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 張應香 袁春曉 劉峰
摘要:桃優(yōu)香占是秈型三系雜交水稻,為掌握該雜交稻在豫南地區(qū)作再生稻及晚稻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進行了再生稻、晚播等種植模式的試驗示范研究。通過多年示范試驗,總結(jié)出了桃優(yōu)香占在豫南地區(qū)作再生稻及晚稻的栽培技術(shù),為該雜交稻在豫南稻區(qū)規(guī)范種植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guān)鍵詞:桃優(yōu)香占;頭季稻;再生稻;晚播;栽培技術(shù)
信陽稻區(qū)有種植一季中稻的傳統(tǒng)習慣,因水稻土存在致密的犁底層,種植小麥若冬春遇到陰雨,易受漬害,故很多種植戶周年只種一季中稻。這種一季中稻種植模式導致冬春季部分稻茬田“冬閑”,即從頭年10月至翌年4月長達7個月左右的耕地閑置,光溫資源未被有效利用。為此,信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自2009年開始,開展了“豫南再生稻種植技術(shù)”研究。2012年,在分析信陽市有史以來氣象資料的基礎(chǔ)上,把頭季稻播期提前至3月上旬,再生稻單產(chǎn)達275kg/667m2。2013年,篩選出了兩優(yōu)6326、岳優(yōu)9113等品種,為再生稻的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chǔ)。信陽稻區(qū)有效積溫對于一季中稻種植有余雙季稻種植不足,發(fā)展再生稻,即“一季中稻+一季再生稻”完全可行。
桃優(yōu)香占是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屬中熟晚稻優(yōu)質(zhì)香型,2015年通過湖南省審定,2018年通過河南省引種備案,適合在河南省南部稻區(qū)作麥茬直播和稻蝦共作種植。2017年以來作再生稻試驗、示范及大面積推廣,顯示出該品種作再生稻推廣種植的優(yōu)勢,即生育期適中,既能保證頭季稻高產(chǎn),又能保證再生季有充裕的時間避開寒露風危害。
一、桃優(yōu)香占頭季稻栽培技術(shù)
(一)品種特性
桃優(yōu)香占屬三系雜交水稻,作再生稻種植時,頭季稻生育期163d左右,株高105cm,分窠力強,抗倒伏,抗稻瘟病,精米率70%以上,產(chǎn)量可達600 kg/667m2;再生季種植時,生育期78d左右,再生能力強,產(chǎn)量達200kg/667m2,稻米香氣馥郁,品質(zhì)好。
(二)播種技術(shù)
1、播期。桃優(yōu)香占作再生稻,為確保兩季稻均高產(chǎn),播期在3月10日左右,在生產(chǎn)實際中,還應根據(jù)當年天氣情況,宜早不宜遲,在“冷尾暖頭”播種。
2、播量。手栽秧方式時,秧田播量10kg/667m2左右,秧田與大田比例1:10左右。毯苗機插秧方式時,每盤按75~80g用種量勻播,以培育壯秧。秧田與大田比例1:80~100。
3、播種。要催芽播種,精細準確,嚴禁啞谷或干谷播種。浸種前曬種1~2d,先用消毒殺菌劑浸種12h,再用清水浸種12h,完成“三起三落”浸種過程。采用“一浸多洗”或“少浸多露”的方法催芽,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催芽桶。手插秧方式時,可催芽至“根長一谷,芽長半谷”播種,毯苗機插秧方式時,可催芽至破胸露白后播種。特別注意,浸種時間切勿過長,過長會嚴重影響發(fā)芽率。
手栽秧方式時,可用拌種劑(高巧或旱育保姆)拌種,做到拌后立播,播后畦面無明水。毯苗機插秧方式時,要選用土壤肥沃、無污染、無雜質(zhì)的壤土,大田一般需備合格細土125kg/667m2,提倡用水稻育秧專用壯秧劑拌種,嚴禁使用壯秧劑拌土作覆土。
