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保羅?萊明斯基 著 郎思達 譯
保羅·萊明斯基(1944-1989),巴西先鋒詩人、作家、文學(xué)評論家、翻譯家。他既受到具象派先驅(qū)的啟發(fā),也與“熱帶主義”推手合作;既對日本文化飽含興趣,亦對巴西社會有敏感的觀察與諷喻。作為20世紀(jì)下半葉極具表現(xiàn)力的巴西詩人,萊明斯基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靈活而多面的——文字簡潔而不乏深意,常常影射巴西獨裁歷史與社會狀況;看似口語化、隨性幽默的具象詩,實則包含精巧的“形”“意”構(gòu)建;詩歌節(jié)奏獨特,融合了巴西流行音樂。許多作品被巴西著名音樂家卡耶塔諾·費洛索、吉爾伯托·吉爾和吉列爾梅·阿倫特斯改編成歌,傳唱至今。
脫韁之詩
我命令詞語押韻,
她不聽從。
她談?wù)摵Q螅炜?,玫瑰?/p>
希臘語,沉默,散文。
那沉默的音節(jié),
幾乎瘋狂。
我命令句子做夢,
而她走進迷宮。
寫詩,我需要,僅此而已。
率領(lǐng)一支軍隊,
去攻占一個銷聲匿跡的帝國。
綠?
忽然之間
我想起綠
綠色之綠
最綠之綠
這顏色最歡喜
這顏色最憂郁
你正穿一襲綠衣
你曾著一襲綠衣
那天你遇見我
那天我遇見你
忽然之間
我把兒女賣給了
一戶美國人
他們有車
他們有錢
他們有房
房前的草坪真寬敞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
再來科巴卡巴那曬太陽
綠色是巴西國旗的顏色,象征希望,然而,從這首詩兩小節(jié)的鮮明對比可以看出,綠色也象征著憂郁。詩人揭露了20世紀(jì)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巴西處于“短暫繁榮”時期,快速的國際化步伐引入大量外資,侵占本土市場,導(dǎo)致嚴(yán)重貧富分化,是專制主義和經(jīng)濟繁榮幻覺并存的時期。
反自戀者?
在自我里面
我看見他者
他者
和他者
最后行駛著
幾十趟列車
幾百節(jié)車廂
滿滿當(dāng)當(dāng)
在自我里面的
那個他者
是你
是你
和你
就像是
你里面的我
他里面的我
我們里面的我
雖然各自是孤影
但是只有
我們里面有我們
才有彼此的和平
原詩題為“contranarciso”,為詩人創(chuàng)造出的混成詞,由前綴contra(非、反、不)與narciso(納西瑟斯,希臘神話中俊美而自負的少年)構(gòu)成。此處借用典故反思“個人”與“他者”的關(guān)系。
保羅·萊明斯基
保羅·萊明斯基
是一條瘋狗
應(yīng)該被
亂棍打死、落井下石、
處以火刑、投海喂魚
不然,很有可能
這狗娘養(yǎng)的
會在我們野餐的時候
下場瓢潑大雨
等到七十歲
等到七十歲
我的青春期就結(jié)束了
我不會再過瘋狂的生活
也不會再當(dāng)自由教師
我會按照父親的愿望
一步不錯地開始生活
我會按照母親的期待
抓住那些機會
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我會修完我的法學(xué)課
并在青春期結(jié)束的時候
對一切無怨無悔
一首好詩
一首好詩
要寫很多年
五年用來踢球,
五年學(xué)梵文,
六年搬石頭,
九年和隔壁女孩戀愛,
七年挨打,
四年踽踽獨行,
三年搬到別的城市,
十年換話題,
唯一的永恒,是我和你,
一直走在一起
生于不同的詩篇
生于不同的詩篇
命運把我們發(fā)現(xiàn)
在同一詩節(jié),在同一詩階
在同一詩句,在同一詩語
第一眼,我們已彼此押韻
我們交換著近義詞
目光不再是生僻詞
在這個閱讀的瞬間
成為相同的足跡
你的詩行與我的詩行重疊
海
這兒
這塊石頭上
曾經(jīng)坐著
看海的人
海
從不曾停下
等人來看
海依舊是海
其他的是海邊
上帝
我記得昨天
上帝說他想和我談?wù)?/p>
我沒理他
我和上帝談什么呢?
他管好他的事情
我,管好我的
影院里的月亮
月亮去看了一場電影
上映的片子很有趣
是講一顆星星的故事
她沒有戀人
沒有戀人是因為
她只是一顆小小的星
小到消失的時候
也沒有人會說:多可惜??!
沒有人注意過她
她全部的光
只能照亮一扇窗子
月亮姐姐為這個愛情故事
傷透了心
所以,月亮每天都會堅持說
——天亮吧,拜托了!
完全暫停
這里生產(chǎn)著
生產(chǎn)過的,
紙張的白色,
所有文本的總和;
寫作,
需要一頁凈土,
那個時代
已經(jīng)走遠了。
再沒有任何紙張
曾經(jīng)干凈過。
即使最撒哈拉,
最北極的,都要有意義。
從未有過哪怕,
一張空白的紙。
在深處,紙張尖叫著,
如此蒼白。
給遇險者的警示
例如這一頁,
生來就不是為了讀的。
生來就是為了蒼白,
是對《伊利亞特》純粹的抄襲,
是沉默的東西,
是掉落了許久以后,
返回樹枝的葉子。
它生來就是要成為海灘,
誰知道什么仙女座,南極洲
喜馬拉雅,遺憾的音節(jié),
它生來就要成為
終歸尚未出生的。
某天,尼羅河水從遠方
帶來的這些詞語,
這一頁,莎草紙,
必將被翻譯,
譯為符號,譯為梵文,
譯為印度所有的方言,
必將問一聲早安
向那些只能竊竊的私語,
必將是粗糙的巖石
有人在上面打碎了玻璃。
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欄目責(zé)編: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