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曉明
(商城縣人民醫(yī)院內科,河南 信陽 465350)
腦梗死有較高的致殘致死率, 因此針對性制定治療方案有重要的意義。 研究指出,腦梗死患者入院時的病情嚴重程度是預后的重要影響因素,并指出, 針對病情嚴重程度針對性制定治療方案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有積極意義[1]。 現(xiàn)階段,臨床主要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評分來評估腦梗死患者的病情, 需通過全面的體格檢查來綜合評估腦梗死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 存在延誤病情的風險, 且一旦晚確診可增加患者的致殘致死率[2]。 因此,尋找更為敏感的血清學指標快速評估腦梗死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十分重要。 神經元特異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經元標志性酶, 腦組織受損后的神經元可釋放NSE 入血,且NSE 與神經功能損傷程度有關[3]。 有研究指出,NSE 參與了缺血性腦損傷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可作為神經損傷程度及預后評估的關鍵標志物[4]。 作為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xiàn)DP)可間接反映纖溶活性亢進,參與凝血過程,是血栓的主要成分[5]。 有研究指出,作為纖溶、凝血系統(tǒng)亢進指標,F(xiàn)DP 水平可評估、預測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情況[6]。 基于血清FDP、NSE 的作用機制, 猜測二者或可能與腦梗死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有關?;诖?,本研究將重點觀察血清FDP、NSE水平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已審核本研究方案,并批準實施。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醫(yī)院收治的98 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7]中關于腦梗死的診斷標準;首次發(fā)??;發(fā)病至入院時間<24 h。 排除標準: 精神病或認知障礙史;外傷所致腦梗死;既往腦梗死病史;合并惡性腫瘤;有酒精、藥物依賴史;嚴重貧血;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腦血管畸形;重度感染;免疫或血液系統(tǒng)異常;腦部手術史;急性腦出血;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 患者家屬均知曉本研究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98 例腦梗死患者中男53 例,女45 例;年齡42~73 歲,平均年齡(56.81±5.35)歲;合并高血壓24 例,合并糖尿病20 例。
1.2 方法
1.2.1 病情嚴重程度評估方法 入院時, 根據(jù)NIHSS 評分[8]評估所有腦梗死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包括感覺、語言、面癱、視野、凝視、構音障礙等11 個項目,總分為42 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的病情越嚴重,其中NIHSS 評分為0~5 分為輕度,納入輕度組;6~14 分為中度, 納入中度組;NIHSS 評分≥15分為重度,納入重度組。
1.2.2 基線資料統(tǒng)計方法 設計基線資料填寫表,詳細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包括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發(fā)病至入院時間、合并高血壓(是否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9]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合并糖尿病[10][是否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梗死部位(后循環(huán)、前循環(huán))、大面積梗死(是、否)、房顫(有、無)。 實驗室檢查資料:入院時,取患者的外周靜脈血3 mL,3 000 r/min 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5 cm,分離上層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NES 水平, 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FDP 水平,采用發(fā)色底物法測定D-二聚體(D-Dimer,DD)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全部計量資料均經Shapiro-Wilk 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間比較采用SNK-q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 多組間率的比較采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 檢驗水準α=原α 水平/比較次數(shù),即0.05/3=0.017;Kendall's tau-b 相關性分析檢驗血清FDP、NSE 水平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 采用雙變量多項Logistic 回歸分析血清FDP、NSE 水平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情況 入院時,經評估98 例腦梗死患者中NIHSS 在0~5 分37 例,納入輕度組;NIHSS 評分在6~14 分33 例,納入中度組;NIHSS 評分≥15 分28 例,納入重度組。
