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發(fā)玉
(廣西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2)
20世紀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前期,中國的文藝思想進一步活躍,電影藝術工作者們相繼拍攝制作了《火娃》(編劇葉辛、謝飛,導演謝飛、鄭洞天,1978年攝制)、《從奴隸到將軍》(編劇梁信,導演王炎,1979年攝制)和《神奇的劍塔》(編劇成志、良振,導演梁廷鐸,1984年攝制)三部有少年英雄形象的少數(shù)民族題材影片,詮釋了英雄誕生成長的過程,展現(xiàn)了英雄主義精神。
關于英雄的定義,歷來眾說紛紜,我國三國時代的劉劭曾經(jīng)做過闡釋,“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于此”。羅興萍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界定“英雄”這一概念。由此可以看出,文或者武特別出眾的人才能被稱為英雄,本文采用這一概念。對英雄人物及其崇高精神的歌頌是中國電影的主要任務之一,這是和中國文學的思潮基本一致的。“英雄主義精神是貫穿中國文學的一條基本的精神脈絡??梢哉f,中國文學是從英雄主義贊歌開始的,英雄主義贊歌一直是主流文學的主導風尚?!敝袊膶W從20世紀開始就以塑造人物形象為重任,而人物形象中又以英雄人物為主要特征。英雄人物并不是天生的英雄,而是經(jīng)歷一些重要的事件表現(xiàn)出了英雄特質?!坝⑿蹟⑹率枪沤裰型鈹⑹轮凶钪匾闹黝}之一,而成長作為每個個體生命都會經(jīng)歷的過程,也是被不斷書寫的基本母題?!痹谥袊娪鞍l(fā)展歷史中,教育是重要的電影思潮之一。揚善懲惡和對人們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是電影創(chuàng)作的中心任務之一,英雄自然是電影創(chuàng)作者們經(jīng)常選擇的典型人物?!八茉炀哂谐砷L性的英雄主體成為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chuàng)作的重要轉向,并逐漸生成為一種重要的革命話語范式。”為了滿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展現(xiàn)英雄是怎樣鍛煉成長的就成為電影的主流?!俺砷L敘事,是表現(xiàn)人物在一定時空內,身體、心理與精神三個維度的成長過程的一種小說敘事類型。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大量成長敘事小說文本的存在證明了這一敘事類型是現(xiàn)代中國文學想象人與世界之關系的一個重要介入點和突破口。不可否認,成長敘事提供了現(xiàn)代中國人成長的精神地圖?!敝袊娪霸诤艽蟪潭壬辖梃b了中國文學的敘事經(jīng)驗,甚至直接改編自小說,例如電影《火娃》改編自《高高的苗嶺》這部小說。
人都是生長在具體的自然環(huán)境之中的,每個人的家鄉(xiāng)和成長的地方都有獨特的山川河流和花草樹木以及氣候特征。在某種意義上,自然環(huán)境可以促進人的成長。
《火娃》這部影片一開始,觀眾不僅看到了深山密林,而且聽到了解放軍指戰(zhàn)員關于自然環(huán)境的介紹,“我們追剿的國民黨殘匪縱隊司令已經(jīng)逃進了苗嶺深山,那里山高林密”。影片主人公火娃(白瑪扎西飾)從小就生活在這山高林密的苗族聚居區(qū),他對自己家鄉(xiāng)的地形非常熟悉,幫助解放軍偵察員孫大哥(季平飾)從山洞中脫險,擺脫了山魔王劉朝山(劉江飾)等匪徒的追捕,把孫大哥轉移到了另一個誰也不知道的山洞?;鹜奘辶鶜q,一直放牛,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家鄉(xiāng),這種野外經(jīng)歷使他能夠擔負起孫大哥委托的重任。掩護孫大哥、刺探山魔王的軍情以及向山寨外的解放軍送情報,要想完成這些重要的任務都離不開對自然環(huán)境的異常熟悉和適應。
