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界
驀然回首,與三尺講臺結緣已二十幾年有余,二十幾的人生不算太長,但也不能算短,隨風而去的是悠悠歲月,留下的是桃園耕耘的芬芳和彌久余香的回憶。在這里主要跟大家分享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
首先,生命因愛而感動,班主任應該先把心放在自己身上,再放在學生身上。一是讓自己身心健康,讓自己有能量和熱情。我覺得美食能夠治愈一切,所以每次周末或者有時間我就整點自己喜歡的美食,或者叫三兩好友出去搓一頓,沒什么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頓。二是心態(tài)要放平穩(wěn),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瑣事多,但權力大,就是一個班級的小皇帝,咱說了算,所以遇事,咱不能自亂陣腳,穩(wěn)住才能管理好孩子們。想要管理好班級,我首先要做一名好教師,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是教育是根本,每當我走上講臺,看到他們一雙雙清澈,求知若渴的眼睛,我便渾然玩掉所有的不快,所有的感傷,擼起袖子與他們互動起來。偉大的思想家泰戈爾說過“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美麗的鵝卵石,一味的批評不一定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深切的關懷和愛護,使教育成為載歌載舞的水?!边@句話告訴我們當發(fā)現學生的悶悶不樂,上課狀態(tài)不好時,我們不能怒氣沖沖的批評,而是用另一個身份,那就是他們的好朋友,及時找他們談心,了解問題的根源鼓勵他們快速調整狀態(tài),快樂學習。
再者如何把心放在學生身上呢,應學會正確關愛,營造溫馨班級,培養(yǎng)班級榮譽感,接下來說說具體做法:
第一,制定一個目標。在接班前,我就已經想好我們班級的名字“覺醒一班”,這個班名來源于歷史劇覺醒年代,我希望他們能夠向那些革命家一樣,勇于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爭做第一。在第一次見面時我就告訴他們我們這個集體的名字并對其含義的解讀,讓他們明白我對他們的期盼,讓他們未來朝這個方向努力。
第二,訂好一個規(guī)則。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可怎樣才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呢?”,曾經我在中國教師報上看過一個訪談,其中談到英國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可以于一切規(guī)矩相結合,使兒童有章可循,但所以訂規(guī)則不宜過多,且應重在使規(guī)則成為人的好習慣,于是我決定每周只抓一個重點,相當于只訂一個規(guī)則,當這條“唯一規(guī)則”融入學生潛意識深處,養(yǎng)成習慣后再訂下一個新規(guī)則,抓下一個重點。比如說,在網課回來后的一周,我發(fā)現晚自習總是很吵,有的交作業(yè),有的問問題,有的甚至在聊天。于是,我在周五的時候跟她們說,下個星期我要重點抓晚自習的紀律,做到“四個不”,不轉頭,不側身,不說話,不走動,下個星期我每天晚自習都會過來留不守紀律的人。接下來的一周,前兩天晚上會有八九個被我留下來進行愛的教育,但到后面幾天明顯好很多,我記得周三晚上是沒人需要被留。就這樣抓了一周,晚自習紀律大為改觀。習慣需要經過反復地訓練才能養(yǎng)成形成,“一周一個規(guī)則”通過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促進了習慣的養(yǎng)成,規(guī)定也因之而最終落到了實處。太多的規(guī)則,反而虛化了養(yǎng)成。
第三,選好一批人。作為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多而雜。學生的大事小事事事關系班主任。因此,在中國各個部門的主任中,只有中小學的正班主任都夢想哪一天變成副班主任。所以呢,作為班主任必須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要注意培養(yǎng)班級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要給班干當靠山,但又不能讓他們只手遮天,所以一開始我訂了五個值日班長,五個人輪流負責管理每天的紀律衛(wèi)生以及班級日志的填寫,我會協(xié)助管理他們的工作,但我不會主動插手,每周日晚上開短會,日他們總結一周情況。然后手把手教他們怎么做,包括如何讓同學們信服你的管理。我對班委的工作要求很嚴格,做得好我會大肆的夸,做不好私下再教育,讓他們開心做,每天必須堅持做,所以我會把他們洗腦到這個工作非他不可,但又不是要求他們做事。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這樣不僅班主任輕松,還可以培養(yǎng)班干部的組織能力,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輿論和班風。
第四,塔好一個平臺。科任之間,師生之間,家校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于是,我想方設法為大家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一是和科任交流,我的科任老師是經驗豐富又充滿熱情的教師,通過平時的觀察他們的上課方式和學生交流的形式以及課間的一些交流,我能學到很多。二是家長群,我喜歡在家長群分享學生的日常,例如早晚讀,課間操,包括有趣生動的課堂,時不時在家長群分享,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情況,讓他們放心且安心,通過展現學生積極向上的日常,還能增強家長對學校以及科任老師的信任感,同時,我也會不定期布置家庭作業(yè),比如說,親子閱讀,做一道菜,煲一碗湯,這樣就形成良性的家?;樱议L的配合度就比較高。
第五,家訪。在家訪時我更喜歡聽家長說,通過傾聽去了解孩子是怎樣的,也可以感覺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是怎么樣的,很多時候,我們會發(fā)現孩子在家里和學校是兩幅面孔,通過這些方式,準確把握班上學生的思想動向和學習狀況就能達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擁有一顆平常心。雖然很多人不愿意當班主任,但一坑需要一個蘿卜。我認為既然被塞到這個坑了,就不要抱怨,要有一顆平常心,要從苦中作樂。我們要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凡是要換一種角度著想,合理排解自身的消極情緒,要學會自得其樂。以良好的情緒感染學生,使自己的教育教學達到最好效果。
每一個孩子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希望,也許對于班級來說,他只是幾十分之幾,對于年級來說,他只是幾百分之幾,對于學校來說,他只是幾千分之幾,但對于家庭來說,那就是百分之一百,他們都是家長的掌中寶,心頭肉。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不教不管會變壞”,我們努力做到真心愛護學生,嚴格要求他們。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瑣,我們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平凡職業(yè),我將繼續(xù)耕耘屬于我們師生的這片園地。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魏書生在“如何當好班主任”中說道班主任是“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薄胺彩抢习傩漳芨傻氖掳辔桓桑彩瞧胀ò辔芨傻氖掳嚅L不干,凡是班長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薄胺彩菍W生能看會的,老師不講;凡是學生查找資料后能學會的,老師不講;凡是班干部能教會的,老師不講。”所以作為班主任,我們可以向優(yōu)秀的班主任學習優(yōu)秀的管理理念。身為班主任,我的幸福感不僅來自于他們的學業(yè)小成,更多來自于陪伴他們的成長,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影響他們的為人處世,共同成長與進步,時光不語,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