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尚,范鐵明
超臨界CO2技術下麻織物冰裂紋肌理研究
尚尚,范鐵明*
(齊齊哈爾大學 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試驗采用分散紅54在超臨界染色裝置上進行亞麻織物的防染印花,探究了染色時間、染色溫度、染色壓力以及糊料濃度對亞麻織物防染印花性能的影響,測定了染色后亞麻織物及印花的/值和色牢度。結果表明,在防染劑質量分數(shù)為10%、溫度為120℃、壓力為20MPa、染色時間為60min 的條件下,亞麻織物印花防白效果好同時印花能達到最大的/值,染色牢度達到4級。
分散染料;防染印花;超臨界二氧化碳;亞麻織物
超臨界CO2染色技術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綠色染色技術,相比較傳統(tǒng)水浴染色技術,超臨界CO2流體染色全過程無水、無助劑并且價格低廉,上染速度快、上染率高,染色完成后剩余的染料和系統(tǒng)內CO2可回收循環(huán)利用,在染整中做到了零排放無污染,充分體現(xiàn)了清潔化、綠色化、環(huán)保化的現(xiàn)代生產理念[1-3]。
近年來超臨界CO2染色技術已經陸續(xù)投入產業(yè)化,但是藝術肌理相關研究較少[4]。相比傳統(tǒng)水浴染色,超臨界CO2染色工藝在將介質水替換成CO2且染色時染色釜內處于高溫高壓的環(huán)境,分散染料的上染與固色幾乎同時進行,因此,拔染印花工藝在超臨界CO2染色工藝中并不理想,防染印花是在織物上預先印上某種能夠防止地色染料上染的防染劑,以防止花紋上染的一種印花工藝[5-7]。防染印花比拔染印花歷史更久,我國很早流傳的種藍白花布,就是先用石灰漿在織物上印花,然后以靛藍(俗稱靛青)染色而成的[8,9]。它較拔染印花有許多優(yōu)點,如價格低、無需汽蒸、工藝流程短,相對地疵布產生機會也較低。
本試驗以多種常用糊料為防染劑,采用超臨界CO2染色工藝對亞麻布進行印花染色,以此探討染糊料種類、防染劑質量濃度、染色壓力,染色時間、染色溫度等影響因素對織物印花/值的影響。其成果對超臨界CO2亞麻防染印花提供參考。
織物:70 g/m2亞麻,浙江億瑞襯布有限公司。
染化料:C.I.分散紅54原粉,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藻酸鈉、活性淀粉、羥甲基纖維素鈉;純度99%CO2氣體,大連光明化工院。
C.I.分散紅54 結構式:
設備:100目平板絲網;超臨界CO2流體染色機;LAMBDA 35紫外光譜儀,美國PE公司;Color-Eye 7000A計算機測色儀,美國愛色麗公司。
防染漿處方/%:糊料X,水適量。
工藝流程:印花→烘干→染色→水洗→烘干。
超臨界CO2染色:將處理好的亞麻織物,卷繞于染色軸上,裝于染色釜,將分散染料放于染料釜。通過增壓泵將CO2壓入系統(tǒng),開啟加熱器進行加熱,待達到相應壓力、溫度條件后,斷開閥門,打開循環(huán)泵開始進行染色。染色結束后,打開閥門,泄壓并回收CO2。超臨界CO2流體染色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超臨界CO2流體染色工藝流程
H01-二氧化碳儲罐;H03-換熱器;H02-高壓泵;H09-染色釜;H08-染料釜;H10、11-分離釜;H04-制冷機;H14-冷劑泵;H06-循環(huán)泵
1.3.1 顏色特征值
將超臨界CO2流體染后的亞麻織物試樣對折4層,采用計算機測色配色儀進行測量。每個試樣測試3次,取平均值。
1.3.2 織物性能測試
耐摩擦色牢度 根據GB/T 3920—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測定。
耐水洗色牢度 根據GB/T 3921—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洗色牢度:試驗》測定。