(三)秧田整理
1、肥水管理。手栽秧方式時,底肥施高氮復合肥(含鋅肥)50kg/667m2,結(jié)合整田一次性施入;再灌水把田土耥平,然后起秧畦,畦面要做到面平溝深,上糊下松,軟硬適中。一般做畦寬1.33m,溝寬23~26cm,溝深20~26cm的秧畦。秧畦平整,做到灌水時畦面不上水,排水時畦面不積水,經(jīng)常保持畦面濕潤。毯苗機插秧方式時,要做好秧床,秧床要平,秧床寬約140cm,留寬25cm、深20cm排水溝,兼操作道。穴盤用無紡布覆蓋畦面后,及時濕潤灌溉(上跑馬水,確保水不上畦面)。在秧苗1葉1心期揭無紡布煉苗,此后采取間歇灌溉方式管理。
秧苗2葉1心時,秧田施尿素7.5kg/667m2作“斷乳肥”,移栽前5~7d施尿素5kg/667m2作“送嫁肥”。對葉色很淡、長勢較差的秧苗,應在斷乳肥和送嫁肥之間補施一次壯苗肥,達到壯苗增蘗的作用。
2、病蟲害防治。首先,預防低溫爛秧和立枯病、青枯病??捎谩袄咸聊唷奔印皦蜒韯保鬯榘鑴?,確保調(diào)酸到位;堅持噴淋控制濕度,溫室內(nèi)氣溫穩(wěn)定,不出現(xiàn)大起大落。其次,在秧苗移栽前2~3d噴施“送嫁藥”,以保證秧苗30d左右的防效,減輕或推遲水稻分蘗期病蟲的防治壓力。一般每667m2秧田用20%三環(huán)唑100g+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mL,兌水30kg,均勻噴霧。
(四)移栽
根據(jù)苗情及天氣情況,4月上中旬連續(xù)3d氣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時開始移栽,確保4月底栽插完畢。手栽秧方式下,插植規(guī)格為16cm×26cm或13cm×29cm,插植1.5~1.7萬穴/667m2;毯苗機插秧方式下,按20盤/667m,秧苗的規(guī)格栽插,栽插行距30cm,株距15cm,密度1.6萬穴/667m2。確保插足6萬/667m2基本苗,栽后及時查漏補缺。
(五)大田管理
1、合理施肥。(1)基肥。每667m2施含N、P2O5、K2O各15%復合肥50kg+99%硫酸鋅0.4kg+氯化鉀(K2O≥60%)2.4kg。
(2)分蘗肥。水稻移栽后長出第1片新葉時,施尿素7kg/667m2,同時,噴施除草劑,防除雜草。
(3)孕穗肥。水稻進入幼穗分化前至3.5~4葉時,每667m2施尿素11kg+氯化鉀(K2O≥60%)15kg(如鉀肥為粉末狀,應拌濕沙且在無露水時撒施,以防“燒葉”)+硅肥(有效硅含量≥20%)4kg。48FB5BF8-4B69-42AA-9AA0-DBB374D00D56
(4)促芽肥。頭季稻齊穗后15~20d,每667m2施尿素15~20kg+氯化鉀(K2O≥60%)10kg。
2、科學灌水。按寸水活棵、淺水分蘗、夠苗曬田的技術(shù)要求進行科學灌水。曬田曬至泥不陷腳、白根上翻即可;視天氣情況,可進行二次曬田。孕穗期切忌干旱,抽穗后干濕交替灌溉,以促灌漿,以氣養(yǎng)根,以根保葉,帶水層追肥施藥。收獲前5~7d排水自然落干。注意:泥深田宜早開廂溝、圍溝。
3、病蟲害預防。重點預防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飛虱、稻薊馬等病蟲害。紋枯病防治要在曬田結(jié)束至抽穗時,用嘧菌酯,或愛苗、丙環(huán)唑、滿穗等藥劑預防2~3次;稻瘟病要在苗期和抽穗前用三環(huán)唑或稻瘟酰胺等進行預防;稻曲病要在抽穗前5~7d用拿敵穩(wěn)或戊唑醇、已唑醇、井岡霉素等進行預防;稻薊馬用吡蟲琳或吡蚜酮等進行防治;稻飛虱用吡蟲啉或噻蟲嗪、烯啶蟲胺等進行防治。
(六)收割
頭季稻成熟時要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及時收割,九成熟即可收割,并適當留高樁。留樁高度以倒二節(jié)再生稻腋芽頂端位置為宜,避免傷到再生芽,一般留樁高度45~55cm[1]。
二、再生季栽培技術(shù)