《從奴隸到將軍》中的羅霄(楊在葆飾)出生在中國西南地區(qū),隨部隊征戰(zhàn)在中國的中部地區(qū)、東部地區(qū)和西部地區(qū)以及江淮流域,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從小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又在山區(qū)成長,小籮筐(羅霄)體格健壯。成年時,羅霄身材魁偉,是一米八九的大高個。他作戰(zhàn)勇敢,得益于健壯的身體,軍事演練時,羅霄把參謀長黃大闊遠遠甩在了后面,從而成功地把部隊帶到了蘇區(qū),完成了起義壯舉。黃大闊和身邊的官兵氣喘吁吁地說,“鬼娃子,非把咱們拖死不可。他(指羅霄)從小光腳爬山。老子不干了?!狈磩优牲S大闊等人的對話從側面揭示了自然環(huán)境對羅霄的影響,當然,自然環(huán)境僅僅起到了輔助作用。
《神奇的劍塔》中的段阿虎(楊通飾)和趙海龍(董文綱飾)這兩位白族少年生活在云南省的洱海邊,這里的山和水是優(yōu)美的,山和水既可以隱藏惡,又可以培養(yǎng)善。影片一開始就讓觀眾看到了山峰林立,險峻的山洞旁邊有文物販子正在密謀偷盜。表哥(毛永明飾)偷了文物金寶塔,想從水路劃船逃走。趙海龍故意拿走船槳拖延時間。趙海龍和段阿虎一起阻攔表哥逃走,躲過表哥一次次的攻擊,利用熟練的水性將船掀了個底朝天,使綁縛在船底的文物金寶塔顯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山區(qū)其他的自然景物例如花草樹木以及山洞使段阿虎和趙海龍可以很好地利用地形追蹤金寶塔的下落。尤其是記者拍攝風土人情和山川景色,自然環(huán)境就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記者被跟蹤時,自然環(huán)境就成為必要的場景了。自然環(huán)境增添了影片的神秘性,既掩護兩位少年追捕小偷,又提高了尋找的艱難程度,襯托了他倆的執(zhí)著堅強。
人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社會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的,個人和個人之間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關系,構成了社會環(huán)境。歷史在不斷發(fā)展,社會在不斷進步,英雄人物推動歷史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其所以是英雄,不是說他似乎能夠阻止或者改變事物的自然進程,而是說他的活動是這個必然和無意識的進程的自覺的和自由的表現(xiàn)。這就是他的全部意義之所在,這就是他的全部力量之所在?!庇⑿廴宋锬軌蛘_辨識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火娃》這部影片一開始,解放軍指戰(zhàn)員就向觀眾直接介紹了故事發(fā)生的社會環(huán)境。1950年,西南剿匪斗爭中,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山寨還沒有解放。國民黨反動派殘匪勾結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的上層反動分子繼續(xù)欺壓群眾。山寨中的貧苦大眾希望解放軍早日解放苗寨,解放軍正要解放扎旺寨等苗寨,而山魔王劉朝山在國民黨反動派楊神父(楊建飾)的威逼利誘下慫恿周圍的苗寨修筑工事阻攔解放軍進寨。隆昌(馬精武飾)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悄悄地對火娃說,寨子里的鄉(xiāng)親們都在傳說紅軍又回來了,間接說明了當時的人們渴望解放的社會大環(huán)境?;鹜迏f(xié)助偵察員孫大哥搜集苗寨的實際情況,激發(fā)了隆昌大叔等苗族人民采取實際行動反抗山魔王,策應解放軍解放了苗寨。
