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宇晨
殘疾人權利保障情況是一國人權保護狀況的縮影,也是該國文明程度的標志。我國殘疾人人數(shù)達8000余萬,該群體權益的維護關涉數(shù)千萬家庭、數(shù)億人口的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殘疾人這個特殊困難群體,明確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各項建設事業(yè)都要把殘疾人事業(yè)納入其中,不斷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在版權領域,我國始終高度重視殘疾人群體獲得與利用作品的權利,并于2013年率先加入旨在保障和維護全球閱讀障礙者平等享有社會文化權益的《馬拉喀什條約》。此后,我國積極開展《著作權法》修訂工作,不斷推動立法與條約內容相銜接。2021年10月23日,《馬拉喀什條約》在我國正式獲批,成為中國版權事業(yè)一個重要里程碑,也為提高閱讀障礙群體的教育質量和文化素質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隨著無障礙閱讀資源的進一步豐富,閱讀障礙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優(yōu)質、多元的文化產品。
2021年實施的新《著作權法》就條約要求對版權限制與例外制度進行修改:其一,出版受益主體范圍擴大,包括殘疾人在內的一切閱讀障礙者皆成為無障礙作品出版的受益人;其二,出版作品客體形式豐富,“以閱讀障礙者能夠感知的無障礙方式向其提供已經發(fā)表的作品”皆被納入版權限制與例外范疇,出版無障礙作品的具體形式被極大地拓展;其三,出版客觀條件改善,我國《著作權法》第50條新增了一項較為特殊的版權限制制度,將無障礙作品出版者為獲取版權保護作品而實施的技術規(guī)避措施納入版權例外,充分保證數(shù)字時代出版者合法獲取作品的權利。如此種種皆標志著我國《著作權法》為貫徹落實《馬拉喀什條約》的具體要求,切實保障閱讀障礙群體享有文化權益,大力支持無障礙出版事業(yè)發(fā)展做出的不懈努力。
與此同時,《馬拉喀什條約》落地實施也給我國無障礙作品出版者帶來了新法律環(huán)境下的版權風險。例如,出版者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類型、合法限制版權人專有權利的內容等問題,都有待理論界與實務界共同探索。更為重要的是,要讓條約真正惠及閱讀障礙者、讓閱讀障礙者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需要構建更為全面的協(xié)調保障機制。在此基礎上,出版者才能充分發(fā)揮社會文化事業(yè)引領者與推進者的地位優(yōu)勢,不斷擴大優(yōu)質無障礙作品出版物規(guī)模,為特殊困難群體文化權益的保障做出應有之貢獻。
(作者單位系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7D27A160-5FBA-419B-AA2E-C2A85447AA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