結(jié)構(gòu),在遵循三大原則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結(jié)構(gòu)重組,適當刪減多余重復(fù)信息、整合句意,形成重組的翻譯版本。
3 結(jié)語
近些年興起的紅色旅游不但帶動了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更為文化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黑龍江省紅色旅游景點外宣詞英文版本的缺少不利于傳播龍江紅色文化,本文在目的論的視角下對外宣詞進行了英譯研究,補充了外宣詞英文版本,滿足了外國游客的需求,對促進龍江紅色旅游業(yè)發(fā)展、傳播龍江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EB /OL]. (2018-11-20) [2021-05-01]. http:/w/ww. crt. com. cn/news2007/News/quanwei/2007/123/07123113319BJA9DC22FECDF539F0F0. html.
[2]王燕. 跨文化視角下紅色旅游文本的翻譯[J]. 武漢商學(xué)院學(xué)報,2012,26(4):60-63.
[3]袁曉寧. 外宣英譯的策略及其理據(jù)[J]. 中國翻譯,2005(1):75-78.
[4]湯玉潔. 淺析翻譯目的論[J]. 和田師范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8(1):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