《從奴隸到將軍》中的羅霄經(jīng)歷了軍閥混戰(zhàn)、北伐戰(zhàn)爭、蘇區(qū)反“圍剿”戰(zhàn)爭、長征、抗日戰(zhàn)爭和共產(chǎn)黨的解放戰(zhàn)爭,從1917年到1947年,30年間,成為一位大英雄。這期間,中國人民逐漸接觸到了共產(chǎn)主義思想,對內消滅剝削制度,對外抵御強敵。共產(chǎn)主義思想在蘇區(qū)廣泛傳播,在敵占區(qū)和國統(tǒng)區(qū)也有很大影響。鄭義因年齡過大等原因被遣散,與羅霄一家人道別,在抱孩子時無意中從枕頭底下帶出了《湘江評論》和《民族戰(zhàn)爭》等報紙雜志。鄭義知道這里面有些是共產(chǎn)黨的宣傳材料,勸羅霄扔掉。羅霄據(jù)理力爭,通過闡釋共產(chǎn)黨的思想主張反而說服了鄭義。新中國成立前,共產(chǎn)主義思想逐漸成為社會思潮,被廣大人民群眾接受,改善了社會環(huán)境,逐漸成為社會主流。
《神奇的劍塔》中的段阿虎和趙海龍是白族少年,洱海岸邊草坪晚會上的舞蹈節(jié)目進一步影響了他倆的文化觀念。20世紀80年代,交通還不那么便利,人們能夠看到歌舞團的表演是非常高的文化福利。在董老師對白族古典舞蹈《菩薩蠻》的講解下,段阿虎和趙海龍了解到了大理的古典文化和中原文化之間的緊密關聯(lián)。學校教育和社會文化使兩個少年認識到弘揚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性,文物是民族文化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受到了少年的大力保護。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會環(huán)境能夠影響人的成長,社會中的各類人是社會環(huán)境的重要元素,也能夠影響某個人的成長。我國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先生認為人民群眾是英雄成長的重要因素,“我寫的是一個民族戰(zhàn)斗員的成長史,誰使他成長的呢?是群眾?!碑斎?,群眾是人民大眾的另一種稱呼,不僅包括普通人,還包括比較優(yōu)秀的人。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方向和道路,身邊的不同人物就會起到不同的引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個人與周圍的人容易產(chǎn)生利害沖突,從而有了愛和恨。《火娃》中火娃的第一位引路人是隆昌,他是火娃的鄉(xiāng)親和長輩,他告訴火娃紅軍是客家漢人中最好的人,他用歌曲表達對紅軍的熱愛之情,潛移默化地影響了火娃對孫大哥的態(tài)度由懼怕變成了喜歡接近,由偶然救助變成了主動救助。他選擇合適的時機把紅軍曾經(jīng)來過苗寨和鄉(xiāng)親們一起生活戰(zhàn)斗過的往事告訴了火娃和青少年們,揭開了火娃的身世之謎,使火娃認識到了自己的革命家庭及其重任。第二位引路人是偵察員孫大哥,他是客家人,和火娃可以說是萍水相逢,以前并不認識。他在山洞里向火娃展示自己胳膊上的傷疤,說是被地主砍傷后留下的,因為自己放牛時被水沖走了一頭小牛犢。他把山魔王、地主和財主歸為一類,認為都是壞人,欺壓窮苦人,引起了火娃的同病相憐甚至共鳴。孫大哥利用自己和火娃都是放牛娃和窮苦人的共性贏得了火娃的好感,進而解釋不管是苗家人還是客家人只要是窮苦人就是一家人,解放軍就是窮苦人,解放軍既有漢族人也有苗族人。他又從歷史的角度解釋了現(xiàn)在的解放軍就是從前的紅軍,都是共產(chǎn)黨的隊伍,都是為了窮苦人而革命的。第三位引路人是阿媽。作為母親,她明確拒絕了山魔王的要求,即使被毒打,也不涂抹掉巖壁上“紅軍苗胞一家親”的口號標語,為火娃以后的堅強不屈做出了示范。她在關鍵時刻告訴孩子,阿爸沒有死亡,阿爸去參加紅軍了,從而使火娃意識到自己的父親就是已經(jīng)犧牲的宋大哥所說的解放軍教導員,為以后火娃冒死送情報奠定了思想基礎。
