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皓 蔣多多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5-150-02
摘? 要? 隨著中國經濟和藝體事業(yè)不斷受到關注和重視,各種相關政策的出臺推動著體育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本文選取運動控制的兩個理論為切入點,分析運動控制理論在體育運動技能學習與教法中的應用,并得出關于運動技能學習和教學方面的啟示。
關鍵詞? 動作控制理論? 籃球? 體育教學
一、動作控制的兩種理論
與其他理論一樣,運動控制理論不僅為我們觀測到的實際運動行為和動作提供了解釋,而且為運動技能和教育環(huán)境的提供了良好的形成空間。一個好的理論必須詳細準確地解釋觀察到的運動技能,清楚地預測未來的可觀察結果,并解釋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在開放系統(tǒng)中,運動控制并不總是線性的。由于命令已經包含了它需要的所有信息,因此效應器接受命令并檢查四肢以完成相關動作。在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中,運動命令和控制中心發(fā)出指令的只是為了啟動相關動作。
運動控制理論根據控制系統(tǒng)中心提供的運動指令與環(huán)境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劃分。一些運動指令,基于運動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在存儲器中具有以某種形式存儲的現(xiàn)象,例如執(zhí)行器為其提供指令的特定運動程序。如果環(huán)境是一個特定的命令,那么這個信息就是身體、四肢和神經系統(tǒng)之間的動態(tài)交互。對于動作控制理論的分類,主要是依據控制系統(tǒng)的中心和環(huán)境提供給運動指令的相對重要性,分成了動作程序理論和動力模式理論這兩種理論。
我們對神經系統(tǒng)控制協(xié)調運動理論的分類是依據控制系統(tǒng)的中心和環(huán)境提供給運動指令的相對重要性來進行的。
1.一些理論強調中樞神經系統(tǒng)指令在控制過程中的重要性。它們常以某種形式的記憶表征,如動作程序來作為組織、啟動和完成預想動作的基礎。
2.一些理論更多的強調由環(huán)境確定的運動指令以及這種信息與軀干、肢體、神經系統(tǒng)間動態(tài)的相互影響。
動作程序理論和動力模式(動力系統(tǒng))理論是動作控制理論中兩種最具代表性的理論,對運動技能的學習和教學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在運動技能教學的初期,初學者在開始練習動作技能前,教師可以通過動作程序理論在初學者的大腦中留下動作技能學習的相關表象,使初學者在練習前就可以對該動作技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進行學習時也可以更快掌握動作技能,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學生的動作技能學習進入自動化階段時,教師可以運用動力模式理論,動機模型理論強調環(huán)境信息的作用,在技能學習過程中創(chuàng)造與學生實踐相關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逐步獲得技能。動力模式理論教育主要用于學習復雜的動作。經過長時間的學習,運動員已經很好地掌握了某個技術動作,能夠做到動作準確自如。在環(huán)境變化刺激的情況下,可以防止技術運動被輕易破壞。不必有意識的去控制。這個時候,學生將會進入到整個學習技能過程中的最后階段——自動化階段。通過變化練習形式、練習環(huán)境、練習時間以及練習條件等,使學生在各種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中突然掌握某種技能,同時提高學生在各種環(huán)境中運用動作技能的能力和熟練度以及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用動作控制的兩種理論進行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其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和質量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更加充分和熟練地掌握動作,并運用到實際應用中,甚至能夠讓學生在運用動作技能時開發(fā)出創(chuàng)新性的動作技能組合。
二、動作控制的兩種理論在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教學中的應用
在進行動作技能教學時,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并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在現(xiàn)在的教學認知中不應僅僅把教學看作是教師單方面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將教學看作一個雙向影響的過程,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在教學雙邊活動過程中,教師起到主導的作用,而學生在教學中作為主體,同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比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方法,筆者通過學習上述的動作控制兩種理論,認為將這兩種理論應用在籃球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在實踐中運用籃球技術的能力。
由于籃球運動復雜多變的特點,籃球場上的情況總是瞬息萬變的,需要隊員針對不同的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的技術動作對籃球進行處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籃球教學時,不僅要考慮學生對籃球技術動作的掌握情況,還要培養(yǎng)學生判斷球場情況變化的能力,以及根據情況變化選擇合適的技術動作快速做出反應的能力。在籃球教學中,在進行簡單技術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動作程序理論為指導思路,教會學生在開始練習動作前先在大腦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學生可以在正確動作表象的引領下練習動作,使練習效率更高,練習效果更好。在進行復雜的、關聯(lián)性較高的技術動作教學時,則可以動力模式理論作為指導理論。該理論更加強調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讓學生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中練習動作技術,不僅可以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技術動作,還可以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復雜環(huán)境中運用技術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傊趯嶋H的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動作程序理論還是動力模式理論,都要將兩種理論聯(lián)合使用,不能單單使用其中一種理論而忽視另一種理論。這樣才能最好的達到提高學生練習效率和練習效果,以及達到培養(yǎng)學生判斷力、思維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目的。
