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枚,閔 欠,鄭華麗,曾浩佳,于明軍
(1.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4;2.中國醫(y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1)
對實習護士實施崗前培訓和教學,可增強護士工作的信心,對護士護理能力進行初步評估,通過有效且合理的方式實施教學,不僅可提高實習護士的護理技能,還可縮短護士的工作適應時間,以此為醫(yī)院培養(yǎng)優(yōu)質的護理人才[1-2]。實習護士對于護理崗位工作的實際接觸比較少,特別是神經內科,護理中接觸的患者往往病情較重,患者配合度較差,護理滿意度低。聯(lián)合實施視頻反饋和PBL教學,將患者作為主體,在臨床護理問題和病例分析的基礎上,增強護理隊伍人員的整體素質,有效規(guī)避各種安全隱患,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預防和減少護理缺陷的發(fā)生[3]。本文選取了25例實習護士作為研究組,聯(lián)合實施視頻反饋和PBL教學,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所選擇的研究對象為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神經內科的實習護士,共50名,按照教學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5名。研究組中男2名,女23名;年齡最小18歲,最大25歲,平均年齡(23.42±1.24)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下13名,本科12名。對照組中男3名,女22名;年齡最小19歲,最大24歲,平均年齡(23.47±1.21)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下13名,本科12名。入選的50名護士均知曉研究目的和意義,均自愿參加,自愿遵守研究的標準及規(guī)則,身體健康且無傳染病,具有崗前培訓需求,在入職之前無相關的培訓教學經歷。排除性格怪異、孤僻的護士以及研究期間由于自身因素退出研究的護士。對照組和研究組護士在年齡、文化程度以及男女比例構成等方面對比,均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神經內科實習護士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在培訓教室按照常規(guī)方式實施教學培訓,根據(jù)教學大綱、培訓任務等基礎內容提前備課,將教師作為中心,結合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等,教師授課,實習護士聽課、記筆記、練習等。研究組聯(lián)合實施視頻反饋和PBL教學,具體如下。
1.2.1 視頻反饋教學(1)通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基于對患者隱私的保護,帶教教師對可辨認患者顏面實施馬賽克處理,同時確保視頻只用于醫(yī)院內部臨床教學使用。(2)帶教教師將實習護士分為5組,每組5人,并選出小組長。在教學前3天基于教學內容整理相關教學視頻,同時把視頻發(fā)送到各組組員的手機上,組長在獲得視頻以后將組員組織起來觀看,觀看結束以后采取小組討論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且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組長將組員提出的問題和改進措施收集起來,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帶教教師總結和歸納各組所提問題以及改進措施[4]。
1.2.2 PBL教學(1)在開課之前將實習護士組織起來,就PBL理論知識、操作方式進行培訓,以便護士對PBL教學方式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使其做好心理準備,為PBL教學的有效開展打好基礎。(2)帶教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給每位護士提供一個臨床病例,并明確學習目標。根據(jù)病程記載順序指導護士發(fā)現(xiàn)自己不知道的知識點和需要明確的概念,指導其記錄病例中不理解的術語,教給大家分析臨床病例、解決問題的相關學習方法,比如看書、請教相關科室的教授、上網(wǎng)查詢、咨詢臨床護師、查閱資料等。另外,指導護士了解患者病情和需求,從中發(fā)現(xiàn)需要解決的問題,制訂可行且合理的護理方案,或者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學專業(yè)數(shù)據(jù)庫尋找問題答案,要求實習護士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5]。(3)各組成員陳述自己的學習目標,確保該目標在小組內已達成一致,通過共同學習,使護士認定的學習目標和帶教教師所明確的學習目標一致。留給實習護士一定的自學時間,通常在5天左右,時間不可過長,以免其養(yǎng)成拖拉習慣,造成學習效率降低;且時間也不可過短,以免造成課前準備不充分,使學習效果受影響。在該階段要求護士做好自學筆記,包括自學過程、心得體會等。(4)在PBL教學中,討論作為重要的學習形式,按照小組人數(shù)和發(fā)言情況掌握討論時間,通常在50分鐘左右。由組長安排組員發(fā)言,要求護士說明學習資源的來源、自學方式以及途徑等。小組共同學習病例,尋找護理問題,同時列出在討論以后依舊沒有解決的問題。討論期間,帶教教師對于護士的提問不給予直接答復,而是啟發(fā)引導護士抓住重點問題,確保小組學習按照既定學習目標實施。最后通過護士學習態(tài)度、資料查找情況以及小組討論氣氛等檢驗其學習成果。完成交流討論以后,每組的組長總結匯報,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再實施下一步的組間討論。在該過程中,帶教教師應充分考慮到每位護士的特點,幫助其認識自己,充分挖掘其潛能,引導護士積極參與討論。組間交流時間為半小時,小組討論結束后,每組安排一名護士把本組存在的問題和討論的重點進行組間交流匯總,從而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在該階段帶教教師應適時參與,引導護士提問,幫助其深入思考,對有爭議的問題或者不確定的解決方案可做好記錄,通過再次查閱資料和請教教授等予以解決。(5)帶教教師指導護士總結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功以及不足,把護士的反饋內容做好記錄,然后對PBL教學進行完善[6]。