有些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不僅在意自己的生活狀況,還會關心他人的生存現(xiàn)狀。有些優(yōu)秀的人物不只關注自家的社會地位,還會關心別人家的各種權利?!稄呐`到將軍》中的羅霄遇到的第一位引路人是滇軍的軍官鄭義,羅霄先是當了鄭義軍隊上的馬夫,在戰(zhàn)斗中臨危受命顯露了精準的遠射槍法,后又不顧安危炸掉了敵軍橋頭堡的機槍火力點,使自己所在部隊取得了勝利。但是,國民黨反動派的軍官腐敗貪污,欺壓剝削底層士兵。當鄭義被遣散時,打算把宣傳三民主義的小冊子交給羅霄,羅霄卻明確拒絕了,因為羅霄已經(jīng)接觸到了共產(chǎn)主義思想,看到了中國的另一縷曙光。遺憾的是,鄭義僅看到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tǒng)治,過度悲觀絕望,沒有看到共產(chǎn)黨正為中華民族帶來喜人的光明。第二位引路人是共產(chǎn)黨員郝軍,他明察秋毫,引導在蘇區(qū)秘密考察的羅霄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郝軍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積極分子,因勢利導,詳細掌握了羅霄的思想狀況和個人經(jīng)歷,又順水推舟,使羅霄棄暗投明。第三位引路人是賀龍,共產(chǎn)黨的高級將領,他時刻關心有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羅霄,派人把羅霄的妻子兒女護送到羅霄身邊。在羅霄起義的關鍵時刻,賀龍僅帶幾名衛(wèi)兵及時趕到羅霄身邊,為羅霄的部隊指明了方向,鼓舞了羅霄部隊的士氣,加速了羅霄的起義過程,打消了羅霄部隊的顧慮。在新四軍挺進江北的戰(zhàn)斗中,羅霄指揮3000新四軍戰(zhàn)勝了30000敵軍,羅霄自此不再只是勇敢的指揮員,而是成為有謀略的將軍,這種以少勝多的巨大勝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羅霄聽取了賀龍將軍的宏觀指導。
學校教育中的人民教師不僅使學生掌握具體的文化知識,還能培育學生的健康情感,使學生在理解知識點的同時,還能夠辨別復雜生活中的是是非非,維護正義,打擊邪惡?!渡衿娴膭λ分械亩伟⒒⒑挖w海龍能成為小英雄,董老師的教育起到了關鍵作用。段阿虎和趙海龍想成為歷史學家,是董老師教育的可喜結果。段阿虎和趙海龍認識到自己藏起來的金寶塔可能就是國家的寶貝,也是董老師的鼓舞啟蒙。自愿追討金寶塔,實在不行就報告給董老師甚至報警,這都是得益于董老師的教育。只有正視歷史文化,維護民族文化的安全,才能夠凝聚各民族的向心力,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人們的很多行為并不是無目的,而是有意圖的。當人們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后,就有內在的動力去實現(xiàn)目標?!罢嬲摹畣⒚闪说摹诵?,意味著一個個體關于人與自然,關于自我的欲望是什么,是否應該實現(xiàn)和追求某種欲望,以及活著的意義在哪里等問題,都有一種充分的‘自知之明’,達到了一種哲學上稱之為‘澄明’的人生境界?!庇行┢胀ㄈ宋锏玫街R豐富的先知先覺們的點撥之后,就會恍然大悟,樹立宏偉的理想,爭當英雄。
人們往往容易關注身邊不如自己的人物的狀況,雖然有時自己和那些人物的狀況相差無幾。在解放前,中國窮困人口還是比較多的,這些群體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基本沒有接受學校教育的經(jīng)歷。在偏遠山區(qū),許多人尚未成年就參加了枯燥而繁重的勞動。受地主階級剝削和壓迫的窮娃娃們沒有見過山外面的大世界,對整個社會也不怎么了解,但是有一個純樸的愿望,那就是同情或者可憐與自己經(jīng)歷相同的人?!