2.2 不同病情嚴重程度腦梗死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重度組患者的血清FDP、NSE 水平依次高于中度組、輕度組,中度組患者的血清FDP、NSE 水平高于輕度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病情嚴重程度腦梗死患者的性別、年齡、發(fā)病至入院時間、合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梗死部位、大面積梗死、房顫、血清D-D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不同病情嚴重程度腦梗死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2.3 血清FDP、NSE 水平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 經Kendall's tau-b 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血清FDP、NSE 水平呈正相關(r>0,P<0.05)。 見表2。
表2 血清FDP、NSE 水平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相關性r
2.4 血清FDP、NSE 水平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關系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作為因變量 (1=輕度,2=中度,3=重度),將入院時血清FDP、NSE 水平作為自變量,建立多項Logistic 回歸模型,以輕度肝損傷作為參照,檢驗血清FDP、NSE 水平與中、重度腦梗死的關系,結果顯示,血清FDP、NSE 過表達均是中、重度腦梗死的危險因子(OR>1,P<0.05)。 見表3。
表3 血清FDP、NSE 水平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關系的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研究指出, 不同病情嚴重程度的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不同, 同時病情嚴重程度也是腦梗死預后的重要影響因素[11]。 因此,早期正確評估腦梗死的病情嚴重程度,并針對性制定治療方案,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有積極意義。 既往, 臨床多通過病史、 影像學及體格檢查綜合性評估腦梗死患者的病情,但存在延誤病情的風險,對患者的預后不利[12]。 因此,尋找一種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相關的指標十分必要。
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元損傷相關指標明顯升高,且患者凝血、纖溶水平變化早于影像學變化,并與神經功能密切相關[13]。NSE 是一種糖酵解特異性蛋白,存在于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少量的少突膠質細胞和神經元中,在病理狀態(tài)時,神經元的完整性被破壞,NSE 從細胞中進入腦脊液和細胞間隙,因腦梗死患者的血腦屏障被破壞,NSE 通過腦血管進入血液, 導致腦梗死患者血液中的NSE 水平升高[14]。研究指出,NSE 參與了腦梗死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且與患者的神經損傷程度有關[15]。 而FDP 是纖維蛋白(原)降解物,反映機體纖溶系統(tǒng)的激活情況,當FDP 水平升高,提示纖溶系統(tǒng)被激活,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導致腦梗死的發(fā)生[16]。 同時FDP 的形成促進巨噬細胞釋放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1 通過自身及其誘導生成其他炎癥因子,參與粥樣斑塊形成過程與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17]。且有研究指出,F(xiàn)DP 可作為腦梗死實驗室輔助診斷指標,其水平高低與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發(fā)展及預后密切相關[18]?;贔DP、NSE 的作用機制,考慮二者或可能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有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重度組患者的血清FDP、NSE 水平依次高于中度組、 輕度組, 中度組患者的血清FDP、NSE 水平高于輕度組,初步說明,血清FDP、NSE 水平的異常表達可能與腦梗死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有關。 簡單分析可能的原因:腦梗死患者因缺血、缺氧,神經元壞死,且細胞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壞, 中重度腦梗死可導致NSE 蛋白不與細胞內機動蛋白結合,較易從細胞漿內釋放出來,并迅速進入細胞間隙內,通過血腦屏障釋放入血,引起血清NSE 的過表達[19]。 FDP 作為血管內凝血、纖溶及血栓形成標志物, 中重度腦梗死患者因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血流緩慢,血液在血流緩慢時處于較低水平, 促使血液中部分成分附著在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上,增加血栓形成風險,促使腦部動脈血管阻塞,動脈血管狹窄或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促使血清NSE 過表達[20]。 最后本研究經Kendall's tau-b 相關性分析及多項Logistic 回歸發(fā)現(xiàn),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血清FDP、NSE 水平呈正相關,血清FDP、NSE 過表達均是中、重度腦梗死的危險因子。 證實血清FDP、NSE 的異常表達與腦梗死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有關。
綜上所述, 腦梗死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與血清FDP、NSE 異常表達有關, 隨著血清FDP、NSE水平的升高,腦梗死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增加,因此對于血清FDP、NSE 過表達的腦梗死患者可采取營養(yǎng)神經、溶栓、抗凝血等治療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