(1)教學結束后對兩組實習護士對教學方式的認可度和興趣度進行調查。(2)以百分制對兩組護士教學后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實施考核評價,分數(shù)越高代表能力越強[7]。(3)采取10分制對兩組護士教學后綜合能力實施考核評價,包括問題應對能力、工作積極性、問題分析能力、團隊能力、責任意識以及風險應對意識,分數(shù)越高表示護士的綜合能力越強。(4)利用自制問卷對兩組實習護士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率進行調查評價,包括教學效果、教學質量、課堂氛圍。
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專業(yè)性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比較分析,各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各組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對教學方式的認可度、興趣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護士對教學方式的認可度和興趣度比較[n(%)]
研究組護士教學后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以及操作能力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護士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比較(±s,分)
表2 兩組實習護士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比較(±s,分)
組別 理論知識 實踐能力 操作能力研究組對照組t P 93.41±3.42 80.12±3.48 13.619 0.000 93.23±4.21 80.23±4.01 11.180 0.000 93.29±3.28 80.22±3.02 14.657 0.000
研究組實習護士教學后,工作積極性、應對問題能力、團隊能力、分析問題能力、風險應對意識及責任意識評分均比對照組高,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實習護士綜合能力比較(±s,分)
表3 兩組實習護士綜合能力比較(±s,分)
項目 研究組 對照組t P工作積極性應對問題能力團隊能力分析問題能力風險應對意識責任意識9.65±0.34 9.25±0.54 9.46±0.34 9.56±0.35 9.54±0.36 9.51±0.38 7.19±0.34 7.41±0.23 7.24±0.12 7.15±0.32 7.01±0.45 7.61±0.54 25.581 15.674 30.786 25.409 21.951 14.387 0.001 0.001 0.000 0.002 0.000 0.000
研究組對教學效果、課堂氛圍以及教學質量的滿意率明顯要比對照組高,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實習護士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率比較[n(%)]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要為教師主導,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是很高,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視頻反饋、PBL教學模式是將學生作為主導,帶教教師轉變?yōu)橐龑д?、輔導者,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和容易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可激發(fā)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便于學生自主學習[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視頻反饋聯(lián)合PBL教學,研究組實習護士對教學方式的認可度和興趣度均比對照組高(P<0.05)。
視頻反饋、PBL教學通過視頻再現(xiàn)臨床實踐工作,可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經小組討論、自我學習、分享知識以及帶教教師點評等,創(chuàng)建一個自主、舒適、自在的討論學習環(huán)境,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更好地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有利于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高[9-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實習護士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以及操作能力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
視頻反饋和PBL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可彌補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不足,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提高學生積極性,有利于激發(fā)其思考探索能力,還可使學習方式轉變成互動式,從不同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很好地訓練護士的專業(yè)技能、風險應對、溝通能力,便于其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11]。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實習護士綜合能力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
本次研究結果提示,聯(lián)合實施視頻反饋和PBL教學可提高神經內科實習護士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率,研究組護士滿意率明顯比對照高(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視頻反饋、PBL教學方式可使教學內容更生動,且更有特色,便于實習護士接受,通過自我學習和完善,增強了自身管理和評價能力,繼而進一步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從而對教學效果更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