痘鹜蕖分械哪兄魅斯鹜拊谟捌婚_始就幫助解放軍偵察員孫大哥逃離被圍的山洞,主要原因是火娃痛恨山魔王劉朝山及其狗腿子們,他認為被山魔王圍捕的人就是好人?;鹜拮约菏歉F苦人,同情其他窮苦人,憎恨寨主山魔王?;鹜迯拈L工隆昌那里了解到共產(chǎn)黨領導的紅軍是窮苦人的隊伍,紅軍會解放全中國的窮苦人。知道紅軍能夠解救窮苦人后,火娃就返回到山洞,弄清了解放軍、八路軍、紅軍都是窮苦人的隊伍,孫大哥是解放軍,應該被幫助?;鹜抻蓱岩蓪O大哥變成了信任孫大哥,不僅幫他喝水,還按照孫大哥的要求探聽國民黨反動派殘匪楊司令的下落和山魔王苗寨周圍的兵力部署情況?;鹜拊趯O大哥和隆昌之間傳遞重要的信息,逐漸承擔起了偵察員的重任。經(jīng)過火娃的信息傳遞,隆昌大叔等苗寨的窮苦人知道有解放軍已經(jīng)進入了苗寨,意識到解放軍大部隊將要解放苗寨了,增強了反抗山魔王的信心。在火娃的幫助下,幾乎很難完成偵察任務的孫大哥知道了苗寨老百姓的狀況,打聽到了殘匪楊司令的下落,繪制出了敵軍的軍事防御地形圖?;鹜拗雷约菏羌t二代之后,盼望苗寨解放的決心更強了,在勇敢的基礎上又表現(xiàn)出了機智,面對山魔王和殘匪楊司令的恐嚇,堅決否認自己聯(lián)系過孫大哥,不是怕連累自己,而是擔心暴露孫大哥的藏身之地。刺探山魔王的軍情被發(fā)現(xiàn)了,火娃被打得遍體鱗傷,仍然沒有招供?;鹜拮约阂仓?,給解放軍孫大哥送情報隨時都可能死亡,卻毫不畏懼,反而堅定了自己送情報的決心。后來的事實證明,火娃能夠成功地把山魔王的軍事防御地形圖交給解放軍,除了孫大哥引開敵人外,火娃所在苗寨的小伙伴和父老鄉(xiāng)親們也幫了大忙。山區(qū)的放牛娃沒有接受過課堂教育,但社會現(xiàn)實教育了農村的孩子。這些孩子同情窮苦的人們,想方設法使自己擺脫窮困,同時,還會竭盡全力幫助甚至解救那些窮苦的鄉(xiāng)親。
當一個人有了較大的志向,就不再僅僅關愛身邊的人,而是志在四方,盡可能多地幫助窮苦人?!稄呐`到將軍》中的羅霄有一個純樸的信念,那就是可憐同情窮人,這一信念使他走向了成功。他娶索瑪(張金玲飾)為妻,是因為他和索瑪都是彝族人,更為重要的是,索瑪是窮人,窮得沒錢為去世的母親買棺材安葬,窮得自己沒有勇氣活下去了。其實,羅霄也是窮人,窮得連當兵的資格都沒有,窮得連鞋子都買不起。他當兵的資格以及職務的晉升都是用命換來的,因為偶然和幸運才沒有戰(zhàn)死在沙場。同樣是探子,一個是反動派派來監(jiān)視羅霄的,被擊斃了;另一個是了解羅霄隊伍軍情的老表(共產(chǎn)黨員郝軍),只因為蘇區(qū)來的老表是窮人,就被羅霄放走了。到了蘇區(qū),羅霄看到墻上的標語是“紅軍是勞苦大眾的隊伍。打倒土豪劣紳。當紅軍最光榮”,周圍人們唱的歌曲是國際歌,“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們。”羅霄入黨后在馬上哼唱彝族歌曲“紅軍和窮苦人在一起……彝家人民和毛主席在一起……彝家人民永遠和共產(chǎn)黨在一起”。羅霄借軍事演練發(fā)動了起義,動員起義的官兵們自愿加入紅軍,因為共產(chǎn)黨領導的紅軍是窮人的隊伍。在此之前,羅霄參加的是軍閥和國民黨的軍隊,表現(xiàn)出來的是單純的勇敢。槍法非常準,出奇地擊中了遠處城墻上的敵人,再加上舍命保住了自己長官的性命,意外地當了軍隊小官。后來又因為率領敢死隊身先士卒炸毀了敵人的堡壘,又一次升職為副團長。從率先平均分配軍餉開始,羅霄就不只是一位猛士了,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英雄的特質。加入共產(chǎn)黨并率部起義,使羅霄成為一位真正的英雄?!斑@種對歷史的影像書寫,以英雄的誕生為主要標志和敘事載體,通過對他們由蕓蕓眾生中一個凡夫俗子成長為革命主體的儀式性呈現(xiàn),確證了中國革命苦難式的偉大與合法性?!苯夥湃袊呢毟F大眾,這是很多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和偉大抱負。