按照節(jié)1.2印花工藝配置8%的海藻酸鈉糊、8%活性淀粉糊和8%的羥甲基纖維素鈉,用100目平板絲網雙面印制后烘干,在超臨界CO2染色系統(tǒng)的染色溫度120℃、60 min的條件下,系統(tǒng)壓力20MPa進行防染印花試驗。染色完成后,測定染后試樣和印花的/值,結果見圖2。由圖2可知,在超臨界CO2染色工藝中,淀粉、海藻酸鈉和羥甲基纖維素鈉都具備較好的防染效果。其中海藻酸鈉作為防染劑防染效果最好,在染色釜體內,防染漿處于高溫高壓且無水的環(huán)境下,防染漿內的水分蒸發(fā)后會形成一層膜緊密的貼附在亞麻纖維表面,能夠有效地阻擋染料的上染。淀粉糊和羥甲基纖維素鈉作為防染劑時,在染色釜內高溫高壓的環(huán)境里水分會被迅速蒸發(fā),緊密地附在亞麻纖維上阻擋染料的上染,由于縫隙較多,防染效果較海藻酸鈉糊略低且會大量吸收染料,故試驗均采用海藻酸鈉作為防染劑。
圖2 糊料種類對防染印花影響
按照節(jié)1.2印花工藝配置4%~12%的海藻酸鈉糊、用100目平板絲網雙面印制后烘干,在超臨界CO2染色系統(tǒng)的染色溫度120℃、60min,系統(tǒng)壓力20MPa的條件下進行試驗。染色完成后,測定染后試樣和印花的/值,結果見圖3。由圖3可得,隨著防染劑中海藻酸鈉質量分數(shù)的提高,印花的防染效果也隨之提升。當海藻酸鈉質量分數(shù)處于4%~8%時,印制在印花的量也相對較少,導致在染色時形成的網狀膜縫隙較多無法有效地阻擋染料上染。當海藻酸鈉質量分數(shù)超過10%~12%時,其海藻酸鈉質量濃度較高,足以形成密集的膜覆蓋在亞麻纖維上,能夠有效地阻擋染料的上染。故,最佳海藻酸鈉糊質量分數(shù)為10%。
圖3 海藻酸鈉質量濃度對防染印花的影響
在超臨界CO2染色系統(tǒng)的染色溫度120℃、時間60min不變的條件下,改變染色壓力(16~24MPa)進行染色,結果見圖4。由圖4可得,染色壓力對冰裂紋的/值有較大影響,在16~20MPa時呈現(xiàn)上升較大,之后開始平緩穩(wěn)定在24MPa。對防染印花影響較小,整體穩(wěn)定。
圖4 壓力對防染印花的影響
通常,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密度在較低壓力下較低,隨著壓力的增加,超臨界CO2的密度也隨之加大,可以攜帶更多的染料分子進入亞麻纖維中,同時亞麻纖維的膨脹可以得到改善,從而促進染料的擴散并促進染料擴散到纖維的無定形區(qū)域。當壓力達到20MPa時,印花的/值開始平穩(wěn)。從安全和能效角度考慮,推薦染色壓力為20MPa。
圖5 溫度對防染印花的影響
在超臨界CO2染色系統(tǒng)的染色壓力24MPa、時間60min不變的條件下,改變染色溫度(90~130℃)進行染色,結果見圖5。由圖5可知,溫度對防染漿影響較小,防染印花的/值總體保持穩(wěn)定。相比之下織物上冰裂紋的/值隨著染色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溫度在超臨界CO2亞麻織物染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較高的染色溫度有利于形成更多的大孔隙和大孔道,加速染料分子向亞麻纖維無定形區(qū)的滲透和擴散。因此,在較高溫度下,在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中,隨著染色溫度的延長,冰裂紋的/值呈現(xiàn)上升趨勢,在120℃后開始平穩(wěn)。因此,推薦染色溫度為120 ℃。
在超臨界CO2染色系統(tǒng)的染色溫度120℃、染色壓力20MPa的條件下,改變染色時間(40~120min)進行染色試驗,結果見圖6。
圖6 溫度對防染印花的影響
如圖6所示,冰裂紋的K/S值在10min到60min時提升較快,當染色時間超過60min后/值呈現(xiàn)平穩(wěn)趨勢,幾乎沒有增加。這是因為染料分子在纖維表面發(fā)生快速吸附,并且在短時間內染料擴散到纖維中。染色時間從60min延長90min,染色強度不能有效提高,表明染料在纖維上的吸附達到飽和。
在染色溫度為120℃、染色壓力為24MPa、染色時間為60min,防染漿質量濃度為10%時,測試了不同糊料染色樣品的色牢度,結果如表1所示,最佳工藝下冰裂紋肌理樣品如圖7所示。
表1 亞麻織物色牢度
圖7 最佳工藝下冰裂紋肌理樣品
(1)海藻酸鈉作為防染劑在超臨界CO2防染印花工藝中具備良好的防染效果,可以出現(xiàn)冰裂紋肌理(圖7),在傳統(tǒng)染纈藝術領域中亦具備較大應用價值。
(2)超臨界CO2亞麻織物防染印花的最佳工藝是:海藻酸鈉質量分數(shù)10%、溫度120℃、壓力20MPa、時間60min。