籃球單手肩上投籃的學習和掌握是一個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過程,是階段性的,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特點。根據各個階段的特點,我們可以大致分為泛化階段、分化階段和鞏固自動化階段。不同的學習階段也可以作為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根據,就此對學生使用不同教學方法和理論。
三、動作程序理論在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教學中的應用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的教學中一般都是先仔細講解和示范,然后讓學生模仿動作并進行相應的練習,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練習,發(fā)現(xiàn)并糾正學生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動作,讓學生正確的掌握該技術動作。在這樣的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示范和指導在整個課堂中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學生自己練習的時間不充分,不能充分進行練習,學習過程于機械化,也無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學生在開始學習一個新的技術動作時,首先要通過對外界的直觀感受,在腦海中形成基本概念,經過感覺器官使該技術動作在大腦皮層中形成動作表象。在每次練習該技術動作前,先在大腦中啟動已經形成的動作表象,以協(xié)助完成技術動作,通過如此的反復練習不斷改進和鞏固大腦皮層中的動作表象,進而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達到掌握技術動作的目的。
以籃球中原地單肩上投籃(右手)為例,根據人體完成該技術動作狀態(tài)的不同,可以將該動作分為準備動作的靜態(tài),以及出手動作時的動態(tài)。準備動作又可以細分為身體姿勢和持球手法。
1.教師在向學生示范講解身體姿勢時,要向學生強調身體的姿態(tài)和朝向以及雙腳的位置。通常來說,最佳站位是一只腳在前,另一只腳稍微落后一點,身體是正面面向籃筐的。
2.持球動作是維持籃球在手中穩(wěn)定性的基礎,并且對控制籃球出手的方向和高度以及保證命中率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學生練習前,要將“三個90°”的要領深深印入學生的認知中,即上臂和身體呈90°,前臂和上臂呈90°,手和前臂呈90°。除此之外,還要向學生強調手肘不可以外展,要杜絕手肘外展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3.投籃出手動作是完成投籃的結束部分,也是影響投籃命中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完成出手動作時,對學生的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指導出手動作時,不僅要強調眼睛瞄準的位置、出手方向和高度以及手上的發(fā)力,更要強調身體各部位的發(fā)力順序。要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程序,提高身體協(xié)調性,從而達到提高命中率的目的。
在學生學習初期,教師采用動作程序理論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逐漸掌握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在練習動作的過程中,出現(xiàn)連續(xù)投不中的現(xiàn)象時,學生可以通過回憶腦海中留下的動作表象,通過正確的動作表象與自己做出的動作的對比,找出錯誤,及時糾正錯誤。
四、結語
通過學習和理解上述運動控制理論,可以總結出在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時通過恰當?shù)木毩暦椒ū3址€(wěn)定的記憶表象,在反復練習中不斷熟練。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盡快形成一系列的行動程序,這是一種通過學生不斷學習運動技能的練習,經過泛化—分化—自動化幾個過程,最終形成個人風格的技術技能。教師可以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選擇不同的理論。對于新手初學者,利用動作程序理論分解運動技術,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設置記憶程序,并通過課程和示例進行教學以快速學習。對于較高水平的運動員可以利用動力模式理論,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和訓練方式,調整訓練的節(jié)奏和強度,幫助運動員更快地掌握技能和做出決策。因此,未來的教育應以運動控制理論為基礎,加強對不同運動項目、不同運動員的運動技能的理解,建立對運動技能、能力和動作的正確表征。對于開放性運動技能,提高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以便于更好地掌握技能,實現(xiàn)理論與學習的完美結合。
綜上所述,合理地在運動技能學習和教學中運用動作控制的兩種理論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提高合理使用運動技能的能力。傳統(tǒng)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學生難以學以致用,常常出現(xiàn)在練習時可以完成動作,但是在比賽中卻無法正常發(fā)揮的現(xiàn)象。通過動作控制的兩種理論可以減少上述情況的發(fā)生,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
參考文獻:
[1]匡子憶.基于動作控制兩種理論對籃球教學方法的研究——以投籃技術教學為例[J].運動精品,2021,40(02):38-39.
[2]陳燦,王舜.運動技術理論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08):82-83+106.
[3]秦梓豪.動作控制理論在高校網球發(fā)球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青少年體育,2020(07):123-125..
[4]張洪.背向滑步推鉛球中滑步易犯錯誤及對策[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9,18(17):191-192.
[5]劉全鵬,郭方印.淺談背向滑步推鉛球中易犯的錯誤及其糾正方法[J].田徑,2019(04):3.
[6]孫勝男,王澤平.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動作要領[J].田徑,20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