一是立施壯苗肥。在頭季稻收割后應立即復水,避免高溫干死再生芽;施尿素15kg/667m2,撒谷樁處,促使再生苗快發(fā)健壯。
二是科學灌水。苗旺后堅持“淺灌—落干—露田”濕濕干干交替循環(huán),保持田面濕潤[2]。若后期遇降溫,應深水保溫一段時間,回暖后立即排掉。
三是合理使用調(diào)節(jié)劑和葉面肥。在頭季稻收割后2~3d內(nèi),用赤霉素或噴旺進行噴樁處理。在再生稻始穗期,用赤霉素或噴旺+磷酸二氫鉀+微量元素葉面肥進行噴霧處理,促進再生稻齊穗整齊度。
四是預防主要病蟲害。在再生稻破口露穗前,特別是此期又遇陰雨天氣,要及時預防穗頸瘟、稻曲病和稻飛虱。
五是適時收獲。由于再生稻各節(jié)位腋芽生長發(fā)育進程不一致,成熟期也參差不齊,故要堅持十成黃熟收割,以保證再生稻米產(chǎn)量及稻米品質(zhì)。
三、桃優(yōu)香占作再生稻栽培注意事項
一是頭季稻曬田要重曬。曬田主要作用是抑制分蘗,控制無效分蘗,一般在造成植株水分虧缺的后1個葉齡期進行曬田。如,為控制第3葉齡期開始形成的無效分蘗,應在第1葉齡期(即提前2片葉)及時排水曬田,到第2葉齡期才能造成稻株水分虧缺(實際是土壤水分虧缺),產(chǎn)生的控制效應發(fā)生在第1葉齡期。一般在分蘗期群體達到最高苗的80%時,排水曬田至田間裂縫后復水。做到時到不等田,即幼穗分化期進程到了,田沒有曬好也得復水。盡量田底層曬硬些,避免機收時收割機塌陷及碾壓率過高,影響再生稻產(chǎn)量。
二是頭季稻巧施氮肥。氮肥施后,一般作用于施肥后新生的第1~2片葉,氮肥施入過多時,也可影響到新生的第3片葉。為控制無效分蘗形成,分蘗期施氮肥須在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以前2個葉位即停止;為促進穎花(倒2葉初期)的分化,穗肥應在倒4葉初期施入;為防止穎花退化,保化肥必須在倒2葉初期施入。
三是頭季稻收割不宜斷水過早,且應及時施肥。頭季稻收割后,管理重點是快速促進再生苗“多發(fā)早齊”。因為再生稻生育期短,根系活力變差,葉片小、少,養(yǎng)分吸收不全面,光合產(chǎn)物少,因此,再生稻穗粒數(shù)一般少于頭季稻,結(jié)實率較低。因此,頭季稻收割后,要及時復水、施肥,促進腋芽伸長出鞘,力爭5d內(nèi)再生芽出鞘率達到70%。
四是早生快發(fā)創(chuàng)高產(chǎn)。通過噴施適量赤霉素等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促使腋芽抽出整齊一致,形成足量的再生穗,才能充分利用秋季有效光熱形成高產(chǎn)[3]。
五是再生季收割前保水。特別是入秋后,秋高氣爽蒸騰量大,易形成過早斷水的情況,引起早衰,影響產(chǎn)量。
四、桃優(yōu)香占作晚稻栽培注意事項
秧齡應控制在25d左右移栽,秧齡不能超過30d;播期控制在4月25日至5月10日為宜,采取露田育秧方式育秧,該播期育秧條件下,桃優(yōu)香占的齊穗期、揚花期、灌漿期均處于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可避開高溫危害,有利于提高產(chǎn)量、改善稻米品質(zhì);及時防治稻薊馬、稻縱卷葉螟、稻曲病等病蟲害;肥水管理參照再生稻頭季栽培技術(shù)。
參考文獻:
[1]劉建華.不同留樁高度對再生稻產(chǎn)量的影響[J].江西農(nóng)業(yè),2019(06):4+7.
[2]陳永賢.水稻大田科學管水技術(shù)[J].福建農(nóng)業(yè),2012(04):9.
[3]徐富賢,熊洪,張林,等.再生稻產(chǎn)量形成特點與關(guān)鍵調(diào)控技術(shù)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8(09):1702-1717.48FB5BF8-4B69-42AA-9AA0-DBB374D00D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