[1]張煒,李惠軍,鄭環(huán)達.超臨界CO2在紡織中的染色進程[J].上海紡織科技,2019, 47(07): 5-9. DOI:10.16549/j.cnki.issn.1001-2044.2019.07.002.
[2] 張娟. 響應面法分析羊毛纖維超臨界CO2染色工藝[J]. 毛紡科技,2020,48(04):41-45.DOI:10.19333/j.mfkj.20190802705.
[3] 鄭融橋,孟赫. 藍印花布紋樣研究[J]. 紡織報告,2021, 40(12): 109-110.
[4] 涂莉,孟家光. 天然織物所用染料及其染色性能的改善研究進展[J].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報,2019, 36(03): 95-101.
[4] 劉育紅. 貴州西家蠟染貼布百褶裙[J]. 藝術設計研究,2021(06): 2.
[5] 孫卉,完玲中,白雪,等. 超臨界CO_2輔助棉纖維表面改性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21, 49(24): 24-28, 32.
[6] 駱光艷. 蠟染工藝在紡織品圖案設計中的應用[J]. 紡織報告,2021, 40(12): 68-69.
[7] 劉洋溢. 貴州布依族蠟染圖案的審美與解析[J]. 天工,2021(11): 74-75.
[8] 陳詩瑤. 傳統(tǒng)防染印花的時尚生活化設計研究[D]. 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21.
[9] 楊建軍,崔巖. 中國藍印花布與日本藍型染的比較研究[J]. 服飾導刊,2020, 9(04): 34-42.
Study on ice crack texture of hemp fabric by supercritical CO2technique
SHANG Shang,F(xiàn)AN Tie-mi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Qiqihar University,Heilongjiang Qiqihar 161006, China)
The/value and color fastness of dyed flax fabric and printing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odium alginate mass fraction 10%, temperature 120℃, pressure 20MPa and dyeing time 60min, the flax fabric had good anti-whitening effect and the maximum/value, and the dyeing fastness reached grade 3-4,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s.
disperse dye;anti-dye printing;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linen fabric
2022-01-20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BMZ092);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學?;究蒲袠I(yè)務費科研項目(135309322);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fā)展重點研究課題(20516)
尚尚(1995-),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在讀碩士,主要從事服飾設計與工程研究,18351532682@163.com。
范鐵明(1972-),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服裝設計與設計理論研究,fantieming@126.com。
TS194.449
A
1007-984X(2022)04-0080-03