一個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可以凝聚人們的精神和志向,人們對自己民族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尊崇可以進一步豐富民族文化。少年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總希望自己能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識,身邊一些具體實在的事物會不斷地激發(fā)少年兒童的好奇心?!渡衿娴膭λ分械亩伟⒒⒑挖w海龍喜愛中國歷史,夢想成為歷史學家,非常向往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打算去西安體驗悠久的中國歷史文化。這兩位學生還是未成年人,自己基本沒有經(jīng)濟來源,又不愿向父母伸手索要,靠勞動所得并積攢下來的硬幣和紙幣數(shù)量有限,遠遠不夠去西安的路費,更別說住宿費和餐飲費了。不得已,他倆到劍塔里去抓八哥賣錢,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座金雕寶塔,就把這精致的小塔藏了起來,打算以后賣掉。這兩個孩子沒有向自己的監(jiān)護人或者學校教師索要路費,而是憑自己的勞動獲得路費,顯示出了純潔的心靈,盡管賣鳥和隱藏文物有不妥的地方。當知道自己隱藏的是珍貴的文物時,兩個人打算交給學校的老師。當找不到文物時,兩個人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不僅報了警,而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追回小寶塔這一寶貴文物。兩位白族少年,喜歡中華民族文化,不懼安危,追討被盜的文物,這就是其英雄行為所在。兩個人不僅心里尊崇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而且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歷史文物。少年兒童的成長不僅表現(xiàn)在身體方面,也表現(xiàn)在心靈方面。人類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這是人類的財富,可以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少年兒童也參加勞動,這些勞動大多是鍛煉性的,主要是掌握其基本技能,并不立即用來謀生。對少年兒童來說,真正的勞動是獲得知識,有一些是本民族的文化知識。優(yōu)秀的少年兒童不僅自己有強烈的意愿獲得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識,還會表現(xiàn)出個人的好惡。這些優(yōu)秀少年兒童的可貴之處是,他們了解到了民族文化知識,知道這些文物的重要性,珍稀的歷史文物是全體成員的公共財產(chǎn),是人們的集體精神支柱,必須保存在公共建筑物內,供人們參觀學習,而不能偷偷據(jù)為個人物品,更不能被文物販子倒賣成為商品。兩位白族少年,同文物販子斗智斗勇,值得表彰,但是,直接抓捕文物販子就顯得有點危險了。他們兩個小孩不顧個人安危,在暴露了個人意圖時,仍然竭力阻止文物販子逃走,在那個年代是值得贊揚的,也是成長的重要表現(xiàn)。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少年兒童保護民族文化遺產(chǎn)應該運用智慧,向文物部門提供線索和信息,幫助有關部門打擊文物販子,而不是自己直接去抓捕文物販子,畢竟,未成年人容易受到違法分子的暴力襲擊。
中國電影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試圖凝聚中國人民的志氣和愿望,既回顧歷史,也關注當下?!痘鹜蕖贰稄呐`到將軍》和《神奇的劍塔》這三部電影繼續(xù)發(fā)揚中國“十七年”電影的傳統(tǒng)精神,爭取影響普通百姓的思想觀念,期望人們了解英雄、理解英雄甚至爭當英雄。電影中的英雄人物沒有自私自利,電影表達的觀念也是盼望廣大人民群眾都能學習英雄,為集體、國家和民族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